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篇 岩石圈


第四章岩石圈 与地球表层结构与轮廓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构造地貌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
第四章 岩石圈 与地球表层结构与轮廓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 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 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 构造地貌 第六节 岩石圈与人类

第四章 岩石圈的组成 化学元素组成:地壳中含有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绝大 部分元素,而其中O、Si、Al、Fe、Ca、Na、K、Mg等8 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 矿物组成:组成岩石主要成份的矿物,称造岩矿物,最常 见的造岩矿物有下列几种: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 。辉石、橄榄石。它们也是组成岩石圈的主要矿物
岩石圈的组成 矿物组成:组成岩石主要成份的矿物,称造岩矿物,最常 见的造岩矿物有下列几种: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 辉石、橄榄石 。它们也是组成岩石圈的主要矿物。 化学元素组成:地壳中含有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绝大 部分元素,而其中O、Si、Al、Fe、Ca、Na、K、Mg等8 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 第 四 章

第 四固体地球及地壳的元素重量百分比 章 100% Other 1% Sodium 2.1% 固体地 Calciun 1. 1% Potassium 2 3% Suttur 1 9% Calcium 2. 4%6 Nickel 2 4% Magnesium 4% 球中主要 Magnesium Iron 6% 的元素和 Aluminum 8% 地壳中含 有的绝大 Silicon 28% 多数相似, 但固体地 球中铁的 含量占有 很大的比 Oxygen 46% 例 on35% 10 固体地球 地壳
固体地球及地壳的元素重量百分比 固体地球 地 壳 固体地 球中主要 的元素和 地壳中含 有的绝大 多数相似, 但固体地 球中铁的 含量占有 很大的比 例。 第 四 章

第 岩石圈的原子组成 章 地壳中含有周期表中的绝大部分元素,其中0、Si、A1、Fe、Ca、Na、 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化学元素在地壳 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差极为悬殊。氧几 乎占有一半,硅约占1/4,铝约占1/13 对于整个岩石圈的原子组成来说,氧占60.4%,硅占20.5%,铝占6.2%, 氢占2.9%,钠占2.49%,铁、钙、镁和钾分别占1.9%、1.88%、1.77%和 1.37%,其他元素含量都小于1%。 岩石圈 100 604 20.5 10 18813717 2.49 16 原子组成(%) 01 0001 h o c N Ca k Si Mg P s Al Na Fe Ti C1 B Ar Ne
岩石圈的原子组成 地壳中含有周期表中的绝大部分元素,其中O、Si、Al、Fe、Ca、Na、 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化学元素在地壳 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差极为悬殊。氧几 乎占有一半,硅约占1/4,铝约占1/13。 对于整个岩石圈的原子组成来说,氧占60.4%,硅占20.5%,铝占6.2%, 氢占2.9%,钠占2.49%,铁、钙、镁和钾分别占1.9%、1.88%、1.77%和 1.37%,其他元素含量都小于1%。 第 四 章

第四章 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组成: 火成岩:火成岩以岩浆岩为主。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 运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类型:碎屑岩类,粘土岩 类,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岩: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总称为变质 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 压力和化学因素
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组成: ❖ 火成岩:火成岩以岩浆岩为主。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 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 运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类型:碎屑岩类,粘土岩 类, 生物化学岩类。 ❖ 变质岩: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总称为变质 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 压力和化学因素。 第 四 章

第 四地壳与地面的岩石组成( Sk inner等) 章 如果根据变质母岩的性质,把变质岩归属于沉积岩和火成岩 那么在整个地壳的岩石组成中,火成岩占95%,而沉积岩只占到5%; 但沉积岩却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75%,火成岩却只覆盖了地球表 面的25% 整个地壳 地球表面 5%的沉积岩 1-4 1-1-1 、、、 9始的火成着 、、、 25%的火成岩
地壳与地面的岩石组成(Skinner等) 如果根据变质母岩的性质,把变质岩归属于沉积岩和火成岩, 那么在整个地壳的岩石组成中,火成岩占95%,而沉积岩只占到5%; 但沉积岩却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75%,火成岩却只覆盖了地球表 面的25%。 第 四 章

