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参考文献:《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实验教程》书籍PDF电子版(主编:吴智华)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实验教程吴智华主编RHRRRREUDNIEs主银BERDODO!品品品品ooo0O0O0000DO00000000化学工业版社教材出版中心
1

前言《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是根据教育部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在本校原塑料工程实验讲义基础上进行修改和编写。本教程共分6章:第1章介绍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性能(水分、密度、塑化性能、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性能、热固性塑料流动性能)测定8个实验,第3章介绍高分子材料和制品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燃烧性能、光学性能、渗透性能)测定23个实验,第4章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中空吹塑成型、泡沫塑料成型、热成型、塑性溶胶制备及糖塑成型、中空纤维成型)16个实验,第5章介绍注塑机和挤出机特性分析9个实验,第6章介绍塑料注射模具组装实验,共计57个实验。本教程实验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中原材料、成型加工、成型制品、成型设备及模具诸方面,包括性能检测、规范操作、设备控制和工艺技术等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内容,性能测试条件、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均参照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加工实验实施性强、操作规范,除了用作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外,还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应用、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教程第1章、第4章(除4.2.2、4.5.1和4.8实验外)由四川大学吴智华编写,第2章、第3章第3节由四川大学阮文红编写,第3章第1节14实验部分和第3章第4节由四川大学陈军编写,第3章第1节5~8实验部分由四川大学张卫勤编写,第3章第2、5、6节由四川大学杨其编写,第4章中第2节第2个实验、第5节第1个实验和第8节由四川大学何成生编写,第5章和第6章由四川大学严正编写。本教程由吴智华主编、主审。本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化工出版社龚浏澄主编、本学院黄锐教授、万昌秀教授、塑料专业实验室各位老师以及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谨此致谢。因水平有限,教程内容中有不妥或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编者2004年2月3
3 前 言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是根据教育部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本科专业实验 教学大纲,在本校原塑料工程实验讲义基础上进行修改和编写。本教程共分 6 章:第 1 章介 绍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基础知识,第 2 章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性能(水分、密 度、塑化性能、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性能、热固性塑料流动性能)测定 8 个实验,第 3 章介 绍高分子材料和制品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燃烧性能、光学性能、渗透性能) 测定 23 个实验,第 4 章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中空 吹塑成型、泡沫塑料成型、热成型、塑性溶胶制备及搪塑成型、中空纤维成型)16 个实验, 第 5 章介绍注塑机和挤出机特性分析 9 个实验,第 6 章介绍塑料注射模具组装实验,共计 57 个实验。本教程实验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中原材料、成型加工、成型制品、成型设 备及模具诸方面,包括性能检测、规范操作、设备控制和工艺技术等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训 练内容,性能测试条件、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均参照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加工实验实施性 强、操作规范,除了用作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 材外,还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应用、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程第 1 章、第 4 章(除 4.2.2、4.5.1 和 4. 