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6 第六章 金藻门

第五节 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
第五节 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

一、主要特征 1. 双壳类:体侧扁,两侧对称,具两片贝壳。 2. 无头类:头部退化,无触角、眼、齿舌、颚片等头部器官 3. 斧足类:身体腹面有侧扁而呈斧状的足。 4. 瓣鳃类:在外套腔内有瓣状的鳃。 5. 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构成,心室常被直肠穿过。 6. 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 7. 神经系统简单,由脑、足和侧脏三对神经节构成。 8. 一般雌雄异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淡水 蚌类还有钩介幼虫期
一、主要特征 1. 双壳类:体侧扁,两侧对称,具两片贝壳。 2. 无头类:头部退化,无触角、眼、齿舌、颚片等头部器官 3. 斧足类:身体腹面有侧扁而呈斧状的足。 4. 瓣鳃类:在外套腔内有瓣状的鳃。 5. 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构成,心室常被直肠穿过。 6. 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 7. 神经系统简单,由脑、足和侧脏三对神经节构成。 8. 一般雌雄异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淡水 蚌类还有钩介幼虫期

生殖孔 肾孔 心耳 消化腺 前大动脉 心室 肾脏 围心腔膜 后木动脉 胃 直肠 后闭壳肌 前闭壳肌 肛门 出水管 进水每 右侧鰓瓣 足 生殖腺 小肠 外套膜

二、形态构造 1、壳顶 贝壳背部中央的突出,最早形成的部分。一般 略向前倾斜,位置常靠近前端,也有靠近后端的。 两侧不等贝壳-壳顶不在中央 两侧相等贝壳-壳顶位于中央 2、小月面 壳顶前方的小凹陷,椭圆形或心形。 楯面 壳顶后方与小月面相对的面。 3、铰合部 贝壳背缘常较厚,其内部常有齿和齿槽,当贝壳闭时 合适的齿和齿槽在一定的位置上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 铰合齿分主齿,侧齿或拟主齿。 主齿强壮呈臼状,位于壳顶下方。 侧齿呈狭长形,以壳顶为界分前侧齿和后侧齿。 在珠蚌科的种类常不具正式的主齿,仅有拟主齿(不是正式的主齿 而是一种关节状的齿)和侧齿
二、形态构造 1、壳顶 贝壳背部中央的突出,最早形成的部分。一般 略向前倾斜,位置常靠近前端,也有靠近后端的。 两侧不等贝壳-壳顶不在中央 两侧相等贝壳-壳顶位于中央 2、小月面 壳顶前方的小凹陷,椭圆形或心形。 楯面 壳顶后方与小月面相对的面。 3、铰合部 贝壳背缘常较厚,其内部常有齿和齿槽,当贝壳闭时 合适的齿和齿槽在一定的位置上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 铰合齿分主齿,侧齿或拟主齿。 主齿强壮呈臼状,位于壳顶下方。 侧齿呈狭长形,以壳顶为界分前侧齿和后侧齿。 在珠蚌科的种类常不具正式的主齿,仅有拟主齿(不是正式的主齿 而是一种关节状的齿)和侧齿

4、韧带 在铰合部两侧的角质物,具有弹性,连接 两壳的背缘,具有开启贝壳的作用。 外韧带位于壳顶后面背缘的两壳间。 内韧带位于壳顶下方铰合部中央的韧带槽
4、韧带 在铰合部两侧的角质物,具有弹性,连接 两壳的背缘,具有开启贝壳的作用。 外韧带位于壳顶后面背缘的两壳间。 内韧带位于壳顶下方铰合部中央的韧带槽

5、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环形。 放射肋: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条纹。 生长线和放射肋有的相互交织成格状,或呈鳞片状和 棘状突起。有的表面有色彩和花纹
5、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环形。 放射肋: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条纹。 生长线和放射肋有的相互交织成格状,或呈鳞片状和 棘状突起。有的表面有色彩和花纹

