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肝癌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内科学 年级 授课专业 消化内科 教师刘纯伦 职称剧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学时2 题目章节 原发性肝癌 教材名称内科学(五年制) 作者叶任高陆再英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第六版 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要求 1、诊断标准。 2、病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教学难点 1、诊断标准(AFP及影象学)。 2、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 处领 教学 方法 大课讲授,多媒体课件 手段 参者 资料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同意 教研 室意 见 教学组长:刘纯伦 教研室主任:陈建斌 2007年7月25日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内科学 年级 2004 级医学 系五年制 授课专业 消化内科 教 师 刘纯伦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学时 2 题目章节 原发性肝癌 教材名称 内科学(五年制) 作者 叶任高 陆再英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六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及病理,掌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2、 熟悉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 学 难 点 1、 诊断标准。 2、 病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教 学 重 点 1、诊断标准(AFP 及影象学)。 2、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外语 要求 否 教学 方法 手段 大课讲授,多媒体课件 参考 资料 中华内科学 实用内科学 全国高校七年制教材内科学。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教研 室意 见 同意 教学组长:刘纯伦 教研室主任:陈建斌 2007 年 7 月 25 日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3分钟 其 在消化茶统恶性溜中位列弟 效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甲胎蛋白及影像检查是肝癌早期诊 「流行病学] ■肝棉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肝貔。我国的 5分钟 开病例占世界肝碗总勒的43 里女之比为3 :1,死亡率在男性仅次于胃癌 居第二位;在女性次于肖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 ■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性,亚洲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欧及北美。国内沿海高于内 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广西扶绥、广东顺德、江苏启东及福建同 10分钟 病毒性炎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早就为临床所重视。到前为止,较明确的与肝 有关的肝炎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其中以乙型肝炎 病毒与肝癌的关系最为密切,我国肝癌患者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约占90%。 >慢性肝炎可以不经过肝硬化阶段而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生。当肝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后,以基因整合形式为主,不造成肝细胞坏死和再生,在短时间内直接导致肝密。 肝病人,肝炎病毒标志阳性>90% 30%有慢性肝 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发生肝癌较阴性者高6一50倍 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1% 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 HCV 我:Hcc SHCV阳性 02% HC中根多精人为HCBV感染 2.肝硬化 破坏肝细胞的遗传稳定性,使其对致癌因素的易感性增强 >约70%的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平均每年有3%一6%慢性乙肝和 1% %7%慢性丙肝肝硬化志者发生原发性肝癌。 亚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并发肝癌 三、化学及物理因素 在非洲、东南亚及我国肝癌高发区,粮油、食 品受黄曲需毒素B1(AFB1) 食物中AFB1 的含量及尿中黄曲霉毒素M (AFM1)的除量与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 >黄曲霉毒素在肝脏的代谢物能与肝细胞DNA分 子的鸟嘌吟碱基在N7位共价结合,干扰DNA的正 常转录。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 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 主要损害肝脏并有强烈的致癌、 致畸、 突变作用,目前,国际将症中心已将 黄曲霉毒素定为致癌剂。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概 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 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本 病死亡率其远期疗效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甲胎蛋白及影像检查是肝癌早期诊 断的主要辅助手段。 [流行病学] ◼ 肝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 100 万人死于肝癌。我国的 肝癌病例数占世界肝癌总数的 43.7%。男女之比为 3∶1,死亡率在男性仅次于胃癌, 居第二位;在女性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 ◼ 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性,亚洲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欧及北美。国内沿海高于内 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广西扶绥、广东顺德、江苏启东及福建同 安是高发地区。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性肝炎 ➢ 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早就为临床所重视。到目前为止,较明确的与肝癌 有关的肝炎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其中以乙型肝炎 病毒与肝癌的关系最为密切,我国肝癌患者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约占 90%。 ➢ 慢性肝炎可以不经过肝硬化阶段而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生。当肝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后,以基因整合形式为主,不造成肝细胞坏死和再生,在短时间内直接导致肝癌。 HBV ◆ 肝癌病人,肝炎病毒标志阳性>90%、30%有慢性肝炎 ◆ 肝癌高发区 HBsAg 阳性发生肝癌较阴性者高 6~50 倍 ◆ 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 HBV-DNA 占 51.1% ◆ HBV 的 X 基因可改变 HBV 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 HCV 我国:HCC 中 5%~8%HCV 阳性(0~2%) 日本:HCV 与 HCC 的关系更为密切 HCC 中很多病人为 HCV+HBV 感染 2.肝硬化 破坏肝细胞的遗传稳定性,使其对致癌因素的易感性增强 ➢ 约 70%的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平均每年有 3%~6%慢性乙肝和 1 %~ %7%慢性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 ➢ 30%的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并发肝癌 3.环境、化学及物理因素 黄曲霉素 ➢ 在非洲、东南亚及我国肝癌高发区,粮油、食 品受黄曲霉毒素 B1(AFB1)污染较重。 ➢ 食物中 AFB1 的含量及尿中黄曲霉毒素 M1 (AFM1)的排除量与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 ➢ 黄曲霉毒素在肝脏的代谢物能与肝细胞 DNA 分 子的鸟嘌呤碱基在 N7 位共价结合,干扰 DNA 的正 常转录。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 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 ⚫ 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 一,主要损害肝脏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目前,国际癌症中心已将 黄曲霉毒素定为致癌剂。 3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 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 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录强的物质之 黄曲霉毒素定为 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目前,国际癌症中心己将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 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 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 要损吉肝脏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目前,国际癌症中心已将 黄曲霉毒素定为致癌剂。 5.遗 >遗传性血色病、高酪氨酸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毛细血管扩张性运动失调均 被认为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志者只有肝硬化时才有肝癌的危险性。 6.其他因素 》低丽、锰、组、,商、v或HCV感染者有嗜烟:P的感染 10分钟 签细陶利」 癌细胞由胆管细胞发展而来,此型5cm 其中 织中常有散在的卫星癌结 0四为沈型,常见的亚型有D单块型:,单个意块边界清 本 型约占原发性 的 ,癌结节一般小于5m,常见的亚型有:①单结节:单个癌结节边界清楚有包膜,周 边常见小的卫星结节:②融合结节:边界不规则,周围卫星结节散在:③多结节: 分散于肝脏各处,边界清楚或不规则。本型占肝癌的23,预后差 4.小肝癌和微小肝癌 直径小于1-3cm 癌细胞分化好,恶性程度低 3.包膜多完整 5.DNA倍体分析小 肝癌以二倍体居多(66.7%),可向异倍体发展。(异倍体肝癌发生转移较 二倍体高) 5.肝内转移和多中心发生的鉴别 肝内转移癌由相同或较低分化的癌组织构成多中心发生肝癌是高分化癌组织,多中心发生 的原发性肝癌结节可发生在不同的阶段,故有同时性和异时性的区别。异时性多中心发生常 见,同时性多中心发生仅见于肝硬化患者。 >DNA倍体分析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二.