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从众、服从、依从
第十二章从众、服从、依从 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群体的背景,个人之间的交往、大 社会的文化环境,乃至个人所处的人为物理条件,都会对个人的行为发生种种性 质不同的影响。不过,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方式,都是高度集中的。在行为的层 面上,从众,服从,依从,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几种主要的方式。由于这一原 因,社会心理学有关社会影响方式的知识积累也较多集中于这几个方面。 在从众,服从与依从等几种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方式中,从众较多涉及群体 对个人的影响;服从涉及个人由于社会角色关系连带而发生的影响作用:而依存 则涉及更为一般的人际影响。 第一节从众 、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 (-)从众的概念 从众( 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 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 甲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 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 俗,习惯,传统,等等。如开会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由于多数人举 手的压力而赞成多数人意见。 实际的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想象上假设的群体优势倾向,也会对人的行 为造成压力,使人选择与设想的多数人倾向相一致的行为。比如,我们在家里可 以试穿新获得的奇异服装。但当我们决定是否要把这一套衣服穿到学校时,想象 的多数人压力就可使我们放弃将衣服穿到学校的打算。 另一方面,群体的压力可以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人们通过理 性抉择选择从众行为。也可以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人不自觉 地跟随多数人的行动。足球赛后的骚乱,许多人盲目受大众行为与情绪的感染, 不自觉地采取从众的行为方式,就是典型的例证。 从众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是非常明显。任何一个社会,无 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说,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 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只
第十二章 从众、服从、依从 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群体的背景,个人之间的交往、大 社会的文化环境,乃至个人所处的人为物理条件,都会对个人的行为发生种种性 质不同的影响。不过,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方式,都是高度集中的。在行为的层 面上,从众,服从,依从,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几种主要的方式。由于这一原 因,社会心理学有关社会影响方式的知识积累也较多集中于这几个方面。 在从众,服从与依从等几种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方式中,从众较多涉及群体 对个人的影响;服从涉及个人由于社会角色关系连带而发生的影响作用;而依存 则涉及更为一般的人际影响。 第一节 从 众 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 (一)从众的概念 从众(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 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 甲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 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 俗,习惯,传统,等等。如开会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由于多数人举 手的压力而赞成多数人意见。 实际的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想象上假设的群体优势倾向,也会对人的行 为造成压力,使人选择与设想的多数人倾向相一致的行为。比如,我们在家里可 以试穿新获得的奇异服装。但当我们决定是否要把这一套衣服穿到学校时,想象 的多数人压力就可使我们放弃将衣服穿到学校的打算。 另一方面,群体的压力可以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人们通过理 性抉择选择从众行为。也可以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人不自觉 地跟随多数人的行动。足球赛后的骚乱,许多人盲目受大众行为与情绪的感染, 不自觉地采取从众的行为方式,就是典型的例证。 从众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是非常明显。任何一个社会,无 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说,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 一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只
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进行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从个人的角度说, 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够适应其赖以生存 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怎样聪明,他的知识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 多到足够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境。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来在最大 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的世界。这样,从众就是一种个人适应生存的必 要方式 (二)社会规范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 Sheri)1935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让被试 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15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光点 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这就是闻名的“自运动现 象”。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 大,从几英寸到数十英尺。但是,如果将个人组成为一个两人或三人小组,在同 一房间里一起观察,但每个人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 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 10 估计运动距离(英寸) 8个人群体群体群体 2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图12-1谢里夫群体规范形成研究的一个例证 (根据谢里夫1969年资料制作.转引自梅厄斯1990《社会心理学》(第三版)第204页)
