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2.1 - §2.6)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电路基 础 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路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第二章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电路的分类及定义 支路分析法 等效与等效电路的概念 线性非时变电阻电路的简化与等效变换 几种常用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并联、混联;等效电阻的 求取;独立电源的串并联,分裂与转移;含源支路的等效 变换;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换;Y-△等效变换 具有对称性质电路的识别、简化方法 2
2 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电路的分类及定义 线性非时变电阻电路的简化与等效变换 等效与等效电路的概念 几种常用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并联、混联;等效电阻的 求取;独立电源的串并联,分裂与转移;含源支路的等效 变换;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换;Y-等效变换 支路分析法 具有对称性质电路的识别、简化方法

上游充通大兽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2.1电路的分类 按电路所含元件的性质(不包括电路中所含的独立电 源),可对电路作如下分类: 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 线性非时变电路 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 线性电路 线性时变电阻性电路 线性时变电路 线性时变动态电路 电路 非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 非线性非时变电路 非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 非线性电路 非线性时变电阻性电路 非线性时变电路 非线性时变动态电路 3
3 §2.1 电路的分类 按电路所含元件的性质(不包括电路中所含的独立电 源),可对电路作如下分类: 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 线性非时变电路 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 线性电路 线性时变电阻性电路 线性时变电路 线性时变动态电路 电路 非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 非线性非时变电路 非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 非线性电路 非线性时变电阻性电路 非线性时变电路 非线性时变动态电路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2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电路分析是指: 电路结构 由{元件特性 求、 支路电流 研究)电路性质 输入激励 支路电压 分析方法: KCL 电流 根据 KVL →列电路方程→解方程→ 电压 支路关系 u=f(i) i=g(u) 4
4 §2.2 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电路分析是指: 电路结构 由 元件特性 输入激励 求 支路电流 支路电压 研究电路性质 分析方法: KCL KVL ( ) ( ) u f i i g u 根据 支路关系 列电路方程 解方程 电流 电压

上游充通大学 §2.2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例求右图所示网 络中各支路的电流 和电压。 1 分析:将电阻及与之 串连的电压源看作一 条支路,该电路有6 条支路,4个节点,7 个回路。 5
5 例 求右图所示网 络中各支路的电流 和电压。 分析:将电阻及与之 串连的电压源看作一 条支路,该电路有6 条支路,4个节点,7 个回路。 §2.2 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上游充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2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一、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求解对象,根据KCL列 写独立节点方程,根据KVL列写独立 回路方程,再用消元法、克莱姆法则、 矩阵求逆等方法求解之。 R 有n1个,即4-1=3个独立节点方程。 有=b-+1个,即6-3=3个独立回路方程。 有b=6个独立支路方程(以电流表示电压)u=4s1+R1i1,u2=42+Ri2等。 共2b即12个方程,求解6个电流和6个电压变量。 将支路方程代入KVL方程中消去支路电压变量。 求出支路电流。最后,求出各个支路电压。 6
6 一、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求解对象,根据KCL列 写独立节点方程,根据KVL列写独立 回路方程,再用消元法、克莱姆法则、 矩阵求逆等方法求解之。 有n-1个,即4-1=3个独立节点方程。 有l=b-n+1个,即6-3=3个独立回路方程。 有b=6个独立支路方程(以电流表示电压)u1=us1+R1 i1,u2=us2+Ri2等。 共2b即12个方程,求解6个电流和6个电压变量。 将支路方程代入KVL方程中消去支路电压变量。 求出支路电流。最后,求出各个支路电压。 §2.2 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R3 支路电流法 ② 一电流为未知量 Rs ① ③ R KCL: R R2 N 11-13-5=0 ④ I5-14-l6=0 13+I6-I2=0 KVL: ②6R6 1 (3 Ril1+RsIs+R414-VsI=0 R R R6d6+R2l2-V2-R4l4=0 D R3l3-R6d6-R55=0 7
7 支路电流法 ——电流为未知量 KCL: I1-I3-I5=0 I5-I4-I6=0 I3+I6-I2=0 KVL:R1I1+R5I5+R4I4-Vs1=0 R6I6+R2I2-Vs2-R4I4=0 R3I3-R6I6-R5I5=0

