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

第二篇并行算法的设计 Case Study 1.求取最大值算法 2.计算前缀和算法
第二篇 并行算法的设计 Case Study 1.求取最大值算法 2.计算前缀和算法

求取最大值 令n=2m,A是一个2维的数 组,待求最大值的n个数开 始存放在A(n),A(n+1),, K=0 A(2n-1),所求得的最大值 置于A(1)中。 sss--- An2-1 K=m-2 /2 ----D An-l K=m-1 n/2+1 n-2 n/2. A An+2 -“A20-4 A2n-3A2n-2 A2n-1 3 2011/9/27
令n=2 , A是一个2维的数 组,待求最大值的n个数开 始存放在A(n), A(n+1), …, A(2n‐1),所求得的最大值 置于A(1)中。 求取最大值 3 2011/9/27 A1 An/4 An/2-1 An/2 An/2+1 An-2 An-1 An An+1An+2 An+3 A2n-4 A2n-3A2n-2 A2n-1 K=m-1 K=m-2 P K=0 1 P1 P2 Pn/2-1 Pn/2 P1 Pn/2-1

求最大值 算法4.1:SMD-TCSM①上求最大值算法 输入:n=2m个数存放在A(n,2n-1)中; 输出:求得的最大值置于A(1)中。 Begin for k=m-1 to o do for j=2k to 2k+1-1 par-do A[j]=max{A[2j],A[2j+1]} end for end for end *时间分析 算法的时间:t(n)=m×O(1)=O(Iogn); 总比较次数:O(n); 最大的处理器数:p(n)=n/2 2011/9/27 4
求最大值 算法4.1: SIMD-TC(SM)上求最大值算法 输入: n=2݉ 个数存放在A(n,2n-1)中; 输出:求得的最大值置于A(1)中。 Begin for k=m‐1 to 0 do for j=2k to 2k+1‐1 par‐do A[j]=max{A[2j], A[2j+1]} end for end for end 时间分析 算法的时间:t(n)=m×O(1)=O(logn); 总比较次数:O(n); 最大的处理器数:p(n)=n/2 4 2011/9/27

计算前缀和 问题定义 n个元素{区1,X2,…x},前缀和是n个部分和: S=x1*x2*.*x,1≤i≤n这里*可以是十或X *串行算法:S=S-x 计算时间为On) *并行算法:SMD-TC上非递归算法 令A0=x,i=1~n, Bh,j1和Ch,i]为辅助数组h=0~logn,jF1~n/2) 数组B记录由叶到根正向遍历树中各结,点的信息(求和) 数组C记录由根到叶反向遍历树中各结,点的信息(播送前 缀和) 2011/9/27 5
计算前缀和 问题定义 n个元素{x1,x2,…,xn},前缀和是n个部分和: Si=x1*x2*…*xi, 1≤i≤n 这里*可以是+或× 串行算法: Si=Si-1*xi 计算时间为 O(n) 并行算法:SIMD-TC上非递归算法 令A[i]=xi, i=1~n, B[h,j]和C[h,j]为辅助数组(h=0~logn, j=1~n/2h) 数组B记录由叶到根正向遍历树中各结点的信息(求和) 数组C记录由根到叶反向遍历树中各结点的信息(播送前 缀和) 5 2011/9/27

计算前缀和 例:1=8,p=8,Co1~C08为前缀和 前半部分和 总和 3 h=3 B31 后半部分和 1 B21 P h=2 B2“ 31 *B13P3 22 j=1~2 h=1 2 13 3 B14 j=1~4 h=0 Bo1 B02 B03 B04 Bos Bo6 B07 Bo3 j=18 P1 P2 P3 P4 Ps P6 P7 P8 A1 A2 A3 A4 As A6 A7 Ag 计算:Ch,1]=B[h.1) j=1 计算:B]=B[h-1,21]*B[h-1,2] C[hj]=C[h+1.j/2] =even 正向遍历(求和) C[h j]=C[h+1.(j-1)/2]*B[h.j]j=odd>1 反向遍历(播送前缀和) 2011/9/27 6
计算前缀和 例:n=8, p=8, C01‾C08为前缀和 6 2011/9/27