8 实验外)由四川大学吴智华编写,第 2 章、第 3 章第 3 节由四川大学阮文红编写,第 3 章第 1 节 1~4 实验部分和第 3 章第 4 节 由四川大学陈军编写,第 3 章第 1 节 5~8 实验部分由四川大学张卫勤编写,第 3 章第 2、5、 6 节由四川大学杨其编写,第 4 章中第 2 节第 2 个实验、第 5 节第 1 个实验和第 8 节由四川 大学何成生编写,第 5 章和第 6 章由四川大学严正编写。本教程由吴智华主编、主审。 本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化工出版社龚浏澄主编、本学院黄锐教授、万昌秀教授、 塑料专业实验室各位老师以及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谨此致谢。 因水平有限,教程内容中有不妥或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4 年 2 月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前言3第一章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基础知识71.1原材料特性1.1.1塑料特性1.1.2化学药品特性101.2试样制备.111.2.1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11111.2.2直接从树脂取样..1.2.3直接注塑成型标准试样..14151.2.4间接从压制板材上切取试样1.3数据处理18181.3.1测量误差,1.3.2近似数18191.3.3数据分析...201.4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1.4.1原材料因素20211.4.2制样因素..211.4.3测试条件.221.5安全知识,1.5.1现场人员意外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和玻璃划伤221.5.2火灾及火伤.221.5.3爆炸.22第二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性能测试..232.1水分...232.2密度26.262.2.1材料密度.2.2.2堆砌密度.292.3塑化性能(转矩流变仪).312.4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性.33332.4.1熔体流变曲线.382.4.2熔体流动速率..402.5热固性塑料流动性.43第三章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3.1力学性能.43433.1.1拉伸实验,3.1.2压缩实验,49.513.1.3弯曲实验543.1.4冲击实验.3.1.5硬度实验.663.1.5.1邵氏硬度实验.664
4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 前 言 .3 第一章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基础知识.7 1.1 原材料特性.7 1.1.1 塑料特性. 7 1.1.2 化学药品特性. 10 1.2 试样制备.11 1.2.1 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 . 11 1.2.2 直接从树脂取样 . 11 1.2.3 直接注塑成型标准试样 . 14 1.2.4 间接从压制板材上切取试样 . 15 1.3 数据处理.18 1.3.1 测量误差. 18 1.3.2 近似数 . 18 1.3.3 数据分析. 19 1.4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20 1.4.1 原材料因素 . 20 1.4.2 制样因素. 21 1.4.3 测试条件. 21 1.5 安全知识.22 1.5.1 现场人员意外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和玻璃划伤 . 22 1.5.2 火灾及火伤. 22 1.5.3 爆炸. 22 第二章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性能测试.23 2.1 水分.23 2.2 密度.26 2.2.1 材料密度 . 26 2.2.2 堆砌密度 . 29 2.3 塑化性能(转矩流变仪).31 2.4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性.33 2.4.1 熔体流变曲线. 33 2.4.2 熔体流动速率. 38 2.5 热固性塑料流动性.40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43 3.1 力学性能.43 3.1.1 拉伸实验. 43 3.1.2 压缩实验. 49 3.1.3 弯曲实验. 51 3.1.4 冲击实验. 54 3.1.5 硬度实验. 66 3.1.5.1 邵氏硬度实验.66

.683.1.5.2球压痕硬度实验3.1.6剪切强度实验,70723.1.7直角撕裂强度实验,3.1.8拉伸蠕变实验..733.2热性能...76763.2.1热导率测定3.2.2线膨胀系数测定..79823.2.3维卡软化点测定.3.2.4热变形温度测定.833.3电性能....86863.3.1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实验。903.3.2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测定:933.3.3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3.4燃烧性能..983.4.1氧指数测定,981043.4.2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实验3.4.3烟密度测定1113.5光学性能..1143.5.1热台偏光显微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1143.5.2透光率和雾度测定1171193.5.3色泽测定3.6渗透性能...1223.6.1透气性测定1221263.6.2水蒸汽渗透率测定(杯式法)第四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1294.1模压成型实验..1294.1.1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1291334.1.2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4.2挤出成型实验.1361364.2.1普通聚乙烯管材...1394.2.2医用高分子导管的成型及性能测试.4.2.3异型材.1434.2.4单丝.1464.3注塑成型实验..1484.3.1注射机操作技能实验1481534.3.2标准测试试样1574.3.3精密制品.4.4中空吹塑成型实验..1591594.4.1中空容器1624.4.2吹塑薄膜..4.5泡沫塑料成型实验..1654.5.1医用聚氨酯泡沫1654.5.2聚乙烯泡沫.1724.6热成型实验.177n
