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第三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第一节概述 、应力一应变关系假设 线弹性体 目前在计算地基中的应力时, 常假设土体为连续体、线弹性及均 质各向同性体。 实际上土是各向异性的、弹塑性体 地基中的几种应力状态 an 1、三维(空间)应力状态 图3-1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第一节 概述 一、应力—应变关系假设 目前在计算地基中的应力时, 常假设土体为连续体、线弹性及均 质各向同性体。 实际上土是各向异性的、弹塑性体 二、地基中的几种应力状态 1、三维(空间)应力状态 p e 线弹性体 图3-1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1、三维(空间)应力状态 2、二维(空间)应力状态 3、侧限应力状态 地面 00 二、土力学中应力符号规定 压为正,拉为负,剪应力以 逆时针为正。 图3-5侧限应力状态
1、三维(空间)应力状态 2、二维(空间)应力状态 3、侧限应力状态 二、土力学中应力符号规定 压为正,拉为负,剪应力以 逆时针为正。 = zz yy xy ij 0 0 0 0 0 0 = zx zz yy xy xz ij 0 0 0 0 = zx zy zz yz yy yz xy xy xz ij z z x y 图3-5 侧限应力状态 地面

第二节士体的自重应力计算E 、地基自重应力 1.假设岩体为均匀连续介质,并为半无限空 间体,在距地表深度z处,土体的自重应力为 地面 HI 式中:z岩体单元的深度(m) 地下水位 y—上覆土体的容重(kN/m3) K0侧压力系数 若为成层土,则有 s=n,H,+r y H 地下水位以下应采用浮容重
第二节 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 一、地基自重应力 1.假设岩体为均匀连续介质,并为半无限空 间体,在距地表深度z处,土体的自重应力为 sz = z sx = sy = K0 sz 式中:z——岩体单元的深度(m) ——上覆土体的容重(kN/m3) K0——侧压力系数 若为成层土,则有 地下水位以下应采用浮容重= = + + = n i sz H H iHi 1 1 1 2 2 sx 地面 H1 H2 sz sy 地下水位

若岩体视为各向同性的弹性体,E==0,σ=σ由广义虎克定律 =Ey(σ+a)7=0 s=E{σV(∝x+a)/=0 由此得: =a=v/(1-)a=v/(1-v)mH (3-5) 所以,侧压力系数K。=v/(1-v) K0和v与土的种类、密度有关,可由试验确定,或查表42 土坝的自重应力
若岩体视为各向同性的弹性体, x = y = 0, sx = sy 由广义虎克定律 x=1/E[x -( y + z )]=0 y=1/E[y - ( x + z )]=0 由此得: x = y = /(1- ) z = /(1- )H (3-5) 所以,侧压力系数K0= /(1- ) K0和与土的种类、密度有关,可由试验确定,或查表4-2 二、土坝的自重应力

第三节基底压力 (1)基底接触压力的产生 建筑物荷重→基础→地基上→在地基 与基础的接触面上产生的压力(地基作用 于基础底面的反力) (2)接触压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D 地基土和基础的刚度大小 荷载大小 基础埋深 地基土的性质
第三节 基底压力 (1)基底接触压力的产生 建筑物荷重 基础 地基上在地基 与基础的接触面上产生的压力(地基作用 于基础底面的反力) (2)接触压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地基土和基础的刚度大小 荷载大小 基础埋深 地基土的性质

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 -)基础的美底康力的分布规律 1.弹性地基上的完全柔性基 础(EI=0) 土坝(堤)、路基、油罐等 薄板基础、机场跑道 可认为土坝底部的接触压 力分布与土坝的外形轮廓 相同,其大小等于各点以 上的土柱重量。(图3-35) 柔性基础:基底压力的分布形式与作用在它上面 的荷载分布形式相一致
一、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 (一)基础的刚度的影响 1. 弹性地基上的完全柔性基 础(EI=0) 土坝(堤)、路基、油罐等 薄板基础、机场跑道。 可认为土坝底部的接触压 力 分布与土坝的外形轮廓 相同, 其大小等于各点以 上的土柱重量。(图3-35) 柔性基础: 基底压力的分布形式与作用在它上面 的荷载分布形式相一致。 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

2.弹性地基上的绝对刚性基础(EI=∞) 弹性解:基础两端应力为无穷大 实际情况:马鞍形 (图3-36) 刚性基础:基底压力的分布形式与作用在它上面 的荷载分布形式不相一致
2. 弹性地基上的绝对刚性基础(EI=) 弹性解: 基础两端应力为无穷大 实际情况: 马鞍形 (图3-36) 刚性基础: 基底压力的分布形式与作用在它上面 的荷载分布形式不相一致

3.弹塑性地基上的有限刚性的基础(0<EI<∞) 实际情况:马鞍形 (二)、荷载及土性的影响 目前,在地基计算中,允许采用简化方法,即假定基底压力按 直线分布的材料力学方法
3. 弹塑性地基上的有限刚性的基础(0<EI<) 实际情况: 马鞍形 (二)、荷载及土性的影响 目前,在地基计算中,允许采用简化方法,即假定基底压力按 直线分布的材料力学方法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一)、中心荷载作用 矩形 F+g P p=B·LB·L 式中P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直荷载 G—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重量 G= GAbL,YG为砼基础及其上回填土 的平均容重Y20kNm3 B、L一矩形基底的宽度和长度; 条基:在长度方向取1米 F+g p P-B B P一为沿长度方向1米内的相应荷载值kN/m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一)、中心荷载作用 矩形 式中 P—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直荷载 G —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重量 G=GdBL , G为砼基础及其上回填土 的平均容重 G=20kN/m3 B、L —矩形基底的宽度和长度; 条基:在长度方向取1米 P —为沿长度方向1米内的相应荷载值kN/m B L P B L F G p = + = B P B F G p = + =

(二)、偏心荷载作用 1、单向偏心 基底压力计算公式 F+G.6 (1±-x) B·L B (c)e>B/6,应力重新分布 1/2×L×pma×3K=P Pmax =2P/( 3KL) 式中,K=B/2e
(二)、偏心荷载作用 1、单向偏心 基底压力计算公式 (c)e>B/6, 应力重新分布 1/2×L ×pmax × 3K=P pmax=2P/( 3KL) 式中,K=B/2-e ) 6 max, min (1 B e B L F G p x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一、五章 绪论.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一章 土物理性质(双语).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背景为黑色).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五章(5-1) 土的抗剪强度.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三章(3-5) 有效应力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三章(3-5) 有效应力原理.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六章(6-1)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双语).ppt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电子书.ppt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篇 岩石圈.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Historical Geology Introduction(主讲:龚一鸣、何卫红).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2.1 Concepts and laws.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2.2 相标志 Sed. facies indicators.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自主互动课点评与补充(sedimentary palaeogeography-4).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2.3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4.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层学 Stratigraphy 3.1 概念、定律和地层的接触关系 Concepts, laws & contact relationships of strata.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层学 Stratigraphy 3.2 地层划分和对比 3.3 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 Stratigraphic units and geological times 3.4 Formational processes of stratigraphy.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二章 渗透.ppt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样卷及参考答案.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一章).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四章,主讲:宋传中).ppt
- 《土工试验教学指导》讲义.ppt
- 北京大学:《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高贵华丽的高档有色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宝石).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劈理.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构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理.ppt
- 《地籍管理》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一章 绪论.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二章 沉积岩层原生构造及其产状.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
-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第七章 劈理与线理.ppt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重力地员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