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进行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从个人的角度说, 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够适应其赖以生存 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怎样聪明,他的知识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 多到足够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境。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来在最大 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的世界。这样,从众就是一种个人适应生存的必 要方式。 (二)社会规范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1935 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让被试 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 15 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光点。 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这就是闻名的“自运动现 象”。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 大,从几英寸到数十英尺。但是,如果将个人组成为一个两人或三人小组,在同 一房间里一起观察,但每个人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 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 图 12—l 谢里夫群体规范形成研究的一个例证 (根据谢里夫 1969 年资料制作.转引自梅厄斯 1990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第 204 页)
图12-1是一个三人小组4天中单独估计与三人一起估计时的距离变化情 况。从第二天开始,原有的个人差异逐渐缩小。并最终于第四天会聚于同一距离。 (三)群体压力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是有关从众问题研究影响最广泛的一位学者, 他于五六十年代一直致力于从众问题研究。1956年,阿希报告了一个有关群体 压力的经典实验,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原先假定,聪明人在可以顺利 看到事情真象时不会从众。但事实证明问题不这么简单,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 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 阿希将被试组成?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 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编号为第七的被试为 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 标准线 比较线 图122阿希从众实验的图例 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 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 准线一样长(见图12-2)。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 依次为1、2、3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 实验开始后,头两次比较平静无事,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 作为第6号(第6个进行判断)的真被试开始觉得知觉判断很容易、很快。在第三 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错误的判断。被试听着这些判断
图 12—1 是一个三人小组 4 天中单独估计与三人一起估计时的距离变化情 况。从第二天开始,原有的个人差异逐渐缩小。并最终于第四天会聚于同一距离。 (三)群体压力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是有关从众问题研究影响最广泛的一位学者, 他于五六十年代一直致力于从众问题研究。1956 年,阿希报告了一个有关群体 压力的经典实验,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原先假定,聪明人在可以顺利 看到事情真象时不会从众。但事实证明问题不这么简单,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 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 阿希将被试组成?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 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 名被试中,只有编号为第七的被试为 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 图 12-2 阿希从众实验的图例 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 50 套两张一组的卡 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 准线一样长(见图 12—2)。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 依次为 1、2、3 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 实验开始后,头两次比较平静无事,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 作为第 6 号(第 6 个进行判断)的真被试开始觉得知觉判断很容易、很快。在第三 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错误的判断。被试听着这些判断
