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网络宗教与国际关系(徐以骅)

网络宗教与国际关系 徐以骅
网络宗教与国际关系 徐以骅

网络宗教的特点 网络时代宗教的变化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对我国的影响
网络宗教的特点 网络时代宗教的变化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对我国的影响

网络宗教的特点 令互联网的特点:广泛性、即时性 互动性、包容性、负拥挤成本; 网络世界性与宗教普世性,上帝的 麦克风、教会的图书馆; 网络的快捷与文化的快餐化,宗教 在新时代的活力; 从虚拟宗教产品到虚拟教会(傻瓜 教会、有线教会); 冷“电脑空间上的宗教”( religion on cyberspace)与“电脑空间中 的宗教”( Religion in
网络宗教的特点 互联网的特点:广泛性、即时性、 互动性、包容性、负拥挤成本; 网络世界性与宗教普世性,上帝的 麦克风、教会的图书馆; 网络的快捷与文化的快餐化,宗教 在新时代的活力; 从虚拟宗教产品到虚拟教会(傻瓜 教会、有线教会); “电脑空间上的宗教” (religion on cyberspace)与“电脑空间中 的宗教” (Religion in cyberspace);

宗教既“无形”又“可见”、“可 视 从“一对一”即时沟通到“多对 多”即时交流; 宗教是大量使用符号的领域,从解 释符号(获知)到演示符号(感 知),符号激增失去象征功能 开放、互动、自由、宽容、个人 化、中立、竞争、民主(无等级 权力分散); 如印刷术一样,网络对宗教的革命 性影响,“第二次宗教改革” 相对而言,由主流宗教首先采用的 采由福的作用小此
宗教既“无形”又“可见” 、 “可 视” ; 从“一对一”即时沟通到“多对 多”即时交流; 宗教是大量使用符号的领域,从解 释符号(获知)到演示符号(感 知),符号激增失去象征功能; 开放、互动、自由、宽容、个人 化、中立、竞争、民主(无等级、 权力分散); 如印刷术一样,网络对宗教的革命 性影响,“第二次宗教改革” ; 相对而言,由主流宗教首先采用的 广播电视的作用要小些

思考: 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区别
思考: 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区别

互联网时代宗教的变化: 令跨国性突破,三大宗教外的地方 性宗教的全球化 多元化发展,宗教宽容Vs.宗教 霸权;宗教差异相对化/可妥协 性 信仰间竞争,“消费者宗教” 扩大宗教市场、从封闭空间到开 放空间;
互联网时代宗教的变化: 跨国性突破,三大宗教外的地方 性宗教的全球化; 多元化发展,宗教宽容Vs.宗教 霸权;宗教差异相对化/可妥协 性; 信仰间竞争,“消费者宗教” 、 扩大宗教市场、从封闭空间到开 放空间;

建制宗教衰落:个人化/去中介,不 能控制信息流动,更接近路德目标, 我们之上”变为“我们之中”,宗 教从狭义到广义的过渡; 巩固宗教社区;传统建制教会上网; 令商品化/时尚化倾向:眼球宗教(注 意力宗教),迎合喜好,“信仰退 化”、“物质基督教”(权威性、神 秘性的丧失); 四大媒体融合:即竞争又合作
建制宗教衰落:个人化/去中介,不 能控制信息流动,更接近路德目标, “我们之上”变为“我们之中”,宗 教从狭义到广义的过渡; 巩固宗教社区;传统建制教会上网; 商品化/时尚化倾向:眼球宗教(注 意力宗教),迎合喜好,“信仰退 化” 、 “物质基督教”(权威性、神 秘性的丧失); 四大媒体融合:即竞争又合作

思考: 与传统教会的区别,是否为 “第二次宗教改革”? 有创造和生成功能的电脑宗 教疏离还是接近上帝/教 会?
思考: 与传统教会的区别,是否为 “第二次宗教改革”? 有创造和生成功能的电脑宗 教疏离还是接近上帝/教 会?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令最快捷:“第一时间”; 令最广泛:互联网遍布全球的终端; 令最直接:互联网点与点的互动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最快捷:“第一时间” ; 最广泛:互联网遍布全球的终端; 最直接:互联网点与点的互动

扩大宗教传播,无国界流动,穿透社 会/文化壁垒; 令产生/增强跨国宗教认同,不以地域 共同体为中心的宗教; 全球公民社会(公共空间)中宗教的 作用:从组织网络到虚拟网络; 令提高宗教动员及参与国际事务能力; 冷国家主权的隐性丧失和事实上的不平 等 令基督教对其他宗教的数字优势和话语 霸权;
扩大宗教传播,无国界流动,穿透社 会/文化壁垒; 产生/增强跨国宗教认同,不以地域 共同体为中心的宗教; 全球公民社会(公共空间)中宗教的 作用:从组织网络到虚拟网络; 提高宗教动员及参与国际事务能力; 国家主权的隐性丧失和事实上的不平 等; 基督教对其他宗教的数字优势和话语 霸权;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宗教与国际政治.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途径和范式:一种国际政治的视角).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基督教传教运动与国际关系.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基督教与中美关系.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视野、当代关怀——传教运动与当代国际关系.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中国政教关系——历史、现实与未来(秦倩).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统战与安全——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双重解读.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宗教功能单位与地区暴力冲突.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宗教人物:新教“教宗”葛培理.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中国.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宗教人物:法韦尔与道德多数派.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完整版).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美国外交论文集(试析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当前美国政治与外交(新,国际问题研究).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序).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宗教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传教运动与当代国际关系(世宗所).doc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新保守主义的兴起与“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一亿中流”与自主多边外交.ppt
- 复旦大学:《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包霞琴)_佐藤内阁的政治与外交.ppt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自由法案(试析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信仰中国: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pdf
- 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后传教时代的宗教与中美关系.pdf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从公共政策分析中透视新医改.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行与效果.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政策制定——一场严肃的游戏.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合作的和自上而下的方法在美国政策科学中运用的比较.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政府理念转型与电影产业政策.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高考政策分析.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公共政策分析作业.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中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分析.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上海户籍改革政策与教育公平.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浅析公共政策的相关过程.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经典论文.ppt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政党制度与政策过程.ppt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政策过程理论.ppt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论文.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基于服务者模式的房地产政策分析.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公共政策过程分析——就业政策组.doc
- 复旦大学:《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展示)案例分析的第1小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