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涂料性能检测(共五篇,三十五个实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1
文件大小:39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篇 涂料一般性能的检测 第二篇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测 第三篇 涂料的配制 第四篇 涂装工艺实验 第五篇 漆膜防护性能的检测 实验一 涂料细度测定 实验二 涂料粘度测定 实验三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 实验四 涂料使用量测定 实验五 涂料遮盖力测定 实验六 漆膜干燥时间测定 实验七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 实验八 涂料比重测定 实验九 色漆流挂性的测定 实验十 电泳漆泳透力测定 实验十一 漆膜光泽测定 实验十二 漆膜厚度测定 实验十三 漆膜硬度的测定 实验十四 漆膜耐冲击测定 实验十五 漆膜柔韧性测定 实验十六 漆膜附着力测定 实验十七 漆膜耐磨性测定 实验十八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实验十九 硝基清漆配制及混合溶剂选择 实验二十 黑,白色硝基内用磁漆配制 实验二十一 醇酸色漆的配制及研磨工艺 实验二十二 铁红醇酸底漆配制 实验二十三 107、803 水性建筑涂料的配制 实验二十四 钢铁磷化工艺试验 实验二十五 漆膜一般制备 实验二十六 空气喷涂施工操作 实验二十七 高压无空气喷涂操作 实验二十八 静电喷涂工艺操作 实验二十九 阴极电泳施工操作 实验三十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实验三十一 漆膜耐水性测定 实验三十二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 实验三十三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 实验三十四 漆膜耐中性盐雾性能测定 实验三十五 漆膜老化(人工加速)测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篇涂料一般性能的检测实验一涂料细度测定本实验涂料细度的测定,是采用刮板细度计进行测定的,以微米数表示。一、实验目的1、了解刮板细度计原理。2、掌握刮板楞度计的操作方法及数据的处理。二、实验用材料和仪器设备刮板细度计:如图1所示。其它:烧杯;玻璃棒;脱脂棉;溶剂。三、刮板细度计结构原理1、刮板细度计的磨光平板是由工具合金钢制成,板上有一长沟槽(长155土0.5毫米,宽12土0.2毫米),在150毫米长度内刻有0150微米(最小分度5微米,沟槽倾斜度1:1000)的表示槽深的等分刻度线。刮板细度计的正面槽底及面平直度允许误差0.003毫米/全长,正面光洁度应为10,分度值误差土0.001毫米。2、刮刀是由优质工具碳素钢制成,两刃磨光,长60土0.5毫米,宽42土0.5毫米,刀刃平直度允许误差0.002毫米/全长,表面光洁度为8,刀刃研磨光洁度为10。四、细度测定方法刮板细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深剂仔细洗净擦干,表面不能有水,油等异物,在洗时应用脱脂棉。将涂料试样,用玻璃棒充分搅匀,然后在刮板细度计的沟槽最深部位,滴入试样数滴,以能充满沟槽而略有多余为宜。以双手持刮刀(如图1所示),横置在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样边缘外)。使刮刀与磨光平板表面重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的部位向浅的部位拉过,使漆样充满沟槽而平板上不留有余漆。刮刀拉过后,立即(不超过5秒钟)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15~30°角,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精确到最上分度值)。如有个别颗粒显露于其它分度线时,则读数与相邻分度线范围内,不得超过三个颗粒[见图2(1)、(2)、(3)]