困惑越来越大。因为他要等到第6个才说自己的看法,先必须听前5个人的判断。 结果,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 题。实验结果表明,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对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 一起作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 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 从众的类型 根据外员行为是否从众,及行办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 为分为以下三类。 (一)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谢 里夫实验中的群体一致便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实验情境中没有任何光点移动距离 的参照,人们自觉接受了群体的判断,在观点与行为上都与群体保持一致。在阿 希实验中,当将卡片线段的差异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从众性质也发生了逆 转,即由于难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实际上将群体的判断当成了判断的标 准。此时已是表内一致的从众。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个性高度依赖,缺乏做决定能 力的人对于群体的跟随,也属于表内一致的从众。 与群体相符及真从众,是个人与群体最理想的关系。它不引起个人心理上的 任何冲突。 (二)权宜从众 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 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 群体的一致。这种从众,就是权宜从众。典型的阿希实验中的从众,就是这种类 型的从众。因为相关的检查表明,被试实际上可以准确无误地进行正确判断。 在实际生活中,权宜从众是从众的一种主要类型。由于种种利害关系,个人 在许多情况下,不管内心看法如何,必须保持行为与群体的一致,否则将由于群 体制裁而使个人付出太大的代价。 这类从众由于外显行为同内心观点不相一致,个人处于认知不协调的状态 如果群体压力始终存在,而人们既无法脱离群体,又必须从众时,心理上的调整 全趋向于改变个人自身的态度,与群体取得意见上的一致。或者是将自己的行为
困惑越来越大。因为他要等到第 6 个才说自己的看法,先必须听前 5 个人的判断。 结果,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 题。实验结果表明,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对正确率超过 99%的被试,跟随大家 一起作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 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 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 二、从众的类型 根据外员行为是否从众,及行办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 为分为以下三类。 (一)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谢 里夫实验中的群体一致便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实验情境中没有任何光点移动距离 的参照,人们自觉接受了群体的判断,在观点与行为上都与群体保持一致。在阿 希实验中,当将卡片线段的差异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从众性质也发生了逆 转,即由于难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实际上将群体的判断当成了判断的标 准。此时已是表内一致的从众。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个性高度依赖,缺乏做决定能 力的人对于群体的跟随,也属于表内一致的从众。 与群体相符及真从众,是个人与群体最理想的关系。它不引起个人心理上的 任何冲突。 (二)权宜从众 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 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 群体的一致。这种从众,就是权宜从众。典型的阿希实验中的从众,就是这种类 型的从众。因为相关的检查表明,被试实际上可以准确无误地进行正确判断。 在实际生活中,权宜从众是从众的一种主要类型。由于种种利害关系,个人 在许多情况下,不管内心看法如何,必须保持行为与群体的一致,否则将由于群 体制裁而使个人付出太大的代价。 这类从众由于外显行为同内心观点不相一致,个人处于认知不协调的状态。 如果群体压力始终存在,而人们既无法脱离群体,又必须从众时,心理上的调整 全趋向于改变个人自身的态度,与群体取得意见上的一致。或者是将自己的行为
合理化,找出新的理由,来弥补观点与行为之间的距离,使认识系统实现协调状 态。之所以一个人久作一个群体的成员后,最终观点与群体取得了一致,原因正 是如此。 (三)不从众 不从众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 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如在群体由于某种原因而群情激奋时,作为群 体的领导者,情感上虽认同于群体,但行动上却需要保持理智,不能用自己的行 动鼓励群体的破坏性行动而逞一时之快。这是表内不一致的假不从众情况。 另一类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这是表里一致的 真不从众情况。通常情况.只有在群体对个人缺乏:吸引力,因而个人在行动时 不需要考虑与群体的一致性时才出现, 从众的原因 (-)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 行为引导。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 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遇到不明确情境时,对于多数人的行为会尤为信任。 在不了解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也会更愿意到人多的商店购物,到人多的地点 去旅行。在常识上,人们会自然地假定,那么多人的出现自有他们的理由,而在 这些理由中,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也包括在其中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人数较少的时 不法商人雇佣“托儿”来进行不正当促销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 种从众心理。 (二)对偏离的恐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格言提醒人们,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 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 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 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因此,任何人对于群体 的偏离都有很大冒险
合理化,找出新的理由,来弥补观点与行为之间的距离,使认识系统实现协调状 态。之所以一个人久作一个群体的成员后,最终观点与群体取得了一致,原因正 是如此。 (三)不从众 不从众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 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如在群体由于某种原因而群情激奋时,作为群 体的领导者,情感上虽认同于群体,但行动上却需要保持理智,不能用自己的行 动鼓励群体的破坏性行动而逞一时之快。这是表内不一致的假不从众情况。 另一类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这是表里一致的 真不从众情况。通常情况.只有在群体对个人缺乏;吸引力,因而个人在行动时 不需要考虑与群体的一致性时才出现。 三、从众的原因 (一)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 行为引导。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 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遇到不明确情境时,对于多数人的行为会尤为信任。 