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A(题目)

河北联合大学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考试试卷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课程号:801118课程名称:运动控制系统年级:09级专业:自动化试卷类型:A卷系主任签字:教学院长签字:考试时间:100分钟二三四合计题号分数阅卷人、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当系统的机械特性硬度一定时,如要求的静差率s越小,调速范围D(A越小B越大C 不变D可大可小2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中,调节电动机转速可调节()BU,和αAK,和K,CK,和U,DK,和α3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下列参数变化不会影响到转速的是()A供电电网电压波动B电枢电阻变化D转速负反馈系数变化C电机励磁电流波动4无静差调速系统的PI调节器中P部分的作用()A消除稳态误差B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也不能加快动态响应C既能消除稳态误差又能加快动态响应D加快动态响应5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的输出为()A零B大于零的定植C小于零的定值D保持原来的值不变6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当系统处于恒流升速阶段,ASR处于的)工作状态为(D不定A不饱和B饱和C退饱和7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给定电压U,不变,增大转速负反馈系数,系统稳)定后实际转速是(第1页共6页考试方式:(开卷)
第1页 共6页 考试方式:(开卷) 河北联合大学 2012~2013 学年 秋 季学期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号:801118 课程名称: 运动控制系统 年级:09 级 专业:自动化 试卷类型: A 卷 系主任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 考试时间:10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合计 分数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当系统的机械特性硬度一定时,如要求的静差率 s 越小,调速范围 D(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可大可小 2 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中,调节电动机转速可调节( ) A Kn和Ks B 和 Un C Kn和Un D Ks和 3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下列参数变化不会影响到转速的是( ) A 供电电网电压波动 B 电枢电阻变化 C 电机励磁电流波动 D 转速负反馈系数变化 4 无静差调速系统的 PI 调节器中 P 部分的作用( ) A消除稳态误差 B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也不能加快动态响应 C既能消除稳态误差又能加快动态响应 D加快动态响应 5 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 则调节器的输出为( ) A零 B大于零的定植 C小于零的定值 D保持原来的值不变 6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当系统处于恒流升速阶段,ASR 处于的 工作状态为( ) A 不饱和 B 饱和 C 退饱和 D 不定 7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给定电压 Un 不变,增大转速负反馈系数,系统稳 定后实际转速是( )

B减小C不变D不定A增加8在无静差调速系统中,突加负载后进入稳态时,转速是(B减小A增加C不变D不定9双闭环V-M可逆系统,当正组整流,反组待逆变时,所对应的电动机的工作状态是()。A正向运行,正向反接制动B反向运行,反向反接制动C正向运行,反向反接制动D反向运行,正向反接制动)10有环流可逆系统中所指的环流是(A直流环流B脉动环流C静态环流D动态环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是2.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把作为主调节器,作为副调节器。3.调速系统对转速控制的要求是4.双闭环配合控制V-M可逆系统,电动机反向运行时,两组变流装置的工作状态是5.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网电压波动时,调节器起主要作用,出现负载扰动时,调节器起主要作用。6.V-M可逆系统制动时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配合控制7.有环流可逆系统一般采取8.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的结构特点是在可逆系统增加DLC,称为四,包括部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特性越硬,静差率越大。()2闭环系统的静特性可以比开环系统的机械特性软得多。()3调速系统的静差率应以最高速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始终饱和。()5对于有环流控制的可逆晶闸管-电动机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允许让两组晶闸管同时处于整流状态。()6在可逆调速系统中,正转时可利用反组晶闸管实现回馈制动,反转时可利用正组晶闸管实现回馈制动。()7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转矩的动态过程。()8带比例放大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可以看做是一个三阶线性系统。()第2页共6页
第2页 共6页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8 在无静差调速系统中,突加负载后进入稳态时,转速是(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9 双闭环 V-M 可逆系统,当正组整流,反组待逆变时,所对应的电动机的工 作状态是( )。 A 正向运行,正向反接制动 B 反向运行,反向反接制动 C 正向运行,反向反接制动 D 反向运行,正向反接制动 10 有环流可逆系统中所指的环流是( ) A 直流环流 B 脉动环流 C 静态环流 D 动态环流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是_,_,_。 2.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把 作为主调节器, 作为副调节器。 3.调速系统对转速控制的要求是_,_,_。 4.双闭环配合控制 V-M 可逆系统,电动机反向运行时,两组变流装置的工作 状态是_,_。 5.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网电压波动时, 调节器 起主要作用,出现负载扰动时, 调节器起主要作用。 6. V-M 可逆系统制动时可分为_,_两个主要阶段。 7.有环流可逆系统一般采取_配合控制 8. 逻 辑 无 环 流 可 逆 系 统 的 结 构 特 点 是 在 可 逆 系 统 增 加 DLC,称为 _,包括_,_,_,_四 部分。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特性越硬,静差率越大。( ) 2 闭环系统的静特性可以比开环系统的机械特性软得多。( ) 3 调速系统的静差率应以最高速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 4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始终饱和。( ) 5 对于有环流控制的可逆晶闸管-电动机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允许让两组晶闸 管同时处于整流状态。( ) 6 在可逆调速系统中,正转时可利用反组晶闸管实现回馈制动,反转时可利用 正组晶闸管实现回馈制动。( ) 7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转矩的动态过程。( ) 8 带比例放大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可以看做是一个三阶线性系统。( )