第一篇 涂料一般性能的检测 实验一 涂料细度测定 本实验涂料细度的测定,是采用刮板细度计进行测定的,以微米数表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刮板细度计原理。 2、掌握刮板楞度计的操作方法及数据的处理。 二、实验用材料和仪器设备 刮板细度计:如图 1 所示。 其它:烧杯;玻璃棒;脱脂棉;溶剂。 三、刮板细度计结构原理 1、刮板细度计的磨光平板是由工具合金钢制成,板上有一长沟槽(长 155±0.5 毫米, 宽 12±0.2 毫米),在 150 毫米长度内刻有 0~150 微米(最小分度 5 微米,沟槽倾斜度 1:1000) 的表示槽深的等分刻度线。刮板细度计的正面槽底及面平直度允许误差 0.003 毫米/全长,正 面光洁度应为 10,分度值误差±0.001 毫米。 2、刮刀是由优质工具碳素钢制成,两刃磨光,长 60±0.5 毫米,宽 42±0.5 毫米,刀刃 平直度允许误差 0.002 毫米/全长,表面光洁度为 8,刀刃研磨光洁度为 10。 四、细度测定方法 刮板细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深剂仔细洗净擦干,表面不能有水,油等异物,在洗时应用 脱脂棉。 将涂料试样,用玻璃棒充分搅匀,然后在刮板细度计的沟槽最深部位,滴入试样数滴, 以能充满沟槽而略有多余为宜。 以双手持刮刀(如图 1 所示),横置在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样边缘外)。使刮刀与磨光平 板表面重直接触。在 3 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的部位向浅的部位拉过,使漆样充满沟槽而 平板上不留有余漆。刮刀拉过后,立即(不超过 5 秒钟)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 15~30°角, 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精确到最上分度值)。如有个别颗粒显露于其它 分度线时,则读数与相邻分度线范围内,不得超过三个颗粒[见图 2(1)、(2)、(3)]

五、试验结果数据处理平行试验三次,试验结果取两次相近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两次读数的误差不应大于仪器的最小分度值。细度主要是检查色漆或漆桨内颜料,体质颜料等颗粒的大小或分散的均匀程度,以微米(u)来表示。涂料细度的优劣影响漆膜的光泽,透水性及贮存稳定性。当然,由于品种不同,底漆、面漆所要求的细度是不一样的。根据产品的技术指标来定细度。六、实验报告及要求1、实验报告要求写清试验名称,涂料型号,日期及试验操作方法,步骤。2、准确记录每次试验数据及分析,整理写好实验报告。七、思考1、面漆为什么要求细度小,一般在多少以下?2、底漆的细度最小允许在多少以上?

五、试验结果数据处理 平行试验三次,试验结果取两次相近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两次读数的误差不应大于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细度主要是检查色漆或漆桨内颜料,体质颜料等颗粒的大小或分散的均匀程度,以微米 (u)来表示。涂料细度的优劣影响漆膜的光泽,透水性及贮存稳定性。当然,由于品种不同, 底漆、面漆所要求的细度是不一样的。根据产品的技术指标来定细度。 六、实验报告及要求 1、实验报告要求写清试验名称,涂料型号,日期及试验操作方法,步骤。 2、准确记录每次试验数据及分析,整理写好实验报告。 七、思考 1、面漆为什么要求细度小,一般在多少以下? 2、底漆的细度最小允许在多少以上?

实验二涂料粘度测定本实验测定涂料的粘度,采用涂-4粘度计。涂-4粘度计测定的条件粘度是:一定量的度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以秒表示。一、实验目的1、了解涂-4粘度计结构原理。2、掌握涂-4粘度计操作方法及试验数据的处理。二、涂-4粘度计结构原理涂-4粘度计用于测定粘度在150秒以下(以本粘度计为标准)的单位矩阵料产品。如图3所示,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在锥形底部有可以更换的漏嘴,在容器上部有凹槽作多余试样溢出用。粘度计装置于带有两个调节水平螺钉的架上。涂-4粘度计有塑料制与金属制两种,其内壁光洁度为8,但以金属粘度计为准。基本尺寸:粘度计容量为100土1毫升,漏嘴用不锈钢制成,其孔高4土0.02毫米,孔内径4土0.02毫米,粘度计锥体内部的角度为81°±15°,总高度72.5毫米,圆柱体内径49.5土0.2毫米。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涂-4粘度计:2、秒表:分度为0.2秒;3、水平仪;4、150毫升烧杯。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处理每次测定之前用纱布蘸溶剂将粘度计内部擦试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对光观察粘度计漏嘴应清洁,然后放入带有两个调节水平螺钉的架上。调整水平螺钉,使粘度计处于水平位置,在粘度计漏嘴下面放置150毫升的浇杯,用手堵住漏嘴孔,将试样倒满粘度计中,用玻璃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入凹槽,然后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同时立即开动秒表,当试样流丝中断时停止秒表,试样从粘度计流出的全部时间(秒)即为试样的条件粘度,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测定时试样温度为25土1℃。五、实验报告及要求

