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上海交通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第二十三章 执行程序概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2
文件大小:172.6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第二十三章 执行程序概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二十三章执行程序概述

第二十三章 执行程序概述

第一节执行和执行程序 一、执行的概念 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 的程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 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 制其履行义务,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 的一种诉讼活动。 (一)特点: 口1.鲜明的强制性 口2.是依法进行的活动 口3.既包括法院的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及 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协助执行的行为

第一节 执行和执行程序 „ 一、执行的概念 ‰ 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 的程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 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 制其履行义务,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 的一种诉讼活动。 „ (一)特点: ‰ 1.鲜明的强制性 ‰ 2.是依法进行的活动 ‰ 3.既包括法院的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及 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协助执行的行为

(二)执行条件: 口1.以生效法律文书为条件 口2.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有给付内 容 口 3.必须以一方当事人无故不履 行为前提 (三)执行的分类 口1.终局执行与保全执行 口 2.金钱执行与非金钱执行 口 3.直接执行、间接执行与替代 执行 口4.对人执行与对物执行 口5.一般执行与个别执行

„ (二)执行条件: ‰ 1.以生效法律文书为条件 ‰ 2.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有给付内 容 ‰ 3.必须以一方当事人无故不履 行为前提 „ (三)执行的分类 ‰ 1.终局执行与保全执行 ‰ 2.金钱执行与非金钱执行 ‰ 3.直接执行、间接执行与替代 执行 ‰ 4.对人执行与对物执行 ‰ 5.一般执行与个别执行

■二、执行程序 是指人民法院在申请执行人、 被执行人以及协助执行人的 参加下,进行执行活动,实 现权利人权利的法定程式。 口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中的 法定程序,它与民事诉讼法 中的其他程序一样,是以一 定权能为基础的,具有层次 性和渐进性的规范程序

„ 二、执行程序 ‰ 是指人民法院在申请执行人、 被执行人以及协助执行人的 参加下,进行执行活动,实 现权利人权利的法定程式。 ‰ 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中的 法定程序,它与民事诉讼法 中的其他程序一样,是以一 定权能为基础的,具有层次 性和渐进性的规范程序

(一)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 联系表现在: 口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都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机 组成部分,同属宇民事诉讼法的范畴。 口 电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执行程序是审判 程序的继续。 区别表现在: ()性质不同。执行程序以司法执行权为基础 的 定程序;审判程序则是以审判权为基斑的 学= 定程序。 (2)任务和作用不同。,执行程序的主要任务和 作用是使法律文书确认的权莉义务 关系 付诸实 现;审判程序的主要任务和作角则是裁判。 口 (3)包含的程序内容不同。,执行程序是由多种 执行方式和强制措施构成的单二程序;,审判程 序则是以多种不同的程序审理不同案件的程序

„ (一)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 „ 联系表现在: ‰ 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都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机 组成部分,同属于民事诉讼法的范畴。 ‰ 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执行程序是审判 程序的继续。 „ 区别表现在: ‰ (l)性质不同。执行程序以司法执行权为基础 的法定程序;审判程序则是以审判权为基础的 法定程序。 ‰ (2)任务和作用不同。执行程序的主要任务和 作用是使法律文书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付诸实 现;审判程序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则是裁判。 ‰ (3)包含的程序内容不同。执行程序是由多种 执行方式和强制措施构成的单一程序;审判程 序则是以多种不同的程序审理不同案件的程序

■(二)民事执行行为的性质 口司法行为说 口行政行为说 口折中说(主流观点) ,(三)民事执行的立法体例 (1)并入民事诉讼法。如德国。 (2)编入破产法。如瑞士、土耳其等。 (3)制定单行法。如日本、法国,以及台湾 地区制定了单独的民事执行法。我国现 行的民事执行立法,采取的是执行程序与审 判程序混合立法的模式,将执行程序规定在 《民事诉讼法》之中。2007年10月28日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民事诉讼法中的 执行程序进行了修改

