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言时代》ppt课件2_《双语言时代》课件

队语言时代 周有光
双语言时代 周有光

微学目标 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学习阅读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文章,从中筛选内 容要点 三、了解现代社会语言日趋国际化的特点,了解我国双语 言发展状况
教学目标 • 一、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 二、学习阅读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文章,从中筛选内 容要点。 • 三、了解现代社会语言日趋国际化的特点,了解我国双语 言发展状况

精彩导入 目重 大家听说过“双语言”吗? 双语言时代是个新颖的说 法,大家对此说法有什 感受? 现代文化的 冲击波
精彩导入 • 大家听说过“双语言”吗? 双语言时代是个新颖的说 法,大家对此说法有什么 感受?

作者简介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是卓越 的语言文字学家。1906年生于江 苏常州。1927年大学毕业。1955 年以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 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离休。著作有《汉字改革概 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新语文的建设》、《世界字母简 史》等20余部,论文300余篇
作者简介 •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是卓越 的语言文字学家。 1906年生于江 苏常州。1927年大学毕业。1955 年以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 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离休。著作有《汉字改革概 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新语文的建设》、《世界字母简 史》等20余部,论文300余篇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辛勤耕 耘、开拓创新,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研 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其成 果主要有 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1955年,周有光提出 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 园语 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 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 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ISO7098)。之后,周有光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 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988年公布。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 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基础
•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辛勤耕 耘、开拓创新,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研 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其成 果主要有: 一、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1955年,周有光提出 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 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 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 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ISO7098)。之后,周有光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 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988年公布。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 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基础

二、研究中国语文的现代化问题。1961年岀版《汉字改革 概论》,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词的结 构问题、同音字和同音词问题、简化和繁化问题等,扩大 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范围
• 二、研究中国语文的现代化问题。1961年出版《汉字改革 概论》,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词的结 构问题、同音字和同音词问题、简化和繁化问题等,扩大 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范围

三、研究比较文字学和文字的发展规律。周有光研究发现, 文字的特点决定于文化(包括宗教)的传播,不决定于语 言的特点;他提出了“文字三相分类法”(符形、语段、 表达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 创造”四个阶段
• 三、研究比较文字学和文字的发展规律。周有光研究发现, 文字的特点决定于文化(包括宗教)的传播,不决定于语 言的特点;他提出了“文字三相分类法”(符形、语段、 表达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 创造”四个阶段

四、研究中文的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周有光致力于 研究无编码的“从拼音到汉字”的自动变换法,认为汉语 的内在规律可以作为中文电脑智能化的依据。他提出“两 个双语言”建议,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急需实行两个双 语言:方言和共同语的国内双语言;汉语和英语的国际双 语
• 四、研究中文的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周有光致力于 研究无编码的“从拼音到汉字”的自动变换法,认为汉语 的内在规律可以作为中文电脑智能化的依据。他提出“两 个双语言”建议,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急需实行两个双 语言:方言和共同语的国内双语言;汉语和英语的国际双 语言

文体介绍 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不同于我们常见 的议论文和说明文,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从观点和内容 上看,要有相当的创新性;从材料占有上看,要有相当的可 靠性;从论证过程上看,特别强调逻辑的严密性;从语言表 达上看,必须做到准确、恰当和流畅;从文章结构上看,往 往分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 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不同于我们常见 的议论文和说明文,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从观点和内容 上看,要有相当的创新性;从材料占有上看,要有相当的可 靠性;从论证过程上看,特别强调逻辑的严密性;从语言表 达上看,必须做到准确、恰当和流畅;从文章结构上看,往 往分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文体介绍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15分钟),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为什么说 我们这个时代是双语言时代?双语言时代有什么特 点? 2本文的七个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意思?这几层 意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联系?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整体感知 • 快速阅读课文(15分钟),思考下面的问题。 1 什么是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为什么说 我们这个时代是双语言时代?双语言时代有什么特 点? 2 本文的七个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意思?这几层 意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联系?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双语言时代》ppt课件1_2《双语言时代》课件.ppt
- 《双桅船》教学设计3.doc
- 《双桅船》教学实录_双桅船.doc
- 《双桅船》ppt课件5.ppt
- 《双桅船》ppt课件4.ppt
- 《友谊的航程》ppt课件3_友谊的航程PPT课件.ppt
- 《友谊的航程》ppt课件2_友谊的航程.ppt
- 《友谊的航程》ppt课件1_友谊的航程-(1).ppt
- 《又呈吴郎》ppt课件3_第二讲_又呈吴郎.ppt
- 《又呈吴郎》ppt课件2_又呈吴郎.ppt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1_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doc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2.doc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ppt课件4_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ppt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ppt课件3_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ppt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ppt课件2_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ppt
- 《去年的树》课后练习.ppt
- 《去年的树》ppt课件4_去年的树ppt_PPT课件.ppt
- 《去年的树》ppt课件3_11去年的树.ppt
- 《去年的树》ppt课件2_去年的树.ppt
- 《去年的树》ppt课件1_去年的树2.ppt
- 《双语言时代》学案_双语言时代.doc
- 《双调·夜行船秋思》ppt课件1.ppt
- 《双调·夜行船秋思》ppt课件2_双调__夜行船__秋思.ppt
- 《双调·夜行船秋思》ppt课件3_双调·夜行船·秋思.ppt
- 《双调·夜行船秋思》教案1_30课教学 实 施 计 划.doc
- 《双调·折桂令·叹世》ppt课件1_《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
- 《双调·折桂令·叹世》教案1_(《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教案.doc
- 《反义词歌》ppt课件1_反义词歌.ppt
- 《发挥联想和想象》ppt课件1.ppt
-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ppt课件4.ppt
-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ppt课件2.ppt
-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ppt课件3.ppt
-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ppt课件4.ppt
-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ppt课件5_作文6.ppt
-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4_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doc
-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导学案_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doc
- 《叔向贺贫》ppt课件1_叔向贺贫.ppt
- 《叔向贺贫》ppt课件2_叔向贺贫课件.ppt
- 《叔向贺贫》ppt课件3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叔向贺贫课件 语文版(书利华教育网).ppt
- 《受宠的象》ppt课件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