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周纪)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0708166010《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 课程中 0708166010 40 编号 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学时 文名称 口学位课 课程 课程英 口非学位课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 2 性质 文名称 学分 其他 开课 春 适用学科 适用 硕士 工学 时间 口秋 (类别) 学生 口博土 先修课程 新型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定量遥感 开课单位 资源与环境学院 大纲撰写人 周纪 大纲审稿人 制(修)定时间 2019.06 一、教学目标 遥感在本质上是一门与实验密不可分的学科。地面实验与数据采集是发展定量遥感模型、 将相关理论与方法用于具体实践的重要前提。注重遥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培 养本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本课程以室外仪器操作、地面实验和数据采集为主,结合课堂讲授和上机操作,最终达 到以下目的:首先,使学生理解遥感地面实验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遥感地面实验与数据采集 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其次,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理解仪器观测的基本原理, 并熟练掌握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第三,通过上机操作与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遥感 地面实验与数据采集在遥感传感器定标、定量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等方面具体应用的方法流 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其利用实验仪器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遥感地面实验基础与实验设计(2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的概念、内涵、目的和意义(1学时), (2)遥感实验的流程与规范(1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遥感地面实验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理解遥感理论、应用与遥感实验的内在关系;掌握遥感实验的流程与规范:了解近年来国内 外相关的遥感实验。 3本章教学重点:(1)遥感地面实验的目的及其重要性,(2)遥感地面实验的流程与规 范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1 0708166010《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 0708166010 课程中 文名称 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学时 40 课程 性质 □学位课 □非学位课 其他 课程英 文名称 MethodsforRemoteSensingExperiment 学分 2 开课 时间 春 □秋 适用学科 (类别) 工学 适用 学生 硕士 □博士 先修课程 新型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定量遥感 开课单位 资源与环境学院 大纲撰写人 周纪 大纲审稿人 制(修)定时间 2019.06 一、教学目标 遥感在本质上是一门与实验密不可分的学科。地面实验与数据采集是发展定量遥感模型、 将相关理论与方法用于具体实践的重要前提。注重遥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培 养本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本课程以室外仪器操作、地面实验和数据采集为主,结合课堂讲授和上机操作,最终达 到以下目的:首先,使学生理解遥感地面实验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遥感地面实验与数据采集 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其次,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理解仪器观测的基本原理, 并熟练掌握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第三,通过上机操作与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遥感 地面实验与数据采集在遥感传感器定标、定量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等方面具体应用的方法流 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其利用实验仪器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遥感地面实验基础与实验设计(2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的概念、内涵、目的和意义(1学时), (2)遥感实验的流程与规范(1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遥感地面实验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理解遥感理论、应用与遥感实验的内在关系;掌握遥感实验的流程与规范;了解近年来国内 外相关的遥感实验。 3本章教学重点:(1)遥感地面实验的目的及其重要性,(2)遥感地面实验的流程与规 范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4本章教学难点:(1)遥感理论、应用与遥感实验的内在关系。 5作业 假设在晴朗无云的天气条件下,将在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开展一次同步观测实验,验证我 国环境、高分等卫星提供的地表反射率。试分组设计该实验(实验计划中需涵盖实验仪器、 观测方案、人员、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 第二章:地物反射光谱采集实验10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地物光谱曲线、BRF采集与处理(6学时),(2)地物反射光 谱与遥感传感器波段转换(2学时),(3)应用实例1:遥感传感器反射波段场地定标(1 学时),(4)应用实例2:遥感反射率产品真实性检验(1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物光谱仪的使用;理解光谱反 射率、BF、传感器光谱响应函数、传感器定标等基本概念;掌握地物反射光谱曲线与遥感 传感器波段转换的原理与方法;掌握遥感传感器反射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掌握遥感反 射率产品真实性检验的方法流程。 3本章教学重点:(1)地物光谱仪等仪器的使用,(2)地物反射光谱曲线与遥感波段转 换的原理与方法。 4本章教学难点:(1)遥感传感器反射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2)遥感反射率产 品真实性检验的方法流程。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如IDL/ENVI等),将采 集的典型地物反射率光谱曲线、成像光谱数据转化为我国环境、高分等卫星传感器反射波段 的反射率并进行仿真模拟:撰写实验报告。 第三章:地物辐射参数采集实验(10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热红外辐射计和红外热像仪定标(2学时),(2)地物热辐射 参数采集与处理(6学时),(3)应用实例1:遥感传感器热红外波段定标(1学时),(4) 应用实例2:遥感地表温度产品真实性检验(1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热红外辐射计(手持式和固定式 热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和黑体辐射源的使用;理解热辐射、亮温、地表温度、发射率 等基本概念;掌握热红外辐射计和红外热像仪的定标方法:掌握亮温、热辐射与地表温度的 2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2 4本章教学难点:(1)遥感理论、应用与遥感实验的内在关系。 5作业 假设在晴朗无云的天气条件下,将在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开展一次同步观测实验,验证我 国环境、高分等卫星提供的地表反射率。