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5_1 得道多助

二章 多勋,失道森 广东省佛山市荣山中学睿洁
广东省佛山市荣山中学 睿洁

走进名人
走进名人

九年义务教育三四年制粉中学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人称 亚孟子 主张“仁政”“王道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 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 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 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 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 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 说 如《孟子》一书,现存七篇,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 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 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 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 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 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 说。 如《孟子》一书, 现存七篇,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 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 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 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 《大学》、《中庸》 合称四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 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 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 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 《大学》、《中庸》 合称四书

作者简介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王 道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要“与民同 乐”,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希望人们 能安居乐业。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 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 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 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简介: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 、 “王 道” ,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要“与民同 乐” , 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希望人们 能安居乐业 。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 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 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 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学百标 积累文言词语。 二、理解课文的思翅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增强对国 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三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运用对比。逐层深 入的论证的写法。 四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 道禀助”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教 学 目 标 一、积累文言词语。 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增强对国 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三.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运用对比,逐层深 入的论证的写法。 四.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 失 道寡助” 的含义 ;并从中受到教益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 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 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 治国理想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 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 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 治国理想

解题 「本文是一蒲短论,记叙了战争中 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 “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 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 9
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 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 “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 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 想

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2、分清句读
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2、分清句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 《孟子》二章 课件.ppt
- 《孙膑》生平ppt课件_113.ppt
- 《孙膑》ppt课件1_孙膑.ppt
- 《孙权劝学》课件4_孙权劝学2.ppt
- 《孙权劝学》课件3_孙权劝学1.ppt
- 《孙权劝学》课件2_《孙权劝学》教学课件.ppt
- 《孙权劝学》课件1_孙 权 劝 学.ppt
- 《孙权劝学》自主学习方案.doc
- 《孙权劝学》演示课件.ppt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0.doc
- 《孙权劝学》ppt课件.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9_孙权劝学.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8_孙权1.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7_3.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6_孙权劝学.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5.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25.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24.ppt
- 《孙权劝学》ppt课件22_孙权劝学(上课).ppt
-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6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7_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8.ppt
-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1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2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4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_1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
-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3.ppt
-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4.ppt
-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1.ppt
-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2.ppt
-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ppt
-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ppt课件.ppt
- 《孟子二章》舜发于畎亩之中ppt课件1.ppt
- 《孟子见梁襄王》ppt课件1.ppt
- 《孟子见梁襄王》ppt课件2.ppt
- 《孟子见梁襄王》ppt课件3.ppt
- 《孟子见梁襄王》ppt课件4.ppt
- 《孟子见梁襄王》ppt课件5.ppt
- 《孟子见梁襄王》ppt课件7_《孟子见梁襄王》课件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