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Accounting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320.9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Accounting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口课程名称:会计学英文名称:Accounting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程管理,MBA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开课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汽车学院,建筑学院,外语学院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交通类等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针对非会计专业设计和开发。随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为贯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整合和定位调整。以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为目标,遵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通过阐释一系列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读者勾勒出会计语言体系的整体框架。在展现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并不追求具体会计核算方法和技术细节的介绍,而是试图从培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较短时间内从立体的视角来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理解会计信息的含义,并具备一定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同时鉴于非会计专业教学学时的有限性,在课堂内我们较多地介绍了各种会计方法和会计信息的阅读分析,在课外通过拓展资源库列举了大量的案例、习题、讲座等各种有助于学生自学的各种资源,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还提供了现实鲜活的运用实例,为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现实领域的运用找到了较好的注脚。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利用财务报表了解和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对企业做出评价。1.培养学生参与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4.培养学生知晓会计信息的生成系统及原理的能力;5.培养学生分析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了解会计的任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方法,初步了解利益相关者博奔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基本规则。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并辅之以手工实验: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第三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会计学 英文名称:Account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 48 总 学 分: 3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程 管理,MBA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微观经济学 开课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理 学院,汽车学院,建筑学院,外语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交通类等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针对非会计专业设计和开 发。随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为贯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团队对课程内 容进行了系统整合和定位调整。以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为目标,遵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通过阐释一系列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读者勾勒出会计语言体系的整体框架。在 展现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并不追求具体会计核算方法和技术细节的介绍,而是试图从培养会计 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较短时间内从立体的视角来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 政策,理解会计信息的含义,并具备一定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同时鉴于非会计专业教学学时的有 限性,在课堂内我们较多地介绍了各种会计方法和会计信息的阅读分析,在课外通过拓展资源库列 举了大量的案例、习题、讲座等各种有助于学生自学的各种资源,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供了 一个平台。还提供了现实鲜活的运用实例,为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现实领域的运用找到了较好的注 脚。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利用财务报表了解和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对企业做 出评价。   1.培养学生参与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  4.培养学生知晓会计信息的生成系统及原理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的能力。 三、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了解会计的任 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方法,初步了解利益相关者博弈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基本 规则。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 贷记账法。并辅之以手工实验: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 第三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金的管理和核算,银行存款的管理和核算,应收账款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并辅之以上机实验: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仿真实验。第四章存货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存货的分类,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及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初步掌握企业资源的构成信息。并辅之以上机实验:存货采购与销售仿真实验。第五章对外投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短期与长期股权投资的种类和目的,投资收益的计量及记录。第六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固定资产的种类,折旧的涵义与经济意义,无形资产的种类和管理,掌握企业价值与权益的构成信息。第七章负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会明确流动负债的判定标准和分类;长期负债的内容及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不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发行债券溢价和折价的两种摊销方法的区别。第八章所有者权益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形成原因及用途,掌握分配利润的程序。掌握企业能力及其价值变动信息。第九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收入的特征,营业收入的确认、计量;明确费用、成本的相关概念,费用和成本的区别和联系;利润的形成和计算方法。了解企业利润与全面收益的构成及其变动信息。