„ (二)民事执行行为的性质 ‰ 司法行为说 ‰ 行政行为说 ‰ 折中说(主流观点) „ (三)民事执行的立法体例 ‰ ( 1)并入民事诉讼法。如德国。 ‰ ( 2)编入破产法。如瑞士、土耳其等。 ‰ ( 3)制定单行法。如日本、法国,以及台湾 地区制定了单独的民事执行法。 我国现 行的民事执行立法,采取的是执行程序与审 判程序混合立法的模式,将执行程序规定在 《民事诉讼法》之中。2007 年10 月28日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民事诉讼法中的 执行程序进行了修改

三、执行原则 一、当事人申请执行和人民法 院依职权主动执行相结合的原则 二、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执行 根据的原则 三、全面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 权益的原则 四、以义务人的财产和行为为 执行对象的原则 ■ 五、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 合的原则 六、执行穷尽原则

三、 执行原则 „ 一、当事人申请执行和人民法 院依职权主动执行相结合的原则 „ 二、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执行 根据的原则 „ 三、全面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 权益的原则 „ 四、以义务人的财产和行为为 执行对象的原则 „ 五、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 合的原则 „ 六、执行穷尽原则

第二节执行主体和执行标的 ■一、 执行主体 (一)执行机构 所谓执行机构是指人民法院内 部设置的专门从事执行工作的 职能机构。“执行工作由执行 员进行。基层人民法院、中级 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的职责由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执行局的设立 审执分立体制

第二节 执行主体和执行标的 „ 一、执行主体 „ (一)执行机构 ‰ 所谓执行机构是指人民法院内 部设置的专门从事执行工作的 职能机构。 “执行工作由执行 员进行。基层人民法院、中级 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的职责由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 执行局的设立 ‰ 审执分立体制

(二)执行当事人 口执行当事人,就是执行根据所确定的权利人和 义务人。权利人在执行中称为申请执行人,而 义务人在执行中则被称为被执行人。 口执行根据的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生效法律文书 所确定的权利人和义务人,法院也只对生效法 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人实施执行措施。 口执行当事人变更与追加情况 ■作为执行债务的当事人死亡 被执行主体的变更与追加 (1)组织终止; (2)组织分立、合并; (3)组织名称变更; (4)法人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 (5)独资企业; (6)合伙组织; (开办单位)

„ (二)执行当事人 ‰ 执行当事人,就是执行根据所确定的权利人和 义务人。权利人在执行中称为申请执行人,而 义务人在执行中则被称为被执行人。 ‰ 执行根据的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生效法律文书 所确定的权利人和义务人,法院也只对生效法 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人实施执行措施。 ‰ 执行当事人变更与追加情况 „ 作为执行债务的当事人死亡 „ 被执行主体的变更与追加 „ (1)组织终止; „ (2)组织分立、合并; „ (3)组织名称变更; „ (4)法人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 „ (5)独资企业; „ (6)合伙组织; „ (开办单位)

(三)执行参与人 包括协助执行人、执行见证人、被申 请执行人的家属以及代理人和翻译人 员。 ■二、执行标的 口执行对象又称执行标的,是指民事 执行工作所指向的客体。 口从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执行措 施的具体规定来看,执行的对象仅 限于两类: 一是财物,如钱钞、物品、票证等; 二是行为,如拆除违章建筑、禁止实 施某种行为等

‰ (三)执行参与人 „ 包括协助执行人、执行见证人、被申 请执行人的家属以及代理人和翻译人 员。 „ 二、执行标的 ‰ 执行对象又称执行标的,是指民事 执行工作所指向的客体。 ‰ 从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执行措 施的具体规定来看,执行的对象仅 限于两类: „ 一是财物,如钱钞、物品、票证等; „ 二是行为,如拆除违章建筑、禁止实 施某种行为等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