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5 第五章 甲藻门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 鲍鱼:鱼类,贝类? ◼ “螺丝”:=螺蛳? ◼ 毛蚶(甲型肝炎病毒,1988,上海30多万 人感染 )和泥蚶如何区分? ◼ 海红? ◼ 柔鱼、鱿鱼、乌贼、墨鱼、章鱼如何区 分?
◼ 鲍鱼:鱼类,贝类? ◼ “螺丝”:=螺蛳? ◼ 毛蚶(甲型肝炎病毒,1988,上海30多万 人感染 )和泥蚶如何区分? ◼ 海红? ◼ 柔鱼、鱿鱼、乌贼、墨鱼、章鱼如何区 分?

概 述 1.熟知的河蚌、田螺、蜗牛、乌贼、章鱼和各种吸虫的中间寄主 2.大多数具有贝壳,代表性特征→通称贝类 3.动物界第二大门类,现生8万;化石3万多,种类数仅次于节肢动物 4.生态分布广泛,海洋、淡水、陆地,垂直分布从最高的海拔5500米 喜马拉雅山到水深1万米大洋海沟。 海产:5.8万;淡水产:1.4万;陆生:3.5万 5.与人生关系密切,含大量经济种类,18世纪初就发展为独立学科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Latin = soft) 贝类学Malacology(希腊语,软),Conchology (拉丁语,贝壳) 国际贝类学会1962年成立,每3年一次会议; 中国贝类学会1978年成立,有大批科学家从事研究
概 述 1.熟知的河蚌、田螺、蜗牛、乌贼、章鱼和各种吸虫的中间寄主 2.大多数具有贝壳,代表性特征→通称贝类 3.动物界第二大门类,现生8万;化石3万多,种类数仅次于节肢动物 4.生态分布广泛,海洋、淡水、陆地,垂直分布从最高的海拔5500米 喜马拉雅山到水深1万米大洋海沟。 海产:5.8万;淡水产:1.4万;陆生:3.5万 5.与人生关系密切,含大量经济种类,18世纪初就发展为独立学科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Latin = soft) 贝类学Malacology(希腊语,软),Conchology (拉丁语,贝壳) 国际贝类学会1962年成立,每3年一次会议; 中国贝类学会1978年成立,有大批科学家从事研究

主要特征 1. 身体不分节,通常分头、足、内脏囊(躯干部)、 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
主要特征 1. 身体不分节,通常分头、足、内脏囊(躯干部)、 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

2. 除瓣鳃类外,口腔内都有颚片或齿舌。 中央齿 缘齿 侧齿
2. 除瓣鳃类外,口腔内都有颚片或齿舌。 中央齿 缘齿 侧齿

齿舌(radula): 软体动物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 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板组成,状似锉刀,许多排角质齿构成齿舌。 软体动物摄食时齿舌作前后伸缩运动,锉碎并刮取食物。齿舌上小齿 (角质齿)的形状和数目,为软体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齿式(dental formula): 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 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横列的角质齿板通常由中央齿一个、侧齿一 对或数对、缘齿一对或多对组成。如中华圆田螺的齿式为2·2·1·2·2,表示 每列角质齿板由中央齿1个、左右对称排列的侧齿和缘齿各2个组成
齿舌(radula): 软体动物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 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板组成,状似锉刀,许多排角质齿构成齿舌。 软体动物摄食时齿舌作前后伸缩运动,锉碎并刮取食物。齿舌上小齿 (角质齿)的形状和数目,为软体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齿式(dental formula): 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 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横列的角质齿板通常由中央齿一个、侧齿一 对或数对、缘齿一对或多对组成。如中华圆田螺的齿式为2·2·1·2·2,表示 每列角质齿板由中央齿1个、左右对称排列的侧齿和缘齿各2个组成

