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作 业 某矿位于平原地带,井田范围内地表标高为+80~ +90m,表土及风化带厚度(垂高)约50~60m,表土 中夹有厚度不一的流砂层,井田中部流砂层较薄,靠井 田境界处较厚。井田内煤层上以+30m,下以-420m的 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井田两侧系人为划定境界。井田 走向长9000m,倾斜长约1740m。井田内共有4层可采 煤层,倾角均为15°左右。由上而下,各煤层的名称、 厚度、间距及顶底板情况如表1一1。井田内各煤层成层 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煤质中硬,属优质 瘦贫煤,煤尘无爆炸性危险,也无自燃倾向;平均容重 为1.32m3。本矿煤岩层瓦斯涌出量大,涌水量较大,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80mh
作 业 某矿位于平原地带,井田范围内地表标高为+80~ +90 m,表土及风化带厚度(垂高)约50~60 m,表土 中夹有厚度不一的流砂层,井田中部流砂层较薄,靠井 田境界处较厚。 井田内煤层上以+30 m,下以-420 m的 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井田两侧系人为划定境界。井田 走向长9 000 m,倾斜长约1740 m。井田内共有4层可采 煤层,倾角均为15°左右。由上而下,各煤层的名称、 厚度、间距及顶底板情况如表1-1。井田内各煤层成层 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煤质中硬,属优质 瘦贫煤,煤尘无爆炸性危险,也无自燃倾向;平均容重 为1.32 t/m3。本矿煤岩层瓦斯涌出量大,涌水量较大,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80 m3 /h

表1-1 煤层地质条件 煤层 厚度 层间距 (m) 顶板 底板 (m) 直接顶为厚8m的页岩, 直接底为厚 mi 1.8 基本顶为厚4m的砂岩 的页岩,下 为厚的砂岩 m2 1.9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m; 1.6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m4 12.0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小计 17.3
煤层 厚度 (m) 层间距 (m) 顶板 底板 m1 1.8 直接顶为厚8 m的页岩, 基本顶为厚4 m的砂岩 直接底为厚 的页岩,下 为厚的砂岩 m2 1.9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m3 1.6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m4 12.0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小计 17.3 表1-1 煤层地质条件

井田内,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及井田中部的地质剖面如图 1-1和图1-2。 预定边界风井的位置 21000 +30 -100 20000 -200 -300 19000 -400 +-420 18000 4-KAA ·小nnnn 110000 ¥4nnnn 0A 101A0 图1-1m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井田内m4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及井田中部的地质剖面如图 1-1和图1-2。 114000 115000 + 116000 + 117000 + + + -300 118000 119000 120000 I + + + 121000 + 122000 -400 -420 + 预定边界风井的位置 I -200 -100 123000 124000 + + 18000 19000 21000 + +30 20000 图1-1 m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I-I 0你预你灰次)次T徐T你1次泰TY体1然} m1=1.8m +30 -100 15m- -200 20m -300 m2=1.9加 m4=2.0加 15° -400 -500 -420 15m 图1-2井田中部地质剖面 1)据各煤层条件进行矿井的地质储量、工业储量、设 计储量以及设计可采储量计算; 2)给出适合的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要求A>=60万吨); 3)根据条件提出4个较优的开拓方案;
-500 -400 m 3 =1.6m -300 -200 -100 0 m 2 =1.9m -420 15m 15 I I 15m 20m 1 m =1.8m m o =2.0m 4 +30 +80 图1-2 井田中部地质剖面 1)据各煤层条件进行矿井的地质储量、工业储量、设 计储量以及设计可采储量计算; 2)给出适合的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要求A>=60万吨); 3)根据条件提出4个较优的开拓方案;

各个煤层储量计算后要求对4个不同储量按照 以下例子中表格进行汇总。 表***矿井地质储量汇总表 单位:Mt 煤层 111b/111b+122b 111b+122b/111b 111b 122b 333 111b+122b111b+122b+333 +333(%) +122b+333(%) 1 98.52 43.01 56.80 141.53 198.33 50 71 2 4.48 4.48 3 205.62106.0459.57 311.66 371.22 55 84 45.5345.83 44.53 91.36 50 合计304.14194.58166.69 498.71 665.40 46 75
各个煤层储量计算后要求对4个不同储量按照 以下例子中表格进行汇总。 煤层 111b 122b 333 111b+122b 111b+122b+333 111b/111b+122b +333(%) 111b+122b/111b +122b+333(%) 1 98.52 43.01 56.80 141.53 198.33 50 71 2 4.48 4.48 3 205.62106.04 59.57 311.66 371.22 55 84 4 45.53 45.83 44.53 91.36 50 合计304.14194.58166.69 498.71 665.40 46 75 表*-*-* 矿井地质储量汇总表 单位:Mt

第十五章井田开拓方式 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开拓方式的 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本章重点:开拓方式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本章难点:各种开拓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开拓方式的 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本章重点:开拓方式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本章难点:各种开拓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第十五章井田开拓方式 井筒(硐)形式与开 采水平数目、上下 山开采和不同的大 (a】 输送机运输 巷布置方式交叉组 合,形成各种类型 的井田开拓方式 G06 井田开拓方式最重 (8) 要的标志:井筒 轴送机运输 (硐)形式 下h 000 (c)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井筒(硐)形式与开 采水平数目、上下 山开采和不同的大 巷布置方式交叉组 合,形成各种类型 的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最重 要的标志:井筒 (硐)形式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77 1000 2下出 8下出 1000 1009 (d) 图3-6单水平开拓方式 心一斜井开拓影一斜井主要下山开拓,c一立井主要上下山并拓, d-立井连续阶段下山开拓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十五章井田开拓方式 (a】 7 1水平 000 上好 下通 2水平 1000 b 1水平 2水平 下出 3水平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e 330330 330 110- 水平 (d) 1000 2水平 3水平 图3-T多水平开拓方式 c一立井两水平上下山开拓,b一立井岂水平加下山并拓,c一立井多水 平阶段石门开拓,d一立井、溜并开拓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矿井开采设计.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采区车场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第五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第六节 新型辅助运输车场形式 第七节 新型辅助运输车场形式 第八节 采区峒室.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井底车场.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准备方式.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倾向长壁采煤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采煤工艺及装备配套(2/2).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采煤工艺及装备配套(1/2)第一节 爆破采煤(炮采)工艺方式 第二节 普采工艺方式.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采区车场 第一节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第二节 采区车场形式.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采区车场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扬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第五节 新型辅助运输车场形式 第六节 采区峒室.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厚煤层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长壁工作面工艺参数管理及设计(中国矿业大学).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新疆大学:张志强).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pdf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各章作业习题集(无答案).doc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负责人:张志强).pdf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Mining Science.doc
- 新疆大学:《采矿学》课程教学大纲 Mining Science(采矿专业).doc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矿井掘接替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发展.pdf
- 《采矿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pdf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实习10 矿体边界线的圈定.pdf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矿山地质指导与管理.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生产勘探.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矿山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矿山储量估算与管理.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矿石贫化与损失计算及管理.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矿山综合地质研究.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专著)Geological Methods in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Mining,Second Edition,Roger Marjoribanks.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33444-2016)Specification for exploration of solid mineral resources.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1 矿体变异与勘查类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2 勘查精度与勘查程度.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3 矿产取样与质量评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