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9:LTV的融资之道

案例29:LTV的融资之道 美国的LTV公司创办于1961年,在7年时间内便迅速崛起,成为全美最大的15家公 司之一。该公司的股票由每股20美元上涨到每股135美元,成为华尔街前所未有的发展最 快的大公司。该公司的老板)旨姆士林恩也随之成为华尔街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知名 度可以跟钢铁大王卡内基等人并驾齐驱 林恩于20世纪20年代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石油工人家庭,父母早逝后,被寄养 在姑母家。中学毕业时,天资聪颖的林恩穷得连买一双球鞋的钱都没有,心里很不服气,于 是离家出走,浪迹四方,靠打零工度日。19岁那年,林恩在达拉斯城定居下来,并在一家 电机行中找了一个差事。二战爆发,林恩参加了美国海军,成为一名电机技术员。1946年 退役之后,林恩认为自己创业的时候到了 为了筹措资金,林恩变卖了住房,加上平时积蓄,勉强凑足3000美元,成立了一间小 公司一—林恩电气行。主要财产只有一辆小卡车,一间租来的办公室及詹姆士·林恩的智慧 头脑 战后美国建筑业一片繁荣,办公楼和工业建筑方面的合同如雪片般飞来。林恩急忙参与 其中,抢到了几桩合同。这样,林恩的生意渐渐兴隆。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林恩电气行 的营业额已超过·100万美元了。但是,由于林恩是私人经营,须交纳许多所得税。林恩能 真正装进自己腰包里的钱,与中上等的工薪阶层相差无几。这使林恩十分气愤,心理很不平 衡 经过一番考虑,林恩决定将自己的电气行改造成公众公司。这样,至少在开始时就能减 轻税赋负担,而且比起个人纳税来,有更多合法逃税的机会。尤为重要的是,股份公司更容 易扩张,也更能满足林恩的雄心和欲望 不久,林恩电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并获准发行80万股普通股票,其中林恩拥 有50%的股权,其余的40万股以每股25美元的价格公开上市。一个小小的电气工程行竞 能公开发行股票!这的确是前所未闻的事情。得克萨斯州的证券经纪商和投资银行家都觉得 十分可笑,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林恩代理发行股票。怎么办?林恩决定亲自出马,他 找来一些老友旧识帮他推销股票。此时,当地的金融界正准备瞪大眼珠看笑话。林恩等人用 电话推销和挨家挨户推销的方式展开了推销工作。就这样,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把 上市的股票全部推销出去了。扣去各种中间费用,林恩公司实收资本5万美元。这样,林恩 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 初涉股市,即有所收获。詹姆士·林恩为之一振。在股市中尝到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甜 头后,林恩决定利用股市募集更多的资金,创立一个庞大的企业王国。 首先,林恩用现金购买了另一家电气工程公司,从而使林恩公司扩充了一倍,而公司的 股票售价在证券市场上也立即扶摇直上 如此一来,使得林恩在购买其他公司时,处境更加有利,可以不必再用现金兑现了。林
案例 29: LTV 的融资之道 美国的 LTV 公司创办于 1961 年,在 7 年时间内便迅速崛起,成为全美最大的 15 家公 司之一。该公司的股票由每股 20 美元上涨到每股 135 美元,成为华尔街前所未有的发展最 快的大公司。该公司的老板)旨姆士林恩也随之成为华尔街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知名 度可以跟钢铁大王卡内基等人并驾齐驱。 林恩于 20 世纪 20 年代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石油工人家庭,父母早逝后,被寄养 在姑母家。中学毕业时,天资聪颖的林恩穷得连买一双球鞋的钱都没有,心里很不服气,于 是离家出走,浪迹四方,靠打零工度日。19 岁那年,林恩在达拉斯城定居下来,并在一家 电机行中找了一个差事。二战爆发,林恩参加了美国海军,成为一名电机技术员。1946 年 退役之后,林恩认为自己创业的时候到了。 为了筹措资金,林恩变卖了住房,加上平时积蓄,勉强凑足 3000 美元,成立了一间小 公司——林恩电气行。主要财产只有一辆小卡车,一间租来的办公室及詹姆士·林恩的智慧 头脑。 战后美国建筑业一片繁荣,办公楼和工业建筑方面的合同如雪片般飞来。林恩急忙参与 其中,抢到了几桩合同。这样,林恩的生意渐渐兴隆。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林恩电气行 的营业额已超过·100 万美元了。但是,由于林恩是私人经营,须交纳许多所得税。林恩能 真正装进自己腰包里的钱,与中上等的工薪阶层相差无几。这使林恩十分气愤,心理很不平 衡。 经过一番考虑,林恩决定将自己的电气行改造成公众公司。这样,至少在开始时就能减 轻税赋负担,而且比起个人纳税来,有更多合法逃税的机会。尤为重要的是,股份公司更容 易扩张,也更能满足林恩的雄心和欲望。 不久,林恩电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并获准发行 80 万股普通股票,其中林恩拥 有 50%的股权,其余的 40 万股以每股 2.5 美元的价格公开上市。一个小小的电气工程行竟 能公开发行股票!这的确是前所未闻的事情。得克萨斯州的证券经纪商和投资银行家都觉得 十分可笑,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林恩代理发行股票。怎么办?林恩决定亲自出马,他 找来一些老友旧识帮他推销股票。此时,当地的金融界正准备瞪大眼珠看笑话。林恩等人用 电话推销和挨家挨户推销的方式展开了推销工作。就这样,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把 上市的股票全部推销出去了。扣去各种中间费用,林恩公司实收资本 5 万美元。这样,林恩 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 初涉股市,即有所收获。詹姆士·林恩为之一振。在股市中尝到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甜 头后,林恩决定利用股市募集更多的资金,创立一个庞大的企业王国。 首先,林恩用现金购买了另一家电气工程公司,从而使林恩公司扩充了一倍,而公司的 股票售价在证券市场上也立即扶摇直上。 如此一来,使得林恩在购买其他公司时,处境更加有利,可以不必再用现金兑现了。林