实验二 涂料粘度测定 本实验测定涂料的粘度,采用涂-4 粘度计。涂-4 粘度计测定的条件粘度是:一定量的度 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以秒表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涂-4 粘度计结构原理。 2、掌握涂-4 粘度计操作方法及试验数据的处理。 二、涂-4 粘度计结构原理 涂-4 粘度计用于测定粘度在 150 秒以下(以本粘度计为标准)的单位矩阵料产品。如图 3 所示,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在锥形底部有可以更换的漏嘴,在容器上部有凹槽, 作多余试样溢出用。粘度计装置于带有两个调节水平螺钉的架上。涂-4 粘度计有塑料制与金 属制两种,其内壁光洁度为 8,但以金属粘度计为准。基本尺寸:粘度计容量为 100±1 毫升, 漏嘴用不锈钢制成,其孔高 4±0.02 毫米,孔内径 4±0.02 毫米,粘度计锥体内部的角度为 81°±15′,总高度 72.5 毫米,圆柱体内径 49.5±0.2 毫米。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1、涂-4 粘度计; 2、秒表:分度为 0.2 秒; 3、水平仪; 4、150 毫升烧杯。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处理 每次测定之前用纱布蘸溶剂将粘度计内部擦试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对光 观察粘度计漏嘴应清洁,然后放入带有两个调节水平螺钉的架上。调整水平螺钉,使粘度计 处于水平位置,在粘度计漏嘴下面放置 150 毫升的浇杯,用手堵住漏嘴孔,将试样倒满粘度 计中,用玻璃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入凹槽,然后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同时立即开动秒 表,当试样流丝中断时停止秒表,试样从粘度计流出的全部时间(秒)即为试样的条件粘度,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 3%,测定时试样温度为 25±1℃。 五、实验报告及要求

1、实验报告要求写明所使用仪器及试样名称。2、认真记录每次试验数据,并分析和整理准确试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3、注意:每次重复测定粘度后,必须将粘度计内部擦试干净,否则测试结果不准确六、思考1、有人用涂4杯粘度计测定某涂料给出3分钟的粘度结果,你认为这个数据是否正确可靠?2、涂料粘度还可用什么方法来测定?

1、实验报告要求写明所使用仪器及试样名称。 2、认真记录每次试验数据,并分析和整理准确试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3、注意:每次重复测定粘度后,必须将粘度计内部擦试干净,否则测试结果不准确。 六、思考 1、有人用涂 4 杯粘度计测定某涂料给出 3 分钟的粘度结果,你认为这个数据是否正确可 靠? 2、涂料粘度还可用什么方法来测定?

实验三涂料固体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涂料固体含量测试的操作方法;2、掌握固体含量计算方法。二、原理固体含量是指一定涂料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加热焙烘后剩余物重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玻璃培养器:直径75~80毫米,边高8~10毫米;磨口滴瓶:50毫升: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温度计:0~200℃;天平:感量为0.01克;鼓风恒温烘箱。四、操作方法1、先将干燥洁净的培养器在105土2℃烘箱内烘20分钟。取出放入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2、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1一2克试样,置于已称重的培养器中,使试样均勺地流布于窗口的底部,然后放入已调节到按下表所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重的重量差不大于0.01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0.01克)。试样平行测定两个试样。各种漆类焙烘温度规定表涂料名称焙烘温度80±2硝基漆类,过氯乙烯类,丙烯酸漆类,虫胶漆缩醛胶100±2

实验三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涂料固体含量测试的操作方法; 2、掌握固体含量计算方法。 二、原理 固体含量是指一定涂料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加热焙烘后剩余物重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 以百分数表示。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玻璃培养器:直径 75~80 毫米,边高 8~10 毫米; 磨口滴瓶:50 毫升; 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温度计:0~200℃; 天平:感量为 0.01 克; 鼓风恒温烘箱。 四、操作方法 1、先将干燥洁净的培养器在 105±2℃烘箱内烘 20 分钟。取出放入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后,称重。 2、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 1-2 克试样,置于已称重的培养器中,使试样均匀 地流布于窗口的底部,然后放入已调节到按下表所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 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焙烘 30 分钟,取出放入干燥 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重的重量差不大于 0.01 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 0.01 克)。试样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各种漆类焙烘温度规定表 涂 料 名 称 焙烘温度 硝基漆类,过氯乙烯类,丙烯酸漆类,虫胶漆 80±2 缩 醛 胶 100±2

