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普通地质学 第十三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
普通地质学 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谢文伟 谢宇飞 制作

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新构造动的证据 91地表的形态变化 构 前面我们所学的河流阶地及海蚀 阶地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位置的变化 追就是地壳运动真实的记录。(说明地 」庑在缓慢上升。) 例1.广州七星岗海蚀崖,现在距离海岸线嶽十公里。 证州2辽宁盖县望儿山海蚀崖,距海岸线十公里,高出海 据 面约60m。 2.大地测量的证据 根据大地测量发现许多地区的大地既有 形水平方向的位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 例1.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 大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 她却下降32.1mm。前面说过的印度古大陆2cm/年。 量。例2美国西部受安德利斯大断裂两侧的地块,自 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儿亳米至几厘米的速度 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
13. 构 造 运 动 的 证 据 ( 地 表 形 态 、 大 地 测 量 ) 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地表的形态变化 前面我们所学的河流阶地及海蚀 阶地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位置的变化 就是地壳运动真实的记录。(说明地 壳在缓慢上升。) 例1.广州七星岗海蚀崖,现在距离海岸线数十公里。 例2.辽宁盖县望儿山海蚀崖,距海岸线十公里,高出海 面约60m。 2.大地测量的证据 根据大地测量发现许多地区的大地既有 水平方向的位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 例1.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 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 却下降32.1mm。前面说过的印度古大陆2cm/年。 例2.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两侧的地块,自 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 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

(二)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1.沉积地层的厚度 我们前面巳学过,浅海环境下,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 枸200张,但是我们却″见到主来甚至上万来尽的浅海相沉 。如,毒场按稚山原来是古地中海的浅海区,沉初地层 逞的度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 呦|接受沅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 的/那些地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 据 地 喜马拉雅山 厚
13. 构 造 运 动 的 证 据 ( 地 层 厚 度 ) (二)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1.沉积地层的厚度 我们前面已学过,浅海环境下,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米,但是我们却能见到上千米甚至上万米厚的浅海相沉 积岩。如: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地中海的浅海区,沉积地层 的厚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 接受沉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 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

2岩相变化 岩相——就是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 6\塘征。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 构造运动的证据一岩相变化 造一般分为: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角洲相、滨海沼泽相 河流相 滨海相 浅晦相球深海深海相 湖泊相 洛泽相 这种岩相的 变化,说明了 当时海陆的变 迁 说明了 地壳当时处于 上升还是下降 的地质环境
13. 构 造 运 动 的 证 据 ( 岩 相 变 化 ) 2.岩相变化 岩相——就是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 物特征。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 一般分为: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角洲相、滨海沼泽相) 滨海相 浅海相 半深海深海相 河流相 湖泊相 沼泽相 这种岩相的 变化,说明了 当时海陆的变 迁,也说明了 地壳当时处于 上升还是下降 的地质环境

3构造变形 我们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岩层或波状起伏、弯曲的 岩层,以及错、断开的岩居,说明地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 构造逼动的证据一构造变形 视频:构造动的证据
13. 构 造 运 动 的 证 据 ( 构 造 变 形 ) 3.构造变形 我们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岩层或波状起伏、弯曲的 岩层,以及错、断开的岩层,说明地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 视频:构造运动的证据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持征 、构造运动的欐念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肉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 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莉造通动常和地虎道动混 造称,只不过构造幼包括了岩 遠「石圈,但从酐究意义上说,我 动们视今研宪的内容和深度也只 的是在地亮的漯度范围雨。 特征~概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 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 构造运动是长期而缓慢的,但却是所有地质作用的主 导因素,它不但决定了内力地质作用的强度和方式,而且 还直接影响了外力地质作用的方式,控制了地表形态的演 化和发展
13.1 构 造 运 动 的 特 征 ( 概 念 )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 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 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了岩 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 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 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构造运动是长期而缓慢的,但却是所有地质作用的主 导因素,它不但决定了内力地质作用的强度和方式,而且 还直接影响了外力地质作用的方式,控制了地表形态的演 化和发展。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 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构造逶动的方向性 1水平运动——是地壳(岩石圈)块体沿水平 方向移动。也称为“造山”运动。 有三种基本形式: 构造运动的特征一方向性 ⑦相邻块体分离(张开) ②相邻块体相向聚会(挤压) ⑤相邻块体剪切、锴开(平移) 板热掏造 转换断层 火山岛弧 大洋中脊 海底火山链海沟 ensphere 地幔对流 消减带
13.1 构 造 运 动 的 特 征 ( 方 向 性 )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1.水平运动——是地壳(岩石圈)块体沿水平 方向移动。也称为“造山”运动。 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相邻块体分离(张开) ②相邻块体相向聚会(挤压) ③相邻块体剪切、错开(平移)

