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四章 耦合腔 Coupled Cavity

第章 耦合腔 Coupled Cavity 已经把矩形腔、圆柱腔总结成为传输线腔,并采用 场论(复频率)方法和网络(推广 cullen)方法作了分析,不 论是什么横截面的腔,它们都可以归纳为理想腔或孤立 腔,其最主要特点是四周封闭与外界不存在能量交换 但是,实际谐振腔必须要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这就 是讨论耦合腔的必要性。 (a)理想腔 b)耦合腔 图34-1理想腔与耦合腔
第34章 耦合腔 Coupled Cavity 已经把矩形腔、圆柱腔总结成为传输线腔,并采用 场论(复频率)方法和网络(推广cullen)方法作了分析,不 论是什么横截面的腔,它们都可以归纳为理想腔或孤立 腔,其最主要特点是四周封闭与外界不存在能量交换, 但是,实际谐振腔必须要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这就 是讨论耦合腔的必要性。 (a) 理想腔 (b) 耦合腔 图 34-1 理想腔与耦合腔

场论 网络 方法 方法 传输腔 入和Q 图34-2两种研究方法
场论 方法 网络 方法 传输腔 0 0 和Q 图 34-2 两种研究方法

、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网络方法的特点是把传输脞的损耗分解成两部 分—侧壁有传输线和端壁导 体损耗。为此研究四周为理想导体,而中间填充o媒 质的波导,里边传输T浪。 图34-3充满σ媒质的矩形波导
一、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网络方法的特点是把传输腔的损耗分解成两部 分 — 侧 壁 有 耗 传 输 线 和 端 壁 导 体损耗。为此研究四周为理想导体,而中间填充 媒 质的波导,里边传输 TE 波 10 。 图 34-3 充满σ媒质的矩形波导

、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这时的 Maxwel方程 V×E=- jouH V×H=-1oE+OE≈oE (34-1) 而对应的 Helmhotz方程是 VH+kH=0 (34-2) 其中 Jono (34-3)
这时的Maxwell方程 一、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34-1) (34-2) = − = − + E j H H j E E E 而对应的Helmhomtz方程是 0 2 ~2 Hz + k Hz = 其中 ~ k j 2 = − (34-3)

、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根据分离变量法设H1=研究的波常数。 d-X +k2X=0 (34-4) Z=0 k2=k2 +10o (34-5)
一、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根据分离变量法设 Hz = , XYZ 且研究的 波 TE 为常数 10 Y 。 d X dx k X d Z dz Z z 2 2 2 2 2 2 0 0 + = − = (34-4) ~ k kz 2 2 2 = − 2 2 2 2 = − = k k + a j z ~ (34-5)

、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式(34-5)是良导体填充啪的被精确表达式,考虑 到|0可知 ≈JoG (34-6) 再一次回忆 Maxwel方程vxE=-1o1H H x 0E.0
一、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式(34-5)是良导体填充 的 波精确 表达式,考虑 到 可知 TE10 j a ≥ 2 2 j (34-6) 再一次回忆Maxwell方程 = − E jH H j i j k x y E t j E t = − = t 1 0 0

、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于是有 E op H 34-7) 其中负号是方向,为方向所致 E,, au ou √ 0(1+ H 20
一、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于是有 − = E H j t t (34-7) 其中负号是 E 为 方向, y 为 H 方向所致 x Z ( ) E H j j j m t t = − = = = + 2 1

、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也即 R+Bn=(2(+ 20 (34-8) 由于良导体近似条件,导体的波阻抗与平面波 相同
也即 Zm = Rm + jxm = ( + j) 2 1 (34-8) 由于良导体近似条件,导体 波的波阻抗与平面波 相同。 TE10 一、z方向导体的端壁损耗

二、矩形腔TE模的Q值 这是对一般传输型谐振腔植直与场论所得结果的一种验 证 已经知道: 2R)(2 (34-9) a+ 检验矩形波导TE模藻 R 1+2
这是对一般传输型谐振腔 值与场论所得结果的一种验 证。 Q 已经知道: Q R Z l m g = + 2 0 2 (34-9) 检验矩形波导 TE 模 101 = + R b b a a s g 1 2 2 2 二、矩形腔 TE101 模的 Q 值

二、矩形腔TE模的Q值 代入4=2则有 2R 中43 2R AR 2 34-10) R 77 将此结果代入道 2 2R b(2)21R 1+2 nb a\2a
代入 g = ,则有 2l = + = = 2 1 2 2 2 2 2 0 2 R b b a a l R Z l l R R l s m s g s (34-10) 将此结果代入 Q 值 Q R b b a a l R l l s s = + + 2 1 2 2 1 2 2 2 2 3 二、矩形腔 TE101 模的 Q 值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三章 传输线腔理论 Transmission Line Cavity Theory.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二章 圆柱谐振腔 Cylindrical Resonator.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一章 矩形谐振腔 Rectangular Resonator.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章 光纤 Optical Fiber.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九章 介质波导 Dielectric Waveguide.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八章 不均匀性 Discontinueity.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七章 耦合微带 Coupled Microstrip.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六章 耦合带状线 Coupled Stripline.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五章 介质格林函数法 Dielectric Green’s Function Method(二).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四章 介质格林函数法 Dielectric Green’s Function Method(一).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三章 微带线 Microstrip.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章 带状线 Stripline(二).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 带状线 Stripline(一).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多口元件 Multi - Port Element.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双口元件 Two - Port Element.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单口元件 One - Port Element.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圆波导和同轴线 Circular Waveguide and Coaxial Transmission Line.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圆波导一般解 General Solution in Circular Waveguide.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倒题讲解.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矩形波导中的简正波 Eigen Modes in Rectangular Waveguide.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五章 腔微扰 Perturbation of Cavity.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六章 复习(一).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七章 复习(二).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八章 复习(三).ppt
- 《数据通信快速入门》:数据通信快速入门讲解.pdf
- 《小波分析导论》参考文献(PDF电子书,共七章).pdf
- 哈尔滨工业大学:《纳米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技术介绍与发展(袁哲俊).ppt
- 《数字式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教学参考 示波器概论.ppt
- 《SDH技术》 技术的产生和特点课件讲解.ppt
- 《光纤通信新技术》课程PPT课件讲义.ppt
- 《电子能谱》 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讲义.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十章 概述.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二章 光纤和光缆.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三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四章 常用光无源器件.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五章 光源与光发送机.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六章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七章 光放大器.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八章 光复用技术.ppt
- 《光纤通信原理》 第九章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