恩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声誉,股票价值日益看涨。因此,林恩公司可 以把手中的股票当作现金来使用了,而不必动用自己和别人的现金 随后,林恩公司又出新招,买下另一家电子公司,并把它整合为林恩公司的一部分,更 名为林恩电子公司。这样,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势更高。紧接着,林恩公司又用极其相似的方 式,购买兼并了阿提克电子公司和迪姆柯电子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林恩·阿提克电子公司 和林恩·迪姆柯电子公司 从此,林恩的社会形象有了巨大改变,他已不再被世人看成是一个小生意人。林恩手中 新崛起的公司,营业额早巳达到1500万美元。 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林恩老板的经营胃口也越来越大。林恩公司的下一个收 购目标瞄准了著名的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一一美国重要的飞机和导弹制造厂 然而,林恩这次遇到的却是一个强大而又顽固的对手。兼并收购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 司的交易做得并不顺利。于是,林恩采用了一种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从国内证券市场公 开收购休斯·福特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林恩公司和休斯·福特公司的现有股东私下议价 成交。这样的结果,使林恩公司迅速取得了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近40%的股权,成为 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股东。·林恩的更为长远的目标是收购比休斯·福特股份有 限公司更为有名的公司,使林恩企业王国——LTV集团企业发展得更为壮大,经营业绩更 为辉煌 在林恩精心策划下,一场更为精彩的兼并收购战开始了。这就是吞并威尔逊公司。 威尔逊公司是一家庞大的老牌公司,而且是一个集团企业。威尔逊公司的经营思想比较 保守,多年以来主要经营肉类包装、运动器材和药品三个行业。威尔逊公司每年营业额高达 10亿美元,为林恩的LTV集团企业的两倍。 即便这样,雄心勃勃的林恩仍然打定主意要买下威尔逊公司。旁人难免觉得,林恩这次 的结局定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但是,林恩却再度得手了。他是怎样成功的呢?当然还是用他 的那套老办法,借钱生财。 威尔逊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是美国华尔街所谓的价位偏低型的股票。就是说,威尔逊公 司的股票与相同或类似企业股票相比较,它的价位是偏低了一些。导致威尔逊公司股票价格 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威尔逊公司不爱做广告,也不会在股市上有意哄抬自己股票的价格,因 而众多股资者对它都不太注意 经过一番周密的分析,林恩估计只需要8000万美元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足以控制该公 司的股权。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林恩到哪里才能弄到8000万美元呢? 天无绝人之路。首先,林恩以他的LTV公司所持有的正在剧烈上涨的股票做抵押,从 银行借到了8000万美元。然后用这笔贷款买下了威尔逊公司的股票,威尔逊就此成为LTV 的一部分。 但是与此同时,LTⅤ公司却背上了8000万美元的高额负债,如何才能摆脱这笔巨额负 债的重压呢?这个问题困扰着LⅣVⅴ公司,也困扰着精明的林恩
恩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声誉,股票价值日益看涨。因此,林恩公司可 以把手中的股票当作现金来使用了,而不必动用自己和别人的现金。 随后,林恩公司又出新招,买下另一家电子公司,并把它整合为林恩公司的一部分,更 名为林恩电子公司。这样,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势更高。紧接着,林恩公司又用极其相似的方 式,购买兼并了阿提克电子公司和迪姆柯电子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林恩·阿提克电子公司 和林恩·迪姆柯电子公司。 从此,林恩的社会形象有了巨大改变,他已不再被世人看成是一个小生意人。林恩手中 新崛起的公司,营业额早巳达到 1 500 万美元。 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林恩老板的经营胃口也越来越大。