6、贝壳内肌痕 外套痕:外套膜环肌肌痕。 外套窦:水管肌痕,是外套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 闭壳肌痕:1个或前后2个。 缩足肌痕和伸足肌痕:靠近闭壳肌痕
6、贝壳内肌痕 外套痕:外套膜环肌肌痕。 外套窦:水管肌痕,是外套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 闭壳肌痕:1个或前后2个。 缩足肌痕和伸足肌痕:靠近闭壳肌痕

7、贝壳的测量: 壳高:由壳顶到腹缘的距离。 壳长:前后两端之间 的距离。 壳宽: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
7、贝壳的测量: 壳高:由壳顶到腹缘的距离。 壳长:前后两端之间 的距离。 壳宽: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

(1)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端。 (2)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3)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4)有1个闭壳肌痕的,则所在端为后端。 (5)有2个闭壳肌痕的,则较大一个所大端 为后端。 前后端确定后, 壳顶向上,壳的 前端向前,左侧 者为左壳,右侧 者为右壳。 8、方位辨别:
(1)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端。 (2)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3)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4)有1个闭壳肌痕的,则所在端为后端。 (5)有2个闭壳肌痕的,则较大一个所大端 为后端。 前后端确定后, 壳顶向上,壳的 前端向前,左侧 者为左壳,右侧 者为右壳。 8、方位辨别:

分 类 依据:绞合齿的形状、闭壳肌的发育程度和鳃的构造等。 常见亚纲和目的检索表 1(6)较合齿数很多,或退化成小结节或没.有. 翼形亚纲Pterinorphia 2(3)较合齿数多,排成一列。闭壳肌2个,约等大.蚶目Arcoida 3(2)较合齿少或无,前闭壳肌小或完全消失。 4(5)两壳相等,无壳耳. .貽贝目Mytiloida 5(4)两壳多不等,具壳耳,珍珠层发达.珍球贝目Pteri0ida 6(1)饺合齿分裂或分化成主齿(拟主齿)和前后恻齿。 了(8)韧带常在壳顶内方的匙状槽中,常具石灰质的韧带一片. 异韧带亚纲Anonalodesnacea 笋螂目Pholdonyoida 8(?)韧带通常不在壳顶内方的匙状槽中,也无石灰质的韧带片 9(10)较合齿分成拟主齿和向后方引仲的长侧齿,或退化.·. .古异齿亚纲Palacoheterodonta蚌月Unionoida 10(9)饺合齿通常分成主齿和侧告,主齿不裂成拟主齿.异齿亚纲eterodonta 11(12)较合部发达,具发达的主齿和侧齿,若无侧齿,则壳薄而呈图柱形. .帘蛤目Veneroida 12(11)铰合部不发达,较合齿有或无,若有通常仅有主齿而无侧齿.海娜目Myi0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5 第五章 甲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4 第四章 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3 第三章 红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2 第二章 蓝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 第一章 藻类概述.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4 第十四章 水生微管束植物.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3 第十三章 藻类小结.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2 第十二章 轮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1 第十一章 绿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0 第十章 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9 第九章 裸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8 第八章 硅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7 第七章 黄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6 第六章 金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5 第五章 甲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4 第四章 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3 第三章 红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2 第二章 蓝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 第一章 藻类概述.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4 第十四章 水生微管束植物.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7 第七章 黄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8 第八章 硅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9 第九章 裸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1 第一章 绪论.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2 第二章 水域环境.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3 第三章 水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4 第四章 水生生物种群.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5 第五章 水生生物群落.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6 第六章 水域生态系统.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7 第七章 水域生态系统生产力.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章 感觉系统.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2.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2.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章 生态学绪论.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7章 生活史和年龄.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8章 生长 growth.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9章 摄食 feeding.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0章 繁殖与早期发育.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0章 鱼类的感觉和行为(鱼类行为学 fish ethology).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鱼类学绪论(任课老师:唐文乔).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