5 3.1.5.2 球压痕硬度实验.68 3.1.6 剪切强度实验. 70 3.1.7 直角撕裂强度实验. 72 3.1.8 拉伸蠕变实验. 73 3.2 热性能.76 3.2.1 热导率测定. 76 3.2.2 线膨胀系数测定. 79 3.2.3 维卡软化点测定. 82 3.2.4 热变形温度测定. 83 3.3 电性能.86 3.3.1 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实验. 86 3.3.2 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测定. 90 3.3.3 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 93 3.4 燃烧性能.98 3.4.1 氧指数测定. 98 3.4.2 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实验 . 104 3.4.3 烟密度测定. 111 3.5 光学性能.114 3.5.1 热台偏光显微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 114 3.5.2 透光率和雾度测定. 117 3.5.3 色泽测定. 119 3.6 渗透性能.122 3.6.1 透气性测定. 122 3.6.2 水蒸汽渗透率测定(杯式法). 126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129 4.1 模压成型实验.129 4.1.1 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 129 4.1.2 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 133 4.2 挤出成型实验.136 4.2.1 普通聚乙烯管材. 136 4.2.2 医用高分子导管的成型及性能测试. 139 4.2.3 异型材. 143 4.2.4 单丝. 146 4.3 注塑成型实验.148 4.3.1 注射机操作技能实验 . 148 4.3.2 标准测试试样. 153 4.3.3 精密制品. 157 4.4 中空吹塑成型实验.159 4.4.1 中空容器. 159 4.4.2 吹塑薄膜. 162 4.5 泡沫塑料成型实验.165 4.5.1 医用聚氨酯泡沫. 165 4.5.2 聚乙烯泡沫. 172 4.6 热成型实验.177

..1804.7塑性溶胶制备及塘塑成型实验4.8聚醚中空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测试..185第五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剖析实验..190..1905.1注射机实验.1905.1.1注射充模流动模型实验1925.1.2注射机注射特性参数测定1955.1.3注射机塑化特性参数测定.1985.1.4注射机锁模力测定5.1.5注射模具型腔压力测定2062095.1.6注射模具温度分布测定5.2挤出机实验.2122125.2.1挤出机转速一产量一功率测定2145.2.2挤出机口模特性曲线测定.2155.2.3挤出机螺杆特性曲线测定第六章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组装实验.217..219附表1.附表2220附表3221错误!未定义书签。塑料及树脂缩写代码6
6 4.7 塑性溶胶制备及搪塑成型实验.180 4.8 聚醚砜中空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测试.185 第五章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剖析实验.190 5.1 注射机实验.190 5.1.1 注射充模流动模型实验 . 190 5.1.2 注射机注射特性参数测定 . 192 5.1.3 注射机塑化特性参数测定 . 195 5.1.4 注射机锁模力测定 . 198 5.1.5 注射模具型腔压力测定 . 206 5.1.6 注射模具温度分布测定. 209 5.2 挤出机实验.212 5.2.1 挤出机转速-产量-功率测定 . 212 5.2.2 挤出机口模特性曲线测定 . 214 5.2.3 挤出机螺杆特性曲线测定 . 215 第六章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组装实验.217 附表 1 .219 附表 2 .220 附表 3 .221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基础知识1.1原材料特性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原材料为塑料及一些化学药品。化学药品包括塑料添加剂,粘合剂,有机、无机溶剂和化学反应试剂。在进行实验之前,应了解所用的原材料特性,以正确拟定实验条件,避免操作错误,保证实验顺利、安全地进行完成。1.1.1塑料特性塑料属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特性是塑料微观结构的反映,由于塑料结构随合成方法、合成工艺、以及塑料添加剂品种和用量变化,故塑料特性因塑料品种牌号而异。一般而言,与金属和无机材料相比,塑料具有易燃、绝热、无毒、耐腐蚀、耐溶剂、延展性和加工性好等特点。表1.1-1至表1.1-6分别列出了部分塑料的化学键能、热性能、电性能、燃烧性、耐溶剂性和吸水性能指标。