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地壳(岩石圈)相邻块体 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位作差异性上計或下降,使某些地区 上升成为高地或山岭,另一些地区下降成为盆地或平原 又称为造陆运动。 一构造动的特征一方向 3.同一地区构造运动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 世某一时期以水平动为主,另一时期则以垂直延动为主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常常兼而有之
13.1 构 造 运 动 的 特 征 ( 方 向 性 ) 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地壳(岩石圈)相邻块体 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位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区 上升成为高地或山岭,另一些地区下降成为盆地或平原。 又称为造陆运动。 3.同一地区构造运动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某一时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另一时期则以垂直运动为主,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常常兼而有之

(二)构造函动的幅度和周期性 拘造运动往往表视为:猴烈活动期(明显升降运动、 岩浆活动等)与相对宁静期(缓慢沉降、接受沉积)反 构复出现,因而形成一定的周期性 造运的特征幅度、周期 三)构造运动的区域性及速度 杓造运动的区域性 构造运动不可能使所有的地方同时計降,因此一般是 些地区表现为大面积隆起,遭受风北剥做,另一些地区 性表现为大面积拗陷,接受沉积。还有的地区表现为大规模 水平挤瓜运动,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如新生代时,我国 喜玛拉雅山褶皱上計了七、八千米,江汉平原则下降接受 了近一千米的沉积
13.1 构 造 运 动 的 特 征 ( 幅 度 、 周 期 性 ) (二)构造运动的幅度和周期性 构造运动往往表现为:强烈活动期(明显升降运动、 岩浆活动等)与相对宁静期(缓慢沉降、接受沉积)反 复出现,因而形成一定的周期性。 (三)构造运动的区域性及速度 1.构造运动的区域性: 构造运动不可能使所有的地方同时升降,因此一般是 某些地区表现为大面积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另一些地区 表现为大面积拗陷,接受沉积。还有的地区表现为大规模 水平挤压运动,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如新生代时,我国 喜玛拉雅山褶皱上升了七、八千米,江汉平原则下降接受 了近一千米的沉积

2构造运动的速度:一般不为人所能觉到的,是相当缓 G/的。如;印度古大陆现在每年仍以近2cm的速度向北移 动。(地震造成的断裂例外,有时可达几米。) UPPER CARBONIFEROUS 构造动的特征区域性、速度 EOCENE LOWER QUATERNAR
13.1 构 造 运 动 的 特 征 ( 区 域 性 、 速 度 ) 2.构造运动的速度:一般不为人所能感觉到的,是相当缓 慢的。如:印度古大陆现在每年仍以近2cm的速度向北移 动。(地震造成的断裂例外,有时可达几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重力地员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pps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七章 劈理与线理.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二章 沉积岩层原生构造及其产状.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一章 绪论.ppt
- 《地籍管理》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理.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劈理.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北京大学:《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高贵华丽的高档有色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宝石).ppt
- 《土工试验教学指导》讲义.ppt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四章,主讲:宋传中).ppt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一章).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样卷及参考答案.doc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二章 渗透.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ppt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与人类发展.pps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三章 GIS数据管理.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九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二章 地理数据结构及其文件组织.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五章 空间数据质量与元数据.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八章 空间决策支持与专家系统.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六、七章 空间分析.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十章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标准化.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四章 地理数据输入与处理.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变质作用.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地球的起源及地壳的形成.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地壳及外部圈层的演化.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构造运动(1/2).ppt
-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震勘测》电子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