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14页)

文化经典 代论语》十则 2021/2/11 ?名著导读(论语》
文化经典 2021/2/11 名著导读《论语》 1

走近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 思想家之首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 思想家之首 一、走近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 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 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 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视同仁),“因材施教”。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 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 厂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 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 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 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 视同仁),“因材施教”。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 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于夜。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 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 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B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 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 的智戆。” -1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 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 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 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 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编撰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 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 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返回 编撰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 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 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 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 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 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 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 平

三、《论语》智慧 乐学好学 博大仁慈 安贫乐道核心“什” 坦荡胸怀 克己复礼 孝悌之心 orchids Wuin 4p
乐学好学 博大仁慈 安贫乐道 坦荡胸怀 克己复礼 孝悌之心 核心“仁” 三、《论语》智慧

“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 的最高境界。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 体系:“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 伸到兄弟是“悌”;“仁”延伸到子女是 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 延伸到朋友是“信”;“仁”延伸到国家是 “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 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 的最高境界。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 体系:“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 伸到兄弟是“悌”;“仁”延伸到子女是 “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 ;“仁” 延伸到朋友是“信” ;“仁”延伸到国家是 “忠” ;“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 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四、孔子之后有哪些这样的仁者? 1.孟子:把这种仁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天 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周恩来:“生为国家,死为人民的耿耿 忠心
1.孟子:把这种仁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 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周恩来:“生为国家,死为人民的耿耿 忠心。” 四、孔子之后有哪些这样的仁者?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13页)_《论语》十则.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4.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2_《论语》十则.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经世致用》学案.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经世致用》ppt课件1.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科学之光》学案.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直书》ppt课件4_直书.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朱子语类》三则ppt课件5.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家国天下》ppt课件2_第六单元_家国天下.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家国天下》ppt课件.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天理人欲》教案1_天理人欲教案.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入门四问》ppt课件2.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儒道互补》ppt课件1.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佛理禅趣》学案.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教案2_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导学案.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科学之光》练习试卷_第八单元.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学案2.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ppt课件1_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17页)_《论语》十则ppt.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学案_论语.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第九单元《经世致用》学案.doc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九单元《经世致用》ppt课件2_经世致用(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ppt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之《胠箧》ppt课件3_胠箧(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ppt
- 中国民俗文化《过节和观灯》教案2_中国民俗文化——《过节和观灯》教学设计.doc
- 中国民间传说两则《干将莫邪》《孟姜女》教案1.doc
- 中国汉字书写大会ppt课件及资料.ppt
- 中国汉字书写大会ppt课件及资料.doc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所考词语汇总(1-13期).doc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题目大全(65页).doc
- 中国现代爱情诗歌欣赏精选_中国现代爱情诗歌欣赏精选1.doc
-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ppt课件2_死水我爱这土地赞美.ppt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爱的心语》ppt课件_爱的心语.ppt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之《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教案1_第一单元提示练习.doc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重点字音字形汇编_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重点字音字形汇编.doc
-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第一单元《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_《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1).doc
-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ppt课件.ppt
- 中国画与西洋画-背景区别ppt课件_国画与西洋画-背景区别.ppt
- 中国诗词大会——单项选择题_单项选择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