转移途径 5分钟 >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常见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3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 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 ⚫ 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 一,主要损害肝脏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目前,国际癌症中心已将 黄曲霉毒素定为致癌剂。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 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 ➢ 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 一,主要损害肝脏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目前,国际癌症中心已将 黄曲霉毒素定为致癌剂。 5.遗传 ➢ 遗传性血色病、高酪氨酸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毛细血管扩张性运动失调均 被认为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患者只有肝硬化时才有肝癌的危险性。 6.其他因素 ➢ 低硒、锰、钼、锌,高镍、砷;HBV 或 HCV 感染者有嗜烟;HP 的感染 一 分型 ➢ 1细胞分型 肝细胞型:癌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此型约占肝癌的90%. 胆管细胞型: 癌细胞由胆管细胞发展而来,此型<5% 混合型:上述二型同时存在,少见 特殊类型如纤维板层型肝 癌透明细胞癌 :罕见 ➢ 大体形态分型 1.块状型 癌肿直径>5cm,其中>10cm 为巨块型,常见的亚型有:①单块型:单个癌块边界清楚或 不规则,包膜完整和不完整;②融合块型:相邻癌肿融合成块,直径多大于 5cm,周围肝组 织中常有散在的卫星癌结节;③多块型:由多个单块或融合癌肿形成。 本型约占原发性肝 癌的 30%, 多伴有肝硬化, 预后较好。 2.结节型 ➢ 癌结节一般小于 5cm,常见的亚型有:①单结节:单个癌结节边界清楚有包膜,周 边常见小的卫星结节;②融合结节:边界不规则,周围卫星结节散在;③多结节: 分散于肝脏各处,边界清楚或不规则。本型占肝癌的 2/3,预后差. 4.小肝癌和微小肝癌 1. 直径小于 1-3cm 2. 癌细胞分化好,恶性程度低 3. 包膜多完整,罕有侵犯门静 脉及肝内播散 4. 癌栓发生率较低 5. DNA 倍体分析小肝癌以二倍体居多(66.7%),可向异倍体发展。(异倍体肝癌发生转移较 二倍体高) 5. 肝内转移和多中心发生的鉴别 肝内转移癌由相同或较低分化的癌组织构成多中心发生肝癌是高分化癌组织,多中心发生 的原发性肝癌结节可发生在不同的阶段,故有同时性和异时性的区别。异时性多中心发生常 见,同时性多中心发生仅见于肝硬化患者。 ➢ DNA 倍体分析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二. 转移途径 ➢ 血行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常见 10 分钟 5 分钟

》淋巴转移 血行转 种植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最是, 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 ·肝外转移最容易转移至肺其次为肾上腺骨等处 淋巴结转移 ·通过淋巴管主要转移至邻近的淋巴结,如肝门静脉周围淋巴结,也可以转移至主动脉 旁,锁骨上,脾,胰等处的淋巴结 种植转移 ·肝癌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如横,胆囊,胃,十二指肠,胰腺, 横结肠,下腔静脉 等:也可白肝脏表面脱落,种植于腹腔,引起腹膜转移癌,出现腹水,女性患者可 临床表能有巨大卵巢转移。 15分钟 】肝区疼痛 部位:与肿瘤的位置有关 性质 机理 2消化道症状 >胃纳减退、饭后上腹饱胀,恶心、腹胀及腹泻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 胃纳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消化道症状常与肿瘤增大压迫或累及胃部或肝功能损害 导致肠胃功能失调有关。腹胀、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伴有高张力腹水征,常是门静 脉或肝静脉 形成导致门脉高压和肠功能紊乱所致。 恶性 的全身表 一指机体在肝癌组织自身所产生的异位激素或某些活性物质影响下而出现的 组特殊症状可与临床表现同时出现,也可先于肝癌症状 表现一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症、血小板 增多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类癌综合征:肿瘤能分泌5羟色胺(血清素)入、激肽类、组织胺等生物学活性因子, 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 肝肿大 >进行性肝肿大是肝癌最为常见的体征。癌肿位于肝右叶上段时可表现为肝上界上移 横膈抬高、运动受限或固定:肝右叶下段癌肿常可直接扪及肿块:位于左叶的癌刑 常表现为剑突下肿块,表面质硬呈结节感:有时可为病人自己扪及。 脾肿大 由于原发性肝 的牌 肿大是继发 “肝使化的 ,如果 短 内增大应警 塞的可能,多发性脾转移也可引起脾肿大,但非常罕见。 腹水 腹水可为中晚期肝癌的体征。腹水常为黄色漏出液 血性腹水常系腹膜被浸润或 部其 即诊】 高张力腹水,常因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 伴下肢明显浮肿的,应考虑下腔静脉 阳塞。肝静脉婷栓可引起Bd Chiari综合征 肝区血管杂音 肝区血管杂音常呈吹风样血管杂音,多见于巨大肝癌,可因肿瘤巨大压迫或扭曲肝总动脉或 腹腔动脉所致。 其他体征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4 ➢ 淋巴转移 ➢ 种植转移 血行转移 ⚫ 肝内血行转移最早,最常见: 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脱落可致肝内多发转移灶; 门静脉干支如有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 ⚫ 肝外转移最容易转移至肺,其次为肾上腺,骨等处. 