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慢性病的肠源学说——人体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王计秋)

慢性病的肠源学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分泌科肥胖课题组 王计秋MD,PhD
慢性病的肠源学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分泌科肥胖课题组 王计秋 M.D., Ph.D

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人? 什么样的生活是健康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人? 什么样的生活是健康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 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 与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期病变 4.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如糖尿病前期、超重状态、冠状动脉硬化 5.能够抵抗一殷性感冒和传染病。 肿瘤前期… 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WHO
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 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 1.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期病变: 如糖尿病前期、超重状态、冠状动脉硬化 肿瘤前期…… WHO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 1.简称“慢性病″或“慢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 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 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明确的疾病 的总称。(排他、描述定义) 2.NCDs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也包括心脑血管疾 病、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性系统疾病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癌症(大部分)、慢性肾病、骨质疏松等。这类疾病在人群中不会传 染和传播。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主要公共 卫生问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 NCD) 1. 简称“慢性病”或“慢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 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明确的疾病 的总称。 (排他、描述定义) 2. NCDs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也包括心脑血管疾 病、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性系统疾病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癌症(大部分)、慢性肾病、骨质疏松等。这类疾病在人群中不会传 染和传播。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主要公共 卫生问题

健康指标:AHA心血管健康7大指标 美国心脏协会(AHA)2020年全球战略目标定义7大心血管健康指标 Metrics Poor health Intermediate Health Ideal health Current smol 目前吸烟 Former, quit s12 months Never or quit >12 months Body mass index 体质指数 230.0kg/m2 250-299kg/m <25.0kg/m2 1-149 min/wk moderate intensity or 2150 min/wk moderate intensity or 275 min/ wk 运动锻炼 None 1-74 min/wk vigorous intensity or 1 gorous intensity or 2150 149 min/wk moderate+vigorous min/wk moderate+ vigorous Healthy diet score 健康饮食评分 0-1 components 2-3 components 4-5 components Total cholesterol 总胆固醇 2240 mg/dl 200-239 mgdl or treated to goal <200 mg/d Systolic 2140 or diastolic Systolic 120-139 or diastolic 80-89 血压 290 mm Hg mm Hg or treated to goal <120/<80mmHg Fasting plasma glucose 空腹血糖 2126 mg/dl 100-125 mg/dl or treated to goal <100 mg/d The healthy diet score included the following 5 components: fruits and vegetables 24.5 cups/d, fish two 35-0z servings/wk, sodium <1500 ened beverages $450 kcallwk, and soy protein 225 g/d. Circulation2010121:586-613
健康指标:AHA心血管健康7大指标 Metrics Poor Health Intermediate Health Ideal Health Current smoking 目前吸烟 Yes Former, quit ≤12 months Never or quit >12 months Body mass index 体质指数 ≥30.0 kg/m2 25.0-29.9 kg/m2 <25.0 kg/m2 Physical activity 运动锻炼 None 1-149 min/wk moderate intensity or 1-74 min/wk vigorous intensity or 1- 149 min/wk moderate + vigorous ≥150 min/wk moderate intensity or ≥75 min/wk vigorous intensity or ≥150 min/wk moderate + vigorous Healthy diet score* 健康饮食评分 0-1 components 2-3 components 4-5 components Total cholesterol 总胆固醇 ≥240 mg/dl 200-239 mg/dl or treated to goal <200 mg/dl Blood pressure 血压 Systolic ≥140 or diastolic ≥90 mm Hg Systolic 120-139 or diastolic 80-89 mm Hg or treated to goal <120/<80 mm Hg Fasting plasma glucose 空腹血糖 ≥126 mg/dl 100-125 mg/dl or treated to goal <100 mg/dl Circulation 2010; 121:586-613. 美国心脏协会(AHA)2020年全球战略目标定义7大心血管健康指标 *The healthy diet score included the following 5 components: fruits and vegetables ≥4.5 cups/d, fish ≥two 3.5-oz servings/wk, sodium <1500 mg/d, sweets/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450 kcal/wk, and soy protein ≥25 g/d

中国成人心血管健康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及经济发展水平分组,7大心血管健康指标达标分布 □45-64yea 10.0 10.0 Urban eveloped 心血管健康指标达标个数 心血管健康指标达标个数 Bi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5
中国成人心血管健康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及经济发展水平分组,7大心血管健康指标达标分布 心血管健康指标达标个数 心血管健康指标达标个数 Bi 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5

中国成人心血管健康 理想健康行为指标 理想健康因素指标 吸烟 吸烟 02% BMI 总胆固醇 运动锻炼 血压E 0.1% 饮食习惯 空腹血糖 总人群男性 女性 13.5% 0.4% 5.0% 总人群男性 女性 总人群男性 Bi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5
中国成人心血管健康 Bi 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5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达标率(%) 总人群 男性 女性 理想健康行为指标 •吸烟 •BMI •运动锻炼 •饮食习惯 理想健康因素指标 •吸烟 •总胆固醇 •血压 •空腹血糖 总人群 男性 女性 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达标率(%) 7大心血管健康指标达标率(%) 总人群 男性 女性