表1.1-1塑料中一些主键的键长和离解能化学键化学键键长/R离解能/kJ·mol-!键长/R离解能/kJ·mol-l00389.71.32146. 7 N-H1. 01Si-Si2. 35178. 5C-H1. 10414.8S-SC-F1.9-2.1268.21.32-1.39431.6515.4C-N1.470-H0.96305.9465.1C-C11.77339.4C=C1. 34611.7C=0C-C1. 54347.81.21750.0C-0C=C1. 46360.31. 15892.5表1.1-2部分塑料的热性能塑料品种线膨胀系数热比容热导率90天以上的使用温度1℃/10°K/kJ· (kg·K)-/W· (mK)-14. 51. 390. 1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0-130聚苯乙烯 6-81. 200. 16<80聚氨基甲酸酯10201. 760. 31聚氯乙烯(未增塑)518.51. 050. 1689-90聚氯乙烯(含增塑剂35%)7250. 156070-70低密度聚乙烯13-201. 900.3511-130. 4480高密度聚乙烯2.31聚丙烯6-101. 930. 24100-120101. 470. 23100共聚甲醛7
7 第一章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基础知识 1.1 原材料特性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原材料为塑料及一些化学药品。化学药品包 括塑料添加剂,粘合剂,有机、无机溶剂和化学反应试剂。在进行实验之前,应了解所用的 原材料特性,以正确拟定实验条件,避免操作错误,保证实验顺利、安全地进行完成。 1.1.1 塑料特性 塑料属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特性是塑料微观结构的反映,由于塑料结构随合成方法、 合成工艺、以及塑料添加剂品种和用量变化,故塑料特性因塑料品种牌号而异。一般而言, 与金属和无机材料相比,塑料具有易燃、绝热、无毒、耐腐蚀、耐溶剂、延展性和加工性好 等特点。表 1.1-1 至表 1.1-6 分别列出了部分塑料的化学键能、热性能、电性能、燃烧性、 耐溶剂性和吸水性能指标。 表 1.1-1 塑料中一些主键的键长和离解能 化学键 键长/R 离解能/kJ·mol-1 化学键 键长/R 离解能/ kJ·mol-1 O-O Si-Si S-S C-N C-Cl C-C C-O 1.32 2.35 1.9-2.1 1.47 1.77 1.54 1.46 146.7 178.5 268.2 305.9 339.4 347.8 360.3 N-H C-H C-F O-H C=C C=O C≡C 1.01 1.10 1.32-1.39 0.96 1.34 1.21 1.15 389.7 414.8 431.6-515.4 465.1 611.7 750.0 892.5 表 1.1-2 部分塑料的热性能 塑 料 品 种 线膨胀系数 /10-5K -1 热比容 /kJ·(kg·K)-1 热导率 /W·(mK)-1 90 天以上的使用温度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苯乙烯 聚氨基甲酸酯 聚氯乙烯(未增塑) 聚氯乙烯(含增塑剂 35%) 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共聚甲醛 4.5 6-8 10-20 5-18.5 7-25 13-20 11-13 6-10 10 1.39 1.20 1.76 1.05 - 1.90 2.31 1.93 1.47 0.19 0.16 0.31 0.16 0.15 0.35 0.44 0.24 0.23 120-130 <80 89-90 60-70 70 80 100-120 100

61. 600. 31>150聚酰胺60. 2591. 70>160聚酰胺66-1. 010. 1412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01. 050. 27聚四氟乙烯>25050. 14聚三氟氯乙烯0. 92>2006环氧树脂1. 050. 1795-10024氯丁橡胶-1. 700. 21天然橡胶、1. 920. 18-161. 660. 23氟碳弹性体--聚酯弹性体1721--聚异丁烯1. 9588--5. 5聚醚砜1. 120. 18-120聚碳酸酯ABS90酚醛200聚酰亚胺320370聚苯醚190聚硅烷320表1.1-3部分塑料的电性能塑料品种介电强度介电常数功率因素体积电阻率/Q.m60Hz10°Hz(3.2mm样品)60Hz10°Hz/kV·cm>1020聚四氟乙烯1802. 12.11019聚丙烯3202. 152. 150.00080. 000410161403. 73. 00. 0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 021017硬聚氯乙烯3. 22402. 90. 0130.0161015软聚乙烯2806. 93. 60.0820. 0891015聚酰胺661454.03. 40.0140. 0410180. 01聚碳酸酯1603. 172.960.00091013酚醛1005. 09. 05. 00. 080. 041014脲醛4.04.51200. 040.3>10155132. 18-0. 017聚醚醚酮I①59%聚氯乙烯树脂,3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5%填料,6%稳定剂②含水0.2%③普遍用于压塑表1.1-4部分塑料的极限氧指数聚甲醛0. 160. 17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0. 17聚乙烯0. 178