上游充通大学 §2.2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二、支路电压法 R ③ R 以支路电压为求解对象,根据KVL列写独立的回 路方程,根据KCL列写独立的节点方程,然后采 用消元法、克莱姆法则、矩阵求逆等方法求解之。 8
8 二、支路电压法 以支路电压为求解对象,根据KVL列写独立的回 路方程,根据KCL列写独立的节点方程,然后采 用消元法、克莱姆法则、矩阵求逆等方法求解之。 §2.2 线性非时变电阻性电路的直接分析法

上游文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2.3 等效电路 利用等效电路的概念和电路所具有的某些结构特点, 可将电路的形式加以变换而达到简化电路、减少需求 解的方程数的目的。 一、n端电路及其外特性 端电路的外部性能是指其外部端点的端电压与端电流间的 关系,这关系通常称为外特性。 N 2 n-l 36 9
9 §2.3 等效电路 利用等效电路的概念和电路所具有的某些结构特点, 可将电路的形式加以变换而达到简化电路、减少需求 解的方程数的目的。 一、n端电路及其外特性 n端电路的外部性能是指其外部端点的端电压与端电流间的 关系,这关系通常称为外特性

上游充通大学 等效电路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2.3 二、等效电路 定义:如果两个端点一一对应的n端电路N和N,具有相同 的外特性,则二者相互等效,并互称等效电路。 外特性相同,是指将相同的两组输入电压(或电流)分别接 入两个电路,会得出相同的两组电流(或电压)。 外特性相同的两个等效电路,它们的内部结构可以有很大 的不同。 ©从一个电路变换成它的等效电路,称等效变换。 10
10 二、等效电路 定义: 如果两个端点一一对应的n端电路N1和N2具有相同 的外特性,则二者相互等效,并互称等效电路。 外特性相同,是指将相同的两组输入电压(或电流)分别接 入两个电路,会得出相同的两组电流(或电压)。 外特性相同的两个等效电路,它们的内部结构可以有很大 的不同。 从一个电路变换成它的等效电路,称等效变换。 §2.3 等效电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4.3 受控电源 §1.4.4 运算放大器 §1.4.5 理想变压器 §1.4.6 回转器 §1.4.7 负转换器.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4.2 独立电源 §1.4.2 几种典型的独立源信号波形及其符号.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4.1 电阻元件及其约束方程 §1.4.1 功率和能量.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3.1 基尔霍夫定律 §1.3.2 基尔霍夫定律 §1.3.3 从网络到图 §1.3.4 KCL、KVL的矩阵形式 §1.3.5 特勒根定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数字电子技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数字电子技术——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常用半导体器件.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多级放大电路.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自动控制小车电路原理与演示程序说明.pdf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自动控制小车焊接.pdf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软件编译与下载(工创1:自动控制小车).doc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自动控制小车电路原理与演示程序说明.pdf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电源板元件清单.doc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电子元件介绍.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智能小车_焊接.pdf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历年优秀作业.pdf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课程教学资源_Altium Designer 电路板设计.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B)》教学资源_Reference Book_数字信号处理及其matlab实现.pdf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B)》教学资源(参考资料)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Principle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Third Edition(John G. Proakis、Dimitris G. Manolaki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B)》教学资源_Reference Book_Introduction to Signal Processing.pdf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7 具有对称性质的电路.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9 节点分析法系统方法 §2.10 网孔分析法 §2.11 基本回路分析法 §2.12 基本割集分析法.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13 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分析 §2.14 二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分析.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14 二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分析.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14 二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分析 §2.15 电路的对偶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路定理 §3.1 替代定理 §3.2 叠加定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路定理 §3.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路定理 §3.4 互易定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通信基本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Fundamental of Communication Circuits Lecture 1 Introduction.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8 回路分析法 §2.9 节点分析法.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讲义)Introduction(Semiconductor processing).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课程实验)HSPICE SIMULA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课程实验)Lab #1:HSPICE Simulation.pdf
- 《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IC testing_3D DFT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pdf
- 《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IC testing_An introduction to IC testing.pdf
- 《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IC testing_DESIGN AND TESTING OF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 USING BUILT IN SELF TEST SCHEME FOR FPGAs.pdf
- 《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IC testing_Design, Manufacturing & Test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n the Nanotechnology Era.pdf
- 《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IC testing_IC design-for-test and testability features.pdf
- 《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IC testing_Novel Applications of Deep Learning Hidden Features for Adaptive Testing.pdf
- 《微电子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用十分鐘瞭解《圖靈獎得主》的學術貢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