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逐步聚合反应

步聚合反应 逐步聚合反应最基本的特征 是在低分子单体转变成高分子的过 程中反应是逐步进行的 逐步聚合反应范围广泛 绝大多数的缩聚反应 非缩聚反应 其它反应 在高分子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了大量有工业价值的聚合物
逐步聚合反应最基本的特征 是在低分子单体转变成高分子的过 程中反应是逐步进行的 逐步聚合反应范围广泛 绝大多数的缩聚反应 非缩聚反应 其它反应 在高分子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了大量有工业价值的聚合物 7

7.1缩聚反应单体及分类 缩聚反应是通过官能团相互作用而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单体常带有各种官能团: COOH、-OH、-COOR、-COC、-NH2等 1.缩聚反应单体体系 口官能度的概念 是指一个单体分子中能够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单体的官能度一般容易判断 个别单体,反应条件不同,官能度不同,如 OH 进行酰化反应,官能度为1 与醛缩合,官能度为3
7.1 缩聚反应单体及分类 官能度的概念 是指一个单体分子中能够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单体的官能度一般容易判断 个别单体,反应条件不同,官能度不同,如 缩聚反应是通过官能团相互作用而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单体常带有各种官能团: -COOH、-OH、-COOR、-COCl、-NH2等 OH 进行酰化反应,官能度为 1 与醛缩合,官能度为 3 1. 缩聚反应单体体系

对于不同的官能度体系,其产物结构不同 1-n官能度体系 种单体的官能度为1,另一种单体的官能度大 于1,即1-1、1-2、1-3、1-4体系 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属缩合反应 2-2官能度体系 每个单体都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 可得到线形聚合物,如 n HOOC(CH2)4COOH n HOCH2 CH2OH HO+COCH2∠4 COOCH2C H+(2n1)H20 缩聚反应是缩合反应多次重复结果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对于不同的官能度体系,其产物结构不同 1-n官能度体系 一种单体的官能度为1,另一种单体的官能度大 于1 ,即 1-1、1-2、1-3、1-4体系 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属缩合反应 2-2官能度体系 每个单体都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 可得到线形聚合物,如 n HOOC(CH2) 4 COOH + n HOCH2 CH2 OH HO CO(CH2 ) 4 COOCH2 CH2 O H + (2n-1) H 2 O n 缩聚反应是缩合反应多次重复结果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2官能度体系 同一单体带有两个不同且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 得到线形聚合物,如 n HORCOoH Ht oRCo LOH +(n-1)H2o 2-3、2-4官能度体系 如:苯酐和甘油反应 苯酐和季戊四醇反应/种形缩粲物 双官能度体系的成环反应 2-2或2官能度体系是线形缩聚的必要条件,但 不是充分条件 在生成线形缩聚物的同时,常伴随有成环反应
2 官能度体系 同一单体带有两个不同且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 得到线形聚合物,如 2-3、2-4官能度体系 如:苯酐和甘油反应 苯酐和季戊四醇反应 n HORCOOH H ORCO n OH + (n-1) H2 O 体形缩聚物 双官能度体系的成环反应 2-2或 2 官能度体系是线形缩聚的必要条件,但 不是充分条件 在生成线形缩聚物的同时,常伴随有成环反应

成环是副反应,与环的大小密切相关 环的稳定性如下: 5,6>7>8~11>3,4 环的稳定性越大,反应中越易成环 五元环、六元环最稳定,故易形成,如 :92 HOCH2COOH-H2O- HOCH2COOCH2COOH CHO H2o o=c C=O O—CH 2 环的稳定性与环上取代基或元素有关 八元环不稳定,取代基或元素改变,稳定性增加
成环是副反应,与环的大小密切相关 环的稳定性如下: 5, 6 > 7 > 8 ~ 11 > 3, 4 环的稳定性越大,反应中越易成环 五元环、六元环最稳定,故易形成,如 环的稳定性与环上取代基或元素有关 八元环不稳定,取代基或元素改变,稳定性增加 2 HOCH2 COOH HOCH2 COOCH2 COOH H2 O H2 O CH C O CH C O O O 2 2