8 聚酰胺 6 聚酰胺 6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四氟乙烯 聚三氟氯乙烯 环氧树脂 氯丁橡胶 天然橡胶 氟碳弹性体 聚酯弹性体 聚异丁烯 聚醚砜 聚碳酸酯 ABS 酚醛 聚酰亚胺 聚苯醚 聚硅烷 6 9 - 10 5 6 24 - 16 17-21 - 5.5 1.60 1.70 1.01 1.05 0.92 1.05 1.70 1.92 1.66 - 1.95 1.12 0.31 0.25 0.14 0.27 0.14 0.17 0.21 0.18 0.23 - - 0.18 >150 >160 120 >250 >200 95-100 - - - - 88 - 120 90 200 320-370 190 320 表 1.1-3 部分塑料的电性能 塑 料 品 种 体积电阻率 介电常数 功率因素 /Ω·m 介电强度 (3.2mm 样品) /kV·cm-1 60Hz 106 Hz 60Hz 106 Hz 聚四氟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硬聚氯乙烯 软聚氯乙烯① 聚酰胺 66② 聚碳酸酯 酚醛③ 脲醛③ 聚醚醚酮 >1020 1020 1020 >1019 1016 1017 1015 1015 1018 1013 1014 >1015 180 180 240 320 140 240 280 145 160 100 120 513 2.1 2.3 2.55 2.15 3.7 3.2 6.9 4.0 3.17 5.0-9.0 4.0 2.18 2.1 2.3 2.55 2.15 3.0 2.9 3.6 3.4 2.96 5.0 4.5 - <0.0003 <0.0003 <0.0003 0.0008 0.06 0.013 0.082 0.014 0.0009 0.08 0.04 - <0.0003 <0.0003 <0.0003 0.0004 0.02 0.016 0.089 0.04 0.01 0.04 0.3 0.017 ① 59%聚氯乙烯树脂,3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5%填料,6%稳定剂 ② 含水 0.2% ③ 普遍用于压塑 表 1.1-4 部分塑料的极限氧指数 聚甲醛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 聚乙烯 0.16 0.17 0.17 0.17

聚苯乙烯0. 180. 20环氧树脂聚碳酸酯0. 270. 47聚氯乙烯聚矾0.44~0.530. 60聚偏二氯乙烯聚四氟乙烯0. 95表 1. 1-5室温下部分塑料耐溶剂的性能溶剂高密硬质聚氯聚甲基丙尼龙聚酯聚苯乙烯低密度聚聚丙聚碳乙烯乙烯酸酯烯度聚烯酸甲酯乙烯差差差差一般差差差差浓盐酸差差差差差差差差差浓硝酸差差差差差差差差差浓过氯酸差良差差差差差差差浓硫酸良良差差差差良氢氟酸一般一般差差一般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常用的碱优良一般优良常用的盐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一般一般一般烷烃溶胀溶胀溶胀溶胀优良优良优良芳烃溶胀溶胀优良溶胀一般溶胀溶胀溶胀溶胀优良一般良一般良醇类优良优良少量溶解优良溶胀良良良良醛类一般良良良溶胀溶胀良溶胀一般良酮类优良优良优良溶胀溶胀良溶胀良良醚类优良优良优良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有机酸良良一般良溶胀溶解溶胀溶胀一般四氢呋喃良酯类少量溶解优良优良少量溶解溶解溶解溶解少量溶解良良苯酚一般一般溶解溶解溶解溶胀一般溶胀溶胀溶胀优良溶解良溶解溶胀卤化烷少量溶解良良良良溶胀溶胀溶胀溶胀一般硝基苯良良硅油溶胀一般一般一般溶胀优良一般优良优良优良溶胀一般优良优良优良一般机油一般一般溶胀溶胀溶胀溶胀一般二硫化碳少量溶解一般溶胀优良汽油溶胀溶胀优良优良优良优良溶胀优良优良优良优良溶胀优良优良优良植物油优良部分塑料的吸水率表 1.1-66塑料塑料吸水率/%吸水率/%0. 000. 03氟塑料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0. 01聚苯醚0. 05乙丙嵌段共聚物0. 01环氧树脂0. 10聚丙烯0. 01 聚硅烷0. 11聚苯氧0. 13酚醛0. 609
9 聚苯乙烯 环氧树脂 聚碳酸酯 聚氯乙烯 聚砜 聚偏二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0.18 0.20 0.27 0.47 0.44~0.53 0.60 0.95 表 1.1-5 室温下部分塑料耐溶剂的性能 溶剂 低密度聚 乙烯 聚丙 烯 高密 度聚 乙烯 硬质聚氯 乙烯 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 尼龙 聚碳 酸酯 聚酯 聚苯乙烯 浓盐酸 浓硝酸 浓过氯酸 浓硫酸 氢氟酸 常用的碱 常用的盐 烷烃 芳烃 醇类 醛类 酮类 醚类 有机酸 四氢呋喃 酯类 苯酚 卤化烷烃 硝基苯 硅油 机油 二硫化碳 汽油 植物油 差 差 差 差 一般 优良 优良 溶胀 溶胀 优良 一般 优良 优良 优良 一般 少量溶解 一般 溶胀 良 溶胀 溶胀 少量溶解 溶胀 优良 差 差 差 差 良 优良 优良 溶胀 溶胀 优良 良 优良 优良 优良 良 优良 良 溶胀 良 一般 一般 一般 溶胀 优良 差 差 差 差 良 优良 优良 溶胀 溶胀 优良 良 优良 优良 优良 良 优良 良 溶胀 良 一般 优良 一般 溶胀 优良 差 差 差 差 差 优良 优良 溶胀 溶胀 优良 良 溶胀 溶胀 优良 良 少量溶解 一般 优良 良 一般 优良 一般 优良 优良 差 差 差 差 一般 优良 优良 优良 溶胀 少量溶解 溶胀 溶胀 溶胀 优良 溶胀 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胀 溶胀 优良 溶胀 优良 溶胀 差 差 差 差 差 差 一般 优良 优良 一般 良 良 良 良 溶解 良 溶解 良 溶胀 优良 优良 溶胀 优良 优良 差 差 差 差 差 差 优良 优良 溶胀 良 良 溶胀 溶胀 优良 溶胀 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胀 良 优良 溶胀 优良 优良 差 差 差 差 差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良 一般 良 优良 溶胀 溶解 溶胀 溶胀 溶胀 良 优良 溶胀 优良 优良 一般 差 差 良 良 优良 优良 一般 溶胀 良 良 良 良 优良 一般 少量溶解 一般 少量溶解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溶胀 优良 表 1.1-6 部分塑料的吸水率 塑 料 吸水率/% 塑 料 吸水率/% 氟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乙丙嵌段共聚物 聚丙烯 聚苯氧 0.00 0.01 0.01 0.01 0.13 聚苯乙烯 聚苯醚 环氧树脂 聚硅烷 酚醛 0.03 0.05 0.10 0.11 0.60

