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K>I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引言 一、导体 二、电介质 三、磁介质 四、媒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五、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一、 导体 二、电介质 三、 磁介质 四、媒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五、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引言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长CKI 引言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的。 ÷微波炉由一个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然后照射到食 物上。 食物被电磁场加热的原因:因为食物中含有水分子,而水 分子具有一定的电偶极矩,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正负电 荷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电偶极矩发生迅速变化和旋转, 使得水分子运动加剧,温度上升,熟化食物。 H+ H+1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的。 微波炉由一 个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然后照射到食 物上。 食物被电磁场加热的原因:因为食物中含有水分子,而水 分子具有一定的电偶极矩,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正负电 荷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电偶极矩发生迅速变化和旋转, 使得水分子运动加剧,温度上升,熟化食物。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1 H 2 O 1 H 1 H 2 O 1 H 1 H 2 O 1 H 1 H 2 O 1 H 引言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长CKI 媒质在电磁场作用下可发生现象: ©导体的传导现象: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粒子将发生定向运动, 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传导。能发生传导现象的材料称 为导体。 ©电介质的极化现象: 这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分子的电偶极矩将增大或发 生转向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现象。 ©磁介质的磁化现象: 还有一些材料对磁场较敏感,例如螺丝刀在磁铁上放 一会儿,螺丝刀就具有一定的磁性,能吸起小螺钉。这种 现象称为磁化现象。能产生磁化现象的材料称为磁介质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导体的传导现象: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粒子将发生定向运动, 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传导。能发生传导现象的材料称 为导体。 ☺电介质的极化现象: 这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分子的电偶极矩将增大或发 生转向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现象。 ☺磁介质的磁化现象: 还有一些材料对磁场较敏感,例如螺丝刀在磁铁上放 一会儿,螺丝刀就具有一定的磁性,能吸起小螺钉。这种 现象称为磁化现象。能产生磁化现象的材料称为磁介质。 媒质在电磁场作用下可发生现象: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长K>】 一、导体 1.导体的定义:含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的物质。 金属导体:由自由电子导电。 导体分为两种 电解质导体:由带电离子导电。 2.静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平衡状态的特点演示 (1)导体为等位体; 夕内 (2))导体内部电场为零; (3)导体表面的电场处处与导体表 面垂直,切向电场为零(E,=O); (4)感应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上,导体内部感应电 荷为零(pr=0)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一、导体 1. 导体的定义:含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的物质。 导体分为两种 金属导体: 电解质导体: 由自由电子导电。 由带电离子导电。 2. 静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平衡状态的特点演示 (1)导体为等位体; (2)导体内部电场为零; (3)导体表面的电场处处与导体表 面垂直,切向电场为零 (Et 0) ; (4)感应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上,导体内部感应电 荷为零 ( 0) V 。 + + + + + + - - - - - - E外 E内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K>I 3.恒定电场中的导体 将一段导体与直流电源连接,则导体内部会存在恒定电场。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 作用,逆电场方向运动。其平均 ds ⊕ 电子速度称为漂移速度: ⊕ 4=-4E 式中:4称为电子的迁移率, 如图: 其单位为(mV.s)。 单位时间内通过dS的 故电流密度为:Jc=-Nea 电量为: dg=-N.evadS 可得:Jc=Ne4E 式中:N为自由电子密度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3. 恒定电场中的导体 将一段导体与直流电源连接,则导体内部会存在恒定电场。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 作用,逆电场方向运动。其平均 电子速度称为漂移速度: d e E 式中: 称为电子的迁移率, 其单位为 。 e 2 (m /V s) 如图: 单位时间内通过 的 电量为: dS e d d d q N e S 式中:Ne 为自由电子密度。 故电流密度为: C e d J N e C e e 可得: J N e E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K>I 4.导电材料的物态方程 Jc Neu E 若设:o=4.Ne一 导体的电导率 则: j。=o龙 描述导电材料的电磁特性的物态方程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C e e J N e E 若设: e e N e C 则: J E 描述导电材料的电磁特性的物态方程。 导体的电导率 4. 导电材料的物态方程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长K>】 5.导体的电导率 电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电特性的一个物理量。 电导率除了与材料性质(如N。,4)有关外,还与环境 温度有关。 (1)导体材料: 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电导率变小。有些导体在低温条件 下电导率非常大,使电阻率趋向于零,变成超导体。 如铝在时1.2K时,就呈现超导状态。 (2)半导体材料:o=4eNe+4,Ne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导率明显增大。 不同材料的电导率数据见教材上表3-1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5. 导体的电导率 电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电特性的一个物理量。 电导率除了与材料性质(如 , )有关外,还与环境 温度有关。 Ne e (1)导体材料: 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电导率变小。