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教学目的与要求: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第十一章会计报表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会计报表分析的主体、目的、资料、分析的内容。掌握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掌握杜邦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质量分析。并辅之以上机实验: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分析。第十二章会计决策与控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会计信息综合加工利用的基础观念一一成本性态;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及方法,保本点的预测;会计预测与决策基本方法。主要针对会计内部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信息价值分析。四、课程教学要求及形式1、课程基础概念多,涉及面广,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连环设问、案例导入等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配合实训操作、互动课堂以及课外拓展等教学方式。2、为了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拟布置一定数量习题为宜,并安排时间上习题课。3、考核形式:本课程实行百分制,采用闭卷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为实训成果、互动课堂展示、课外拓展的综合评价。五、学时分配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金的管理和核算,银行存款的管理和核算, 应收账款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并辅之以上机实验: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仿真实验。 第四章 存货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存货的分类,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存货 发出的计价方法及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初步掌握企业资源的构成信息。并辅之以上机实验:存货 采购与销售仿真实验。 第五章 对外投资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短期与长期股权投资的种类和目的,投资收益 的计量及记录。 第六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固定资产的种类,折旧的涵义与经济意义,无 形资产的种类和管理,掌握企业价值与权益的构成信息。 第七章 负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会明确流动负债的判定标准和分类;长期负债的内 容及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不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发行债券溢价和折价的 两种摊销方法的区别。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资本公积和盈 余公积的形成原因及用途,掌握分配利润的程序。掌握企业能力及其价值变动信息。 第九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收入的特征,营业收入的确认、计量;明确费 用、成本的相关概念,费用和成本的区别和联系;利润的形成和计算方法。了解企业利润与全面收 益的构成及其变动信息。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教学目的与要求: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财务会 计报告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第十一章 会计报表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会计报表分析的主体、目的、资料、分析的内 容。掌握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掌握杜邦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外部信息使 用者,进行信息质量分析。并辅之以上机实验: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分析。 第十二章 会计决策与控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会计信息综合加工利用的基础观念——成本性 态;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及方法,保本点的预测;会计预测与决策基本方法。主要针对会计内部 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信息价值分析。 四、 课程教学要求及形式 1、课程基础概念多,涉及面广,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连环设问、案例导入等方式进行理论教 学,配合实训操作、互动课堂以及课外拓展等教学方式。 2、为了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拟布置一定数量习题为宜,并安排时间上习题课。 3、考核形式:本课程实行百分制,采用闭卷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 50%,其中平时成绩为实训成果、互动课堂展示、课外拓展的综合评价。 五、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共48学时,含理论课程、习题课程、实训操作课程、互动课堂及其课外拓展课堂。其中,理论课32学时,习题课4学时,实训操作课4学时,互动课堂4学时,课外拓展4学时。具体如下: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序教学内容理论课习题课实训课互动课外课小S号计时时时课时时1总论12第一章24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知识20.50. 54第三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320. 5项4存货2A第四章0.510.55第五章30.54对外投资1第六章5固定资产、无形资640.510. 5产与其他长期资产7213第七章负债823第八章所有者权益0.50.519X50. 5第九章收入费用与利润151040.50.5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11120. 514第十一章会计报表分析40. 5512第十二章会计决策与控制0.532448合计444六、建议教材及参考书建议教材:胡华夏,《会计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参考书目:财政部《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经出版社财政部《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中国证券报》《中国财经报》等杂志、报纸

教学课时共48学时,含理论课程、习题课程、实训操作课程、互动课堂及其课外拓展课堂。其 中,理论课32学时,习题课4学时,实训操作课4学时,互动课堂4学时,课外拓展4学时。具体如 下: 序 号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理论课 时 习题课 时 实训课 时 互动 课时 课外课 时 小 计 1 第一章 总论 1 2 2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2 0.5 0.5 4 3 第三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款 项 2 0.5 4 4 第四章 存货 2 0.5 1 0.5 4 5 第五章 对外投资 3 0.5 1 4 6 第六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与其他长期资产 4 0.5 1 0.5 5 7 第七章 负债 2 1 3 8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2 0.5 1 0.5 3 9 第九章 收入费用与利润 4 0.5 1 5 10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4 0.5 1 0.5 5 11 第十一章 会计报表分析 2 0.5   1 4 12 第十二章 会计决策与控制 4 0.5 0.5 5 合计 32 4 4 4 4 48 六、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建议教材:胡华夏,《会计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版 参考书目: 财政部  《初级会计实务》  中国财经出版社 财政部  《会计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  《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中国证券报》、《中国财经报》等杂志、报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