油基漆类,酯胶漆,沥青漆类,本分醛漆类,氨基漆类,醇酸漆类,环氧漆类,乳胶漆(乳液),聚氨脂漆120±2类。聚酯漆类,大漆150±2水性漆160±2聚酯漆包线漆200±2聚酰亚胺漆180±2有机硅漆类在1-2小时内,由120升温到180,再于180±2保温五、计算方法固体含量%(X)按下式计算:X-W-W×100G式中:W一窗口重量,克;W一焙烘后试样和容器重量,克;G一试样重量,克。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两次平行试验的相对误差不大于3%。六、实验报告及要求1、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日期,试样名称及称重前后烘干条件,称量精确度。2、认真记录每次试验数据,并分析和整理准确试验数据,如果数据有误差你如何处理。七、思考1、称取试样时,为什么采用滴瓶减量法称取?2、热固性涂料的焙烘温度和涂料固化温度一之有什么关系?

油基漆类,酯胶漆,沥青漆类,本分醛漆类,氨基 漆类,醇酸漆类,环氧漆类,乳胶漆(乳液),聚氨脂漆 类。 120±2 聚酯漆类,大漆 150±2 水性漆 160±2 聚酯漆包线漆 200±2 聚酰亚胺漆 180±2 有机硅漆类 在 1-2 小时内,由 120 升 温到 180,再于 180±2 保温 五、计算方法 固体含量%(X)按下式计算: 1 100 W W X G − =  式中:W—窗口重量,克; W1—焙烘后试样和容器重量,克; G—试样重量,克。 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两次平行试验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3%。 六、实验报告及要求 1、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日期,试样名称及称重前后烘干条件,称量精确度。 2、认真记录每次试验数据,并分析和整理准确试验数据,如果数据有误差你如何处理。 七、思考 1、称取试样时,为什么采用滴瓶减量法称取? 2、热固性涂料的焙烘温度和涂料固化温度—之有什么关系?

实验四涂料使用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天平使用的操作2、掌握涂料施工刷涂法,和喷涂法技能及计算方法。二、涂料使用量基本概念涂料在正常施工情况下,涂刷单位面积所需的数量,以克/米?来表示。使用量的测定可供施工时用料计算作参考,它与着色颜料的多少无关,但受产品的比重影响较大。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漆刷:宽25-35毫米;喷枪;马口铁板:50×120×0.2-0.3毫米;天平:感量为0.1克,0.01克。四、涂料使用量操作方法1、甲法:刷涂法(1)先在感量为0.1克的天平上称出漆刷及盛有试样容器的重量,然后在表面处理过无锈,无油,无镀锡层的马口铁板上涂刷一层均匀漆膜,再称出漆刷及盛剩余试样容器的重量。(2)计算方法油漆使用量克/米2(X)按下式计算:X=Wi-W2x10*S式中:W一涂漆前漆刷及盛有试样容器重,克;W一涂漆后漆刷及盛剩余试样容器重,克。S一涂漆面积,厘米2。2、乙法:喷涂法根据稀释比测出油漆使用量。(1)先在感量0.01克的天平上称出表面处理过的无锈,无油,无镀锡层的马口铁板重