第 四侵入岩体与喷出岩体产状示意图 章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岩石相接触 的关系,称为岩浆岩的产状。根据岩体在地壳中形成的深度和方式, 可分为喷出岩体和侵入岩体,后者又可再分为深成岩体和浅成岩体。 按岩体的形状及其与上覆岩层的关系,可分为岩盆②)、岩盖(④)、 岩床(③⑧)、岩鞍(⑤、岩株(⑥)、岩瘤(⑧)、岩脉⑨)等。见下图, 其中①是岩基,⑦是岩浆底辟
侵入岩体与喷出岩体产状示意图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岩石相接触 的关系,称为岩浆岩的产状。根据岩体在地壳中形成的深度和方式, 可分为喷出岩体和侵入岩体,后者又可再分为深成岩体和浅成岩体。 按岩体的形状及其与上覆岩层的关系,可分为岩盆(②)、岩盖(④)、 岩床(③)、岩鞍(⑤)、岩株(⑥)、岩瘤(⑧)、岩脉(⑨)等。见下图, 其中①是岩基,⑦是岩浆底辟 第 四 章

第四章 沉积岩的几种常见层理 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 成的一种次生岩石。沉积岩的 水平层理 物质组成中含次生矿物和有机 物质以及存在化石。沉积岩最 西黄状层理 突出的特点是呈层状。岩层在 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能 透镜层理 很好地反映出沉积物形成时的 沉积环境以及沉积岩形成时的 性质。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 压扁层理 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 面构造。层理指岩石的成分、 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 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 交错是理 状构造。它表明岩层是按一定 的顺序和形式,一层叠一层构 成的
沉积岩的几种常见层理 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 成的一种次生岩石。沉积岩的 物质组成中含次生矿物和有机 物质以及存在化石。沉积岩最 突出的特点是呈层状。岩层在 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能 很好地反映出沉积物形成时的 沉积环境以及沉积岩形成时的 性质。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 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 面构造。层理指岩石的成分、 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 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 状构造。它表明岩层是按一定 的顺序和形式,一层叠一层构 成的。 第 四 章

第四章 沉积岩石与层理 FIGURE 4.1 Multicolored layered sedimentary rocks in Capitol Reef Nato Park Utah
沉积岩石与层理 第四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Historical Geology Introduction(主讲:龚一鸣、何卫红).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2.1 Concepts and laws.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2.2 相标志 Sed. facies indicators.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自主互动课点评与补充(sedimentary palaeogeography-4).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积古地理学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2.3 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 -4.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层学 Stratigraphy 3.1 概念、定律和地层的接触关系 Concepts, laws & contact relationships of strata.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层学 Stratigraphy 3.2 地层划分和对比 3.3 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 Stratigraphic units and geological times 3.4 Formational processes of stratigraphy.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 Historical tectonics.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前寒武纪的地史 History geology of Precambrian.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前寒武纪的地史 History geology of Precambrian.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早古生代的地史 Early Paleozoic geohistory 7.1 Early Paleozoic abstract.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早古生代的地史 Early Paleozoic geohistory 7.3 中国东部早古生代古地理 Pz1 paleogeography, E. China 7.4 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概况 Outline of the Pz1 plate tectonics.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晚古生代地史 Pz2 Geohistory.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中生代地史 Mz geohistory(9.1-9.2).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中生代地史 Mz geohistory(9.3-9.5).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新生代的地史 Kz geohistory.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结语 Historical Geology.ppt
- 西北大学地质系:《岩浆岩岩石学》 第九章 酸性岩类.ppt
- 西北大学地质系:《岩浆岩岩石学》 第八章 中性岩类.ppt
- 西北大学地质系:《岩浆岩岩石学》 第七章 基性岩类.ppt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电子书.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六章(6-1)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双语).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三章(3-5) 有效应力原理.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三章(3-5) 有效应力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五章(5-1) 土的抗剪强度.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背景为黑色).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一章 土物理性质(双语).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一、五章 绪论.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ppt
- 武汉化工学院:《岩土力学》第二章 渗透.ppt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样卷及参考答案.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一章).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四章,主讲:宋传中).ppt
- 《土工试验教学指导》讲义.ppt
- 北京大学:《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高贵华丽的高档有色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宝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