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08第十七期(总第38期) 高等敢育研究动态 。2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墙品课程建设分为两期.第一期1500门,第 3.教师访问错品课程网站达到的效果还只能是浏 二期3000门,截至2007年,己建设1678门,其中本 览许多优秀资源而己,不能马上为他建自己课程网站所 科1270门, 专科408门 用。主要原因有: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选拔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实 (1)精品课程建设的结构化程度不高,内容覆盖 现资源的共享,截至2008年,国家精品课数量已达1678度不足,还不能为各层次学校、各类专业提供足够的资 门,但离“高质、共享”的初衷尚有较大距离。主要表 源支持。 现为: (2)资源的颗粒度太大,不能提取精品课程中的 高校中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申报成 小颗粒度资源,重构一个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课程网 功之后,普遍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精品课程网站的内站。 容基本上还是申报时的内容。随若时间的推移,网站部 (3)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共平台,以支持用户可以 分教学内容过时、老化,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原先 方便地操作精品课程网站中的内容 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 一些精品课程质量相对下降 己经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精品课程,因此点击率低, 4.精品课程经费支持不足。如2004年的精品课程 几乎 经费每门仅30000元。拍摄课堂录像价格是600元/小 无人问津 时,30000元仅够支付录像之用 2.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教有部己经连续3 持续建设困难还由于相当部分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年发文件,要求精品课程网站登录要取消密码、口令, 然而仍有精品课程无法自由访问,此外,由于精品课程 经费主要来源于国拨,无省拔,学校经费支持也很少: 的建设单位担忧发生知识产权、版权的问题,当申报成 国家一次性下拨,有的已经用完,今后建设将无经费 的电子资料 持。此外也有人员的变动(离退休,挂名负责人返回到 原岗位)原因,使里程律设处于停植状态 值的内容,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8.10冯博 新30%内容的要求,但监控不到位,可操作性差。如果没 如何持线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 有一个监控的机制,将会产生一堆网站垃圾 目前教有部加大了精品课程的支持和建设力度,主 二、 大力加强质量监控机制 要做法一是从2007年开始二期建设,课程数高达3000 整体上精品课程的质量是好的,但没有人做过定性 门:二是拨巨款建设国家级资源共享平台。还可以从以 的分析。不过有不少教师反映,有基础的课程已经评得 下几方面工作来促进国家精品课持续建设。 差不多了,每年再评这么多,来不及建设新的精品课程: 亦有人认为近年评的质量不能保证。同时,已评上的持 一、促进国京精品课持续建设的方法和建议 1,理顺精品课程建设的秩序。前5年,评选精品课 品课随着时问推廷,有的也有“老化”的现象。因此建 程的网评专家并不知道应建哪一门课程的哪一类哪一层 立精品课程的质量监控机制是使精品课程从整体上能保 次的精品课,只是从“质量”上把关,因此造成某些课 持一流质量的关键。 监控质量指标体系,应由领导 程的某层次、某类“扎堆”,而有的课程某专业类或某 部门制定统一的要求。标准“虚实结合 实的可以有 层次精品课程“空白”。今后的建设可以委托教指委提 点击率统计,更新内容、经费投入数、网站开通天数等: 出具体要求,按“订单”评选,加强建设的针对性。2 虚的是指印象、总体感觉。教育部各学科教指委可 建设和运行精品课程拟寻求“以国家建设、共享共建为 以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他们应能准确把握廷 设哪些精品课程,需要哪些类型、哪些层次(并非不论 主,学校建设为辅”的机制。精品课程的运行、经费支 持不能完全依靠一所学校。3.精品课的建设目标应由课 什么课程,各种类型、各层次都要建设),在评选和监 程建设转向到课程的内容建设,即为使用者提供小颗粒 控方面也都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度的服务,提高实用性,4.加强质量监控,延长精品课 精品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全国高校师生的使用。如何 生命期。目前基本是“只管生,不管养”,虽有每年更 吸取到他们的评价意见是难点。一定要避免由建设单位 自己找几位专家写评价意见的办法,那样容易走过场
2008·第十七期(总第 38 期) 高等教育研究动态 ·2·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分为两期,第一期 1500 门,第 二期 3000 门,截至 2007 年,已建设 1678 门,其中本 科 1270 门,专科 408 门。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选拔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实 现资源的共享。截至 2008 年,国家精品课数量已达 1678 门,但离“高质、共享”的初衷尚有较大距离。主要表 现为: 1.高校中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申报成 功之后,普遍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精品课程网站的内 容基本上还是申报时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站部 分教学内容过时、老化,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原先 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一些精品课程质量相对下降, 已经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精品课程,因此点击率低,几乎 无人问津。 2.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教育部已经连续 3 年发文件,要求精品课程网站登录要取消密码、口令, 然而仍有精品课程无法自由访问。此外,由于精品课程 的建设单位担忧发生知识产权、版权的问题,当申报成 功之后,立即拆掉某些原创性或精彩的电子资料,使得 进入名义上的精品课程网站之后,未能访问到真正有价 值的内容。 3.教师访问精品课程网站达到的效果还只能是浏 览许多优秀资源而已,不能马上为他建自己课程网站所 用。主要原因有: (1)精品课程建设的结构化程度不高,内容覆盖 度不足,还不能为各层次学校、各类专业提供足够的资 源支持。 (2)资源的颗粒度太大,不能提取精品课程中的 小颗粒度资源,重构一个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课程网 站。 (3)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共平台,以支持用户可以 方便地操作精品课程网站中的内容。 4.精品课程经费支持不足。如 2004 年的精品课程 经费每门仅 30000 元。拍摄课堂录像价格是 600 元/小 时,30000 元仅够支付录像之用。 持续建设困难还由于相当部分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经费主要来源于国拨,无省拨,学校经费支持也很少; 国家一次性下拨,有的已经用完,今后建设将无经费支 持。此外也有人员的变动(离退休,挂名负责人返回到 原岗位)原因,使课程建设处于停顿状态。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8.10/冯博 如何持续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前教育部加大了精品课程的支持和建设力度,主 要做法一是从 2007 年开始二期建设,课程数高达 3000 门;二是拨巨款建设国家级资源共享平台。还可以从以 下几方面工作来促进国家精品课持续建设。 一、促进国家精品课持续建设的方法和建议 1.理顺精品课程建设的秩序。