试分组设计该实验(实验计划中需涵盖实验仪器、 观测方案、人员、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 第二章:地物反射光谱采集实验(10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地物光谱曲线、BRF采集与处理(6学时),(2)地物反射光 谱与遥感传感器波段转换(2学时),(3)应用实例 1:遥感传感器反射波段场地定标(1 学时),(4)应用实例 2:遥感反射率产品真实性检验(1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物光谱仪的使用;理解光谱反 射率、BRF、传感器光谱响应函数、传感器定标等基本概念;掌握地物反射光谱曲线与遥感 传感器波段转换的原理与方法;掌握遥感传感器反射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掌握遥感反 射率产品真实性检验的方法流程。 3本章教学重点:(1)地物光谱仪等仪器的使用,(2)地物反射光谱曲线与遥感波段转 换的原理与方法。 4本章教学难点:(1)遥感传感器反射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2)遥感反射率产 品真实性检验的方法流程。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如 IDL/ENVI等),将采 集的典型地物反射率光谱曲线、成像光谱数据转化为我国环境、高分等卫星传感器反射波段 的反射率并进行仿真模拟;撰写实验报告。 第三章:地物辐射参数采集实验(10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热红外辐射计和红外热像仪定标(2学时),(2)地物热辐射 参数采集与处理(6学时),(3)应用实例 1:遥感传感器热红外波段定标(1学时),(4) 应用实例 2:遥感地表温度产品真实性检验(1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热红外辐射计(手持式和固定式 热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和黑体辐射源的使用;理解热辐射、亮温、地表温度、发射率 等基本概念;掌握热红外辐射计和红外热像仪的定标方法;掌握亮温、热辐射与地表温度的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转换方法;掌握遥感传感器热红外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掌握遥感地表温度产品真实性 检验的方法流程。 3本章教学重点:(1)热红外辐射计(手持式和固定式热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黑体辐射源的使用,(2)热红外辐射计和红外热像仪的定标方法。 4本章教学难点:(1)亮温、热辐射和长波辐射与地表温度的转换方法,(2)遥感传 感器热红外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3)遥感地表温度产品真实性检验的方法流程。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所采集的亮温转换为地表温度;撰写实验报 告。 第四章:气象参数采集实验(6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气象学基本概念、气象参数的含义、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 (2学时),(2)自动气象站组成结构与工作方式、近地面气象参数采集与处理(4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了解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压、 气压、风速、风向等基本概念;理解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本章教学重点:(1)气象参数的基本概念,(2)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3)自 动气象站的组成结构与工作方式。 4本章教学难点:(1)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太阳短波辐射、地表反 射的短波辐射,计算地表反照率,并分析地表反照率日内变化的原因;撰写实验报告。 第五章:土壤参数采集实验(6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土壤参数的含义和用途,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参数的测量原 理与仪器(2学时),(2)土壤参数采集与处理(4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介 电常数、土壤粗糙度等基本概念与应用;掌握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测量仪器的原理与操作过 程;掌握土壤热传导方程。 3本章教学重点:(1)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介电常数、土壤粗糙度等基本概念与 应用,(2)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测量仪器的原理与操作过程,(3)土壤热传导方程。 4本章教学难点:(1)土壤热传导方程。 3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3 转换方法;掌握遥感传感器热红外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掌握遥感地表温度产品真实性 检验的方法流程。 3本章教学重点:(1)热红外辐射计(手持式和固定式热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黑体辐射源的使用,(2)热红外辐射计和红外热像仪的定标方法。 4本章教学难点:(1)亮温、热辐射和长波辐射与地表温度的转换方法,(2)遥感传 感器热红外波段场地定标的方法流程,(3)遥感地表温度产品真实性检验的方法流程。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所采集的亮温转换为地表温度;撰写实验报 告。 第四章:气象参数采集实验(6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气象学基本概念、气象参数的含义、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 (2学时),(2)自动气象站组成结构与工作方式、近地面气象参数采集与处理(4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了解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压、 气压、风速、风向等基本概念;理解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本章教学重点:(1)气象参数的基本概念,(2)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3)自 动气象站的组成结构与工作方式。 4本章教学难点:(1)地表辐射平衡与能量收支。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太阳短波辐射、地表反 射的短波辐射,计算地表反照率,并分析地表反照率日内变化的原因;撰写实验报告。 第五章:土壤参数采集实验(6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土壤参数的含义和用途,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参数的测量原 理与仪器(2学时),(2)土壤参数采集与处理(4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介 电常数、土壤粗糙度等基本概念与应用;掌握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测量仪器的原理与操作过 程;掌握土壤热传导方程。 3本章教学重点:(1)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介电常数、土壤粗糙度等基本概念与 应用,(2)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测量仪器的原理与操作过程,(3)土壤热传导方程。 4本章教学难点:(1)土壤热传导方程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采集得到的土壤温度梯度和土壤热传导方 程,进行土壤剖面温度建模;撰写实验报告。 第六章:环境遥感综合实验(6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设计(2学时),(2)环境遥感综合实验 的实施(4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以一次星一地同步实验为例,掌握遥感地面实验的设计方法与数据采 集流程,达到对环境遥感类仪器的熟练使用和数据的深入分析,锻炼野外开展遥感综合实验 的能力。 3本章教学重点:(1)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设计,(2)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实施。 4本章教学难点:(1)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设计,(2)环境遥感综合实验所采集数据的 处理与综合分析。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撰写环境遥感综合实验报告。 三、教学方式 课程采取小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方式进行。