林恩公司的下一个收 购目标瞄准了著名的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重要的飞机和导弹制造厂。 然而,林恩这次遇到的却是一个强大而又顽固的对手。兼并收购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 司的交易做得并不顺利。于是,林恩采用了一种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从国内证券市场公 开收购休斯·福特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林恩公司和休斯·福特公司的现有股东私下议价 成交。这样的结果,使林恩公司迅速取得了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近 40%的股权,成为 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股东。·林恩的更为长远的目标是收购比休斯·福特股份有 限公司更为有名的公司,使林恩企业王国——LTV 集团企业发展得更为壮大,经营业绩更 为辉煌。 在林恩精心策划下,一场更为精彩的兼并收购战开始了。这就是吞并威尔逊公司。 威尔逊公司是一家庞大的老牌公司,而且是一个集团企业。威尔逊公司的经营思想比较 保守,多年以来主要经营肉类包装、运动器材和药品三个行业。威尔逊公司每年营业额高达 10 亿美元,为林恩的 LTV 集团企业的两倍。 即便这样,雄心勃勃的林恩仍然打定主意要买下威尔逊公司。旁人难免觉得,林恩这次 的结局定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但是,林恩却再度得手了。他是怎样成功的呢?当然还是用他 的那套老办法,借钱生财。 威尔逊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是美国华尔街所谓的价位偏低型的股票。就是说,威尔逊公 司的股票与相同或类似企业股票相比较,它的价位是偏低了一些。导致威尔逊公司股票价格 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威尔逊公司不爱做广告,也不会在股市上有意哄抬自己股票的价格,因 而众多股资者对它都不太注意。 经过一番周密的分析,林恩估计只需要 8 000 万美元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足以控制该公 司的股权。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林恩到哪里才能弄到 8000 万美元呢? 天无绝人之路。首先,林恩以他的 LTV 公司所持有的正在剧烈上涨的股票做抵押,从 银行借到了 8 000 万美元。然后用这笔贷款买下了威尔逊公司的股票,威尔逊就此成为 LTV 的一部分。 但是与此同时,LTV 公司却背上了 8 000 万美元的高额负债,如何才能摆脱这笔巨额负 债的重压呢?这个问题困扰着 LTV 公司,也困扰着精明的林恩

在这个关键时候,LTV集团企业的最宝贵的财富一一林恩的头脑再次发挥了意想不到 的巨大威力。林恩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令当时整个美国华尔街为之瞠目结舌,惊讶得简直 透不过气来。这是林恩借别人的钱生利招术中最为高明的一招,可谓精彩绝伦。 林恩的办法是,将大部分的债务都转移到威尔逊公司的账户上面。这样一来,威尔逊公 司就成了替罪羊——债务人,成了负债一方,LTⅤ公司却与任何负债无关。然后,林恩将 威尔逊公司拆成三个子公司一一肉类加工公司、运动器材公司和制药公司。改组成功之后, 林思让每一家子公司都独立发行自己的股票。这三家新成立的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仍属于 LTV所有,其余的股份向公众发售,发售新股所获得的股金,正好可以用来偿付从银行贷 来的那笔金额为8000万美元的巨额贷款。 就这样,詹姆士·林恩在自己几乎不掏一文的情况下,把威尔逊公司这样一家庞大的老 牌公司彻底兼并了 人们当时的结论是:林恩指挥LTV公司的“借资生财”兼并术真可谓攻无不破。林 恩借资生财的手笔也随之载人了20世纪华尔街金融史册,堪称融资兼并的经典范例之 直到今天,人们提起LT公司时,都会首先从它的“借资生财”的发家之道谈起 讨论题: 1.在现代,林恩的这种融资手段已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需要极大的勇气,试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什么样的外界条件 2.这种方法在现代常常被用作各类金融诈骗活动,如何区分合法融资与金融诈骗? 3.试分析LTV公司使用这种方法而造成的金融上的弱点
在这个关键时候,LTV 集团企业的最宝贵的财富——林恩的头脑再次发挥了意想不到 的巨大威力。林恩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令当时整个美国华尔街为之瞠目结舌,惊讶得简直 透不过气来。这是林恩借别人的钱生利招术中最为高明的一招,可谓精彩绝伦。 林恩的办法是,将大部分的债务都转移到威尔逊公司的账户上面。这样一来,威尔逊公 司就成了替罪羊——债务人,成了负债一方,LTV 公司却与任何负债无关。然后,林恩将 威尔逊公司拆成三个子公司——肉类加工公司、运动器材公司和制药公司。改组成功之后, 林思让每一家子公司都独立发行自己的股票。这三家新成立的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仍属于 LTV 所有,其余的股份向公众发售,发售新股所获得的股金,正好可以用来偿付从银行贷 来的那笔金额为 8000 万美元的巨额贷款。 就这样,詹姆士·林恩在自己几乎不掏一文的情况下,把威尔逊公司这样一家庞大的老 牌公司彻底兼并了。 人们当时的结论是:林恩指挥 LTV 公司的“借资生财”兼并术 真可谓攻无不破。