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命题逻辑(1.5)对偶与范式

15对偶与范式 ■对偶式与对偶原理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1 1.5 对偶与范式 ▪对偶式与对偶原理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对偶式和对偶原理 定义在仅含有联结词→,∧,∨的命题公式4中,将 换成∧,∧换成∨,若A中含有0或1,就将0换成 1,1换成0,所得命题公式称为A的对偶式,记为A 从定义不难看出,(4)还原成A 定理设A和A4互为对偶式,P12D2…1是出现在A和 A中的全部命题变项,将A和A*写成n元函数形式, 则(1)-A(D12D2…)分A"(-p1-p2…,-pn (2)A(P1,p2,…,=P A"(p12…n 定理(对偶原理)设A,B为两个命题公式, 若A分B,则A兮B
2 对偶式和对偶原理 定义 在仅含有联结词, ∧,∨的命题公式A中,将 ∨换成∧, ∧换成∨,若A中含有0或1,就将0换成 1,1换成0,所得命题公式称为A的对偶式,记为A* . 从定义不难看出,(A* ) *还原成A 定理 设A和A*互为对偶式,p1 ,p2 ,…,pn是出现在A和 A*中的全部命题变项,将A和A*写成n元函数形式, 则 (1) A(p1 ,p2 ,…,pn ) A* ( p1 , p2 ,…, pn ) (2) A( p1 , p2 ,…, pn ) A* (p1 ,p2 ,…,pn ) 定理(对偶原理)设A,B为两个命题公式, 若A B,则A* B*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文字:命题变项及其否定的总称 简单析取式:有限个文字构成的析取式 如 P9-4,pV-4,qV, 简单合取式:有限个文字构成的合取式 如 P,-q,p-4,p∧q∧r, 析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组成的析取式 AV42…A,其中A142,…,4,是简单合取式 合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析取式组成的合取式 A1~42^…,A,其中A1,42,,4是简单析取式
3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文字:命题变项及其否定的总称 简单析取式:有限个文字构成的析取式 如 p, q, pq, pqr, … 简单合取式:有限个文字构成的合取式 如 p, q, pq, pqr, … 析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组成的析取式 A1A2Ar , 其中A1 ,A2 ,,Ar是简单合取式 合取范式:由有限个简单析取式组成的合取式 A1A2Ar , 其中A1 ,A2 ,,Ar是简单析取式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续) 范式: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总称 公式A的析取范式:与A等值的析取范式 公式4的合取范式:与A等值的合取范式 说明 单个文字既是简单析取式,又是简单合取式 形如p∧-q∧r,mqr的公式既是析取范式, 又是合取范式(为什么?
4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续) 范式: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总称 公式A的析取范式: 与A等值的析取范式 公式A的合取范式: 与A等值的合取范式 说明: 单个文字既是简单析取式,又是简单合取式 形如 pqr, pqr 的公式既是析取范式, 又是合取范式 (为什么?)

命题公式的范式 定理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 与合取范式 求公式4的范式的步骤: (1)消去A中的→,4(若存在) (2)否定联结词一的内移或消去 (3)使用分配律 ∧对√分配(析取范式) v对入分配(合取范式) 公式的范式存在,但不惟一,这是它的局限性
5 命题公式的范式 定理 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 与合取范式. 求公式A的范式的步骤: (1) 消去A中的→, (若存在) (2) 否定联结词的内移或消去 (3) 使用分配律 对分配(析取范式) 对分配(合取范式) 公式的范式存在,但不惟一,这是它的局限性

求公式的范式举例 例求下列公式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1)4=(p→>-q)v 解(p->qvr 分(yV-qyr(消去→) 兮一VqV(结合律) 这既是A的析取范式(由3个简单合取式组成的析 取式),又是A的合取范式(由一个简单析取式 组成的合取式)
6 求公式的范式举例 例 求下列公式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1) A=(p→q)r 解 (p→q)r (pq)r (消去→) pqr (结合律) 这既是A的析取范式(由3个简单合取式组成的析 取式),又是A的合取范式(由一个简单析取式 组成的合取式)

求公式的范式举例(续) (2)B=D→>-q)->r 解(p→-q)-r 兮(yV-q)-r(消去第一个→) 兮-(yV-qyr(消去第二个→) 分(∧qvr (否定号内移—德摩根律) 这一步已为析取范式(两个简单合取式构成) 继续:(p∧qr 台(pVr)∧(qr)(v对入分配律) 这一步得到合取范式(由两个简单析取式构成)
7 求公式的范式举例(续) (2) B=(p→q)→r 解 (p→q)→r (pq)→r (消去第一个→) (pq)r (消去第二个→) (pq)r (否定号内移——德摩根律) 这一步已为析取范式(两个简单合取式构成) 继续: (pq)r (pr)(qr) (对分配律) 这一步得到合取范式(由两个简单析取式构成)