其中小班教学涵盖了室内理论知识讲授、室 外仪器操作、地面实验和数据采集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评定的考核比例为: (1)过程考核占60%,包括: 实验参与程度:10%;实验报告:30%:研讨:20%。 (2)期末考核(环境遥感综合实验设计和实施水平、实验报告)占4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山《地面遥感实验原理与方法》,李云梅、王桥、黄家柱编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 [1山《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教程》,陈晓玲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 [2《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张仁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4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采集得到的土壤温度梯度和土壤热传导方 程,进行土壤剖面温度建模;撰写实验报告。 第六章:环境遥感综合实验(6学时) 1本章教学内容:(1)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设计(2学时),(2)环境遥感综合实验 的实施(4学时)。 2本章教学要求:以一次星-地同步实验为例,掌握遥感地面实验的设计方法与数据采 集流程,达到对环境遥感类仪器的熟练使用和数据的深入分析,锻炼野外开展遥感综合实验 的能力。 3本章教学重点:(1)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设计,(2)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实施。 4本章教学难点:(1)环境遥感综合实验的设计,(2)环境遥感综合实验所采集数据的 处理与综合分析。 5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撰写环境遥感综合实验报告。 三、教学方式 课程采取小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方式进行。其中小班教学涵盖了室内理论知识讲授、室 外仪器操作、地面实验和数据采集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评定的考核比例为: (1)过程考核占 60%,包括: 实验参与程度:10%;实验报告:30%;研讨:20%。 (2)期末考核(环境遥感综合实验设计和实施水平、实验报告)占 4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地面遥感实验原理与方法》,李云梅、王桥、黄家柱编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 [1]《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教程》,陈晓玲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 [2]《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及地面实验基础》,张仁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3)《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5 [3]《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遥感地表参数反演专题应用 6.1 基于数据同化思想的时序遥感数据产品质量改进.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植被遥感模型.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遥感地表参数反演专题应用 6.3 基于ACRM模型和查找表算法的高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反演.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遥感地表参数反演专题应用 6.2 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遥感数据同化与地表参数时序模拟.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遥感地表参数反演原理与方法.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1.3 定量遥感的基本物理概念.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1.2 定量遥感的基本理论问题.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1.1 遥感科学及其研究范畴.pdf
- 电子科技大学:《定量遥感》课程教学大纲 Quantative Remote Sensing(主讲:何彬彬).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光谱变换.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遥感图像的配准与融合.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遥感图像数据模型.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遥感图像分类.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遥感图像的空域与频域变换.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校正与定标.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遥感图像处理基础(陈奋).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培养方案.pdf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测绘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周拥军).doc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1 遥感地面实验基础与实验设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2 地物反射光谱采集实验.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3 地物辐射参数采集实验.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4 气象参数采集实验.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5 土壤参数采集任务说明.pdf
- 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 Methods for Remote Sensing Experiment》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6 地面遥感综合实验任务说明.pdf
- 北方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pdf
- 北方工业大学:《普通测量》课程教学大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慧城市).pdf
- 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7版).pdf
-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测控仪器与技术专业).pdf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1 测量基础知识.pptx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2 水准测量.pptx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3 角度测量.pptx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4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x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5 导线测量.pptx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6 地形图测量.pptx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7 建筑施工测量.pptx
-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项目8 道路工程测量.pptx
- 兰州交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打印版).pdf
- 兰州交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打印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