淋巴结转移 ⚫ 通过淋巴管主要转移至邻近的淋巴结,如肝门静脉周围淋巴结,也可以转移至主动脉 旁,锁骨上,脾,胰等处的淋巴结. 种植转移 ⚫ 肝癌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如横膈,胆囊,胃,十二指肠,胰腺,横结肠,下腔静脉 等;也可自肝脏表面脱落,种植于腹腔,引起腹膜转移癌,出现腹水,女性患者可 能有巨大卵巢转移癌。 临床表现 1 肝区疼痛 症状: 部位:与肿瘤的位置有关 性质 机理 2 消化道症状 ➢ 胃纳减退、饭后上腹饱胀,恶心、腹胀及腹泻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 胃纳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消化道症状常与肿瘤增大压迫或累及胃部或肝功能损害 导致肠胃功能失调有关。腹胀、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伴有高张力腹水征,常是门静 脉或肝静脉癌栓形成导致门脉高压和肠功能紊乱所致。 3 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 4 伴癌综合征 ➢ 定义—指机体在肝癌组织自身所产生的异位激素或某些活性物质影响下而出现的一 组特殊症状,可与临床表现同时出现,也可先于肝癌症状。 ➢ 表现—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症、血小板 增多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 类癌综合征:肿瘤能分泌 5-羟色胺(血清素)、激肽类、组织胺等生物学活性因子, 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 5 转移灶症状 体征: 肝肿大 ➢ 进行性肝肿大是肝癌最为常见的体征。癌肿位于肝右叶上段时可表现为肝上界上移、 横膈抬高、运动受限或固定;肝右叶下段癌肿常可直接扪及肿块;位于左叶的癌肿 常表现为剑突下肿块,表面质硬呈结节感;有时可为病人自己扪及。 脾肿大 ➢ 由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脾肿大是继发于肝硬化的结果,如果脾在短期内增大应警惕 门静脉癌栓阻塞的可能,多发性脾转移也可引起脾肿大,但非常罕见。 腹水 ➢ 腹水可为中晚期肝癌的体征。腹水常为黄色漏出液。血性腹水常系腹膜被浸润或癌 结节破裂出血所致。有时腹部甚胀,腹水急剧增长伴腹痛,叩诊以鼓音为主,称之 高张力腹水,常因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伴下肢明显浮肿的,应考虑下腔静脉 阻塞。肝静脉癌栓可引起 Budd—Chiari 综合征。 肝区血管杂音 肝区血管杂音常呈吹风样血管杂音,多见于巨大肝癌,可因肿瘤巨大压迫或扭曲肝总动脉或 腹腔动脉所致。 其他体征 15 分钟

》除上述体征外,肝癌患者常合并有肝硬化,因此临床上常可见到肝硬化的种种体征, 如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和男性乳房增大等。当肝癌有肝外转移时,还可产 生各转移部位的相应体征,如颅脑转移时可出现偏难,肺转移时可出现呼吸症状及 代分的 2分钟 建状和生征(重防床期》 有黄疸、 水、远处转移或恶病质之一者 3分钟 肝性脑病常是肝癌终末期并发症,占死亡原因的13。 2消化道出血 占死亡原因的15% 3.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约9%~14% 4.继发感染 实验宝和铺助检查 10分辑 肿瘤标志物检测 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及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 AFP检查诊断 干细胞的标准: 排除妊娠、肝炎 殖腺胚胎瘤基础上 AFP在200ugL以上中等水平持续8周 AFP阴性肝癌占30%左右: 谷氨酰转张酶同工酸(GGT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1AFP.L2AFPL3) 异常凝血酶原(DCP) aL岩藻糖苷酶a-AF 二、超声显象:显示直径 2cm的肿瘤 CT: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的最佳方法 别优于CT 诊断 、APP阳性,能排除活动性肝病、肝炎、生殖系怀胎题性肿痴及转移性肝癌者,触及肿 大、坚硬、结节状肿块的肝脏或有影像学检查支持 2、AFP阴性,能排除活动性肝病、肝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有两种 影像学检查支持或两种肝癌标志物阳性加一种影像学检查支持 3、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远处转移灶,并可排除继发性肝癌者。 4、对影象学检查尚不能确定诊断40Ou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能 触及明显肝大,坚硬及有结节状肿块的肝脏或影响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的占位: 2、AFP≤40Ou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有 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阳性(GGT2、AP、AFP、 AFU)及一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 3、有肝癌的临床表现 并有肯定的远处转移(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及其中可见的癌细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5 ➢ 除上述体征外,肝癌患者常合并有肝硬化,因此临床上常可见到肝硬化的种种体征, 如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和男性乳房增大等。当肝癌有肝外转移时,还可产 生各转移部位的相应体征,如颅脑转移时可出现偏瘫,肺转移时可出现呼吸症状及 体征等。 临床分期 I 期:无症状和体征(亚临床期) II 期:介于 I 期与 III 期之间 III 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病质之一者 并发症 1.肝性脑病 常是肝癌终末期并发症,占死 亡原因的 1/3。 2.消化道出血 占死亡原因的 15% 3.癌结节破裂出血 发生率约 9%~14% 4.继发感染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一. 