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二章第1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章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定量分析中的误 二、误差的种类、性 差与数据处理 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下页 2021/2/19
2021/2/19 第二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 差与数据处理 一、 准确度和精密度 二、 误差的种类、性 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结果的衡量指标 o (1)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误差一般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2)精密度—几次平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3)两者的关系 真值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2021/2/19 上页下页返回
2021/2/19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结果的衡量指标。 ( 1)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误差一般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2) 精密度──几次平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3) 两者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2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的概念 相对偏差与绝对偏差 a基准物:硼砂Na2B4O710H2OM=381 碳酸钠Na2CO3 M=106 选那一个更能使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不考虑其他原因,只考虑称量) b:如何确定滴定体积消耗? 0~10m1;20~25m1;40~50m1 2021/2/19 上页下及
2021/2/19 2.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的概念 相对偏差与绝对偏差 a 基准物:硼砂 Na2B4O7·10H2O M=381 碳酸钠 Na2CO3 M=106 选那一个更能使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不考虑其他原因,只考虑称量) b:如何确定滴定体积消耗? 0~10ml; 20~25ml; 40~50ml

二、误差的种类、性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1.系统误差 Back 1)特点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应,10m1 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 重复出现; 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d.可以消除。 AaA 生的原因? 2021/2/19 上页下页返回
2021/2/19 二、误差的种类、性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1. 系统误差 (1) 特点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 重复出现; 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d.可以消除。 产生的原因?

(2)产生的原因 a 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Back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例: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 度:m 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C.试剂误差—所用试剂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 试剂纯度不够 (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d.主观误差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 滴定管读数不准。 2021/2/19 上页下页返回
2021/2/19 (2) 产生的原因 a.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例: 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 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c.试剂误差——所用试剂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 试剂纯度不够 (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d.主观误差——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 滴定管读数不准

2.偶然误差 (1)特点 a.不恒定 b.难以校正 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2)产生的原因 a.偶然因素 b.滴定管读数 3.过失误差 2021/2/19 上页下页回
2021/2/19 2. 偶然误差 ( 1) 特点 a.不恒定 b.难以校正 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 2) 产生的原因 a.偶然因素 b.滴定管读数 3. 过失误差

、误差的减免 1.系统误差的减免 (1)方法误差——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2)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3)试剂误差—作空白实验 2.偶然误差的减免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2021/2/19 上页下及
2021/2/19 三、误差的减免 1. 系统误差的减免 (1) 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2) 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3) 试剂误差—— 作空白实验 2. 偶然误差的减免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内容选择 第一节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第三节数据评价方法 第四节有效数字与运算规则 第五节标准曲线的线形方程拟合 结束 2021/2/19 上页返回
2021/2/19 内容选择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第三节 数据评价方法 第四节 有效数字与运算规则 结束 第五节 标准曲线的线形方程拟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三章第4节 滴定分析法应用.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三章第3节 滴定分析原理.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三章第2节 化学平衡.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三章第1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一章 绪论第3节 分析过程.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一章 绪论第2节 分类与进展.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一章 绪论第1节 分析化学的作用.ppt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多釜串联组合的全混流反应器).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连续操作的完全混合流反应器).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半分批式操作的釜式(完全混合)反应器).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链(锁)反应).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复合反应).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单一反应速率式的解析).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基本概念与术语).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反应器的型式与操作方法的评选2).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反应器的型式与操作方法的评选1).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2).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1).pdf
-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pdf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二章第2节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二章第3节 数据评价方法.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分析第二章第4节 有效数字与运算规则.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二章第5节 线形方程拟合.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四章第1节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四章第2节 电极的构造和原理.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四章第3节 电位分析法及应用.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四章第4节 电解与库仑分析.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四章第5节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ppt
- 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第四章第6节 电导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_十四章 (14-3)生物传感器 Biosensor概述.ppt
- 仪器分析_十四章(14-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ppt
- 仪器分析_14章 电位分析法小结.ppt
- 仪器分析_十五章 电解和库仑修.ppt
- 仪器分析_十六章 (16-5)单扫描示波极谱法.ppt
- 仪器分析_十六章 (16-1)伏安和极谱法.ppt
- 仪器分析_二十一章 质谱定性分析.ppt
- 仪器分析_三章(3—2)原子荧光光谱法概述.ppt
- 仪器分析_十四章(14-2)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作用原理.ppt
- 仪器分析_ 电分折化学导论的定义和分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