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学大纲(合集)

山西师范大等 1958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教学大纲 1
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教学大纲

目录 《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气象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大纲...… 8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15 《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 22 《水文与水资源》课程教学大纲...... 2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36 《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43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52 《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60 《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66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78 《遥感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85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91 《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99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108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119 《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28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大纲...· 136 《地球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4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50 《中国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159 2
2 目录 《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1 《气象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大纲............................. 8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15 《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 22 《水文与水资源》课程教学大纲............................ 2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36 《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43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52 《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60 《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66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78 《遥感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85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91 《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99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108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119 《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28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大纲............................... 136 《地球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42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150 《中国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159

《资源与环境遥感》课程教学大纲.… 164 《土地利用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70 《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178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87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93 《第四纪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200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206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211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19 《资源与环境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226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40 《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50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56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261 《气象水文实习》教学大纲.. 268 《地质地貌实习》实验教学大纲.... ...e 270 《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275 《植物土壤实习》教学大纲.. 278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280 《资源利用与保护实习》教学大纲.… 284 《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288 《环境灾害调查实践》教学大纲, 292 3
3 《资源与环境遥感》课程教学大纲......................... 164 《土地利用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70 《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178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87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93 《第四纪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200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206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211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19 《资源与环境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226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40 《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50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56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261 《气象水文实习》教学大纲............................... 268 《地质地貌实习》实验教学大纲........................... 270 《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275 《植物土壤实习》教学大纲............................... 278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280 《资源利用与保护实习》教学大纲......................... 284 《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288 《环境灾害调查实践》教学大纲........................... 292

《环境规划与方法实习》教学大纲.…… 294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96 《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302 《灾害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14 《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21 《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327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334 《政治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39 《传统人居观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44 《地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348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352
4 《环境规划与方法实习》教学大纲......................... 294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96 《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302 《灾害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14 《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21 《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327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334 《政治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39 《传统人居观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44 《地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348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352

