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明清学术与文化

第十三讲明清学术与文化 、学术思潮的演变 、西学东渐
第十三讲 明清学术与文化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二、西学东渐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2.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 3.清朝朴学的兴起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2.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 3. 清朝朴学的兴起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以不同方式为发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 宋 提供了宇宙论、本体论的论证。 ▲以儒家的圣人为理想人格,以实现圣 陈来著 明 人的精神境界为人生的终极目的。 理 ▲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道德原 学 理,以不同方式论证儒家的道德原理具 有内在的基础,以存天理、去人欲为道 德实践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而提 出并实践各种“为学功夫”即具体的修 养方法。这些方法的条目主要来自《四 魔论宋明理学 书》及早期道学的讨论,而特别集中于 包括心学)的特点心性的功夫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四方上下日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往古来今日宙 《大学》八条目 宇宙便是吾心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 吾心便是宇宙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 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 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 今之论学者只务添人底,自家 乎其极。至其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 只是减他底,此所以不同。 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朱熹《大学格物补传》 陆九渊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 流余裔,师承有自,矩镬秩 王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 可 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 取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 献章、王守仁始。宗献章者 日江门之学,孤行独诣,其 传不远。宗守仁者日姚江之 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 驰。门徒遍天下,流传百余 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 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 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明史·儒林传序》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 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 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 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之后, 尽去枝叶,一意本源… 先生悯宋儒之后,学者以知识为知,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 理为天地万物之所公共,故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 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者也。 或者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释氏 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只守此明觉;世儒则不恃 此明觉而求理于天地万物之间,所谓绝异。然其归理于天地万物、归 明觉于吾心,则一也。向外寻理,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纵是合 得本体上,已费转手… 明儒学案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 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 与害而明复,非自外得也。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 而光昧。……世儒背叛孔孟之说,昧于《大学》格物之训,而徒务博乎 其外,以求益乎其内,皆入污以求清、积垢以求明者也。弗可得已!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 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问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 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王守仁)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王守仁: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 须更问为! 王畿:良知者,是非之心,其机存乎一念。发一念而安,即是是;发 一念而不安,即是非。安则必为之,举世非之有所不顾;不安 则必去之,得尽便宜有所不为 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 李贽: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 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门四句敏 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 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 王畿的发挥 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王艮)、龙溪(王畿)而风行天下,亦因泰 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 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然龙溪之后,力量无过于龙溪者,又得 江右为之救正,故不至十分决裂。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 蛇,传至颜山农(钧)、何心隐一派,途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 黄宗羲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学术思潮的演变 1.王守仁及其影响 嘉、隆之际,讲学者盛行于海内。而至其弊也,借讲学而为豪侠之 具,复借豪侠而为贪橫之私。其术本不足动人,而失志不逞之徒,相 与鼓吹羽翼,聚散闪倏,几令人有黄巾、五斗之忧。盖自东越之变为 泰州,犹未至大坏,而泰州之变为颜山农,则鱼馁肉烂,不可复支。 颜山农者,其别号也。楚人,读经书不能句读,亦不多识字,而好意 见,穿凿文义,为奇袤之谈。问得一二语合,亦自洒然可听。所至, 必先使其徒预往,张大炫耀其术,至则无识浅中之人,亦有趋而附 者。每言人之好贪财色,皆自性生,其一时之所为,实天机之发,不 可壅阏之,第过而不留,勿成固我而已… 何心隐者,其材高于山农,而幻胜之。……每言:天地一杀机而已。 尧不能杀舜,舜不能杀禹,故以天下让。汤、武能杀桀、纣,故得天 王世贞《弇州史料后集》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 王守仁及其影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汉语语音的演变与古今语音的异同.pptx
- 山东英才学院:《幼儿教师口语》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ppt
- 《汉译英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诗篇)第二章 汉语词语英译(现代汉语句子英译).ppt
- 中山大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适用语言学探索 The dialectic of theory and practice:SFL as an appliable linguistics.ppt
-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PPT讲稿)单句.ppt
- 小說寫作(PPT讲稿).ppt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90年代小说(一).ppt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ppt
- 四大名著《红楼梦》赏析(PPT讲稿)《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诗词.ppt
-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PPT讲稿.pptx
- 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PPT讲稿).ppt
- 语理分析(PPT讲稿)语害三分架构.pps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王余光).ppt
- 《美国文学史》课程PPT教学课件:Chapter 26 多民族文学 Multiethnic Literature(二).ppt
- 陈太丘与友期行(PPT讲稿).ppt
- 《中文创意写作》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文学感官世界——认识现代诗.ppt
- 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概说》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特征、古代科学成就、在近代落伍的社会原因).ppt
- 《古代汉语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通论——古书的读音问题.pptx
- 《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Language & Culture.ppt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如何开展科技写作(汪涛).pptx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pdf
- 临沂大学文学院:《史记讲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史记研究(《史记》的创作宗旨和体制).ppt
- 《红楼梦》教学研究(PPT课件讲稿)又名《石头记》.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pdf
-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辅导:传承中华文化感受汉字魅力(PPT讲稿).ppt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思潮(1949年 - 1966年).ppt
-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大学语文》升本入学考试大纲.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80年代小说(一).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李白.ppt
- 乔治·戈登·拜伦(PPT课件讲稿)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ppt
- 山东英才学院:普通话与演讲专题讲座(PPT讲稿,主讲人:白朝霞).ppt
- 《发展汉语》课程初级综合(PPT课件讲稿)第5课 为什么我一个人站着吃.pptx
-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ppt
- 求职信写作(PPT讲稿)Cover Letter.ppt
- 西安培华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案课件)宋代文学(共八章).ppt
- 香港理工大学:姓名学(PPT讲稿)由汉字起源到姓名学.ppt
-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ppt
- 山东大学:现实主义文学与哈克贝利·费恩的冒险(PPT讲稿)Literature of Realism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ppt
-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