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金属羰基和π酸配体化合物

第7章金属羰基和π酸配体化合物 1.d区过渡金属与羰基:CO和类羰 基:PR3(膦),PX3,:AsR3(胂,NO,:CNR(异腈) 2.d区过渡金属为低价态(零价或负价) HSAB中属于SA 配体为π酸(π acids)配体,或π受体(π acceptor) HSAB中属于SB,有空的d轨道或π轨道 (FeF63,SiF62等为HA-HB的静电作用)
第7章 金属羰基和酸配体化合物 1. d区过渡金属与羰基:CO和类羰 基 :PR3 (膦), :PX3 , :AsR3 (胂), NO, :CNR(异腈) 2. d区过渡金属为低价态(零价或负价) HSAB中属于SA 配体为酸( acids)配体,或受体( acceptor) HSAB中属于SB , 有空的d轨道或*轨道 ( FeF6 3– , SiF6 2– 等为HA-HB的静电 作用)

1金属羰基化合物( carbonyls) EAN规则(十八电子规则) 单核和多核羰基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的成键和振动光谱 制备方法 2类羰基化合物( carbon monoxide analogs)
1.金属羰基化合物(carbonyls) EAN 规则(十八电子规则) 单核和多核羰基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的成键和振动光谱 制备方法 2.类羰基化合物(carbon monoxide analogs)

羰基化合物 1890年, Mond ni(CO4 1891年, Mond fe(COl 1.有效原子数规则(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ean规则 配位电子+中心金属原子的价电子=18/16 P区元素八隅律 d区元素nsnp(m-1)d9个轨道容纳18个电子 13 5
一 .羰基化合物 1890年, Mond Ni(CO)4 1891年, Mond Fe(CO)5 1. 有效原子数规则(Effective Atomic Number EAN规则) 配位电子+中心金属原子的价电子= 18/16 P区元素 八隅律 d区元素 ns np (n-1)d 9个轨道 容纳18个电子 1 3 5

例C 3d54s 6e Mn 3d54s Te Fe 3d64s 8e cO 电子数=9+4+2+1=16 或者8+4+2+2=16 PPh3 Ir的化合物Ir( CO)CI(PPh32
例: Cr 3d54s1 6e Mn 3d54s2 7e Fe 3d64s2 8e 电子数 = 9+4+2+1=16 或者 8+4+2+2=16 d 8 Ir CO Cl PPh3 Ph3 P Ir的化合物 Ir(CO)Cl(PPh3 )2

M—co M (a)端羰基 (b)双桥羰基 (c)三桥羰基 (边桥基) (面桥基) u2-CO或μ-CO μ3-CO 提供电子数:2
(a) 端羰基 (b) 双桥羰基 (c) 三桥羰基 (边桥基) (面桥基) 2 -CO 或 –CO 3 -CO 提供电子数:2

2.单核羰基化合物 V(CO(ON) 17e(不符合EAN规则) Cr(co Mo(co)o w(co(on) 18e Fe(co)s ru(co)5( d3h) 18e Ni(CO(Ta) 18e CH3Mn(CO)s( Cty 18e(1+7+10)or(2+6+10) HMn(CO)s( Cv 18e(1+7+10)or(2+6+10) IHV(CO)(不存在) 18e WMe6(On) 12e(不符合EAN规则)
2. 单核羰基化合物 V(CO)6 ( Oh ) 17e (不符合EAN规则) Cr(CO)6 Mo(CO)6 W(CO)6 ( Oh ) 18e Fe(CO) 5 Ru(CO)5 ( D3h ) 18e Ni(CO)4 ( Td ) 18e CH3Mn(CO)5 ( C4v ) 18e (1+7+10) or (2+6+10) HMn(CO)5 ( C4v ) 18e (1+7+10) or (2+6+10) [HV(CO)6 ] ( 不存在) 18 e WMe6 ( Oh ) 12e (不符合EAN规则)

3.多核羰基化合物 O oc CO 单数族(Mnd,Cod) 0| F Fe, Ru, Os(d) O Fe,( COo CO—M CO O M(CO) M= Mn. Tc Re
3. 多核羰基化合物 单数族( Mn d7 , Co d9 ) Fe, Ru, Os ( d8 )

O 8c0 OC—C0—C0-C0 Co-Co C C O O Co,(CO),(solution Co,(CO)(solid 全部端羰基 端羰基+双桥羰基
全部端羰基 端羰基 + 双桥羰基

Fe M—· Fe M Fe M Fe3(CO)12 M3(CO) M=Ru. OS 端羰基+双桥羰基 全部端羰基 Fe3(CO)1o(u-CO)2
.[Ru3 (CO)12] Click on an image to view 3D model 端羰基+双桥羰基 全部端羰基 Fe3 (CO)10(–CO)2

M McO) Ir, (CO) M= CO Rh M(CO)o(u-CO)3 r(co)12
M4 (CO)9 (-CO)3 Ir4 (CO)1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ppt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逐步聚合反应.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配位聚合.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离子聚合.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ppt
- 暨南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张子勇).ppt
- 《全合成的科学与艺术》(英文原著)The Art and Science of Total Synthesis.pdf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题库四 芳烃.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题库三 脂环烃-对映异构体.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题库二 炔烃和二烯烃.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题库一 烷烃——单烯烃.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醇酚醚.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羧酸及衍生物命名.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综合练习.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习题二.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习题一.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醛酮(习题和答案).doc
- 东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课堂练习_醇酚醚环氧物.ppt
- 《配位滴定法》第十二章 配位滴定法.ppt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林治华).ppt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检测和毒理学安全性与功效性评价.ppt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生物碱 Alkaloids.ppt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三.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苯丙素类 Phenylpropanolds.ppt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醌类化合物 Quinonoid.ppt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糖类(碳水化合物).ppt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苯丙素类.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生物碱.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糖.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醌类.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检测和毒理学安全性与功效性评价.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总论.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二.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一.doc
- 重庆工学院:《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集.doc
- 《催化加氢》PDF电子讲义.pdf
- 《高分子化学——Polymer Chemistry》PPT讲义教学课件(绪论).ppt
-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第四章 生物碱 alkaloid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