《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地质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2.5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16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地质学 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有: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 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动→大地构造→地壳历史四大部分构 成,组成了地球的开放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基础。在教学中 要相互联系,有机结合。 三、先修课程 本课程地球概论课程作为先行课,同时它又是气象与气候学、地 貌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等课程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矿物、岩石和地壳运动三章: 教学难点:是矿物物理性质和岩石特征鉴定部分的理解与实验。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挂图。 六、课程教学内容
1 《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地质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 学时、2.5 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16 学时 一、 课程教学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地质学 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有: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 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动→大地构造→地壳历史四大部分构 成,组成了地球的开放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基础。在教学中 要相互联系,有机结合。 三、先修课程 本课程地球概论课程作为先行课,同时它又是气象与气候学、地 貌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等课程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矿物、岩石和地壳运动三章; 教学难点:是矿物物理性质和岩石特征鉴定部分的理解与实验。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挂图。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地质学研究对象: (2地质学的任务: (3)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4)地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5)我国地学研究的若干地域优势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2)难点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矿物(2学时) 1.教学内容: (1)矿物的概念: (2)矿物收标本的鉴定特征: (3)常见矿物: (4)可矿物的用途。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矿物的物理性质: (2)难点是掌握利用肉眼鉴定矿物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6学时) 1.教学内容: (1)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2)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3)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4)火成岩的分类及其野外识别: (5)火成岩的成因。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2)难点是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2
2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1.教学内容: (1)地质学研究对象; (2)地质学的任务; (3)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4)地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5)我国地学研究的若干地域优势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2)难点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矿 物(2 学时) 1.教学内容: (1)矿物的概念; (2)矿物收标本的鉴定特征; (3)常见矿物; (4)矿物的用途。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矿物的物理性质; (2)难点是掌握利用肉眼鉴定矿物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6 学时) 1.教学内容: (1)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2)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3)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4)火成岩的分类及其野外识别; (5)火成岩的成因。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2)难点是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6学时) 1.教学内容: (1)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2)沉积岩的特征: (3)常见的沉积岩。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2)难点是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 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4学时) 1.教学内容: (1)变质作用概述: (2)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3)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4)岩石的演变。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变质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2)难点是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第六章地质年代(2学时) 1.教学内容: (1)相对年代的确定: (2)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3)地质年代表: (4)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爆发于灭绝。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地质年代表的理解与记忆: (2)难点是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地震及地球内部结构(4学时) 1.教学内容:
3 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6 学时) 1. 教学内容: (1)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2)沉积岩的特征; (3)常见的沉积岩。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2)难点是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4 学时) 1. 教学内容: (1)变质作用概述; (2)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3)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4)岩石的演变。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变质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2)难点是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第六章 地质年代(2 学时) 1.教学内容: (1)相对年代的确定; (2)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3)地质年代表; (4)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爆发于灭绝。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地质年代表的理解与记忆; (2)难点是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结构(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地震的基本概念 (2)地震波与地震仪: (3)地震的强度: (4)地震的分布: (5)地震的预报与预防: (6)地球的内部构造。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地震的预报与预防: (2)难点是地震的形成机理。 第八章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6学时) 1.教学内容: (1)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 (2)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3)地层的接触关系: (4)构造期与构造事件。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基本形式、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形成原因和表现特征: (2)在野外分析地壳运动的基本方法。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常见金属矿物肉眼鉴定(2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如选做如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知综合性知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认识常见金属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特性, 掌握其描述术语。学会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掌握最常见金属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矿物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二):常见非金属矿物肉眼鉴定(2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4 (1)地震的基本概念 (2)地震波与地震仪; (3)地震的强度; (4)地震的分布; (5)地震的预报与预防; (6)地球的内部构造。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地震的预报与预防; (2)难点是地震的形成机理。 第八章 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6 学时) 1.教学内容: (1)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 (2)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3)地层的接触关系; (4)构造期与构造事件。 2.重点、难点提示: (1)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基本形式、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形成原因和表现特征; (2)在野外分析地壳运动的基本方法。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常见金属矿物肉眼鉴定(2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Ö 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Ö 设计性□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认识常见金属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特性, 掌握其描述术语。学会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掌握最常见金属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矿物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二):常见非金属矿物肉眼鉴定(2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Ö 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口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知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认识常见非金属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特 性,掌握其描述术语。学会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掌握最非常见金属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矿物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三):常见岩浆岩的观察与鉴定(2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如选做如 (2)项目性质:演示性知验证性口设计性知综合性知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观察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和主要矿物成分: 掌握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及肉眼鉴定岩浆岩方法初步步骤。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岩石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四):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2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网选做a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口综合性口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观察沉积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和主要矿物成分: 掌握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及肉眼鉴定沉积岩方法初步步骤。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岩石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五):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2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网选做a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蛔设计性知 综合性口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观察变质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和主要矿物成分: 掌握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及肉眼鉴定变质岩方法初步步骤。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岩石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六):地质罗盘的使用(2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如选做如 5
5 (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Ö 设计性□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认识常见非金属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特 性,掌握其描述术语。学会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掌握最非常见金属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矿物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三):常见岩浆岩的观察与鉴定(2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Ö 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Ö 设计性□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观察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和主要矿物成分; 掌握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及肉眼鉴定岩浆岩方法初步步骤。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岩石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四):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2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Ö 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Ö 设计性□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观察沉积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和主要矿物成分; 掌握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及肉眼鉴定沉积岩方法初步步骤。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岩石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五):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2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Ö 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Ö 设计性□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观察变质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和主要矿物成分; 掌握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及肉眼鉴定变质岩方法初步步骤。 (4)主要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岩石标本、实验报告纸。 实验项目(六):地质罗盘的使用(2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Ö 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知验证性口设计性和综合性知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了解地质罗盘的基本构造: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 状。 (4)主要仪器:地质罗盘。 实验项目(七):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4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如选做口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知设计性知综合性超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各种岩层产状、 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4)主要仪器:地质图、放大镜、野外记录本等。 八、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绪论 2 二 矿物 2 4 三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6 四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6 2 五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4 2 六 地质年代 2 七 地震及地球内部结构 4 2 八 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6 4 总计 32 16 九、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 闭卷笔试部分+课堂考勤+课堂表现。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普通地质学》(第三版),舒良树编,地质出版社,2010年: [2]《普通地质学》,黄定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
6 (2)项目性质:演示性Ö 验证性Ö 设计性□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了解地质罗盘的基本构造;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 状。 (4)主要仪器:地质罗盘。 实验项目(七):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4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Ö 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Ö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各种岩层产状、 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4)主要仪器:地质图、放大镜、野外记录本等。 八、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一 绪论 2 二 矿物 2 4 三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6 2 四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6 2 五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4 2 六 地质年代 2 七 地震及地球内部结构 4 2 八 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6 4 总计 32 16 九、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 闭卷笔试部分+课堂考勤+课堂表现。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普通地质学》(第三版),舒良树编,地质出版社,2010 年; [2]《普通地质学》,黄定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合集).pdf
- 兰州大学:《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地面风的观测.ppt
- 兰州大学:《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云的观测.ppt
-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古气候数值模拟——进展评述(中国科学院:丁仲礼、熊尚发).pdf
- 《大气科学》:关于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动力学研究的若干近期进展(吴国雄、段安民、刘屹岷、颜京辉、刘伯奇、任素玲、张亚妮、王同美、梁潇云、关月).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二章 世界遗产的物质基础与构景要素(2/2).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二章 世界遗产的物质基础与构景要素(1/2).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论文资料)石库门建筑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初步探究.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4)第二章 世界遗产的物质基础与构景要素.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3)第一章 世界遗产概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绪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第四章 中国的世界双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第五章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三章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第一章 世界遗产概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7)绪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四章 中国的世界双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15)第五章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示范论文)乐山大佛与乐山市区旅游现状与资源整合初探.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课程教学资源(示范论文)游记——西径山游记.doc
- 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大纲(合集).pdf
-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大纲(合集).pdf
- 天津农学院:《空间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共九章,主讲:赵娜).pdf
- 《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中国主要农业区土壤.pdf
- 北方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An Outline of Engineering Geology(An Outline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 Introduction(负责人:叶为民).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I Common ground in engineering geology, soil mechanics and rock mechanics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II Geology.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V Hydrogeology.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 Landslide.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I Groundwater Pollution - Remediation.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II Review on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ing issues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Part I).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VIII Review on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ing issues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Part II).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IX The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pdf
-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导论》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Chapter X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the TABARAK ABAD Dam.pdf
-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汇编(2010).doc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第二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