实验四 涂料使用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天平使用的操作 2、掌握涂料施工刷涂法,和喷涂法技能及计算方法。 二、涂料使用量基本概念 涂料在正常施工情况下,涂刷单位面积所需的数量,以克/米 2 来表示。 使用量的测定可供施工时用料计算作参考,它与着色颜料的多少无关,但受产品的比重 影响较大。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漆刷:宽 25-35 毫米; 喷枪; 马口铁板:50×120×0.2-0.3 毫米; 天平:感量为 0.1 克,0.01 克。 四、涂料使用量操作方法 1、甲法:刷涂法 (1)先在感量为 0.1 克的天平上称出漆刷及盛有试样容器的重量,然后在表面处理过无 锈,无油,无镀锡层的马口铁板上涂刷一层均匀漆膜,再称出漆刷及盛剩余试样容器的重量。 (2)计算方法 油漆使用量克/米 2(X)按下式计算: 1 2 4 10 W W X S − =  式中:W1—涂漆前漆刷及盛有试样容器重,克; W2—涂漆后漆刷及盛剩余试样容器重,克。 S—涂漆面积,厘米 2。 2、乙法:喷涂法 根据稀释比测出油漆使用量。 (1)先在感量 0.01 克的天平上称出表面处理过的无锈,无油,无镀锡层的马口铁板重

将已稀释好的试样,喷涂法制备样板,立即称出样板重。(2)计算方法稀释后油漆使用量克/米2(XI)按下式计算:B-A×10*Xi=c式中:A一涂漆前板重,克;B一涂漆后板重,克;C一涂漆面积,厘稀释前油漆使用量克/米2(X2)按下式计算。X.YX2=X1-100式中:X一稀释后油漆使用量,克/米?;Y一稀释时所加溶剂百分含量。五、实验报告及要求1、实验报告要写明使用试样名称,试验使用仪器及测试方法。2、油漆使用量数据整理及准确结果。六、思考1、喷涂施工的实际涂料使用量是否就是上述方法得出的使用量?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喷涂施工的涂料利用率依什么情况而急刷变动?涂料利用率怎样测得?

将已稀释好的试样,喷涂法制备样板,立即称出样板重。 (2)计算方法 稀释后油漆使用量克/米 2(X1)按下式计算: 4 1 10 B A X C − =  式中:A—涂漆前板重,克; B—涂漆后板重,克; C—涂漆面积,厘 稀释前油漆使用量克/米 2(X2)按下式计算。 1 2 1 100 X Y X X = − 式中:X1—稀释后油漆使用量,克/米 2; Y—稀释时所加溶剂百分含量。 五、实验报告及要求 1、实验报告要写明使用试样名称,试验使用仪器及测试方法。 2、油漆使用量数据整理及准确结果。 六、思考 1、喷涂施工的实际涂料使用量是否就是上述方法得出的使用量?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喷涂施工的涂料利用率依什么情况而急刷变动?涂料利用率怎样测得?

实验五涂料遮盖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要求能够自制黑白格玻璃板;2、掌握准确称重及试验数据处理。二、遮盖力的原理采用自制一定规格的黑白格玻璃板,用刷子将色漆均匀的涂刷于黑白格玻璃板表面上至看不见黑白格为止。将所用的涂料一般是以两种方式来表示:即测定遮盖单位面积所需的最小用漆量,以克/米2表示,或遮盖住底面所需的最小湿膜厚度,以微米来表示。遮盖力的大小是颜料反射系数之间差别的作用。对于一定类型的颜料,为了获得最大的遮盖力,颜料颗粒的大小和它在漆料中的分散程度也是很重要的。同样重量的涂料产品,遮盖力高的,在相同的施工条件下就可以遮盖力低的产品涂料更多的面积。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漆刷:宽25-35毫米;玻璃板:100×250X1.2-2毫米;天平:感量0.01克及0.001克;自制黑白格玻璃板:如图4所示。四、黑白格玻璃板的自制方法将100X250毫米的玻璃板的一端遮住100X50毫米(留作试验时手执之用),然后在剩余的100×200毫米的面积上喷一层黑色硝基漆。待干后用小刀仔细地间隔划去25×25毫米的正方形,再将玻璃板放入水中浸泡片刻,取出晾干,间隔剥去正方形的漆膜处,再喷上一层白色硝基漆,即成具有32个正方形之黑白间隔的玻璃板。然后再贴上一张光滑牛皮纸,刮涂一层环氧胶(以防止溶剂渗入破坏黑白格漆膜),即制得牢固的黑白格板。五、遮盖力测定方法刷涂法:将漆样调至适于涂刷的粘度(稀释剂用量在计算遮盖力时应扣除),然后在感量为0.01克天平上称出盛有油漆的杯子和刷子的总重量。用刷子将油漆均匀地涂刷于玻璃板的黑白格上至看不见为止。将盛余漆的杯子及刷子称重,求出黑白格板上油漆重量。涂刷时应