在不了解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也会更愿意到人多的商店购物,到人多的地点 去旅行。在常识上,人们会自然地假定,那么多人的出现自有他们的理由,而在 这些理由中,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也包括在其中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人数较少的时 候。 不法商人雇佣“托儿”来进行不正当促销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 种从众心理。 (二)对偏离的恐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格言提醒人们,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 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 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 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因此,任何人对于群体 的偏离都有很大冒险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S. Schachter)195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群体在发现有 人意见与群体不相一致时,会努力施加影响,促使其与群体取得一致。在这一实 验中,沙赫特安排三名实验助手以不同面目加入一个6人组成的群体。其中一名 所采取的态度与群体一致;一名开始态度偏离群体,后来取得一致,另一名始终 保持偏离状态。结果表明,群体的其他成员会花大量时间,对两个偏离者施加压 力,促使他们改变态度。另一方面,当群体的原有成员被问到对三名新成员怎样 评价时,群体明显表示出喜欢与接受从众者,而厌恶与拒绝偏离者。对于原先态 度不一致,但在群体引导下改变态度的新成员,群体已经将他当作普遍成员看待 而对于始终不改变态度的一名顽固分子,群体则明显倾向于将其抛弃到群体之 外 弗里德曼等人(J.L. Freedmanetal.,)1968年的实验则发现,当实验通过操 作让临时组成的6人小组相信,小组中有5个人具有相一致的特征,而另一人则 与众不同。此后,当群体被要求选择一个被试充当电击学习实验中的学生,去承 受实验中的电击痛苦时,群体中5个特征共同的被试,几乎一致选择了被认为特 征与群体不同的第六人。而当要求群体选择一人参加另一种有报酬的愉快学习实 验时,群体却可能避免选择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或者从文艺作品中,也可以经常发现类似的现 象。黑社会对于偏离者的种种残酷制裁,足以使每个卷入者轻易不敢言不。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实际上己经养成了一种尽可能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 人的从众性越大,偏离群体所产生的焦虑也越强,也就越不容易偏离。从文化特 征上说,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 (三)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 cohe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 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与群体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 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 如果说水平群体的行为参照作用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那么由于群体具有高 凝聚力,个人期望保持与群体的一致,并由此来维护群体的利益,显示对群体的 忠诚和确立自身的价值而引起的从众,则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真从众。 根据自我价值走向理论,个人对某些群体的隶属关系,是其自我同一性的重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ater)195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群体在发现有 人意见与群体不相一致时,会努力施加影响,促使其与群体取得一致。在这一实 验中,沙赫特安排三名实验助手以不同面目加入一个 6 人组成的群体。其中一名 所采取的态度与群体一致;一名开始态度偏离群体,后来取得一致,另一名始终 保持偏离状态。结果表明,群体的其他成员会花大量时间,对两个偏离者施加压 力,促使他们改变态度。另一方面,当群体的原有成员被问到对三名新成员怎样 评价时,群体明显表示出喜欢与接受从众者,而厌恶与拒绝偏离者。对于原先态 度不一致,但在群体引导下改变态度的新成员,群体已经将他当作普遍成员看待。 而对于始终不改变态度的一名顽固分子,群体则明显倾向于将其抛弃到群体之 外。 弗里德曼等人(J.L.Freedmanetal.,)1968 年的实验则发现,当实验通过操 作让临时组成的 6 人小组相信,小组中有 5 个人具有相一致的特征,而另一人则 与众不同。此后,当群体被要求选择一个被试充当电击学习实验中的学生,去承 受实验中的电击痛苦时,群体中 5 个特征共同的被试,几乎一致选择了被认为特 征与群体不同的第六人。而当要求群体选择一人参加另一种有报酬的愉快学习实 验时,群体却可能避免选择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或者从文艺作品中,也可以经常发现类似的现 象。黑社会对于偏离者的种种残酷制裁,足以使每个卷入者轻易不敢言不。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实际上已经养成了一种尽可能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 人的从众性越大,偏离群体所产生的焦虑也越强,也就越不容易偏离。从文化特 征上说,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 (三)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cohe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 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与群体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 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 如果说水平群体的行为参照作用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那么由于群体具有高 凝聚力,个人期望保持与群体的一致,并由此来维护群体的利益,显示对群体的 忠诚和确立自身的价值而引起的从众,则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真从众。 根据自我价值走向理论,个人对某些群体的隶属关系,是其自我同一性的重
