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发酵工艺控制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82
文件大小:2.4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第二节 pH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第三节 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第四节 溶氧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第五节 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第六节 杂菌与噬菌体的防治 第七节 发酵终点的判断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 发酵工艺控制

第 七 章 发 酵 工 艺 控 制

第一节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一、发酵热 >发酵过程中释放出的净热量。【J/m3·h】 或 >单位体积的发酵液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Q发酵=Q生物十Q搅拌-Q蒸发~Q显一Q辐射

一、 发酵热 ➢发酵过程中释放出的净热量。[ J / m3 · h ] 或 ➢单位体积的发酵液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第一节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Q发酵 = Q生物 + Q搅拌 - Q蒸发 - Q显 – Q辐射

1、生物热(Q生物) >产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此为 生物热。 >这种热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质等的分解。 >释放出的能量部分用来合成高能化合物(ATP),部分 用来合成产物,其余的则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

1、生物热 (Q生物) ➢产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此为 生物热。 ➢这种热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质等的分解。 ➢释放出的能量部分用来合成高能化合物(ATP),部分 用来合成产物,其余的则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

影响生物热的因素: Φφ菌株特性 Φ培养基成分和浓度 Φ发酵时期 矿菌株对营养物质利用的速率越大,培养基成分越丰富, 生物热也就越大。 矿发酵旺盛期的生物热大于其它时间的生物热(四环素 20-50小时;苏云金杆菌10-18小时)

影响生物热的因素: 菌株特性 培养基成分和浓度 发酵时期 菌株对营养物质利用的速率越大,培养基成分越丰富, 生物热也就越大。 发酵旺盛期的生物热大于其它时间的生物热 (四环素 20-50小时; 苏云金杆菌10-18小时)

2、搅拌热(Q搅拌) 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 和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数量可观的热。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可用下式计算: Q=PX860X4186.8(J/h) P--搅拌轴功率,kW 860×4186.8--机械能转变为热能的热功当量,JkWh 影响因素: ⊕搅拌器的类型 Φ搅拌速度

2、搅拌热 (Q搅拌) 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 和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数量可观的热。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可用下式计算: Q = P ×860 ×4186.8 (J / h) P --- 搅拌轴功率,kW 860×4186.8 --- 机械能转变为热能的热功当量, J /kW.h 影响因素: 搅拌器的类型 搅拌速度

3、蒸发热 (Q蒸发) 空气进入发酵罐后,就和发酵液广泛接触进行热交 换,同时必然会引起水分的蒸发,蒸发所需的热量即为 蒸发热。 4、显热(Q显) 排出气体所带的热

3、蒸发热 (Q蒸发) 空气进入发酵罐后,就和发酵液广泛接触进行热交 换,同时必然会引起水分的蒸发,蒸发所需的热量即为 蒸发热。 4、显热 (Q显) 排出气体所带的热

5、辐射热 (Q辐射) >因罐内外的温度不同,发酵液中有部分热通过罐体向 外辐射。 >辐射热的大小决定于罐内外的温差

5、辐射热 (Q辐射) ➢因罐内外的温度不同,发酵液中有部分热通过罐体向 外辐射。 ➢辐射热的大小决定于罐内外的温差

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 φ菌种特性 Φ培养基(成分及配比) Φ发酵阶段 Φ搅拌类型及搅拌速度 ⊕通气速度( 影响Q蒸发和Q显) ⊕罐内外的温差 由于Q生物、Q蒸发、Q显在发酵过程中随时间而变 化,因此发酵热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也随时间变化。为了 使发酵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 菌种特性 培养基 (成分及配比) 发酵阶段 搅拌类型及搅拌速度 通气速度 (影响Q蒸发和Q显) 罐内外的温差 由于Q生物、Q蒸发、Q显在发酵过程中随时间而变 化,因此发酵热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也随时间变化。为了 使发酵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二、发酵热的测定 方法一: 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水的进出口 温度,由下式求得这段时间内的发酵热: Q发酵=GC(2t)/V(J/m3·h) G-冷却水流量,kgh C--水的比热,J/kg·℃ t1小t2--进、出口的冷却水温度,℃ V--发酵液体积,m3

二、发酵热的测定 方法一: 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水的进出口 温度,由下式求得这段时间内的发酵热: Q发酵 = GC (t2 - t1 ) / V (J / m3 · h) G --- 冷却水流量,kg/h C --- 水的比热,J/kg · ℃ t 1、t 2 --- 进、出口的冷却水温度,℃ V ---- 发酵液体积 , m3

方法二: 通过罐温的自动控制,先使罐温达到恒定,再关闭自 动控制装置测得温度随时间上升的速率S,按下式可求得发 酵热: Q发酵=K·S S-温度随时间上升的速率,℃h K--总参数,代表系统的热容量,JL℃

方法二: 通过罐温的自动控制,先使罐温达到恒定,再关闭自 动控制装置测得温度随时间上升的速率S, 按下式可求得发 酵热 : Q 发酵 = K · S S --- 温度随时间上升的速率,℃/h K --- 总参数,代表系统的热容量,J/L·℃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