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2 第二章 蓝藻门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 第二章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 第二章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一、主 要 特 征 1.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由内、外胚层与中胶 层构成
一、主 要 特 征 1.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由内、外胚层与中胶 层构成

2. 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
2. 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

3.具消循腔(原肠腔)。故称腔肠动物。有口无肛。 属低等的后生动物。 4. 具肌肉和神经的分化。 5.有刺细胞。又称刺胞动物。(录像)
3.具消循腔(原肠腔)。故称腔肠动物。有口无肛。 属低等的后生动物。 4. 具肌肉和神经的分化。 5.有刺细胞。又称刺胞动物。(录像)

6.常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世代交替现象
6.常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世代交替现象

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区别: 水螅型(polyp) 水母型(medusa) 体型 筒型 伞形 口 向上 向下 触手 口周围 外伞的边缘 消循腔 盲管状或分出小室 辐管、环管 水母型扁平,中胶层厚,神经系统在伞边缘集 中,形成神经环,并有感觉器官如平衡囊
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区别: 水螅型(polyp) 水母型(medusa) 体型 筒型 伞形 口 向上 向下 触手 口周围 外伞的边缘 消循腔 盲管状或分出小室 辐管、环管 水母型扁平,中胶层厚,神经系统在伞边缘集 中,形成神经环,并有感觉器官如平衡囊

世代交替: 水螅型世代-无性世代 水母型世代-有性世代
世代交替: 水螅型世代-无性世代 水母型世代-有性世代

二、分类: 2亚门4纲 刺细胞、缘膜、生活史中世代交替的有无等特征。 1(6)体辐射对称,具刺细胞.有刺胞亚门Cnidaria 2(5)水螅型小,有水母型,大或小。 3(4)水螅型小,常成群体。水母体小,有缘膜. .水螅虫纲Hydrozoa 4(3)通常无水螅型,水母体大,无缘膜. .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 5(2)仅有水螅型,体大,无水母型. .珊瑚虫纲Anthozoa 6(1)体两辐对称,无刺细胞,有粘细胞. .(无刺胞亚门)栉水母纲Ctenophor
二、分类: 2亚门4纲 刺细胞、缘膜、生活史中世代交替的有无等特征。 1(6)体辐射对称,具刺细胞.有刺胞亚门Cnidaria 2(5)水螅型小,有水母型,大或小。 3(4)水螅型小,常成群体。水母体小,有缘膜. .水螅虫纲Hydrozoa 4(3)通常无水螅型,水母体大,无缘膜. .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 5(2)仅有水螅型,体大,无水母型. .珊瑚虫纲Anthozoa 6(1)体两辐对称,无刺细胞,有粘细胞. .(无刺胞亚门)栉水母纲Ctenophor

钩手水母 缘膜 桃花水母
钩手水母 缘膜 桃花水母

第一节 水螅虫纲Hydrozoa 一.概述: 1. 生活史中一般有世代交替。 2.水螅型体内无隔片(和珊瑚虫纲不同)。 3.水母型有缘膜,一般个体较小,单体或群体, 后者有多态现象(管水母目)。 4.中胶层较薄,无细胞结构
第一节 水螅虫纲Hydrozoa 一.概述: 1. 生活史中一般有世代交替。 2.水螅型体内无隔片(和珊瑚虫纲不同)。 3.水母型有缘膜,一般个体较小,单体或群体, 后者有多态现象(管水母目)。 4.中胶层较薄,无细胞结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 第一章 藻类概述.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4 第十四章 水生微管束植物.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3 第十三章 藻类小结.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2 第十二章 轮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1 第十一章 绿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10 第十章 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9 第九章 裸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8 第八章 硅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7 第七章 黄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6 第六章 金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5 第五章 甲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4 第四章 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3 第三章 红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2 第二章 蓝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 第一章 藻类概述.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4 第十四章 水生微管束植物.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3 第十三章 藻类小结.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2 第十二章 轮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1 第十一章 绿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水生植物学 1.10 第十章 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3 第三章 红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4 第四章 隐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5 第五章 甲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6 第六章 金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7 第七章 黄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8 第八章 硅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水生动物学 2.9 第九章 裸藻门.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1 第一章 绪论.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2 第二章 水域环境.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3 第三章 水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4 第四章 水生生物种群.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5 第五章 水生生物群落.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6 第六章 水域生态系统.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水生生态学 3.7 第七章 水域生态系统生产力.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章 感觉系统.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2.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2.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章 生态学绪论.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7章 生活史和年龄.ppt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8章 生长 growth.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