要构成部分,也是其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通常认为,失业人们出现普遍的心 理问题是经济生活无着的结果。实际上,失业后人们失去了与社会发生稳定联系 的纽带,失去了社会交往,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因而自我价值出现了根本性的 危机。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与自我价值感破坏,也许远超过经济上出现危机的作 用 由于个人与群体关联的这种深刻意义,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 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心理学家兰博特(w.E. Lambert,1960)的研究表明 当教徒们听到不利于自己宗教的评价时,会甘愿忍受更大疼痛,显示自己宗教群 体的不容怀疑。研究表明,群体力的凝聚力越大,与个人的关系越密切,个人也 就越愿意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 (M. Deutsch&H.B. Gerard)1955年做过一个阿希式的实验。但他将情境变为几 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线段对比实验中出错最少,并奖励出错最少的优胜者, 以此来增加临时性实验小组的凝聚力及与个人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非 竞赛性情境相比,在竞赛情境中,群体成员更倾向于有意识地、自愿地造成一致 意见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阿希在50年代, 及莫里斯等人(W.N. Morris,SlR.S. Miller)1975年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 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 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的研究发现,当在他的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 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75%。 莫罗夫等人(M. Malofsla.J.Lot)1962年及艾伦等人 (V.L.Alen&J.M. Levin)l971年的研究则证明,群体不一致意见一旦出现 无论持不一致意见者与真被试在情感和态度上是否相同,都会导致从众率的下 降。这些研究说明,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 (二)群体的规模 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 而上升的。阿希在较早的1951年的研究中发现,两人的一致意见构成的压力
要构成部分,也是其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通常认为,失业人们出现普遍的心 理问题是经济生活无着的结果。实际上,失业后人们失去了与社会发生稳定联系 的纽带,失去了社会交往,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因而自我价值出现了根本性的 危机。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与自我价值感破坏,也许远超过经济上出现危机的作 用。 由于个人与群体关联的这种深刻意义,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 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心理学家兰博特(w.E.Lambert,1960)的研究表明, 当教徒们听到不利于自己宗教的评价时,会甘愿忍受更大疼痛,显示自己宗教群 体的不容怀疑。研究表明,群体力的凝聚力越大,与个人的关系越密切,个人也 就 越 愿 意 采 取 与 群 体 相 一 致 的 行 为 。 社 会 心 理 学 家 多 依 奇 等 人 (M.Deutsch&H.B.Gerord)1955 年做过一个阿希式的实验。但他将情境变为几 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线段对比实验中出错最少,并奖励出错最少的优胜者, 以此来增加临时性实验小组的凝聚力及与个人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非 竞赛性情境相比,在竞赛情境中,群体成员更倾向于有意识地、自愿地造成一致 意见。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阿希在 50 年代, 及莫里斯等人(W.N.Morris,Sl R.S.Miller)1975 年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 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 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的研究发现,当在他的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 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 75%。 莫 罗 夫 等 人 (M . MalofSLA . J . Lott)1962 年 及 艾 伦 等 人 (V.L.Allen&J.M.Levin)1971 年的研究则证明,群体不一致意见一旦出现, 无论持不一致意见者与真被试在情感和态度上是否相同,都会导致从众率的下 降。这些研究说明,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 (二)群体的规模 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 而上升的。阿希在较早的 1951 年的研究中发现,两人的一致意见构成的压力
明显大于一个人,从众率上升明显;三个人的一致意见又显著比两人产生更大压 力。但群体达到四人以上群体一致意见,就不再明显引起从众率的变化(见图3 12)。 ,杰拉德研究 从众百分比例 (女) 杰拉德研究 (男) 15 阿希研究 (男) 34678-16 致性多数的规模 图 群体规模与从众率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杰德勒等人1968年进行的阿希式研究,结果虽有所不同,但 都反映了同样的趋势。如图12-3所示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髙点出现稍 晚一些。但无论哪种情况,最高从众率都与阿希的研究接近。我国社会心理学工 作者80年代所做的阿希式研究得到的最高从众率为40%,类似于下面提到的米 尔格莱姆等人的研究,但同样有一个问题,即最髙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 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 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等人(S. Milgrametal,1969)的社会感染现场实验的发 现,也很好地证明了群体规模与从众率的关系 (-)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前面提到,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也 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而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 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心理学家考勒曼等人 (J.F. Colemaneta.)1958年的研究裴明,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系数男性为 o.58,女性髙达o.89。亦即问题越困难或缺乏客观标准,从众率也越高。女 性在相应的用难程度下比男性更倾向于众
