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普通地质学 第四章地震作用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
普通地质学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谢文伟 谢宇飞 制作

影视‘地震 影视:地震
影视:地震 影视:地震

第一节地震的基本念 地震概况 地震——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在迅速释放时地壳产生快 速颤动。是构造函动的特殊形式。 式地震作用一一从她震的孕育,发生到产生余震的全部过程。 震源——地下深处发 生地震的地点 霖源友—一熏溧到地 面上的垂直距离。 纵波 述20~60KM为浅源地霖 震源深度、 60~300KM为中源地震 300KM以上为谍源地震 况 震中——震源垂直投影在地面上的地点。 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区——是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 震域——地震在地面上波及的地区
14.1 地 震 概 述 ( 概 况 ) 第一节 地震的基本概念 一、地震概况 地震——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在迅速释放时地壳产生快 速颤动。是构造运动的特殊形式。 地震作用——从地震的孕育,发生到产生余震的全部过程。 震源——地下深处发 生地震的地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 面上的垂直距离。 20~60KM为浅源地震 60~300KM为中源地震 300KM以上为深源地震 震中——震源垂直投影在地面上的地点。 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区——是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 震域——地震在地面上波及的地区

二、地震波——从震源产生的弹性波。 ⑦似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推进波),使地 面上下震动。速度快达7~8KMS。 太②横诚一是由索源向外传递的切,使地面左右根的 速度为4.5~5KMS。 ⑤面波(表面波)——是由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产生 她的,沼着她表面传播,速度为35KMS。 述式兼有纵波和横波 面波的震动方 震中距 的特点,因此周期 长,振幅大,是造 纵波 纵波 成建筑破坏的主要 震源深度 因素。 横波 横波
14.1 地 震 概 述 ( 地 震 波 ) 二、地震波——从震源产生的弹性波。 ①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推进波),使地 面上下震动。速度快达7~8KM/S。 ②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使地面左右摆动。 速度为4.5~5KM/S。 ③面波(表面波)——是由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产生 的,沿着地表面传播,速度为3.5KM/S。 面波的震动方 式兼有纵波和横波 的特点,因此周期 长,振幅大,是造 成建筑破坏的主要 因素

地震的发震过程 1前震——局部能量稈放,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2主震——短时间内突然释放出大量能量 ~地震機述 3.余震——料放剩余能量,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三、地震仪 地震仪、影视 影视 地震作用
14.1 地 震 概 述 ( 地 震 仪 、 影 视 ) 地震的发震过程 1.前震——局部能量释放,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2.主震——短时间内突然释放出大量能量 3.余震——释放剩余能量,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三、地震仪 影 视 : 地 震 作 用

第二节地震襁度 地震震级 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級别。 式震级的般别计算是取距震中100KM处由标准地震仪记录的地 №霰波最大振幅的对数值。 世界上目前统一采用里氏震級来表示地震的强弱程度。 地震度 索今为九级,速令止地球上发生的地景摄的是89级。 震级()与能量(E)的关系 M E(尔格) E(尔格) 2.0×1013 2.0×1022 6.3×101 6.3×1023 级 2345 2.0×1016 8.5 6.3×1017 8.9 4×102 2.0×1019 2.0×1026 6.3×1020
14.2 地 震 强 度 ( 地 震 震 级 ) 第二节 地震强度 ——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 震级的级别计算是取距震中100KM处由标准地震仪记录的地 震波最大振幅的对数值。 世界上目前统一采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的强弱程度。 分为九级,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生过的地震最强的是8.9级。 一、地震震级 震级(M)与能量(E)的关系 M E(尔格) M E(尔格) 1 2.0×1013 7 2.0×1022 2 6.3×1014 8 6.3×1023 3 2.0×1016 8.5 3.6×1024 4 6.3×1017 8.9 1.4×1025 5 2.0×1019 9 2.0×1026 6 6.3×1020