肿瘤标志物检测 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及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 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 (排除妊娠、肝炎、生殖腺胚胎瘤基础上) AFP 大于 500ug/L 持续4周 AFP 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AFP 在 200ug/L 以上中等水平持续8周 AFP阴性肝癌占30%左右: r-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GGT)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1 AFP-L2 AFPL3) 异常凝血酶原(DCP) α -L-岩藻糖苷酶(α- AFu) 二、超声显象:显示直径>2cm 的肿瘤 三、CT: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四、肝动脉造影:诊断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五、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六、MRI:对肝癌和肝脏良性病变的鉴别优于 CT 七、肝活检:有局限性和危险性 诊 断 1、AFP阳性,能排除活动性肝病、肝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触及肿 大、坚硬、结节状肿块的肝脏或有影像学检查支持 2、AFP阴性,能排除活动性肝病、肝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有两种 影像学检查支持或两种肝癌标志物阳性加一种影像学检查支持 3、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远处转移灶,并可排除继发性肝癌者。 4、对影象学检查尚不能确定诊断<2cm 的结节影通 过活检以发现肝癌的组织学特征。 肝癌临床诊断标准(2001 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 1、AFP>400u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能 触及明显肝大,坚硬及有结节状肿块的肝脏或影响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的占位; 2、AFP≤400u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有 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阳性(GGT2、AP、AFP、 AFU)及一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 3、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远处转移(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及其中可见的癌细 胞),并能排除继发性肝癌者。 鉴别诊断 一、继发性肝癌 二、肝硬化及活动性肝炎 2 分钟 3 分钟 10 分钟

三、肝脏良性肿瘤 四、肝脓肿 治 5分钟 一、 手木 手术治疗:目前根治最好方法 一叶或半肝者 能良好, 能耐 群手术湖来疗(TACE)肝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速 1、肝动脉化 7分钟 放射治疗 三、局部治疗 四、全身化疗 五、生物和免疫治疗 六、高强度聚焦超声 2不能切除的小肝 3分钟 预后 1.肝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30%一50%: 23 60% 膜完整 无癌栓及转移、 2分钟 ◆防治病毒性肝炎 ◆预防粮食霉变 ◆改进饮水水质 二级预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6 三、肝脏良性肿瘤 四、肝脓肿 治 疗 一、手术治疗:目前根治最好方法 ⚫ 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 ⚫ 肝功能代偿良好,无远处转移 ⚫ 心、肺及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 二、非手术治疗 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 二、放射治疗 三、局部治疗 四、全身化疗 五、生物和免疫治疗 六、高强度聚焦超声 七、中医治疗 肝移植 适应症:1. 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 2.不能切除的小肝癌 预 后 1. 肝癌切除术后 5 年生存率为 30%~50%; 2. 小肝癌切除术后 5 年生存率为 50%~60%; 3. 肝癌体积小、包膜完整、无癌栓及转移、 肝硬化程度较轻、免疫状态好且手术切除 彻底者预后好。 预 防 一级预防 ◆ 防治病毒性肝炎 ◆ 预防粮食霉变 ◆ 改进饮水水质 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5 分钟 7 分钟 3 分钟 2 分钟

原发性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 亡率高,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其病因主要是HBV、黄曲霉毒素、肝硬化。病理 上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即小肝癌。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肝脏肿大、肝硬化表现 以及全身恶病质表现。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生化检查和影象学检查。诊断标准以2001年9月广 小结 州第八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为重点。治疗早期应以手术为主,晚期以综合治疗为主。 1、肝的临床表现 2、AFP诊断肝癌的临床意义 思考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7 小结 原发性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 亡率高,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其病因主要是 HBV、黄曲霉毒素、肝硬化。病理 上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即小肝癌。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肝脏肿大、肝硬化表现 以及全身恶病质表现。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生化检查和影象学检查。诊断标准以 2001 年 9 月广 州第八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为重点。治疗早期应以手术为主,晚期以综合治疗为主。 思考 题及 预习 1、 肝癌的临床表现 2、 AFP 诊断肝癌的临床意义