明显大于一个人,从众率上升明显;三个人的一致意见又显著比两人产生更大压 力。但群体达到四人以上群体一致意见,就不再明显引起从众率的变化(见图 3 —12)。 图 12—3 群体规模与从众率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杰德勒等人 1968 年进行的阿希式研究,结果虽有所不同,但 都反映了同样的趋势。如图 12—3 所示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 晚一些。但无论哪种情况,最高从众率都与阿希的研究接近。我国社会心理学工 作者 80 年代所做的阿希式研究得到的最高从众率为 40%,类似于下面提到的米 尔格莱姆等人的研究,但同样有一个问题,即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 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 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等人(S.Milgrametal,1969)的社会感染现场实验的发 现,也很好地证明了群体规模与从众率的关系。 (---)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前面提到,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也 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而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 判 断 失 去 明 确 的 参 照 而 倾 向 于 从 众 。 心 理 学 家 考 勒 曼 等 人 (J.F.Colemanetal.)1958 年的研究裴明,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系数男性为 o.58,女性高达 o.89。亦即问题越困难或缺乏客观标准,从众率也越高。女 性在相应的用难程度下比男性更倾向于众
心理学家克雷奇等人①D.Kech&R.S. Crutchfield)1963年的研究也表明, 在被试可以非常肯定的项目上,从众率只有朽%,较为肯定的项目为24%;而 难于肯定的项目从众率为36% 个性特征时于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施奈德等人(久 Snyderetal.)1960年的研究发现,被试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性越低。我国心理 学工作者1982年的研究也发现,表现一致的独立行为被试,倾向于对自己的看 法积极而稳定,有很多的自信心。他们都强调:“尽管许多同学与我不一致,我 还是深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相反,易于从众的被试表现出自信心较差。他们表示“有几次我感到不对头, 但还是跟从了大家。”“开始我坚持,后来发现大家说得同我不一样,就开始怀疑 自己眼睛有问题,害怕自己弄错了,跟随了大家。” 晚近的研究也证明了个性对从众性的影响。艾克斯等人(w. Ickesetal.)1981 年的硏究发现,被试航果斯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董婉月1986年的硏究 发现,在中等自我卷入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上,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的被试, 从众率明显低于场依存的被试。 (四)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对于个人自己,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 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由于群体压力,迫使人们作出与多数人相同,而与原来选 择不同的态度,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群体压力而作出了态度改变。很显然, 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促使人们保持自己态度的一致,不轻易屈服于 他人的压力,从而使人们倾向于作不从众的选择。如果意见是当众表达的、则不 仅有上述自我意识更为强烈的问题,还有一个在公众面前是否有独立性,是否有 坚持自己意见的自我形象问题。这种意识会使人们选择不从众的倾向更为强烈。 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M. Deutschetal.)l955年的一个极为巧妙的研究,极 好地证明了以上推论。研究者设计了四种情境,来考察被试从众率的不同。这种 情境分别为:(1)实验的刺激呈现后,被试在听到群体其他人表达意见前,完全 不表达自己的判断。这一情境与阿希等人的实验情境相类似;(2)被试在听到别 人意见之前,先在石墨魔术本上写上自己判断的答案(魔术本即石墨与玻璃纸做 成的写字板。写字时,玻璃纸被石墨吸住,出现字迹,揭开玻璃纸,字迹即消失)
心理学家克雷奇等人(D.Krech&R.S.Crutehfield)1963 年的研究也表明, 在被试可以非常肯定的项目上,从众率只有朽%,较为肯定的项目为 24%;而 难于肯定的项目从众率为 36%。 个性特征时于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施奈德等人(久 Snyderetal.)1960 年的研究发现,被试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性越低。我国心理 学工作者 1982 年的研究也发现,表现一致的独立行为被试,倾向于对自己的看 法积极而稳定,有很多的自信心。他们都强调:“尽管许多同学与我不一致,我 还是深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相反,易于从众的被试表现出自信心较差。他们表示“有几次我感到不对头, 但还是跟从了大家。”“开始我坚持,后来发现大家说得同我不一样,就开始怀疑 自己眼睛有问题,害怕自己弄错了,跟随了大家。” 晚近的研究也证明了个性对从众性的影响。艾克斯等人(w.Ickesetal.)1981 年的研究发现,被试航果斯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董婉月 1986 年的研究 发现,在中等自我卷入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上,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的被试, 从众率明显低于场依存的被试。 (四)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对于个人自己,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 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由于群体压力,迫使人们作出与多数人相同,而与原来选 择不同的态度,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群体压力而作出了态度改变。很显然, 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促使人们保持自己态度的一致,不轻易屈服于 他人的压力,从而使人们倾向于作不从众的选择。如果意见是当众表达的、则不 仅有上述自我意识更为强烈的问题,还有一个在公众面前是否有独立性,是否有 坚持自己意见的自我形象问题。这种意识会使人们选择不从众的倾向更为强烈。 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M.Deutschetal.)1955 年的一个极为巧妙的研究,极 好地证明了以上推论。研究者设计了四种情境,来考察被试从众率的不同。这种 情境分别为:(1)实验的刺激呈现后,被试在听到群体其他人表达意见前,完全 不表达自己的判断。这一情境与阿希等人的实验情境相类似;(2)被试在听到别 人意见之前,先在石墨魔术本上写上自己判断的答案(魔术本即石墨与玻璃纸做 成的写字板。写字时,玻璃纸被石墨吸住,出现字迹,揭开玻璃纸,字迹即消失)
