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_《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序号:PHYS11001 (Medical Physics 学分:2周学时:2 课程性质: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中常用的物理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物理原理, 了解人体物理现象及物理因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等。采用理论讲授与实验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深学习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 发展创造条件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照本大纲具体要求,掌握超声、X射线、核磁共振等成像技术及治疗技 术的物理原理;掌握同步辐射和激光的基本原理及医学应用:掌握黏度测量、人 造骨弹性测量、听力测量、超声探伤的基本方法。了解心电形成的基本原理:了 解物理因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结合实验教学。辅助教学有:演示实验及多媒体示教等。 教学用书:《医学物理学》刘普和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自编讲义:《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一张新夷 《核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一姚红英 参考书:《医学物理学》胡新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同步辐射应用概论》马礼敦杨福家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医学仪器》齐颁扬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口头报告结合考试(开卷) 任课教师:冀敏、张新夷、姚红英等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安排: 绪论2学时(第1周) 第一章超声波及其医学应用6学时(第2周、第3周、第4周) 教学要求:掌握超声波的特性、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理解脉冲回声原理、压电效应等概念: 了解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教学内容 §1.1超声波 1.波的衰减和吸收 2.超声波的特性 3.压电效应超声波的产生和探测 §1.2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1.超声波与生物体作用的机制
《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序号:PHYS110007.1 (Medical Physics) 学分:2 周学时:2 课程性质: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中常用的物理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物理原理, 了解人体物理现象及物理因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等。采用理论讲授与实验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深学习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 发展创造条件。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照本大纲具体要求,掌握超声、X 射线、核磁共振等成像技术及治疗技 术的物理原理;掌握同步辐射和激光的基本原理及医学应用;掌握黏度测量、人 造骨弹性测量、听力测量、超声探伤的基本方法。了解心电形成的基本原理;了 解物理因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结合实验教学。辅助教学有:演示实验及多媒体示教等。 教学用书:《医学物理学》 刘普和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自编讲义:《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张新夷 《核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姚红英 参考书: 《医学物理学》 胡新珉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同步辐射应用概论》马礼敦 杨福家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医学仪器》 齐颁扬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口头报告结合考试(开卷) 任课教师:冀 敏、张新夷、姚红英等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安排: 绪论 2 学时(第 1 周) 第一章 超声波及其医学应用 6 学时 (第 2 周、第 3 周、第 4 周) 教学要求:掌握超声波的特性、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理解脉冲回声原理、压电效应等概念; 了解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教学内容: §1.1 超声波 1. 波的衰减和吸收 2. 超声波的特性 3. 压电效应 超声波的产生和探测 §1.2 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1. 超声波与生物体作用的机制

2.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1.3超声诊断物理原理 1.脉冲回声原理 2.B型超声诊断仪物理原理 3.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物理原理 §1.4超声治疗物理原理 第二章X射线及其医学应用6学时(第5周、第6周、第7周) 教学要求:掌握X射线机的基本结构、X射线的衰减规律、X-CT基本原理;理解X射线强度 和硬度的概念:X射线谱:了解X射线的特性及生物效应、医用直线加速器、“X 射线刀”。 教学内容: §2.1X射线发生装置 1.X射线发生装置 2.X射线的强度和硬度 3.X射线谱 §2.2X射线的特性及生物效应 X射线的特性 2.X射线的生物效应 3.X射线的衰减规律 §2.3X射线的医学应用 1.普通X射线透视与摄影 2.X∽CT基本原理 3.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刀 第三章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实验4学时(第8周、第9周) 教学要求:掌握核磁共振的条件、NR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理解弛豫过程与弛豫时间的概 念:了解NR成像方法 教学内容 §6.1核磁共振基本理论 1.核自旋与磁矩 2.核磁共振的条件 3.弛豫过程与弛豫时间 §6.2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1.NMR成像系统 2.NR成像方法 §6.3核磁共振成像实验 第五章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4学时(第10周、第11周) 教学要求:了解同步辐射产生的原理,同步辐射的优良特性和同步辐射装置的基本结构,介 绍几种与医学有关的同步辐射应用技术与方法 教学内容:
2. 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1.3 超声诊断物理原理 1. 脉冲回声原理 2. B 型超声诊断仪物理原理 3. 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物理原理 §1.4 超声治疗物理原理 第二章 X 射线及其医学应用 6 学时(第 5 周、第 6 周、第 7 周) 教学要求:掌握 X 射线机的基本结构、X 射线的衰减规律、X-CT 基本原理;理解 X 射线强度 和硬度的概念;X 射线谱;了解 X 射线的特性及生物效应、医用直线加速器、“X 射线刀”。 教学内容: §2.1 X 射线发生装置 1. X 射线发生装置 2. X 射线的强度和硬度 3. X 射线谱 §2.2 X 射线的特性及生物效应 1. X 射线的特性 2. X 射线的生物效应 3. X 射线的衰减规律 §2.3 X 射线的医学应用 1. 普通 X 射线透视与摄影 2. X-CT 基本原理 3. 医用直线加速器、“X 射线刀” 第三章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实验 4 学时(第 8 周、第 9 周) 教学要求:掌握核磁共振的条件、NMR 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理解弛豫过程与弛豫时间的概 念;了解 NMR 成像方法 教学内容: §6.1 核磁共振基本理论 1. 核自旋与磁矩 2. 核磁共振的条件 3. 弛豫过程与弛豫时间 §6.2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1. NMR 成像系统 2. NMR 成像方法 §6.3 核磁共振成像实验 第五章 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 4 学时(第 10 周、第 11 周) 教学要求:了解同步辐射产生的原理,同步辐射的优良特性和同步辐射装置的基本结构,介 绍几种与医学有关的同步辐射应用技术与方法。 教学内容:

