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11 Marine radioactive and thermal pollution

Chap.8 marine radioactive pollution 8.1 海洋天然放射性 8.2 海洋放射性污染来源与分布 8.3 海洋放射性沉积作用 8.4 海洋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Chap.8 marine radioactive pollution 8.1 海洋天然放射性 8.2 海洋放射性污染来源与分布 8.3 海洋放射性沉积作用 8.4 海洋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8.1 海洋天然放射性 一、单个放射性元素( 40K) 二、三个天然放射系元素 (铀系、锕系、钍系) 三、宇宙射线产物 (3H、 14C、 10Be, 32Si、 129I)
8.1 海洋天然放射性 一、单个放射性元素( 40K) 二、三个天然放射系元素 (铀系、锕系、钍系) 三、宇宙射线产物 (3H、 14C、 10Be, 32Si、 129I)

早期放射性单位为居里(Ci),因居里夫人而得名。 1Ci=106μ Ci=1012μ μ Ci 1Ci=3.7×1010次核衰变/秒(dps) 目前常用的放射性强度单位为贝克(Bq) 1Bq=1dps(每秒钟衰变的次数) 1Ci= 3.7×1010Bq dpm :每分钟衰变的次数; dph :每小时衰变的次数
早期放射性单位为居里(Ci),因居里夫人而得名。 1Ci=106μ Ci=1012μ μ Ci 1Ci=3.7×1010次核衰变/秒(dps) 目前常用的放射性强度单位为贝克(Bq) 1Bq=1dps(每秒钟衰变的次数) 1Ci= 3.7×1010Bq dpm :每分钟衰变的次数; dph :每小时衰变的次数

海水中几种重要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强度 核素 A (μμCi/l) 核素 A (μμCi/l) 3H 0.6~3 226Ra 4~4.5×10-2 14C 0.16~0.18 222Rn ≈2×10-2 40K 320 210Pb 1~6.8×10-2 87Ra 2.9 210Po 0.6~4.2×10-2 238U 1.2 232Th 0.1~7.8×10-4 234U 1.3 228Th 0.2~3.1×10-3 230Th 0.6~4×10-4 235U 5×10-2
海水中几种重要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强度 核素 A (μμCi/l) 核素 A (μμCi/l) 3H 0.6~3 226Ra 4~4.5×10-2 14C 0.16~0.18 222Rn ≈2×10-2 40K 320 210Pb 1~6.8×10-2 87Ra 2.9 210Po 0.6~4.2×10-2 238U 1.2 232Th 0.1~7.8×10-4 234U 1.3 228Th 0.2~3.1×10-3 230Th 0.6~4×10-4 235U 5×10-2

8.2 海洋放射性污染来源与分布 一、 1、 2、 3、原子能工业和实验室 二
8.2 海洋放射性污染来源与分布 一、 1、 2、 3、原子能工业和实验室 二

8.3 海洋放射性沉积作用 • 人工放射性物质入海后,其中大部分具有颗 粒活性,被吸附在悬浮颗粒上,或通过凝集, 絮结等途径,沉于海底。因此,海洋沉积物 是放射元素的贮藏所。 一、与沉积物径粒的关系 二
8.3 海洋放射性沉积作用 • 人工放射性物质入海后,其中大部分具有颗 粒活性,被吸附在悬浮颗粒上,或通过凝集, 絮结等途径,沉于海底。因此,海洋沉积物 是放射元素的贮藏所。 一、与沉积物径粒的关系 二

一、 • 海洋沉积物放射性比较: 泥沉积物>沙沉积物 ; 细颗粒沉积物>粗颗粒沉积物 ; • 沉积物中垂直分布: 表层高,随深度加深逐渐降低
一、 • 海洋沉积物放射性比较: 泥沉积物>沙沉积物 ; 细颗粒沉积物>粗颗粒沉积物 ; • 沉积物中垂直分布: 表层高,随深度加深逐渐降低

沉积物中不同大小粒子的放射强度 100~200 26.0 2.0×10-4 50~100 27.4 3.0×10-4 20~50 22.6 9.0×10-4 10~20 14.0 2.5×10-3 4~10 6.1 4.6×10-3 size Weight % A (μμCi/l) (dry weight) <4 4.0 6.2×10-3
沉积物中不同大小粒子的放射强度 100~200 26.0 2.0×10-4 50~100 27.4 3.0×10-4 20~50 22.6 9.0×10-4 10~20 14.0 2.5×10-3 4~10 6.1 4.6×10-3 size Weight % A (μμCi/l) (dry weight) <4 4.0 6.2×10-3

二、 1. 沉积物氧化或还原条件不同对放射性核素的 影响。 2. 放射性元素重新从沉积物中释放进入上 覆海水(扩散作用,海流冲击,底栖 生物扰动)
二、 1. 沉积物氧化或还原条件不同对放射性核素的 影响。 2. 放射性元素重新从沉积物中释放进入上 覆海水(扩散作用,海流冲击,底栖 生物扰动)

8.4 海洋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一、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 二
8.4 海洋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一、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 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1 Mechanisms and problems of marine pollution.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和赤潮现象.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海洋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与生物地化循环.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及次级生产力.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海洋初级生产力.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替.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海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海洋非生物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生态系统概述.ppt
-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授课教师:黄凌风、郭丰).ppt
- 海南大学:《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城市景观生态.pptx
- 海南大学:《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环境.ppt
- 海南大学:《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城市灾害及其防治.ppt
- 海南大学:《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ppt
- 海南大学:《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12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 海洋环境保护.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2 Marine oxygen-demanded organic pollution.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3 Marine eutrophication and Red tide(part 1).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4 Marine eutrophication and Red tide(part 2).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5 Marine eutrophication and Red tide(part 3).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6 Marine eutrophication and Red tide(case study)大鹏湾环境与赤潮的研究.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7 Oil pollution of the sea 海洋石油污染(part 1/2).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8 Oil pollution of the sea 海洋石油污染(part 2/2).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9 海洋合成有机化合物污染 Main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pollution(part 1/2).ppt
-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 09 海洋合成有机化合物污染 Main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pollution(part 2/2).ppt
- 福州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十六个实验).doc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电子教案(授课讲义,负责人:陈健).doc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噪声污染监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土壤污染监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环境放射性监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