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一节 传 染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传染与免疫的意义: (1)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的防治,是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动 力 (2)起源于微生物学的免疫学,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 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3)免疫学方法对生命科学的各个重要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4)兔疫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传染与免疫的意义: ⑴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的防治,是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动 力; ⑵起源于微生物学的免疫学,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 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⑶免疫学方法对生命科学的各个重要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⑷免疫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节传染 第二节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特异性免疫 第四节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第五节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第一节 传染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第五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第一节传染 传染与传染病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三、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 非传染性:生理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机楲性伤害等 病毒 细菌等原核生物 疾病 传染J微生物病原 真菌 原生动物 其他生物性病原(寄生虫、节肢动物等)
第一节 传 染 一、传染与传染病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三、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

传染与传染病 ·传染病是人类永恒的敌人,它顽固地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 阶段疯狂肆虐 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各种传染病的约2000万人,占总 死亡人数的37.04%。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 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会 SPES 感染“非典”病毒患者的肺切片照 SARS元凶—冠状病
• 传染病是人类永恒的敌人,它顽固地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 阶段疯狂肆虐 • 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各种传染病的约2000万人,占总 死亡人数的37.04%。 •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 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SARS元凶——冠状病 传染与传染病 感染“非典”病毒患者的肺部切片照片

传染与传染病 1、传染 传染:指寄生物和宿主向发生相互关系的一个过程。具体 指外源或内源的少量寄生物突破其宿主的“三道防线” 机械防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系统)后,在 宿主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的过程。 病原体:致病菌、病原菌 非凝素 影E 神经氨酸榜 像 包膜 膜蛋臼 RNA1核糖 核蛋白核蛋白 虑病毒绐构示意图
1、传染 传染:指寄生物和宿主间发生相互关系的一个过程。具体 指外源或内源的少量寄生物突破其宿主的“三道防线” (机械防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系统)后,在 宿主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的过程。 病原体:致病菌、病原菌 传染与传染病

传染与传染病 2、传染病 传染病:由于病原体的侵染而导致机体产生的病态生理过程。 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2,40种 类的传染病、二类的传染病、三类的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89种):鼠疫、狂犬病、鹦鹉热、疯牛病、炭 疽病、猪丹毒、口蹄疫等 死而复燃:流感、结核病、霍乱等。 新的传染病:艾滋病、疯牛病、 Ebola(埃博拉热)、幽门螺 杆菌病、Ime(莱姆病)、裂谷热等 1997年WHO统计:2380/5220万死亡人数; 发展中国家90%死于6类急性传染病
2、传染病 传染病:由于病原体的侵染而导致机体产生的病态生理过程。 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2,40种 一类的传染病、二类的传染病、三类的传染病 ⚫ 人畜共患病(89种):鼠疫、狂犬病、鹦鹉热、疯牛病、炭 疽病、猪丹毒、口蹄疫等 ⚫ 死而复燃:流感、结核病、霍乱等。 ⚫ 新的传染病:艾滋病、疯牛病、Ebola(埃博拉热)、幽门螺 杆菌病、Lyme(莱姆病)、裂谷热等 ⚫ 1997年WHO统计:2380/5220万死亡人数; ⚫ 发展中国家90%死于6类急性传染病 传染与传染病

传染与传染病 17世纪伦敦人为躲避鼠疫纷纷出逃 1665-1666年鼠疫在英国蔓延,仅伦敦就 有7万多人被夺去生命,大批死者被集中理 在郊外。图为当时描绘这一情景的版画。画 面中有两人叨着烟斗,当时人们以为吸烟可 以防止被传染。 印度上的蚤, 传播者 鼠疫杆菌
传染与传染病 17世纪伦敦人为躲避鼠疫纷纷出逃 鼠疫杆菌 印度鼠身上的蚤, 是鼠疫的传播者

疾病名称 每年死亡人数(万) 病原微生物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370 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 结核病 290 细菌 痫疾 250 细菌、病毒 艾滋病 230 病毒 疟疾 150-270 原生动物 肝炎 100-200 病毒 麻疹 22 病毒 细菌性脑膜炎 20 细菌 百日咳 10 细菌 阿米巴痢疾 4-10 原生动物 狂犬病 5 病毒 黄热病 33 病毒 非洲睡眠病 原生动物
疾病名称 每年死亡人数(万) 病原微生物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370 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 结核病 290 细菌 痢疾 250 细菌、病毒 艾滋病 230 病毒 疟疾 150-270 原生动物 肝炎 100-200 病毒 麻疹 22 病毒 细菌性脑膜炎 20 细菌 百日咳 10 细菌 阿米巴痢疾 4-10 原生动物 狂犬病 3.5 病毒 黄热病 3 病毒 非洲睡眠病 >2 原生动物

人类在和致病微生物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成绩 1900 2000 感冒和肺免 心脏病 281 结核病 205 中风 胃肠淡 肺病 心脏病 事故 中风 感目和脉炎 肾病 糖尿病 事故 艾滋病 自杀 要儿族病 硬化 白喉 被杀 100 200 0 100 200 每10万人中的死亡数 每10方人中先亡数 前十位死亡原因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病原体、宿主免疫力、环境因素) (一)病原体: 病原体的数量、致病特性和侵入方式是决定传染结局的最主要的因素 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以下是以细菌性病原体为例: r吸附和侵入能力 侵袭力{繁殖和扩散能力 毒力(致病力 对宿主防御功能的抵抗能力 毒素 内毒素 病原菌 外毒素 侵入数量 侵入门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 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门径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病原体、宿主免疫力、环境因素) (一)病原体: 病原体的数量、致病特性和侵入方式是决定传染结局的最主要的因素。 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以下是以细菌性病原体为例: 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门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19 B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nd photophosphorylation.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21 Lipid Biosynthesis.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20 carbohydrate biosynthesis.ppt
-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s) 的研发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讲义.ppt
- 《DNA复制》第五章 DNA复制.ppt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高专)第十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ppt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高专)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和运动.ppt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高专)第九章 植物的成花与花期调控.ppt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高专)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ppt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高职高专)第十一章 植物的环境生理与抗逆栽培.ppt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_试题库.doc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_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工程).doc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共八章).doc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_实验教学大纲.doc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_课程教学大纲.doc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生物反应器.ppt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生物反应器中的物质传递.ppt
- 合肥学院:《发酵工程与设备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发酵动力学与发酵.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第五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ppt
- 《景观生态学笔记》讲义.doc
- 湖北大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免疫学发展简史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ology.ppt
- 湖北大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免疫学的基本内容(主讲:余晓岚).ppt
- 《小鼠基因剔除技术 (中英文)讲义.ppt
- 《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英文版)Cloning a Disease Gene.ppt
- 《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英文版)Home reading part.ppt
- 《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英文版)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实验》第一讲 微生物观察与分离.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实验》第二讲 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啤酒实验与酸奶制作.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实验》第三讲 实验三细菌革兰氏染色.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实验》第四讲 微生物实验考试.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实验》第五讲 微生物观察与分离.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实验》第六讲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ppt
- 清华大学:《微生物学实验》第七讲 酸奶DIY.ppt
- 西华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ppt
- 《发酵制品学》第一章 现代发酵工业和生物技术.ppt
- 《发酵制品学》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其培养.ppt
- 《发酵制品学》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ppt
- 《发酵制品学》第四章 生物产品代谢调控发酵机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