§5.1同步辐射原理简介 1.同步辐射的产生 2.同步辐射光源 3.同步辐射的特点 §52几种同步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 1.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 2.心血管造影术 3.关于穴位的研究 实验教学 实验一血液黏度及黏度测量实验 3学时(第12周) 实验二听力测量实验 学时(第13周) 实验三心电图实验 3学时(第14周) 第四章激光及其医学应用2学时(第15周) 教学要求:掌握激光的性质、医用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理解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等概念; 了解激光的生物效应、激光诊、疗仪器。 教学内容: §3.1激光的性质和产生 1.激光的性质 2.激光的产生 §3.2医用激光器 1.红宝石激光器 2.C2激光器 3.He-Ne激光器 §3.3激光诊、疗仪器原理 §3.4激光的生物效应 其它医用仪器物理原理介绍(第16周) 考核 (第17周) 2011.3.1
§5.1 同步辐射原理简介 1. 同步辐射的产生 2. 同步辐射光源 3. 同步辐射的特点 §5.2 几种同步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 1. 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 2. 心血管造影术 3. 关于穴位的研究 实验教学 实验一 血液黏度及黏度测量实验 3 学时 (第 12 周) 实验二 听力测量实验 3 学时 (第 13 周) 实验三 心电图实验 3 学时 (第 14 周) 第四章 激光及其医学应用 2 学时(第 15 周) 教学要求:掌握激光的性质、医用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理解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等概念; 了解激光的生物效应、激光诊、疗仪器。 教学内容: §3.1 激光的性质和产生 1. 激光的性质 2. 激光的产生 §3.2 医用激光器 1. 红宝石激光器 2. CO2 激光器 3. He-Ne 激光器 §3.3 激光诊、疗仪器原理 §3.4 激光的生物效应 其它医用仪器物理原理介绍 (第 16 周) 考核 (第 17 周) 2011.3.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学习资料(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原理)自旋回波序列成像实验.doc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学习资料(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原理)梯度场与图像形状的关系.pptx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学习资料(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原理)实验八 磁共振成像实验.docx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学习资料(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原理)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pptx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学习资料(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原理)MRI常规技术和新技术.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学习资料(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原理)mri参数对比度及加权像条件.pptx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学习资料(核磁共振基础及成像原理)医学物理实验MRI选做内容.docx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X射线特性研究及X-CT)参考资料_cmos型号ct机实验内容及步骤.docx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X射线特性研究及X-CT)实验七_X射线性质的研究及计算机断层成像.doc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X射线特性研究及X-CT)X射线特性研究及X-CT.pptx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参考资料(弯曲法测人造骨杨氏模量)横梁杨氏模量的公式推导.pdf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人造骨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与材料物理稳定性的研究.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参考资料(弯曲法测人造骨杨氏模量)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pdf
- 复旦大学:SolidWorks腔体设计——30分钟快速指南.pdf
- Requirements for Experimental Notebooks(MIT Department of Physics:).pdf
- 复旦大学:物理实验室安全培训PPT(消费安全讲座).pptx
- 国家级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复旦大学)2016年年度报告.pdf
- 复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核相关基础实验(I)》参考资料_铷87精细能级 Rubidium 87 D Line Data.pdf
- 复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核相关基础实验(I)》参考资料_铷85精细能级 Rubidium 85 D Line Data.pdf
- 《物理实验》:对光磁共振实验中测量g_f值的方法的评述和改进(米丽琴、原如领).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_2015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doc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_人体中的伯努利方程.doc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汇报)中国医学物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ppt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汇报)人体磁场的医学应用与心磁图.ppt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汇报)医学物理实验课堂展示.ppt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汇报)医学物理实验.ppt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汇报)医用内窥镜初探.ppt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_2015医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xls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_医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xls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1.同步辐射原理与应用简介.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2.同步辐射及其应用(讲义).doc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3.细胞膜通道与同步辐射.doc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4.揭示生命能量之源—ATP合酶三维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5.Early History of X Rays.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6.Medical Applications of X Rays.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7.衍射增强成像的衬度与X射线能量的关系.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8.衍射增强成像的边界效应和本底影响.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09.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医学应用初探.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10.Photoluminescence of acupoint “Waiqiu” in human superficial fascia.pdf
- 复旦大学:《医学物理与实验》课程教学资料(同步辐射及医学应用)11.Infrared absorption of human breast tissues in vitro.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