中国肥胖症发病的严峻形势与研究重要意义 Oceania (太平洋岛国) (东亚) Southeast Asia(东亚及东南亚 South asia 400 rn Europe(东欧) dah 肥胖患者人数⌒百万 ign-Income(北美) estern Europe(西欧) 100 扇等代谢稳 型尿病血异常 ropical Latin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有 Andean Latin 眼呼吸督停综合征骨性关节炎 1980 1985 1995 2000 2005 世界各地区肥胖个体人数增加趋势(1980-2008) Ezzati, M. and E Riboli. N Engl Med 2013
Ezzati, M. and E. Riboli. N Engl J Med 2013 中国肥胖症发病的严峻形势与研究重要意义 糖脂等代谢稳态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肿瘤 血脂异常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骨性关节炎

中国肥胖症发病的严峻形势与研究重要意义G 2.0%· 黑龙江 2010年中国成人超重患病率为279%,肥胖为 内蒙古 北京 1%,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达33.0%; 上海地区:超重患病率为424%,肥胖为72% 青海 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达49.6%。 陕西丶河南 西藏 湖北 四川 采用WHO标准评价肥胖及超重: 超重诊断为25kgm2sBM|<30kgm2 湖南 肥胖诊断为BM≥30kg/m2 BM!:体重指数 云南 台湾 BM|=体重(kg)身高m2) 1.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调查报告 2.uYu(徐瑜),eta,JAMA.2013
中国肥胖症发病的严峻形势与研究重要意义 1. 2010 年中国慢病监测调查报告 2. Xu Yu(徐瑜), et al., JAMA. 2013 2010年中国成人超重患病率为27.9%,肥胖为 5.1%,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达33.0%; 上海地区:超重患病率为42.4%,肥胖为7.2%, 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达49.6%。 2.0% - < 4% 4.0% - < 6% 6.0% - < 8% 8.0% - < 10% 10.0% - < 12% 12.0% - < 14% 采用WHO标准评价肥胖及超重: 超重诊断为25 kg/m2 ≤ BMI < 30 kg/m2 , 肥胖诊断为BMI ≥ 30 kg/m2。 BMI: 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 )

中国肥胖症发病的严峻形势与研究重要意义 maintenance Voices Cell Weight gain Weight los How to Stop the obesity Epidemic? Ice Breaking Move It and Lose It Research, Not Surgery 热量摄入 能量消耗 慢病干预的关键在于关口前移 anti-obesity drugs/procedures toward gut 如何阻断肥胖发生? microbes, brown fat, and genetic targets Chen Zhu(A ) et al. Cell 2015
中国肥胖症发病的严峻形势与研究重要意义 热量摄入 能量消耗 Chen Zhu(陈竺), et al. Cell 2015 Seale, P. and M. A. Lazar. Diabetes 2009 慢病干预的关键在于关口前移 如何阻断肥胖发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人体皮肤共生微生物 Human skin and microbes(吴旸).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人体口腔共生微生物 In the Melody of a kiss for the future:Stories of Oral Microflora.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Normal Flora 人体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瞿涤).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共栖微生物——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方法(谢幼华).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共生和共栖微生物——人体共生微生物的概念、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方法及发展前景(张俊琪).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讨论)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 can affect energy modulating hormones and body weight in germ free mice.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讨论)Mode of birth Delivery Affects Oral Microbiota in Infants.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讨论)十月怀胎一场梦——人体菌群变化与早产的关系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human microbiota during pregnancy.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讨论)Indigenous Bacteria from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Serotonin Biosynthesis.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讨论)Changes in the Eye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Contact Lens Wearing.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Gut microbiota utilize immunoglobulin A for mucosal colonization.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Changes in the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the plasma ghrel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ed patients with eradicationtherapy.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Modulation of host responses by oral commensal bacteria.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Microbiota-activated PPAR-γ-signaling inhibits dysbiotic Enterobacteriaceae expansion.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Commensal bacteria produce GPCR ligands that mimic human signaling molecules.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Cold-induced conversion of cholesterol to bile acids in mice shapes the gut microbiome and promotes adaptive thermogenesis.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biome of nipple aspirate fluid of breast cancer survivors.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Changes in the Eye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Contact Lens Wearing.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Gut Microbiota Orchestrates Energy Homeostasis during Cold.pdf
- 《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外文献阅读:Anticancer immunotherapy by CTLA-4blockade relies on the gut microbiota.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幽门螺杆菌与胃部健康(赵超).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Bacteroides fragilis 脆弱拟杆菌与人体健康(刘晶).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阴道共生微生物与女性健康——阴道共栖微生物、阴道固有免疫与女性健康(张俊琪).pdf
- 复旦大学:《人体的社交网络——共生微生物》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多形拟杆菌与营养(主讲:蔡霞).pdf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_课程大纲.doc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参考习题(英文).docx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_实验讲义.doc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免疫系统的细胞 Cells in Immune System.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细胞核和染色体 Nucleus and Chromosomes.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癌细胞.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细胞衰老和凋亡 senescence and apoptosis.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前言——教材及编者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cell Biology.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技术 Techniques in Cell Biology.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生物膜的结构、化学和功能 Biomembranes:Their Structure, Chemistry and Functions.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Endomembrane system, Protein Sorting and membrane trafficing.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Cytoskeleton System 细胞骨骼系统.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Uniform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cell Learning Objectives.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The Movement of Substances Across Cell Membranes.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细胞信号 Cell Signaling.ppt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能量生成 Energy Generation in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