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学习目标与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共中央宣传部 和国家教育部为各类高等学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 必修课。学习目标和要求具体如下: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 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 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确立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 性和坚定性; 3.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正确看 待和分析我国在经济转轨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提高政治理论素 养和观察能力,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是中共中央宣传部 和国家教育部为各类高等学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 必修课。学习目标和要求具体如下: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 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 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确立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 性和坚定性; 3.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正确看 待和分析我国在经济转轨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提高政治理论素 养和观察能力,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习目标与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程规则 1、上课时关闭手机。 2、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记在书上)、积极参与活动、 积累心得。 3、平时成绩分两部分,网络平台50分,课堂表现50分。 具体:网络平台3次作业,2次测试,每次10分,规定的时间 未完成者一次扣10分。课堂必须回答问题2次,每次10分, 外加考勤30分。两部分相加共计100分,登录成绩自动生成 50分。 4、无故旷课3次,最后成绩不及格;无故旷课5 次,取消考试资格,且不准参加二次考试。 5、本课程4.5个学分(原来6个学分)。 3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程规则 1、上课时关闭手机。 2、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记在书上)、积极参与活动、 积累心得。 3、平时成绩分两部分,网络平台50分,课堂表现50分。 具体:网络平台3次作业,2次测试,每次10分,规定的时间 未完成者一次扣10分。课堂必须回答问题2次,每次10分, 外加考勤30分。两部分相加共计100分,登录成绩自动生成 50分。 4、无故旷课3次,最后成绩不及格;无故旷课5 次,取消考试资格,且不准参加二次考试。 5、本课程4.5个学分(原来6个学分)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三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由少 数人到多数人、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1.初步提出(五四运动一一遵义会议) 阶段特征: 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 《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已经认 恽代英、张太雷、陈独秀、 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 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 李达、蔡和森等都曾经提出 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 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 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我们只要把 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做工具,用 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 但未形成深刻的、完整的、 所、因事的性质情形产生一种适应 统一的认识。 环境的变化。 6
6 阶段特征: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 恽代英、张太雷、陈独秀、 李达、蔡和森等都曾经提出 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 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但未形成深刻的、完整的、 统一的认识。 1.初步提出(五四运动——遵义会议)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由少 数人到多数人、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2.正式提出(遵义会议一一六届六中全会) 遵义会议f1y 阶段特征:中央领导层形成共识 (1)提出标志: 1938年,毛泽东在党 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 题为《论新阶段》的政 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 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代表 7
7 2.正式提出(遵义会议——六届六中全会)遵义会议.flv 1938年,毛泽东在党 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 题为《论新阶段》的政 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 (1)提出标志: 阶段特征:中央领导层形成共识 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代表

(2)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毛泽东曾经回顾 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 过胜利、失败,再胜利、 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 认识了中国革命这个客观 世界。” 8
8 毛泽东曾经回顾 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 过胜利、失败,再胜利、 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 认识了中国革命这个客观 世界。” (2)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921一1935年:中国革命两起两落 这是为什么? 大革命胜利一一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一一严重挫折
9 ⚫ 1921—1935年:中国革命两起两落 大革命胜利——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严重挫折。 这是为什么?

党内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 >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1930年6月至9月) >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 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 田”的主张。肉体上消灭地主,经济上打击富农。 ●在军事斗争问题: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 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实行宗派主义和“残酷 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王明 10
10 党内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 王明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 ➢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1930年6月至9月) ➢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 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 田”的主张。肉体上消灭地主,经济上打击富农。 ⚫在军事斗争问题: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 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实行宗派主义和“残酷 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主要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 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第 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 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 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 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 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 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 策。 11
11 主要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 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第 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 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 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 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 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 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 策。 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本)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概论电子教材(2018版,共十四章).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一章习题与答案.doc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杨傲群).pdf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df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温立武).pdf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刘芳).pdf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绪论(主讲:耿国华).pdf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关利平).pdf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df
-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15)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本)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前言.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本)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四章练习题与答案.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五章练习题与答案.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p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七章习题与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