二、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地霖烈度是根据 人的感觉,地面及建筑物破坏的情况等综合确定的。共分 为十二个等级。 N三、震級与烈度的对应关系 地是相对霰中而言。震中区破坏最厉害,离霖中越远烈度越 霖低,同一地索只有一个寒级,烈友则随离索中的雎离而不同。 祗震级25 8 8~8,9 度 烈度|12° 4-5°6~7°7~8%10°n 地震烈度 特征 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强烈地震 悬挂物体摇晃人行动不稳 不坚国房屋倒塌 不坚囿房屋均「坚固房屋遭破坏 遭破坏、地下水地裂山崩海啸滑坡 位变化、地裂地下水位剧烈变化
14.2 地 震 强 度 ( 地 震 烈 度 ) ——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地震烈度是根据 人的感觉,地面及建筑物破坏的情况等综合确定的。共分 为十二个等级。 三、震级与烈度的对应关系 震级 2 3 4 5 6 7 8 8~8.9 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 12° 特 征 有感地震 悬挂物体摇晃 破坏性地震 人行动不稳 不坚固房屋均 遭破坏、地下水 位变化 、地裂 强烈地震 不坚固房屋倒塌 坚固房屋遭破坏 地裂 山崩 海啸 滑坡 地下水位剧烈变化 二、地震烈度 是相对震中而言。震中区破坏最厉害,离震中越远烈度越 低,同一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则随离震中的距离而不同

第三节地震的类型及地震地质现象 地震的成因类型 一)构造地震(断裂地震)…- 地 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 的断所引起的地壳疆烈振动。世界 上90%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及 二)火山地震 地 火山猛烈喷发时,岩浆气 質/体冲破地壳上部时引起的地震。 视 一般舰模小强度小影响范围 也小,仅恨于火山地区周围。 成因型
14.3 地 震 的 类 型 及 地 质 现 象 ( 成 因 类 型 ) 第三节 地震的类型及地震地质现象 一、地震的成因类型 (一)构造地震( 断裂地震) ——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 断所引起的地壳强烈振动。世界 上90%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二)火山地震 ——火山猛烈喷发时,岩浆气 体冲破地壳上部时引起的地震。 一般规模小 强度小影响范围 也小,仅限于火山地区周围

(三)陷落地震 岩溶地区溶洞或地下河塌陷可引起地震;矿山 采空区塌陷也可引起地震,统称为陷落地震 还有人类活动引起的人工地霖等, 的但规模和影响范围都森常有根。 类二、地震地质现象 型 受(一)地裂(地裂缝) (二)微地形变化 地 质 视 质现象
14.3 地 震 的 类 型 及 地 质 现 象 ( 地 质 现 象 ) (三)陷落地震 ——岩溶地区溶洞或地下河塌陷可引起地震;矿山 采空区塌陷也可引起地震,统称为陷落地震。 还有人类活动引起的人工地震等, 但规模和影响范围都非常有限。 二、地震地质现象 (一)地裂(地裂缝) (二) 微地形变化

三)山崩与雪崩 地震的美型及地质现 (五)海啸 (四)喷沙冒水 地质现象 x如 anet com2
14.3 地震的类型及地质现象(地质现象) (三)山崩与雪崩 (四)喷沙冒水 (五)海啸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重力地员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pps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七章 劈理与线理.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二章 沉积岩层原生构造及其产状.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一章 绪论.ppt
- 《地籍管理》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理.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劈理.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北京大学:《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高贵华丽的高档有色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宝石).ppt
- 《土工试验教学指导》讲义.ppt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四章,主讲:宋传中).ppt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一章).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样卷及参考答案.doc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二章 渗透.ppt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与人类发展.pps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三章 GIS数据管理.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九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二章 地理数据结构及其文件组织.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五章 空间数据质量与元数据.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八章 空间决策支持与专家系统.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六、七章 空间分析.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十章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标准化.ppt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四章 地理数据输入与处理.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变质作用.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地球的起源及地壳的形成.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地壳及外部圈层的演化.ppt
- 成都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构造运动(1/2).ppt
-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震勘测》电子教案.doc
-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震勘测》习题指导.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