前 5 年,评选精品课 程的网评专家并不知道应建哪一门课程的哪一类哪一层 次的精品课,只是从“质量”上把关,因此造成某些课 程的某层次、某类“扎堆”,而有的课程某专业类或某 层次精品课程“空白”。今后的建设可以委托教指委提 出具体要求,按“订单”评选,加强建设的针对性。2. 建设和运行精品课程拟寻求“以国家建设、共享共建为 主,学校建设为辅”的机制。精品课程的运行、经费支 持不能完全依靠一所学校。3.精品课的建设目标应由课 程建设转向到课程的内容建设,即为使用者提供小颗粒 度的服务,提高实用性。4.加强质量监控,延长精品课 生命期。目前基本是“只管生,不管养”,虽有每年更 新 30%内容的要求,但监控不到位,可操作性差。如果没 有一个监控的机制,将会产生一堆网站垃圾。 二、大力加强质量监控机制 整体上精品课程的质量是好的,但没有人做过定性 的分析。不过有不少教师反映,有基础的课程已经评得 差不多了,每年再评这么多,来不及建设新的精品课程; 亦有人认为近年评的质量不能保证。同时,已评上的精 品课随着时间推延,有的也有“老化”的现象。因此建 立精品课程的质量监控机制是使精品课程从整体上能保 持一流质量的关键。 监控质量指标体系,应由领导 部门制定统一的要求。标准“虚实结合”,实的可以有 点击率统计、更新内容、经费投入数、网站开通天数等; 虚的是指印象、总体感觉。 教育部各学科教指委可 以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他们应能准确把握建 设哪些精品课程,需要哪些类型、哪些层次(并非不论 什么课程,各种类型、各层次都要建设),在评选和监 控方面也都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精品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全国高校师生的使用。如何 吸取到他们的评价意见是难点。一定要避免由建设单位 自己找几位专家写评价意见的办法,那样容易走过场

2008第十七期(总第38期) 高等教育研究动态 ·2 社会应用给出评价最为公正、公平,也是力度最大的质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8.10/冯博 量监
2008·第十七期(总第 38 期) 高等教育研究动态 ·2· 社会应用给出评价最为公正、公平,也是力度最大的质 量监控。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8.10/冯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pdf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多媒体技术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pdf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新媒体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角色及应用探索(2016第1期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pdf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研究生思想教育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pdf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现象学运动的发展.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现代性的回溯.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约瑟夫阿伽西的科学观概述.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哲学探询的当代方向.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论理性及其社会功能.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西方技术文化时代的问题和出路思考罗蒂在复旦大学讲演的深层含义.doc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技术现象学简介.doc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讲 高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讲 技术创新学(现代技术创新的特点趋势).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讲 科学技术的辩证发展.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讲 科学研究的方法.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讲 科学研究选题.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讲 自然观历史演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负责人:易显飞).ppt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当前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
-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教学大纲 Marxlism.pdf
-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专题研究教案讲稿.pdf
-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教学大纲(负责人:李雨燕).docx
-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课程大纲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of Marxism.pdf
-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思政课社会实践实践大纲.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材书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电子教材(2023版).pdf
-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文(弗·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doc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材书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材(2018年版,文字版).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课件,2023)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观.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课件,2023)专题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课件,2023)专题二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课件,2023)专题四 唯物史观.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课件,2023)专题五 资本主义论(上).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课件,2023)专题六 资本主义论(下).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课件,2023)专题七 社会主义论.pdf
- 四川农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Maozedong Thought and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df
- 四川农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x
- 四川农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x
- 四川农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