林 恩借资生财的手笔也随之载人了 20 世纪华尔街金融史册,堪称融资兼并的经典范例之一。 直到今天,人们提起 LTV 公司时,都会首先从它的“借资生财”的发家之道谈起。 讨论题: 1.在现代,林恩的这种融资手段已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需要极大的勇气,试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什么样的外界条件。 2.这种方法在现代常常被用作各类金融诈骗活动,如何区分合法融资与金融诈骗? 3.试分析 LTV 公司使用这种方法而造成的金融上的弱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30:如何对借款货币进行选择.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4:港元保卫战评论综述.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6: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的阻击手.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3:亚洲高额外汇储备:将引发世界性金融风暴?.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5:提高利率对抵御攻击性外汇投机的效果分析.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0:利率互换.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0:日本的汇率政策.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2:多西尔工业公司——外汇风险风范.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1:东南亚金融危机.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9:货币互换.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8:利用外汇交易防范汇率风险.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7: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5:美国的双缺口.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4:联系汇率制.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6: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与条件.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3:2003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2:泰国的金融危机.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11:当前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6:WTO框架下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8:阿根廷破产.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7:外汇投机新概念.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28:费切尔公司—国际企业的融资战略.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33:美国储贷业的灾难.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31:日照电厂的项目融资.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3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_案例32:关于货币制度的选择.doc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国际储备及其管理.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外汇与汇率.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改革.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国际收支理论.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汇率理论.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最优通货区理论与实践.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外汇交易.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国际融资.ppt
- 西北大学:《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国际贷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