9对于调速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动态性能是跟随性能。()10利用电流正反馈能够得到近似的最大电流恒流过程。()四、分析计算题(50分)1(共15分)某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转速调节器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比例调节器。已知直流电动机参数如下:P=2.2KW,U~=220V,Ix=12.5A,nz=1500m7min,R。=12。主回路总电阻R=2.92,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 K,= 75要求:调速范围D=20,静差率S=5%(1)画出系统稳态结构图。(2)调整系统使U,=10V时,n=1500/min,用近似方法计算转速反馈系数α。(3)计算满足稳态要求时,比例调节器放大系数K,。第3页共6页
第3页 共6页 9 对于调速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动态性能是跟随性能。( ) 10 利用电流正反馈能够得到近似的最大电流恒流过程。( ) 四、分析计算题(50 分) 1(共 15 分) 某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转速调节器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比例调节器。 已 知 直流 电动 机 参数 如下 : PN = 2.2KW , UN = 220V , I N =12.5A , min n 1500 r N = ,Ra =1 。主回路总电阻 R = 2.9 ,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 数 Ks = 75 要求:调速范围 D = 20,静差率 S = 5% (1)画出系统稳态结构图。 (2)调整系统使 Un =10V 时, min n = 1500 r ,用近似方法计算转速反馈系 数 。 (3)计算满足稳态要求时,比例调节器放大系数 K p

2(共25分)某晶闸管供电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已知电动机的额定数据如下:P=3KW,U~=220V,I~=17.5A,nz=1500%/minC=0.132Vmin/,允许电流过载倍数入=2,电枢回路总电阻R=2.85Q,整流装置放大倍数K,=28,系统参数T,=0.07s,Tm=0.162s,T=0.002s,T.m=0.01s,并且U..=10V,Um=U.m=8V。设计指标: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10%,电流调节器已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并取KT=0.5。设计转速调节器并校核转速超调量能否得到满足。(不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值,不检验近似条件)第4页共6页
第4页 共6页 2 (共 25 分) 某晶闸管供电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已知电动机的 额 定 数 据 如 下 : PN = 3KW , UN = 220V , IN =17.5A , min n 1500 r N = , r Ce = 0.132V min ,允许电流过载倍数 = 2 ,电枢回路总电阻 R = 2.85 ,整 流装置放大倍数 Ks = 28 ,系统参数 T s l = 0.07 ,T s m = 0.162 ,T s oi = 0.002 , T s on = 0.01 ,并且 Unm =10V , Uim =Ucm = 8V 。 设计指标: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 i 5%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 n 10% ,电流调节器已按典型Ⅰ型系统设计并取 K T = 0.5。设计转速调节 器并校核转速超调量能否得到满足。(不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值,不检验近似 条件)

第5页共6页
第5页 共6页

3(共10分)在转速、电流双闭环V-M系统中,ASR、ACR均采用PI调节器,当转速给定信号最大值为um=15V时,ny=15007min;调节器ASR输出限幅值Um=10V时,允许最大电流为1m=100A,电枢回路总电阻R=0.5Q,电动机额定电流为Ix=50A,电动势系数C。=0.227Vmin/,晶闸管装置放大倍数K,=50。当系统运行在u|=5V时,电动机的稳态转速为500/mm,如果电动机此时突然失磁(Φ=0),试说明当系统稳定下来,n,U,U',U,,laU。各为多少?第6页共6页
第6页 共6页 3(共 10 分)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 V-M 系统中,ASR、ACR 均采用 PI 调节器,当转速给 定信号最大值为 Unm =15V 时, min n 1500 r N = ;调节器 ASR 输出限幅值 Uim = 10V 时,允许最大电流为 I dm =100A ,电枢回路总电阻 R = 0.5 ,电 动机额定电流为 IN = 50A ,电动势系数 r Ce = 0.227V min ,晶闸管装置放大倍 数 Ks = 50 。当系统运行在 Un = 5V 时,电动机的稳态转速为 min 500 r ,如果 电动机此时突然失磁( = 0 ),试说明当系统稳定下来, n i i d Uc n,U ,U ,U ,I , 各 为多少?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2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含解答).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1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含解答).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4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含解答).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3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含解答).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调速系统.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不可逆单环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调速系统实验.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四章,华北理工大学:梁秀满).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Motion Control System.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概论(华北理工大学:岳树盛).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四章 可编程调节器.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二章.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章 运算器和执行器.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一章 模拟式控制器.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二章 变送器.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章.执行器 Actuator.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控制仪表及装置概论.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一章 控制器.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五章 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A(答案).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3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ppt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4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ppt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1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ppt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大纲 Automation Device of Power System.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讲次 概述、自动装置及其数据采集处理.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讲次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3讲次 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4讲次 自动并列装置的工作原理.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讲次 励磁控制系统概述.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6讲次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讲次 励磁系统整流电路.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讲次 励磁系统调节特性及并联机组间的无功分配.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9讲次 励磁调节装置原理.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0讲次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1讲次 调速器及电力系统频率调节.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2讲次 自动低频减载及安全自动装置.pdf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实验指导(讲义,共两个实验).doc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及其他安全自动控制装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