教案讲稿质量评价表 D 权重 评估内容 权重 较好 一船 1.0-0.90.89- 0.79 0.59-0 1.编写认真、教学态度端正 2.教学目的明确、概念清楚、内容准确 20 3.教学注意系统性及先进性 15 4.重点突出、难点清楚 15 100 5. 教学方法、手段适当 6. 运用专业外语适当、准确 10 7.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恰当 10 8.知识容量密度适宜、时间分配合理 评价得分= (A级=100-90分:B级=89-80分:C级=79-60分:D级=59-0分) 意见 评价者: 评价时间: 制表时间:2004年8月
制表时间:2004 年 8 月 8 教案讲稿质量评价表 权重 评 估 内 容 权重 A 好 1.0-0.9 B 较好 0.89- C 一般 0.79- D 差 0.59-0 100 1. 编写认真、教学态度端正 10 2. 教学目的明确、概念清楚、内容准确 20 3. 教学注意系统性及先进性 15 4. 重点突出、难点清楚 15 5. 教学方法、手段适当 10 6. 运用专业外语适当、准确 10 7. 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恰当 10 8. 知识容量密度适宜、时间分配合理 10 意见 评价得分= (A 级=100-90 分;B 级=89-80 分;C 级=79-60 分;D 级=59-0 分) 评价者: 评价时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肝性脑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缺铁性贫血.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结核性腹膜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溶血性贫血.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淋巴瘤.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消化性溃疡.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有机磷.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慢性肾小球肾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慢性肾功能衰竭.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急性胰腺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心肌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心律失常.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心包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心力衰竭.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尿路感染.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瓣膜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冠心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再障.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cirrhosis of liver讲稿.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中毒总论.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肠结核.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胃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胃食管反流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贫血概述.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高血压.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内科诊疗操作常规.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气胸 PNEUMOTHORAX.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冠心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肺炎(Pneumonia).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Chronic adrenocortical hypofunction.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皮质醇增多症 hypercortisolism.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心肌病 Cardiomyopathie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IRRHOSIS of LIVER.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