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隋唐五代(共十章)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五代)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隋唐五代)

绪 隋唐五代文学概貌 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三、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与分期 ■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绪论 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 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三、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与分期 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隋唐五代文学概貌 ■诗:唐代文学的主体。诗人众多;艺术精湛; 体裁全面;影响深远。 ■文:清代所编《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 骈散文共二万余篇,内容博杂。 ■小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传奇的 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 词:产生于唐代而影响深远的新文体
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 诗:唐代文学的主体。诗人众多;艺术精湛 ; 体裁全面 ;影响深远。 文:清代所编《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 骈散文共二万余篇,内容博杂。 小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传奇的 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 词:产生于唐代而影响深远的新文体

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学的外部环境 ■思想多元,兼容并包,文学的文化氛围 ■漫游出塞,贬谪隐居,文学的创作主体 ■南北合流,嬗变演进,文学的自身发展
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学的外部环境 思想多元,兼容并包,文学的文化氛围 漫游出塞,贬谪隐居,文学的创作主体 南北合流,嬗变演进,文学的自身发展

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与分期 隋唐五代文学(581-960),凡379年,分为三段 隋代(581-618)为序幕,唐代(618-907)为主 体,五代(907-960)为尾声。唐诗通常分四期。 ■初唐(618-712):唐开国至睿宗太极,奠基期。 ■盛唐(713-765):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繁盛期 n中唐(766-826):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分化期。 晚唐(827-907):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新变期
三、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与分期 隋唐五代文学(581-960),凡379年,分为三段。 隋代(581-618)为序幕,唐代(618-907)为主 体,五代(907-960)为尾声。唐诗通常分四期。 初唐(618-712):唐开国至睿宗太极,奠基期。 盛唐(713-765):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繁盛期。 中唐(766-826):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分化期。 晚唐(827-907):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新变期

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古代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总体最为成 熟 ■相对而言,唐代硏究充分,隋代及五代较弱; 盛、中充分,初、晚较弱; ■研究方法上偏于文献与偏于鉴赏两路 ■学习方法上的两个结合,一为文史哲相结合 为文学史的贯通与文学作品的领会相结合
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古代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总体最为成 熟 相对而言,唐代研究充分,隋代及五代较弱; 盛、中充分,初、晚较弱; 研究方法上偏于文献与偏于鉴赏两路 学习方法上的两个结合,一为文史哲相结合, 一为文学史的贯通与文学作品的领会相结合

隋唐五代文学 补充参考书 ■葛兆光《唐诗选注》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 n李泽厚《美的历程》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隋唐五代文学 补充参考书 葛兆光《唐诗选注》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 李泽厚《美的历程》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一节、隋代文学 ■第二节、初唐诗坛 ■第三节、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一节、隋代文学 第二节、初唐诗坛 第三节、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1.1隋代文学 隋代文学总特点:南北文风同时并存, 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 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 处于过渡阶段。 隋代文学作家群:-部分是北齐北周的 日臣,如薛道衡、卢思道、杨素。另一部分 是由陈入隋的文人,如虞世基(虞世南之兄)、 江总、许善心(许敬宗之父)等
1.1 隋代文学 一、隋代文学总特点:南北文风同时并存, 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 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 处于过渡阶段。 二、隋代文学作家群:一部分是北齐北周的 旧臣,如薛道衡、卢思道、杨素。另一部分 是由陈入隋的文人,如虞世基(虞世南之兄)、 江总、许善心(许敬宗之父)等

1.2初唐诗坛 、王绩 二、贞观诗风 上官体 ■四、初唐四杰 ■五、文章四友 沈宋
1.2 初唐诗坛 一、王绩 二、贞观诗风 三、上官体 四、初唐四杰 五、文章四友 六、沈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英才学院:《幼儿教师口语》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声母辨正.ppt
- 山东英才学院:《幼儿教师口语》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文字.ppt
- 西华大学:《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文字与书面语.ppt
- 临沂大学文学院:《史记讲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司马迁的生活时代和生平.ppt
-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PPT讲稿)西方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悲剧).ppt
- 清华大学:方言汉语语音识别(PPT讲稿)Dialectal Chinese Speech Recognition.ppt
- 临沂大学文学院:《史记讲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史记》作品讲解——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张学成).ppt
- 运城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ppt
-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pdf
- 山东大学:现实主义文学与哈克贝利·费恩的冒险(PPT讲稿)Literature of Realism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ppt
-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ppt
- 香港理工大学:姓名学(PPT讲稿)由汉字起源到姓名学.ppt
- 西安培华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案课件)宋代文学(共八章).ppt
- 求职信写作(PPT讲稿)Cover Letter.ppt
-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ppt
- 《发展汉语》课程初级综合(PPT课件讲稿)第5课 为什么我一个人站着吃.pptx
- 山东英才学院:普通话与演讲专题讲座(PPT讲稿,主讲人:白朝霞).ppt
- 乔治·戈登·拜伦(PPT课件讲稿)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ppt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李白.ppt
- 《古代汉语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pptx
-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汉字形体的演变.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五四文学思潮与运动.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2(汉语言文学专业).pdf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资源(PPT讲稿)文学常识.ppt
-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ppt
- 山东财经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PPT课件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句法成分.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汉字的起源.pptx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停连、重音.ppt
- 《现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声韵调.ppt
- 《资治通鉴》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孙权劝学.ppt
- 运城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历史散文 第一节 春秋左氏传(中文系:关永利).ppt
- 非线性音系学(PPT课件讲稿)Non-linear Phonology.ppt
-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pdf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常用虚词.ppt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座)科学研究贵在创新.ppt
- 汉字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构(PPT讲稿)汉字的结构.pptx
- 《大学实用语文》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课程单元教学设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