第四章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 4.1并行算法的基础知识 4.2并行计算模型
第四章 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 4.1 并行算法的基础知识 4.2 并行计算模型

4.1并行算法的基础知识 4.1.1并行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4.1.2并行算法的表达 4.1.3并行算法的复杂性度量 4.1.4并行算法中的同步和通讯
4.1 并行算法的基础知识 4.1.1 并行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4.1.2 并行算法的表达 4.1.3 并行算法的复杂性度量 4.1.4 并行算法中的同步和通讯

并行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并行算法的定义刘 *算法 *并行算法:一些可同时执行的诸进程的集合,这些进程 互相作用和协调动作从而达到给定问题的求解。 *并行算法的分类 *数值计算和非数值计算 *同步算法和异步算法 *分布算法 *确定算法和随机算法 10 2011/9/27
并行算法的定义 算法 并行算法:一些可同时执行的诸进程的集合,这些进程 互相作用和协调动作从而达到给定问题的求解。 并行算法的分类 数值计算和非数值计算 同步算法和异步算法 分布算法 确定算法和随机算法 10 2011/9/27 并行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4.1并行算法的基础知识 4.1.1并行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4.1.2并行算法的表达 4.1.3并行算法的复杂性度量 4.1.4并行算法中的同步和通讯
4.1 并行算法的基础知识 4.1.1 并行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4.1.2 并行算法的表达 4.1.3 并行算法的复杂性度量 4.1.4 并行算法中的同步和通讯

并行算法的表达 描述语言 *可以使用类Algol、.类Pascal等; *在描述语言中引入并行语句。 *并行语句示例 *Par-do语句 for i=1 to n par-do end for *for all语句 for all Pi,.where o≤i≤k end for 12 2011/9/27
描述语言 可以使用类Algol、类Pascal等; 在描述语言中引入并行语句。 并行语句示例 Par‐do语句 for i=1 to n par‐do …… end for for all语句 for all Pi, where 0≤i≤k …… end for 12 2011/9/27 并行算法的表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并行计算硬件结构基础(并行计算性能评测).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专题二 云计算的概念、技术与应用.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并行计算硬件结构基础——当代并行机系统(SMP、MPP和Cluster).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并行计算硬件结构基础(并行计算机系统及其结构模型).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引论 Introduction(谢磊).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Focus and Shoot -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ver RFID Tags in the Specified Area.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Search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 an RFID-based Approach for Efficiently Locating Objects.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Efficient Route Guidance in Vehicular Wireless Networks.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FootStep-Tracker:An Anchor-Free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via Sensing Foot Steps.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TouchID - User Authentication on Mobile Devices via Inertial-Touch Gesture Analysis.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RF-ECG -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COTS RFID Tag Array.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RF-Kinect - A Wearable RFID-based Approach Towards 3D Body Movement Tracking.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Tremor Detection Using Smartphone-based Acoustic Sensing.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Tell Me What I See - Recognize RFID Tagged Objects in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iFridge:An Intelligent Fridge for Food Management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Efficient Protocols for Collecting Histograms in Large-Scale RFID Systems.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AirContour - Building Contour-based Model for in-Air Writing Gesture Recognition.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Tracking Human Motions in Photographing - A Context-Aware Energy-Saving Scheme for Smart Phones.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Acquiring Bloom Filters across Commercial RFIDs in Physical Layer.pdf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Synchronize Inertial Readings From Multiple Mobile Devices in Spatial Dimension.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方法.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过程.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并行数值算法(基本通信操作).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并行数值算法(稠密矩阵运算).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专题一 MapReduce的概念、原理与应用.pdf
- 南京大学:《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专题三 边缘智能(边缘计算时代的人工智能).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课程介绍 Introduction(谢磊).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物联网概述.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感知技术概述.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传感器感知技术.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RFID防冲突协议与无源感知技术).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非传感器感知技术.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专题——RFID的识别与估算机制.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专题——从识别到感知(基于RFID的可标记无源感知机制研究).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网络).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定位系统(定位技术).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专题——物联网定位机制(概念、原理与前沿技术)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专题——基于RFID的感知机制研究(RFID as a Sensing Tool).pdf
- 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物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