极小项与极大项 定义在含有n个命题变项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中, 若每个命题变项均以文字的形式在其中出现且仅出现一 次,而且第(I≤还n)个文字出现在左起第谊上,称这样 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为极小项(极大项) 说明:n个命题变项产生2n个极小项和2n个极大项 2n个极小项(极大项)均互不等值 用m表示第i个极小项,其中i该极小项成真赋值的十 进制表示用M表示第个极大项,其中误该极大项成假 赋值的十进制表示,m2(M)称为极小项(极大项)的名称 m1与M的关系:-m1分M,_M分m1
8 极小项与极大项 定义 在含有n个命题变项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中, 若每个命题变项均以文字的形式在其中出现且仅出现一 次,而且第i(1in)个文字出现在左起第i位上,称这样 的简单合取式(简单析取式)为极小项(极大项). 说明:n个命题变项产生2 n个极小项和2 n个极大项 2 n个极小项(极大项)均互不等值 用mi表示第i个极小项,其中i是该极小项成真赋值的十 进制表示. 用Mi表示第i个极大项,其中i是该极大项成假 赋值的十进制表示, mi (Mi )称为极小项(极大项)的名称. mi与Mi的关系: mi Mi , Mi mi

极小项与极大项(续) 由,q两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极小项 极大项 公式成真赋值名称公式成假赋值名称 y∧-q 00 00M y入q pv-nq01 MI 12一yq 10M P∧q 11
9 极小项与极大项(续) 由p, q两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公式 成真赋值 名称 公式 成假赋值 名称 p q p q p q p q 0 0 0 1 1 0 1 1 m0 m1 m2 m3 p q p q p q p q 0 0 0 1 1 0 1 1 M0 M1 M2 M3 极小项 极大项

由,q,r三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极小项 极大项 公式 成真名称公式成假名称 赋值 赋值 PA-qAP000 pvgvr000 ∧-q∧r001m 112 pvqv-r 001 一∧q∧r010 pv-qvr010 MMMM 011 Pv9V-r011 P∧一q∧_r100 一vqr100 P∧-q∧r101 opVgV-r101 0123456 P∧q∧-r 110 一V-qVr110 P∧r111m-Vy=qy111M 10
10 由p, q, r三个命题变项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极小项 极大项 公式 成真 赋值 名称 公式 成假 赋值 名称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命题逻辑(1.3-1.4)命题逻辑等值演算、联结词全功能集.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命题逻辑(1.1-1.2)命题符号化及联结词、命题公式及分类.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6.2)环与域.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6.1)半群与群.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代数系统的一般性质(5.2)代数系统及其子代数、积代数.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代数系统的一般性质(5.1)二元运算及其性质.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二元关系与函数(4.6)函数的定义与性质.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二元关系与函数(4.5)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二元关系与函数(4.3-4.4)关系的性质、关系的闭包.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二元关系与函数(4.1-4.2)集合的笛卡儿积和二元关系、关系的运算.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组合分析初步.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形式语言和自动机初步(11-4)图灵机(2/2).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形式语言和自动机初步(11-4)图灵机(1/2).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形式语言和自动机初步(11.2-11.3)有穷自动机、有穷自动机和正则文法 的等价性.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形式语言和自动机初步(11-1)形式语言与形式文法.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树.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一些特殊的图(8.4)平面图.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一些特殊的图(8.1-8.3).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图的基本概念(7.2-7.3)通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图的矩阵表示.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命题逻辑(1.6)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一阶逻辑(2.1)一阶逻辑基本概念.ppt
- 《离散数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一阶逻辑(2.3)一阶逻辑等值式.ppt
-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五章23讲).doc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教学大纲.doc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第二章 数列极限.doc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第三章 函数极限.doc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第四章 函数的连续性.doc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第六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doc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思考题集.doc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实验课.ppt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Matlab软件介绍.ppt
- 池州学院:《数学分析》中的数学实验.ppt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_目录.ppt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_第1章 Excel基础知识.ppt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_第2章 统计数据的采集和整理.ppt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_第3章 数据描述统计分析.ppt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_第4章 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ppt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_第5章 参数估计.ppt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_第6章 假设检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