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张笑川,共三章)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张笑川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张笑川

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选“历史地理”?
一个问题 ◼ 你为什么要选“历史地理”?

绪论 第一节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历史地理学的现实应用功能 第四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绪论 ◼ 第一节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 第二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历史地理学的现实应用功能 ◼ 第四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历史学还是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的两大分支: 1、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人文地理
第一节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 历史学还是地理学? ◼ 历史地理学的两大分支: 1、历史自然地理 2、历史人文地理

地理学的六种传统 1500 1800 1900 19501970 (2)描述性传统 解释性传统 (1)地图学为主的地理学 (5 (2}地球之区域描述 人本 本主义传统 (3)人与自然的关系 (4)区位及系统理论 (5)民族地理学 (6)规范性的空间思想分析 图1地理学科之发展传统 【法】保罗·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地理学的六种传统 ◼ 【法】保罗·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地理学四种主要话语 区位 环境 区城 (地区) 图1.2地理学四种主要话语的维恩图 【英】阿兰·R·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8页
地理学四种主要话语 ◼ 【英】阿兰·R·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8页

历史地理学的七个原则 如同历史学一样,历史地理学探讨的是有关往日的问 题 2、如同历史学的资料与理论一样,历史地理学的资料与 理论是未定的 3、辩论是历史地理学实践的中心。 4、历史地理学本质上关注时间过程中的地理变化。 5、历史地理学在总体上是地理学的核心,不是地理学的 边缘。 历史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点综合体,而不是关注空间分 析 ■7、历史地理学特别突出特定地点的历史特性。 【英】阿兰·R·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商务印书馆2008年
历史地理学的七个原则 ◼ 1、如同历史学一样,历史地理学探讨的是有关往日的问 题。 ◼ 2、如同历史学的资料与理论一样,历史地理学的资料与 理论是未定的。 ◼ 3、辩论是历史地理学实践的中心。 ◼ 4、历史地理学本质上关注时间过程中的地理变化。 ◼ 5、历史地理学在总体上是地理学的核心,不是地理学的 边缘。 ◼ 6、历史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点综合体,而不是关注空间分 析。 ◼ 7、历史地理学特别突出特定地点的历史特性。 ——【英】阿兰·R·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商务印书馆2008年

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 【美】R·哈特向:“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 类之家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 48页。 【美】R哈特向:“直接探讨现象在统一体中的 地区变异只限于现在;但前人的文字记载,再加 已知的基本不变之要素的现在观察,使我们有可 能了解较早历史时期的地理情况宛如目睹。研究 个地区这样一系列的地理情况,我们就可以增 补一个地区特性的变化记录。之中统一体的历史 研究,只要注意力继续集中在地区的特性(它由 于某种过程而发生变化),就是地理的,而非历 史的;历史研究的兴趣在过程本身 同书 第107页
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 ◼ 【美】R·哈特向:“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 类之家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 ,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 48页。 ◼ 【美】R·哈特向:“直接探讨现象在统一体中的 地区变异只限于现在;但前人的文字记载,再加 已知的基本不变之要素的现在观察,使我们有可 能了解较早历史时期的地理情况宛如目睹。研究 一个地区这样一系列的地理情况,我们就可以增 补一个地区特性的变化记录。之中统一体的历史 研究,只要注意力继续集中在地区的特性(它由 于某种过程而发生变化),就是地理的,而非历 史的;历史研究的兴趣在过程本身。”,同书, 第107页

第二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文献研究法 ■野外考察法 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1、航空照片、彩红外遥感的判识 田野考古与环境考古 3、孢粉分析与古植被和古地理环境
第二节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历史文献研究法 ◼ 野外考察法 ◼ 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1、航空照片、彩红外遥感的判识 2、田野考古与环境考古 3、孢粉分析与古植被和古地理环境

第三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功能 ■对历史学的意义 ■对地理学的意义 ■现实功能:历史边界、中外关系、行政区 划、地区差异、经济开发、社会变迁、文 化区域、旅游资源、人口与移民、民族分 布与迁移、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减灾防 灾、国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够提供决策 咨询
第三节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功能 ◼ 对历史学的意义 ◼ 对地理学的意义 ◼ 现实功能:历史边界、中外关系、行政区 划、地区差异、经济开发、社会变迁、文 化区域、旅游资源、人口与移民、民族分 布与迁移、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减灾防 灾、国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够提供决策 咨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洋务运动(PPT讲稿)以盛宣怀为中心.ppt
-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试验与失败(PPT讲稿)共和革命的历史逻辑.ppt
-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中国的传统文学.ppt
- 《日本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近代——对外扩张的步伐.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元朝经济、社会与文化.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十六国、北朝.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pdf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救亡图存的努力——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夏部分 第一章 隋代.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西安培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谈中国神话中的巫术表现(李鹏勃).doc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东汉.ppt
- 《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遍 根祖文化 第一章 黄帝、蚩尤与盐池 第二章 尧、舜、禹.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题目).doc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
- 北京大学本科通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PPT课件讲稿,历史学系:牛大勇).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先秦部分 第六章 战国时代.ppt
- 《世界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7讲 冷战时代世界现代化进程.ppt
- 聊城大学:古代世界历史指南(PPT讲稿)Guide to the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元朝政治概况.ppt
- 《秦汉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日本历史》第五讲 战后日本经济.ppt
-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上编(1840-1919)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清.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前言、秦代).ppt
- 《现代社会的创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部分 欧洲旧制度(18~19世纪的欧洲).ppt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义和团运动的是非功过.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动画地图集.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37-1945.ppt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鸦片战争的起源和中英交涉.ppt
- 江西师范大学:从反传统到返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论述学习报告.ppt
-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图集)第六章 岭南地区(粤、桂、海南).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西周时代.ppt
- 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一讲 贫困的深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篇综述).ppt
- 历史性的转折(PPT课件讲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
- 《日本政治与外交》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讲 战后初期的日本.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西汉.ppt
- 中国古代历史(PPT讲稿)考古——三星堆遗址.ppt
- 《中国古代历史》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讲 夏、商、西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