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PID控制器模糊增益调节 ●利用 MATLAB设计模糊控制器 ●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PID 控制器模糊增益调节 ● 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利用MATLAB设计模糊控制器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模糊控制器 知识 库 设定值 精确值 模糊值 精 糊去确 yr t 值 值 输出 计算e和Ae糊}决策逻辑 模糊化 过程 模糊推理单元 在采样时刻k,误差和误差的变化定义为: k =yr-yk △ek=ek-ek-1
●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决策逻辑 去 模 糊 化 知识 库 过程 模 糊 化 模糊控制器 计 算e和e + - 模糊推理单元 精 确 值 模 糊 值 模 糊 值 精 确 值 r y k y 1 , = − − = − k k k k r k e e e e y y 在采样时刻k 误差和误差的变化定义为: 输出 设定值

▲模糊化部件 ▲知识库 ▲决策逻辑_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 ▲去模糊化部件 模糊控制中,模糊系统行为按专家知识,以语言规则描述 多输入多输出(MIMO)转化为多输入单输出(MSO)。 一般规则表示如下 R1:x1是A,x2是4 是 4. then y 是C1 R2:x1是A,x2是A2 是A2, then y是 Rn纩x1是A,x2是A……,x是An, then y是Cn x和y论域分别为U和V,用模糊隐含表示 R4→C或R∪k4(x)→B(y)
▲模糊化部件 ▲知识库 ▲决策逻辑—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 ▲去模糊化部件 模糊控制中,模糊系统行为按专家知识,以语言规则描述: 多输入多输出(MIMO)转化为多输入单输出(MISO)。 一般规则表示如下: n n n n n n n n n n n R i f x A x A x A then y C R i f x A x A x A then y C R i f x A x A x A then y C : , , , : , , , : , , , 1 1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2 2 1 1 1 1 是 是 , 是 是 是 是 , 是 是 是 是 , 是 是 R ˆ A C ˆ (x ) (y) x y U V i i Bi j i R A i j j i i i i = → 或 = → 和 的论域分别为 和 ,用模糊隐含表示: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1.模糊化的策略 ▲采用单点模糊化 ▲选择合适的模糊函数 ☆考虐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使W>5σn u(u) 20 P(u)
●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1. 模糊化的策略 ▲ 采用单点模糊化 ▲ 选择合适的模糊函数 ☆ 考虑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使 Wf 5 n ( u ) U Wf 2 n P(u) 1 0 (b) U P(u) 1 0 (a) (u) 2 n W f

☆对应于输入测量(确定的)的范围,语言变量域中 应取多少元素,即x中,取何值?一般5~30 ☆模糊变量术语集合的数目选取。在细分和粗分之间进 行折中。一般为2~10。 NM PS 0.8060.402 108-060402 mf4 f6 mfc 0806-04-02 02040608 0806-0402 0.204060.8
☆ 对应于输入测量(确定的)的范围,语言变量域中 应取多少元素,即xi 中,i 取何值?一般5~30。 ☆ 模糊变量术语集合的数目选取。在细分和粗分之间进 行折中。一般为2~10

2.模糊规则的合理调整 按照系统的动态行为可以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模糊规则 1.8 15 1.2 08 05 04 0.2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i xii a
2. 模糊规则的合理调整 按照系统的动态行为可以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模糊规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 i xii 8

根据e和e的方向和大小,选择控制量的增量u的大 小和方向。 有四种情况 1.e>0△e0(相当于ⅲ、ⅶ、x区) 4.e>0△e>0(相当于ⅳ、ⅷ、Ⅻ区 有交叉点和峰、谷点。 交叉点:e>0→e0,△e>0(d,h,l) 峰点:Ae=0,e0(e,m)
根据e和△e的方向和大小,选择控制量的增量△u的大 小和方向。 有四种情况: 4. 0 0 ( iv viii xii ); 3. 0 0 ( iii vii xi ); 2. 0 0 ( ii vi x ); 1. 0 0 ( i v ix ); 相当于 、 、 区 相当于 、 、 区 相当于 、 、 区 相当于 、 、 区 e e e e e e e e 有交叉点和峰、谷点。 0 0 ( , , ) 0 0 ( , , ) 2. 0 0, 0 ( , , ) 1. 0 0, 0 ( , , ) e e e i m e e c g k e e e d h l e e e b f j = = → → 谷点: , 峰点: , 交叉点:

控制元规则 1。如果e和≈e二者都为零,Au=0,保持现状。 2。如果l以满意的速率趋向零,Au=0,保持现状。 3。如果e不是自校正,Au不为零,取决于e和e的符号和大小。 ●对交叉点,Au符号和Ae号一样。 对b,f,,△0 对峰、谷点,4u符号和e符号样。 对c,g,k,△0 6
控制元规则: 1。如果e和△e二者都为零,△u=0, 保持现状。 2。如果e以满意的速率趋向零, △u=0, 保持现状。 3。如果e不是自校正, △u不为零,取决于e和△e的符号和大小。 ●对交叉点, △u符号和△e符号一样。 对b, f , j,u 0 对d,h,l,u 0 对c, g,k,u 0 对e,i,m,u 0 ●对峰、谷点,△u符号和e符号一样。 6

对i、V、ⅸ区,当e大时,要缩短上升时间,△u>0 当接近设定值时,△a=0或≈0。 对ⅱ、ⅵ、x区,应防止超调,Au0。 对ⅳ、ⅷ、区,应防止超调,减小谷点的峰值,Δ〃>0。 根据以上规则。我们可以选择和设计模糊控制器 的规则表
当接近设定值时, 或 。 对 、 、 区,当 大时,要缩短上升时间, ; 0 0 i v ix 0 = u e u 对ii、vi、x区,应防止超调,u 0 ● ● 当接近设定值时, 或 。 对 、 、 区,当 大时,要缩短上升时间, ; 0 0 iii vii xi 0 = u ● e u ● 对iv、viii 、xii区,应防止超调,减小谷点的峰值,u 0。 根据以上规则,我们可以选择和设计模糊控制器 的规则表 6

规则号 △ △u参考点 PB ZE PB a PM ZE PM e 23456789 PS ZE PS ZE NB NB ZE NM NM ZE NS NS NB ZE NB NS ZE NM ZE ZE NS 10 ZE PB PB cgkdh ZE PM PM 12 ZE PS PS ZEZE ZE设置点
规则号 e △e △u 参 考 点 1 PB ZE PB a 2 PM ZE PM e 3 PS ZE PS i 4 ZE NB NB b 5 ZE NM NM f 6 ZE NS NS j 7 NB ZE NB c 8 NS ZE NM g 9 ZE ZE NS k 10 ZE PB PB d 11 ZE PM PM h 12 ZE PS PS i 13 ZE ZE ZE 设置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基于神经元网络的智能控制.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智能控制概论.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无监和Hopfield网络.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遗传算法.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小脑模型连接控制器(CMAC)网络.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CMAC-application.pdf
- 电子工业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教材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引论(谢克明).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linear dynamic circuit time domain analysis.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非线性电路.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路定理.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磁路和有铁心的交流.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端口网络.ppt
-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模糊神经网络.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模糊系统辨识.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模糊逻辑与推理.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控制.ppt
-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模块(组合)网络.ppt
- 仪表综合测试(二).doc
- 仪表综合测试(一).doc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1 应变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2 压阻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1 自感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2 差动变压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3 电容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4 电涡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5 压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目录.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ppt
- 中央空调水路系统设计教程:空气调节的水系统.pdf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林君).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仪器的数据采集技术.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人机对话与数据通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