有些导体在低温条件 下电导率非常大,使电阻率趋向于零,变成超导体。 如铝在时 1.2K 时,就呈现超导状态。 不同材料的电导率数据见教材上表3-1。 (2)半导体材料: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导率明显增大。 = e e h h N e N e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长K>I 二、电介质 1.电介质的特性 电介质是一种绝缘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不能发生传导现 象,可以发生极化现象。 电介质有多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无极分子 电介质分子可分为两类: 有极分子 无极分子: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中分子的正负电荷 的“重心”是重合的。 有极分子: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重心” 不重合,因此每个分子可等效为一个电偶极子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二、电介质 电介质是一种绝缘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不能发生传导现 象,可以发生极化现象。 电介质有多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电介质分子可分为两类: 无极分子 有极分子 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中分子的正负电荷 的“重心”是重合的。 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重心” 不重合,因此每个分子可等效为一个电偶极子。 1. 电介质的特性 无极分子: 有极分子: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K 2、电介质的极化 定义: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出 现有序排列的电偶极子,表面上出现束缚 电荷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1)无极分子的极化:位移极化演示 在外电场作用下,由无极分子组成的电介质中,分子的正 负电荷“重心”将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等效电偶极子。 (2)有极分子的极化:转向极化演示 在外电场作用下,由有极分子组成的电介质,各分子的 电偶极矩转向电场的方向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2、电介质的极化 定义: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出 现有序排列的电偶极子,表面上出现束缚 电荷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1)无极分子的极化:位移极化演示 (2)有极分子的极化:转向极化演示 在外电场作用下,由无极分子组成的电介质中,分子的正 负电荷“重心”将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等效电偶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由有极分子组成的电介质,各分子的 电偶极矩转向电场的方向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合长K>】 3.极化强度 极化强度:描述电介质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极化强度定义:单位体积中分子电矩的矢量和。 设介质中任一小体积△V中所有分子的电矩矢量和为∑D, 极化强度为: ∑n P=lim AV→0 △V 极化强度的单位是C/m。 介质中的每一点极化强度矢量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成正比,即 =E 称为电极化系数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3章 媒质的电磁性质和边界条件 3. 极化强度 极化强度:描述电介质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设介质中任一小体积 中所有分子的电矩矢量和为 , 极化强度为: V i i p 0 lim i i V p P V 极化强度的单位是 C/m2 。 P E e 0 介质中的每一点极化强度矢量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成正比,即 称为电极化系数。 极化强度定义:单位体积中分子电矩的矢量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电磁学基本理论.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矢量分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章 电磁学漫谈.pdf
- 可编程逻辑器件(课件讲稿)Modern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80C51的系统扩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80C51的串行口.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80C51的中断系统及定时计数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80C51的程序设计.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80C51的指令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80C51的结构和原理.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三相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正弦稳态分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阶电路分析 §9.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一阶电路分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动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6.1 非线性电阻元件.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网络定理.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静态场分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场论和路论的关系.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平面电磁波.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规则波导和空腔谐振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tic wav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电磁波的辐射.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讲解(1/2).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讲解(2/2).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z变换.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数字信号处理和DSP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TMS320C55x的硬件结构.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TMS320C55x的指令系统.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C55x处理器的软件设计.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DSP集成开发环境CC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