如,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缩 CH3CH3 聚制备聚硅氧烷,在酸性条 CH3 件下,生成稳定的八元环 SI CH3 通过这一方法,可纯化单体 CH3Si CH3 o--Si CH3 CH3 2.缩聚反应分类 按反应热力学的特征分类 平衡缩聚反应指平衡常数小于103的缩聚反应 聚酯K4;聚酰胺K400 不平衡缩聚反应平衡常数大于103 采用高活性单体和相应措施
如,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缩 聚制备聚硅氧烷,在酸性条 件下,生成稳定的八元环 通过这一方法,可纯化单体 2. 缩聚反应分类 O Si Si O O Si O Si CH3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按反应热力学的特征分类 平衡缩聚反应 指平衡常数小于 103 的缩聚反应 聚酯 K 4;聚酰胺 K 400 不平衡缩聚反应 平衡常数大于 103 采用高活性单体和相应措施

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 线形缩聚 体型缩聚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 均缩聚: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2体系 混缩聚:两种分别带有相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 聚反应,即22体系,也称为杂缩聚 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共缩聚在混缩聚中加入第三或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 聚反应 共缩聚在制备无规和嵌段共聚物方面获得应用: 无规共缩聚可适当降低聚合物的T、Tm 可合成聚氨酯、聚酯型热塑弹性体
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 线形缩聚 体型缩聚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 均缩聚: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2 体系 混缩聚: 共缩聚在制备无规和嵌段共聚物方面获得应用: 无规共缩聚可适当降低聚合物的 Tg、Tm 可合成聚氨酯、聚酯型热塑弹性体 两种分别带有相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 聚反应,即 2-2体系,也称为杂缩聚 共缩聚 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在混缩聚中加入第三或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 聚反应

72线形缩聚反应机理 1.线型缩聚的逐步特性 以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聚酯为例 二元醇和二元酸第一步反应形成二聚体 HOROH+ HOOCR`COOH、 HOROCOR COOH HO HORO HOOCR COOH HOROCOR COOROH HOOCRCOOROCOR COOH 三聚体 三聚体 四聚体
7.2 线形缩聚反应机理 以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聚酯为例 二元醇和二元酸第一步反应形成二聚体: 1. 线型缩聚的逐步特性 HOROH HOOCR`COOH HOROCOR`COOROH HOROCOR`COOH HOROH + HOOCR`COOH + H2 O HOOCR`COOROCOR`COOH 三聚体 三聚体 四聚体 2

三聚体和四聚体可以相互反应,也可自身反应,也 可与单体、二聚体反应 含羟基的任何聚体和含羧基的任何聚体都可以进行 反应,形成如下通式: n-聚体+m-聚体=-(n+m)-聚体+水 如些进行下去,分子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显示出 逐步的特征 2.线型缩聚的可逆特性 大部分线型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但可逆程度有差别 可逆程度可由平衡常数来衡量,如聚酯化反应: OH COOH K Oco-
三聚体和四聚体可以相互反应,也可自身反应,也 可与单体、二聚体反应 含羟基的任何聚体和含羧基的任何聚体都可以进行 反应,形成如下通式: 如此进行下去,分子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显示出 逐步的特征 n-聚体 + m-聚体 (n + m)-聚体 + 水 2. 线型缩聚的可逆特性 大部分线型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但可逆程度有差别 可逆程度可由平衡常数来衡量,如聚酯化反应: OH + COOH OCO k1 k 1

K kI[ H2O k-1[OH[COOH 根据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将线型缩聚大致分为三类: K值小,如聚酯化反应,K≈4 副产物水对分子量影响很大 K值中等,如聚酰胺化反应,K≈300~500 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 K值很大,在几干以上,如聚碳酸酯、聚砜 可看成不可逆缩聚 对所有缩聚反应来说,逐步特性是共有的,而 可逆平衡的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对所有缩聚反应来说,逐步特性是共有的,而 可逆平衡的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 OH][ COOH] [ OCO][H O] k - k K 2 1 1 − − − = = K值小, 如聚酯化反应,K 4, 副产物水对分子量影响很大 K值中等,如聚酰胺化反应,K 300~500 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 K值很大,在几千以上,如聚碳酸酯、聚砜 可看成不可逆缩聚 根据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将线型缩聚大致分为三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配位聚合.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离子聚合.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张子勇).ppt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硼族元素.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p区元素(三).ppt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碳族元素.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各章知识题解(二).doc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过渡金属(I).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章 过渡金属(II).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一章 镧系和锕系元素.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配位化合物.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d区元素(二).ppt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铜、锌副族.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d区元素(一).ppt
- 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苯丙素类.doc
- 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生物碱类.doc
- 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doc
- 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综合试题.doc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电化学分析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核磁共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红外光谱.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热分析及其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X-射线衍射.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及应用.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原子发射光谱实验讲座.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基本原理和分析技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超导核磁共振仪操作图示.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一章 光分析导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绪论(徐开来).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章 色谱分析导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九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