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第十二章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学习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准备巷道 的布置和采(盘)区参数的选择。 本章重点:采(盘)区参数的选择 本章难点:区段集中巷道的布置和采 (盘)区参数的选择
第十二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学习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准备巷道 的布置和采(盘)区参数的选择。 本章重点:采(盘)区参数的选择 本章难点:区段集中巷道的布置和采 (盘)区参数的选择

第十二章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第一节采区上山布置 第二节煤层群区段(分带)集中巷的布置 第三节采区(盘区)参数及其对生产系统的要求 第四节准备方式的改革及发展
第十二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第二节 煤层群区段(分带)集中巷的布置 第三节 采区(盘区)参数及其对生产系统的要求 第四节 准备方式的改革及发展

第一节采区上山布置 一、上山位置 二、上山的层位与倾角 三、采区上山数目及布置类型 四、采区上山运输
一、上山位置 二、上山的层位与倾角 三、采区上山数目及布置类型 四、采区上山运输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第十二章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一、上(下)山位置 ●】 单一煤层 单层布置 岩层中,煤层中 煤层群 联合布置 煤组上部、中部或下部 岩层中,煤层中
第十二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一、上(下)山位置 l 单一煤层 单层布置 岩层中,煤层中 l 煤层群 联合布置 煤组上部、中部或下部 岩层中,煤层中

(一)煤层上山 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 1、煤层上山特点 ●优点: 1)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 2)可超前探煤。 ●缺点: 1)当变化大时,坡度对输送机不利; 2)需留煤柱保护; 3)上山围岩是煤和煤层顶底板,维护条件差; 4)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需开绕道; 5)受采动影响大
(一)煤层上山 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 1、 煤层上山特点 l 优点: 1) 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 2) 可超前探煤。 l 缺点: 1) 当变化大时,坡度对输送机不利; 2) 需留煤柱保护; 3) 上山围岩是煤和煤层顶底板,维护条件差; 4)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需开绕道; 5) 受采动影响大

一、 上山位置 (一)煤层上山 2.改善维护措施 1)避免两侧采面同时接近上山; 2)煤柱越宽,采动影响越小; 3)合理的支护方式
7 6 5 10 3 4 8 9 2 1 一、上山位置 (一)煤层上山 2. 改善维护措施 1) 避免两侧采面同时接近上山; 2) 煤柱越宽,采动影响越小; 3) 合理的支护方式

一、上山位置 (一)煤层上山 3.适用条件 )单一煤层,煤层中硬以上,顶底板条件好; 2)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 的薄及中厚煤层。 3)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行人上山等
一、上山位置 (一)煤层上山 3. 适用条件 1) 单一煤层,煤层中硬以上,顶底板条件好; 2) 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 的薄及中厚煤层。 3) 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行人上山等

(二)岩石上山 1、岩石上山布置: 口岩性要求:布置于煤层底板稳定的岩层 中,避免构造破坏。对于煤层群最下层煤 底板中有奥灰岩时,可布置在煤层层间较 稳定的岩石中。 口层间距要求(h) 距煤层1530m
(二)岩石上山 1、 岩石上山布置: 岩性要求: 布置于煤层底板稳定的岩层 中,避免构造破坏。对于煤层群最下层煤 底板中有奥灰岩时,可布置在煤层层间较 稳定的岩石中。 层间距要求(h) 距煤层1530 m

(二)岩石上山 2、优点: ●维护费用低; ●煤损少。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度; ●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防自 燃有利; ●不受煤层倾角影响,可定向按坡度取直掘进 ●能合理处理上山与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程,绕 道工程量小。 3、缺点 1)岩石工程量大; 2)接替困难; 3)矸石排放多,污染环境
(二)岩石上山 2、优点: l维护费用低; l煤损少。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度; l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防自 燃有利; l 不受煤层倾角影响,可定向按坡度取直掘进 l能合理处理上山与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程,绕 道工程量小。 3、缺点 1) 岩石工程量大; 2) 接替困难; 3) 矸石排放多,污染环境

(二)岩石上山(rock rise) 4、岩石上山适用条件: ●单一厚煤层(>3个分层),或近距煤层群联 合布置; ● 采区服务年限>3年以上; ●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承压水
(二)岩石上山(rock rise ) 4、岩石上山适用条件: l 单一厚煤层(3个分层),或近距煤层群联 合布置; l 采区服务年限3年以上; l 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承压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矿井开采设计.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采区车场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第五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第六节 新型辅助运输车场形式 第七节 新型辅助运输车场形式 第八节 采区峒室.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井底车场.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准备方式.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倾向长壁采煤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采煤工艺及装备配套(2/2).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采煤工艺及装备配套(1/2)第一节 爆破采煤(炮采)工艺方式 第二节 普采工艺方式.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采区车场 第一节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第二节 采区车场形式.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采区车场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扬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第五节 新型辅助运输车场形式 第六节 采区峒室.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厚煤层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长壁工作面工艺参数管理及设计(中国矿业大学).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新疆大学:张志强).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pdf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各章作业习题集(无答案).doc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负责人:张志强).pdf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Mining Science.doc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教学大纲 Mining Science(采矿专业).doc
- 福州大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集.doc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矿井掘接替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发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pdf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实习10 矿体边界线的圈定.pdf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矿山地质指导与管理.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生产勘探.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矿山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矿山储量估算与管理.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矿石贫化与损失计算及管理.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矿山综合地质研究.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专著)Geological Methods in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Mining,Second Edition,Roger Marjoribanks.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33444-2016)Specification for exploration of solid mineral resources.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1 矿体变异与勘查类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2 勘查精度与勘查程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