3. 体腔退化为围心腔。神经系统退化为神经 节和神经索。 真体腔退化变小,残留在围心腔、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管腔 “遗迹” 原体腔广泛存在组织之间,间隙内充满血液,变成循环系统一部分,称 血窦 (blood sinus),贝类原体腔以血窦形式存在。 由4对主要神经节(脑、足、侧、脏)和节间的神经索组成,分别支配 调节各器官的活动。简化,与不活泼运动有关。 头足纲神经系统发达,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
3. 体腔退化为围心腔。神经系统退化为神经 节和神经索。 真体腔退化变小,残留在围心腔、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管腔 “遗迹” 原体腔广泛存在组织之间,间隙内充满血液,变成循环系统一部分,称 血窦 (blood sinus),贝类原体腔以血窦形式存在。 由4对主要神经节(脑、足、侧、脏)和节间的神经索组成,分别支配 调节各器官的活动。简化,与不活泼运动有关。 头足纲神经系统发达,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

4. 大多数海产种类间接发育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 淡水蚌类,发育经过一个具双壳的钩介幼虫期。少数软 体动物(头足类和部分腹足类)直接发育
4. 大多数海产种类间接发育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 淡水蚌类,发育经过一个具双壳的钩介幼虫期。少数软 体动物(头足类和部分腹足类)直接发育

分类 依据:贝壳、外套膜、鳃、运动器官、神经及体制是否对称等。 分7个纲。 分纲检索表 1(2)无贝壳。体呈端虫形.··. 无板纲Aplacophora 2(1)有贝壳。体不呈蠕虫形。 3(10)无清楚的头部。 4(9)贝壳若有也不是两片。 5(6)贝壳由8片组成. 多板纲Polyplacophora 6(5)贝壳为一个介壳 7(8)贝壳帽状,覆盖于身体背面.·.单板纲Monoplacophora 8(7)贝壳圈筒形.·.据足纲Scaphopoda 9(4)贝壳为两片.,.,.瓣鰓纲Lamellibranchia 10(3)有一清楚的头部。 11(12)头部具1-2对触角.壳呈螺旋形,圆锥形或没有.足纲Gastropoda 12(11)头部具长的腕. 头足纲Cephalopoda 找

第一节 无板纲Aplacophora 1. 体呈蠕虫形,左右对称,无 介壳。 2. 头部不明显,无眼和触角, 具齿舌。 3. 足退化,身体腹面有一条纵 走的腹沟,内有纤毛,用于 爬行。 4. 体外覆一外套膜,部分种类 有一囊状的外套腔,肛门、 生殖孔及2个栉鳃位于其中。全海产,如龙女簪Proneomenia
第一节 无板纲Aplacophora 1. 体呈蠕虫形,左右对称,无 介壳。 2. 头部不明显,无眼和触角, 具齿舌。 3. 足退化,身体腹面有一条纵 走的腹沟,内有纤毛,用于 爬行。 4. 体外覆一外套膜,部分种类 有一囊状的外套腔,肛门、 生殖孔及2个栉鳃位于其中。全海产,如龙女簪Proneomeni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4 第四章 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3 第三章 红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2 第二章 蓝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 第一章 藻类概述.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4 第十四章 水生微管束植物.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3 第十三章 藻类小结.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2 第十二章 轮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1 第十一章 绿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0 第十章 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9 第九章 裸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8 第八章 硅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7 第七章 黄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6 第六章 金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5 第五章 甲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4 第四章 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3 第三章 红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2 第二章 蓝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 第一章 藻类概述.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4 第十四章 水生微管束植物.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3 第十三章 藻类小结.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6 第六章 金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7 第七章 黄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8 第八章 硅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9 第九章 裸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1 第一章 绪论.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2 第二章 水域环境.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3 第三章 水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4 第四章 水生生物种群.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5 第五章 水生生物群落.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6 第六章 水域生态系统.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7 第七章 水域生态系统生产力.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章 感觉系统.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2.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2.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章 生态学绪论.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7章 生活史和年龄.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8章 生长 growth.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9章 摄食 feeding.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0章 繁殖与早期发育.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0章 鱼类的感觉和行为(鱼类行为学 fish ethology).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