聚碳酸酯0. 14聚氨酯0. 751. 45聚砜0. 21聚酰胺聚甲醛0.21醋酸纤维素3. 850. 280. 30丙烯酸系树脂离子型聚合物ABS0.340. 40聚氯乙烯聚酯0. 501.1.2化学药品特性化学药品可分为普通化学药品和危险化学药品。普通化学药品无毒、无腐蚀性、对热、光及氧稳定,对环境污染小。常见的普通化学药品有邻苯二甲酸酯系列增塑剂,部分磷酸酯,聚烯烃蜡类润滑剂,氧化锌、二氧化钛、碳酸钙等无机填料。危险化学品根据国家标准GB13690-92,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分为下列8类:1.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燃烧,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未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6.有毒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o≤500mg/g,液体LD5o≤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so≤1000mg/kg;粉尘飞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Dso≤10mg/1的固体或液体。7.放射性物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q/kg的物品。8.腐蚀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L的固体或10
10 聚碳酸酯 聚砜 聚甲醛 丙烯酸系树脂 ABS 聚酯 0.14 0.21 0.21 0.28 0.34 0.50 聚氨酯 聚酰胺 醋酸纤维素 离子型聚合物 聚氯乙烯 0.75 1.45 3.85 0.30 0.40 1.1.2 化学药品特性 化学药品可分为普通化学药品和危险化学药品。普通化学药品无毒、无腐蚀性、对热、 光及氧稳定,对环境污染小。常见的普通化学药品有邻苯二甲酸酯系列增塑剂,部分磷酸酯, 聚烯烃蜡类润滑剂,氧化锌、二氧化钛、碳酸钙等无机填料。危险化学品根据国家标准 GB13690-92,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分为下列 8 类: 1. 爆炸品 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 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 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 易燃液体 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 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 61℃。 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 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 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 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定燃烧,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 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 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6. 有毒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 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 LD50≤500mg/g,液体 LD50≤2 000mg/ kg;经皮肤接触 24h,半数致死量 LD50≤1 000mg/kg;粉尘飞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 LD50≤10mg/l 的固体或液体。 7. 放射性物品 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 7.4×104 Bq/kg 的物品。 8. 腐蚀品 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 4h 内出现 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 55℃时,对 20 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L 的固体或

液体.。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都易发生某些具有基本危险特性的反应。例如含硫着色剂锌白遇酸液分解释放出硫化氢,长期日晒会变色:二亚硝基对苯二甲酸酰胺发泡剂为爆炸物,对冲击和摩擦敏感:胺类尤其多胺固化剂有毒性;玻璃纤维、石棉等增强物的粉末吸入人体肺中会导致矽肺病,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会引起瘙痒、红斑等症状。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基本危险特性如下:(1)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3)与氧化剂会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4)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5)遇明火、高热或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6)遇高温剧烈分解,会引起爆炸。