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101引言 、化学(反应)动力学 研究一个实际的化学反应过程,往往 需考察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化学(反应)动力学 • 研究一个实际的化学反应过程,往往 需考察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10.1 引言

1.热力学: 反应的方向、限度、外界对平衡的影响; 给出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平衡点即体系可 能的能量最低点。 它不考虑反应所需用的时间和中间历程。 2动力学: 反应速率、反应历程(机理),给出反应 若可能发生,能否转化为现实(即考虑反 应速率)
1. 热力学: • 反应的方向、限度、外界对平衡的影响; • 给出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平衡点即体系可 能的能量最低点。 • 它不考虑反应所需用的时间和中间历程。 2. 动力学: • 反应速率、反应历程(机理),给出反应 若可能发生,能否转化为现实(即考虑反 应速率)

化学动力学定义: “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 历程的学科。” 在“反应速率”、“反应历程”两个 概念中,“反应速率”比较不难理解 (严格的定义后述); 而新提出的概念“反应历程”指什么呢?
◼ 在 “反应速率” 、 “反应历程” 两个 概念中, “反应速率”比较不难理解 (严格的定义后述); ◼ 而新提出的概念 “反应历程” 指什么呢? 化学动力学定义: “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 历程的学科

二、反应历程(机理)及其意义 对于大多数化学反应,并非一步完成, 需分几步来完成: 反应物 R(reactant 反应历程 产物 P(product) 中间步骤?中间产物?
二、反应历程(机理)及其意义 ◼ 对于大多数化学反应,并非一步完成, 需分几步来完成:

反应历程研究的意义、作用 1.选择适当的反应历程,可以加快所需反 应的反应速度。 例如:合成氨反应: 3H2+N,→2NH32(300atm,5009C) 热力学计算得知: 转化率~26%(由平衡常数计算得
反应历程研究的意义、作用 1. 选择适当的反应历程,可以加快所需反 应的反应速度。 例如:合成氨反应: 3 H2 + N2 → 2 NH3(300 atm,500C) ◼ 热力学计算得知: 转化率~ 26%(由平衡常数计算得)

3H2N2→>2NH3(300atm,5009 考虑动力学因素: 反应若无催化剂,其反应速率→0,完全 不能用于生产; 若采用适合的催化剂,改变其反应历程, 则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常用Fe催化剂)。 研究反应机理,能为控制反应产物、反应 速度提供依据
考虑动力学因素: ◼ 反应若无催化剂,其反应速率 → 0,完全 不能用于生产; ◼ 若采用适合的催化剂,改变其反应历程, 则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常用 Fe 催化剂)。 ◼ 研究反应机理,能为控制反应产物、反应 速度提供依据。 3 H2 + N2 → 2 NH3(300 atm,500C)

2.a)研究反应机理,有助了解分子结构, 如化学键的构成、强弱等,因为反应 过程即键的破裂与形成的过程。 b)反之,由从理论上讲,由反应分子结 构,可推测反应机理。 但这相对于a)更困难。到目前为止, 真正搞清楚反应历程的化学反应并不 很多
2. a)研究反应机理,有助了解分子结构, 如化学键的构成、强弱等,因为反应 过程即键的破裂与形成的过程。 b)反之,由从理论上讲,由反应分子结 构,可推测反应机理。 ◼ 但这相对于a)更困难。到目前为止, 真正搞清楚反应历程的化学反应并不 很多

三、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关系 1.对于一个实际应用的(等温等压)反应 反应物→产物(R>P) 若热力学√(△G0),则不必考虑动 力学因素,反应不可能
三、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关系 1. 对于一个实际应用的(等温等压)反应: 反应物 → 产物(R → P) ◼ 若热力学√(rG 0),而且: ◆ 动力学√ 则反应可实用 ◆ 动力学× 则反应不实用 ◼ 若热力学×(rG 0),则不必考虑动 力学因素,反应不可能

即一个实际的反应:需热力学、动力学 均允许。 2.热力学(平衡点)→取决于反应体 系的性质 动力学(反应速率)→)与外部条件的 变化有关 →两者必定有联系
◼ 即一个实际的反应:需热力学、动力学 均允许。 2. 热力学(平衡点) → 取决于反应体 系的性质 动力学(反应速率)→ 与外部条件的 变化有关 两者必定有联系

就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看,对于某 反应体系,其热力学性质与动力学性 质必定是有一定联系的。 但就人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尚未有统 的定量方法把两者联系起来。 因此,目前多为相对独立地展开反应动 力学研究(尽管化学热力学已发展得比 较成熟)
◼ 就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看, 对于某 一反应体系,其热力学性质与动力学性 质必定是有一定联系的。 ◼ 但就人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尚未有统一 的定量方法把两者联系起来。 ◼ 因此,目前多为相对独立地展开反应动 力学研究(尽管化学热力学已发展得比 较成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相律和多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电池反应与电极过程.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绪论.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醇和酚.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剂、邻基效应.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对映异构.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芳烃芳香性(Aromatic hydrocarbons).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烯烃.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 Alkenes ORGANIC CHIEMISTRY WENZHOU UNIVERSITY.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ppt
- 温州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碳水化合物 §19.1 糖水化合物的分类 §19.2 单糖 §19.3 双糖 §19.4 多糖.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解质溶液.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卤素.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碳族元素.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硼族元素.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7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铜、锌副族.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配合物.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物质状态.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过渡金属(一).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 过渡金属(二I).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章 稀土元素.ppt
- 武汉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