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地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总学时为学时数 课程类型 ☑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总学时为周数 口实习 口课程设计口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013411 总学时 16学分 1 课程名称 城市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适用专业 城乡规划专业 先修课程 无 开课部门 建筑与艺术学院规划与风景系 课程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课程,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区域信息研究的基础课 程之一,其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性。 课程目标1:学会使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国士空间开 发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2:能总结和分析我国城市产生与发展的独特特点,揭示与预测我 国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领会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方针的制定。 课程思政目标:从城市发展角度,深入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全 球化城市问题、国家建设需求的了解,利用经典城市发展案例、设计相应城市调 研考察路线,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将情感内化于心,并结合教学内容,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方法论等方面教育,帮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 城市发展建设成就充满自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规 划未来城市繁荣发展具有责任担当。 三、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一:绪论 基本内容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
1 《城市地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 总学时为学时数 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总学时为周数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013411 总学时 16 学分 1 课程名称 城市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 Urban Geography 适用专业 城乡规划专业 先修课程 无 开课部门 建筑与艺术学院规划与风景系 二、 课程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课程,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区域信息研究的基础课 程之一,其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性。 课程目标 1:学会使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国土空间开 发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 2:能总结和分析我国城市产生与发展的独特特点,揭示与预测我 国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领会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方针的制定。 课程思政目标:从城市发展角度,深入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全 球化城市问题、国家建设需求的了解,利用经典城市发展案例、设计相应城市调 研考察路线,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将情感内化于心,并结合教学内容,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方法论等方面教育,帮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 城市发展建设成就充满自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规 划未来城市繁荣发展具有责任担当。 三、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一:绪论 基本内容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

关系。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有基本认识。 2.教学内容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地域基础,以及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 展,要求了解时代特征,掌握城市的标准、城市的形成。 3.教学内容三:城市化原理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市化定义、城市化的机制小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要求了解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城市化的动力以及城市化的类型和调度,了解世界城市 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等。 4.教学内容四:城市职能分类 基本内容为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城市职能分类方法,要求了 解城市的职能类型、分类方法以及我国城市职能的分类状况。 5.教学内容五:城市规模分布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对城市规模发展政策进行讨论,要求了 解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 6.教学内容六: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基本内容为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中心地 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要求掌握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 理论、核心和边缘理论、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等。 7.教学内容七: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了解城镇体系的 基本特征、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流程。 8.教学内容八:城市问题 基本内容为对案例或专题进行交流分析讨论,要求联系案例或专题了解城市 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社会问题,掌握城市问题认知方 法,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概括提炼、独立思考、交流表达、团队协作能力,树立 起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 四、 课程学时分配 课内 课外 教学内容 讲授 实验 上机 学时 学时 小计 1.教学内容一:绪论 2 2 2.教学内容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 关系。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有基本认识。 2.教学内容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地域基础,以及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 展,要求了解时代特征,掌握城市的标准、城市的形成。 3.教学内容三:城市化原理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市化定义、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要求了解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城市化的动力以及城市化的类型和调度,了解世界城市 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等。 4.教学内容四:城市职能分类 基本内容为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城市职能分类方法,要求了 解城市的职能类型、分类方法以及我国城市职能的分类状况。 5.教学内容五:城市规模分布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对城市规模发展政策进行讨论,要求了 解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 6.教学内容六: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基本内容为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中心地 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要求掌握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 理论、核心和边缘理论、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等。 7.教学内容七: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基本内容为学习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了解城镇体系的 基本特征、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流程。 8.教学内容八:城市问题 基本内容为对案例或专题进行交流分析讨论,要求联系案例或专题了解城市 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社会问题,掌握城市问题认知方 法,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概括提炼、独立思考、交流表达、团队协作能力,树立 起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 四、 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 实验 上机 课内 学时 小计 课外 学时 1.教学内容一:绪论 2 2 2.教学内容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 2

3.教学内容三:城市化原理 2 2 4.教学内容四:城市职能分类 2 2 5.教学内容五:城市规模分布 2 2 6.教学内容六:城市空间分布 2 2 7.教学内容七: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 2 8.教学内容八:城市问题 2 2 合 计 16 16 五、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本课程以课堂讲解与学生反馈交流、实地调研、课堂汇报相结合。使用多媒 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观摩优秀案例作品。 六、 教材与参考资料 参考书:《城市地理学》(第2版),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9年,ISBN:9787040255393 七、 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采取期末结课作业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考查办法。在总成绩中,以学 生完成的研究报告和随堂的几次测验为主要评定依据,参考平时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的表现。 研究报告占60%,随堂测验占20%,出勤表现占20%。百分制。 大纲执笔人:李道勇、王雷 大纲审核人:梁玮男 开课系主任:梁玮男 开课学院教学副院长:白传栋 制(修)订日期:2021年8月 3
3 3.教学内容三:城市化原理 2 2 4.教学内容四:城市职能分类 2 2 5.教学内容五:城市规模分布 2 2 6.教学内容六:城市空间分布 2 2 7.教学内容七: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 2 8.教学内容八:城市问题 2 2 合 计 16 16 五、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本课程以课堂讲解与学生反馈交流、实地调研、课堂汇报相结合。使用多媒 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观摩优秀案例作品。 六、 教材与参考资料 参考书:《城市地理学》(第 2 版),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9 年,ISBN:9787040255393 七、 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采取期末结课作业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考查办法。在总成绩中,以学 生完成的研究报告和随堂的几次测验为主要评定依据,参考平时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的表现。 研究报告占 60%,随堂测验占 20%,出勤表现占 20%。百分制。 大纲执笔人:李道勇、王雷 大纲审核人:梁玮男 开课系主任:梁玮男 开课学院教学副院长:白传栋 制(修)订日期:2021 年 8 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中国主要农业区土壤.pdf
- 天津农学院:《空间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共九章,主讲:赵娜).pdf
-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大纲(合集).pdf
- 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大纲(合集).pdf
- 山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学大纲(合集).pdf
-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合集).pdf
- 兰州大学:《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地面风的观测.ppt
- 兰州大学:《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云的观测.ppt
-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古气候数值模拟——进展评述(中国科学院:丁仲礼、熊尚发).pdf
- 《大气科学》:关于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动力学研究的若干近期进展(吴国雄、段安民、刘屹岷、颜京辉、刘伯奇、任素玲、张亚妮、王同美、梁潇云、关月).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二章 世界遗产的物质基础与构景要素(2/2).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二章 世界遗产的物质基础与构景要素(1/2).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论文资料)石库门建筑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初步探究.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4)第二章 世界遗产的物质基础与构景要素.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3)第一章 世界遗产概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绪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第四章 中国的世界双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第五章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三章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第一章 世界遗产概论.ppt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An Outline of Engineering Geology(An Outline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 Introduction(负责人:叶为民).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I Common ground in engineering geology, soil mechanics and rock mechanics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II Geology.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V Hydrogeology.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 Landslide.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I Groundwater Pollution - Remediation.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II Review on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ing issues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Part I).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III Review on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ing issues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Part II).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X The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X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the TABARAK ABAD Dam.pdf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汇编(2010).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第二版).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大纲汇编.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汇编.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大纲汇编.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工程地质学实验讲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