实验五 涂料遮盖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1、要求能够自制黑白格玻璃板; 2、掌握准确称重及试验数据处理。 二、遮盖力的原理 采用自制一定规格的黑白格玻璃板,用刷子将色漆均匀的涂刷于黑白格玻璃板表面 上至 看不见黑白格为止。将所用的涂料一般是以两种方式来表示:即测定遮盖单位面积所需的最 小用漆量,以克/米 2 表示,或遮盖住底面所需的最小湿膜厚度,以微米来表示。 遮盖力的大小是颜料反射系数之间差别的作用。对于一定类型的颜料,为了获得最大的 遮盖力,颜料颗粒的大小和它在漆料中的分散程度也是很重要的。同样重量的涂料产品,遮 盖力高的,在相同的施工条件下就可以遮盖力低的产品涂料更多的面积。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漆刷:宽 25-35 毫米; 玻璃板:100×250×1.2-2 毫米; 天平:感量 0.01 克及 0.001 克; 自制黑白格玻璃板:如图 4 所示。 四、黑白格玻璃板的自制方法 将 100×250 毫米的玻璃板的一端遮住 100×50 毫米(留作试验时手执之用),然后在剩 余的 100×200 毫米的面积上喷一层黑色硝基漆。待干后用小刀仔细地间隔划去 25×25 毫米 的正方形,再将玻璃板放入水中浸泡片刻,取出晾干,间隔剥去正方形的漆膜处,再喷上一 层白色硝基漆,即成具有 32 个正方形之黑白间隔的玻璃板。然后再贴上一张光滑牛皮纸,刮 涂一层环氧胶(以防止溶剂渗入破坏黑白格漆膜),即制得牢固的黑白格板。 五、遮盖力测定方法 刷涂法:将漆样调至适于涂刷的粘度(稀释剂用量在计算遮盖力时应扣除),然后在感量 为 0.01 克天平上称出盛有油漆的杯子和刷子的总重量。用刷子将油漆均匀地涂刷于玻璃板的 黑白格上至看不见为止。将盛余漆的杯子及刷子称重,求出黑白格板上油漆重量。涂刷时应

快速均匀,不应将油漆刷在板的边缘上。平行测定两次结果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则取平均值,否则必须重新试验。六、遮盖力计算方法遮盖力克(X)按下式计算(以湿漆膜计)G=SG×10*=50GA式中:X一遮盖力(克/米2);G一黑白格完全遮盖时涂漆重量(克);A一黑白格板涂漆面积(厘米2)。此法操作简单,黑白格板制作较方便,但有时终点不好观察,另外产品的流平性及操作时的刷痕均对遮盖力的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七、实验报告及要求1、认真做好自制黑白格玻璃板,及操作全过程,做完后你认为质量如何。2、实验报告要求写明试样名称,及自制黑白格玻璃板操作过程,测试遮盖力的准确试验结果。3、如果涂刷漆样的流平性差及操作时刷痕均对遮盖力的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你如何解决,有什么好的测试方法

快速均匀,不应将油漆刷在板的边缘上。平行测定两次结果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 5%,则取平 均值,否则必须重新试验。 六、遮盖力计算方法 遮盖力克(X)按下式计算(以湿漆膜计) 4 10 50 G X G A =  = 式中:X—遮盖力(克/米 2); G—黑白格完全遮盖时涂漆重量(克); A—黑白格板涂漆面积(厘米 2)。 此法操作简单,黑白格板制作较方便,但有时终点不好观察,另外产品的流平性及操作 时的刷痕均对遮盖力的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 七、实验报告及要求 1、认真做好自制黑白格玻璃板,及操作全过程,做完后你认为质量如何。 2、实验报告要求写明试样名称,及自制黑白格玻璃板操作过程,测试遮盖力的准确试验 结果。 3、如果涂刷漆样的流平性差及操作时刷痕均对遮盖力的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你如何 解决,有什么好的测试方法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