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家畜)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肾脏的排泄功能(3/3)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1.2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家畜)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肾脏的排泄功能(3/3)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节尿生成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既血管升压素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由9个氨 基酸残基组成的肽 1、生成:它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 旁核的神经元分泌的,它在胞体中合成 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送到神经垂体,然 后释放入血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 一、抗利尿激素 • (antidiuretic hormone,ADH) • 既血管升压素 •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由9个氨 基酸残基组成的肽 • 1、生成: 它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 旁核的神经元分泌的,它在胞体中合成, 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送到神经垂体,然 后释放入血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 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 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小管液 ho an H-O 蛋白激酶 含水通道的 小泡内移 00 磷酸蛋自 HO Ho 图816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ADH的作用机理

醛固酮 1、生成: 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 2、作用 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 吸收加强,同时促进K排泄。具有保Na+ 排K+的作用

二、醛固酮 • 1、生成: • 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 • 2、作用: • 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 吸收加强,同时促进K+排泄。具有保Na+ 排K+的作用

小管液 血液 白质 Na通道 N [mRNA ATP K 线粒体酶 ATP 基倒膜 管腔膜 毛细血管基膜 图8-18醛固酮作用机制的示意图

醛固酮的作用机理

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兴奋 循环血量减少{致密斑感受器兴奋 →近球细胞 肝脏 交感神经兴奋 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原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肾上腺髓质 血管紧张素1(0肽 转换酶 血管收缩 血管紧张素(肤) 氨基肽酶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血管紧张素Ⅲ(7肽) 循环血量恢复一排K醛固酮分泌增加 图7-9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示意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机体出现下列严重情况如: 1.出汗、呕吐、腹泻 2.疼痛、激烈运动、情绪紧张 3大量引用清水 4输液 5注射高渗葡萄糖 6失血

三、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 机体出现下列严重情况如: • 1.出汗、呕吐、腹泻 • 2.疼痛、激烈运动、情绪紧张 • 3.大量引用清水 • 4.输液 • 5.注射高渗葡萄糖 • 6失血

第五节尿的排出 1感受器:膀胱牵张感受器 2传入神经:盆神经、阴部神经、 腹下神经 3中枢:腰荐部脊髓、大脑皮层 4传出神经:阴部神经、腹下神经、 盆神经 5效应器: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 尿道内括约肌

第五节 尿的排出 • 1.感受器: 膀胱牵张感受器 • 2.传入神经:盆神经、阴部神经、 • 腹下神经、 • 3.中枢:腰荐部脊髓、大脑皮层 • 4.传出神经:阴部神经、腹下神经、 • 盆神经 • 5.效应器: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 • 尿道内括约肌

第七章:总结 1原尿的生成 尿是如何生成的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分泌与排泄 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第七章:总结 • 1.原尿的生成 • 尿是如何生成的 2.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 重吸收 •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 分泌与排泄 • 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