(7)受热、光照会引起燃烧爆炸。(8)遇水会分解。(9)遇水爆溅。(1O)遇酸类、碱类、胺类、二氧化硫、硫脲、金属盐类、氧化剂、氨、硫化氢、卤素、磷、强碱等燃烧物品发生剧烈反应。(I)有燃烧爆炸危险。(12)与还原剂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13)见光、受热或久贮易聚合,有燃烧爆炸危险。(4)冲击、摩擦、振动有燃烧爆炸危险。(15)受高热或燃烧发生分解放出有毒气体。(16)受热分解放出腐蚀性气体。(17)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会造成严重烧伤。(18)触及皮肤易经皮肤吸收或误食、吸入蒸气、粉尘会引起中毒。(19)有腐蚀性、麻醉性或催泪性。20)有毒或其蒸气有毒。普通化学药品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上列基本危险特性的反应。1.2试样制备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实验试样获取途径有四个: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直接从树脂取样、直接注塑成型标准试样、间接从压制板材上切取试样。1.2.1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应根据制品相应的标准规定或按制品提供者的要求进行,略。1.2.2直接从树脂取样从树脂直接取样的方法应按国家标准GB2547-81规定进行。首先应确定样本大小,然后选定抽样单位,最后进行取样。一、样本大小确定为了使样本能满意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必须从总体中求取适量的抽样单位(即最小11
11 液体.。 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都易发生某些具有基本危险特性的反应。例如含硫着色剂锌钡白 遇酸液分解释放出硫化氢,长期日晒会变色;二亚硝基对苯二甲酸酰胺发泡剂为爆炸物,对 冲击和摩擦敏感;胺类尤其多胺固化剂有毒性;玻璃纤维、石棉等增强物的粉末吸入人体肺 中会导致矽肺病,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会引起瘙痒、红斑等症状。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基本危险 特性如下: ⑴ 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⑵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⑶ 与氧化剂会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 ⑷ 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⑸ 遇明火、高热或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⑹ 遇高温剧烈分解,会引起爆炸。 ⑺ 受热、光照会引起燃烧爆炸。 ⑻ 遇水会分解。 ⑼ 遇水爆溅。 ⑽ 遇酸类、碱类、胺类、二氧化硫、硫脲、金属盐类、氧化剂、氨、硫化氢、卤素、磷、 强碱等燃烧物品发生剧烈反应。 ⑾ 有燃烧爆炸危险。 ⑿ 与还原剂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⒀ 见光、受热或久贮易聚合,有燃烧爆炸危险。 ⒁ 冲击、摩擦、振动有燃烧爆炸危险。 ⒂ 受高热或燃烧发生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⒃ 受热分解放出腐蚀性气体。 ⒄ 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会造成严重烧伤。 ⒅ 触及皮肤易经皮肤吸收或误食、吸入蒸气、粉尘会引起中毒。 ⒆ 有腐蚀性、麻醉性或催泪性。 ⒇ 有毒或其蒸气有毒。 普通化学药品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上列基本危险特性的反应。 1.2 试样制备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实验试样获取途径有四个: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直接从树 脂取样、直接注塑成型标准试样、间接从压制板材上切取试样。 1.2.1 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 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应根据制品相应的标准规定或按制品提供者的要求进行, 略。 1.2.2 直接从树脂取样 从树脂直接取样的方法应按国家标准 GB2547-81 规定进行。首先应确定样本大小,然后 选定抽样单位,最后进行取样。 一、样本大小确定 为了使样本能满意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必须从总体中求取适量的抽样单位(即最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Polymer Processing Theory & Technology.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漆前表面处理 Preparation Of Painting Surface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涂料干燥与成膜 Drying And Film-formation For Paint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涂装方法和装备 Coat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合成树脂 Synthetic Resin.