听完别人的反应后,再次写出自己的答案;(3)在听别人反应前,先将答案用普 通的能随便抹掉的纸张写下来,但写下的答案不用交给实验者:(4)预先写下自 己的答案,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实验结束时交给研究者。这样通过这种巧妙的实 验安排,四组被试就在四种不同的自我卷入水平下进行实验,并且卷入水平是由 低到高逐渐增加的。研究结果表明(见表12-1)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 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 来越小。 表12-1自我卷入水平与从众 条件 自我卷入水平 从众百分比 无预先表达 低 24.7 魔术本私下表达 般私下表达 公开表达 高 (五)文化差异 文化对于人们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大量的实验研究所确定。心理学家惠泰 克尔等人(J.O. Whittakereatal.)1967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复了阿希的研究。 结果表明,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表12-2是惠泰克尔等人研究的具体结果。 表122从众串的种族差异 国家或地区 从众率(%) 黎巴嫩 香港 班图☆ ☆罗得西亚的一个部落,对不从众有严厉的惩罚 米尔格莱姆1961年的研究也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实验 情境,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而费拉格(见巳 aronson,1978)的研究 则发现,日本学生明显比美国学生更具有不从众性。社会心理学家加巴里诺 (J. Garbarino)1976年对不同国家的12岁的少年所做的系统比较研究则发现,不 同国家的少年对习俗道德标准的遵从有着很显著的差异
听完别人的反应后,再次写出自己的答案;(3)在听别人反应前,先将答案用普 通的能随便抹掉的纸张写下来,但写下的答案不用交给实验者;(4)预先写下自 己的答案,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实验结束时交给研究者。这样通过这种巧妙的实 验安排,四组被试就在四种不同的自我卷入水平下进行实验,并且卷入水平是由 低到高逐渐增加的。研究结果表明(见表 12—1)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 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 来越小。 表 12-1 自我卷入水平与从众 条件 自我卷入水平 从众百分比 无预先表达 低 24.7 魔术本私下表达 16.3 一般私下表达 5.7 公开表达 高 5.7 (五)文化差异 文化对于人们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大量的实验研究所确定。心理学家惠泰 克尔等人(J.O.Whittakereatal.)1967 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复了阿希的研究。 结果表明,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表 12—2 是惠泰克尔等人研究的具体结果。 表 12-2 从众串的种族差异 国家或地区 从众率(%) 黎巴嫩 香 港 巴 西 班 图☆ 31 32 34 51 ☆罗得西亚的一个部落,对不从众有严厉的惩罚 米尔格莱姆 1961 年的研究也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实验 情境,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而费拉格(见巳 Aronson,1978)的研究 则发现,日本学生明显比美国学生更具有不从众性。社会心理学家加巴里诺 (J.Garbarino)1976 年对不同国家的 12 岁的少年所做的系统比较研究则发现,不 同国家的少年对习俗道德标准的遵从有着很显著的差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侵犯(主讲:姜俊和).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人际关系.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社会态度.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社会角色.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自我意识.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社会化.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社会认知与印象管理.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doc
-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语觉论(PPT讲稿)儿童语言获得新论(何克抗).ppt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性格.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意志.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气质.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想象和思维.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记忆.doc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doc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ppt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ppt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社会化.ppt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班级的日常管理——对偶发事件的处理.ppt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侵犯.ppt
-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李小融).ppt
-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ppt
-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
-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ppt
-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ppt
-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ppt
-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ppt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现状.ppt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信息化教育的资源支撑环境.ppt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ppt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ppt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信息化教育的硬件支撑环境.ppt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ppt
-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现代教育技术概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