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一答案

基础写作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主观性叙述是指在记叙和描写人、事、物的过程中,融进作者思想、情感的叙述 2.第三人称是以“他”或“他们”的口吻进行叙述,作者本人不出现,是全视角叙述。 3.粗笔是对所描写的事物作轮廓的简单勾勒。 4。说明是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事物作清楚的解说,对事物做明白的剖释,以使读者 对说明对象有客观正确的认 5. 类比法是 用同类的事物相比,或通过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选句中的“虚实变化”,指的是以下几种变化: (1)化虚为实(3分) 化实为虚(3分 3 化神为形(4分 2。对“找到问题的焦点”应这样理解: (1)焦点是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3分) (2)就说服而言,它指的是引起作者和读者双方共同注意的那个点。这个点往往 是分歧点,分歧的关键点。(3分) (3)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可以确定观点,并进而展开论证了。(4分) 三、理解发挥题(20分) 1.这段文字的观点及说服方式是: (1)这段文字的观点是:深入的研究。(3分) (2)所采用的说服方式为:引起共鸣的说服中的形象化说服,具体说来, 是运用形象强化说服。(7分) 2.运用这种说服方式的好处是 (1)使抽象与具象有机地结合起米。(2分) (2)使文章的说服力得到强化。(4分) (3)深入浅出。(4分)
基础写作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主观性叙述是指在记叙和描写人、事、物的过程中,融进作者思想、情感的叙述。 2. 第三人称是以“他”或“他们”的口吻进行叙述,作者本人不出现,是全视角叙述。 3. 粗笔是对所描写的事物作轮廓的简单勾勒。 4. 说明是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事物作清楚的解说,对事物做明白的剖释,以使读者 对说明对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 5. 类比法是指用同类的事物相比,或通过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选句中的“虚实变化”,指的是以下几种变化: (1) 化虚为实(3 分) (2) 化实为虚(3 分) (3) 化神为形(4 分) 2.对“找到问题的焦点”应这样理解: (1)焦点是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3 分) (2)就说服而言,它指的是引起作者和读者双方共同注意的那个点。这个点往往 是分歧点,分歧的关键点。(3 分) (3)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可以确定观点,并进而展开论证了。(4 分) 三、理解发挥题(20 分) 1.这段文字的观点及说服方式是: (1)这段文字的观点是:深入的研究。(3 分) (2)所采用的说服方式为:引起共鸣的说服中的形象化说服,具体说来, 是运用形象强化说服。(7 分) 2.运用这种说服方式的好处是: (1)使抽象与具象有机地结合起来。(2 分) (2)使文章的说服力得到强化。(4 分) (3)深入浅出。(4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一试题.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24课 单元练习.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23课 分庭抗礼.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22课 对不起.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21课 言之有据.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20课 单元练习.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9课 避重就轻.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8课 刨根问底.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7课 讨价还价.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6课 单元练习.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5课 喜怒哀乐.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4课 各执一词.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3课 有话好好说.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1课 总而言之.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10课 牢骚满腹.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9课 人逢喜事.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7课 这个问题嘛.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6课 来龙去脉.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5课 左思右想.doc
- 《汉语听和说》课程授课教案(新疆版)第3课 我想问一下.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三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五试题.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四试题.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四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三试题.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题五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卷1(含参考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卷3(含参考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卷4(含参考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实训题.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卷2(含参考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卷5(含参考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卷6(含参考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基础写作试卷7(含参考答案).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李宝章).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感受理解与挖掘能力的训练.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捕捉与采集能力的训练.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表达方式的训练.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构思能力的训.doc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作文修改与讲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