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颜料 Pigment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溶剂 Solvent.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涂料生产工艺 production of pigmented paint.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涂料配方设计 Design For A Coatings Composite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助剂 Additive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涂料的选用 Choice Of Paint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涂料种类与特性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atings.pdf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PPT)第一章 绪论 Paint and Coating Technology.ppt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PPT)第二章 合成树脂 Synthetic Resin.ppt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PPT)第三章 颜料 Pigments.ppt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PPT)第四章 溶剂 Solvent.ppt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PPT)第五章 助剂 assistants - additives.ppt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涂料性能检测(共五篇,三十五个实验).doc
-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化工专业综合实验(涂料与涂装方向)实验大纲.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篇 合成纤维的纺丝与加工 第十一章 纺丝液体的性质及制备.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参考文献:《塑料模具工入门》书籍PDF电子版(主编:黄振源).pdf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双螺杆挤出.pdf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编 橡胶加工 第八章 胶料的组成及配合.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篇 塑料的成型加工 第七章 塑料的二次成型.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编 橡胶加工 第十章 硫化.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篇 塑料的成型加工 第六章 挤出成型.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编 橡胶加工 第九章 胶料的加工.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篇 聚合物加工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材料的加工性质.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篇 塑料的成型加工 第五章 成型物料的配制.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篇 聚合物加工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聚合物的流变性质.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篇 聚合物加工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篇 聚合物加工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聚合物液体在管和槽中的流动.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绪论 Polymer Processing Theory & Technology.doc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编 橡胶加工 第九章 胶料的加工.ppt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塑料的成型加工 第七章 塑料的二次成型.ppt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编 橡胶加工 第八章 胶料的组成及配合、第九章 胶料的加工.ppt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合成纤维的纺丝与加工 第十一章 合成纤维的纺丝与加工 第十二章 纤维成形原理与方法.ppt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编 橡胶加工 第十章 硫化.ppt
-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篇 塑料的成型加工 第六章 挤出成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