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 第一章 光的电磁理论

第一章 光的开游 制作人: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第1.1节光的电磁理论 、光是某一波段的电磁波 1.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C E010 E X Z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第1.1节 光的电磁理论 一、光是某一波段的电磁波 1.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0 0 1 c X Y Z O E H

2折射率 √E,H连接光学和电磁学的桥梁。 3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和频率范围。(真空中) 紫外 红外 入390~760nm U7.5×1014.41×1014z 二、光波是横波(振向和传問垂置) 7600A0.lmm 单色波源振动(sAco(Ot+q)A—振幅 H B cos ot+ p o 传到P点:En= A cos ol t +9o 90—初相位 圆频率O=2zV=2x/v=1/T 0波速 To=n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3.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和频率范围。(真空中) 2.折射率 r r v c n 连接光学和电磁学的桥梁。 λ 390~760nm υ 7.5×10 14~4.1×10 14Hz 二、光波是横波(振向和传向垂直) 单色波源振动 0 0 0 0 cos cos H B t E A t 传到P点: 0 cos v r E A t p 紫外 红外 o 7600A o 4000A o 50A 0.1mm ——圆频率 ) 2 2 /T 1/T ——波速 T c A——振幅 0 ——初相位

实验证明:对人眼视觉和感光仪器起作用的主要 是光的振动部分,所以,一般用电振动矢量来代 表光的振动。 光在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但频率不变,所以波长 变,波长一般指真空中的波长。 介质中 真空中 7=1t △=nr 光的强度/=4 loc 为描述方便,取相对光强4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实验证明:对人眼视觉和感光仪器起作用的主要 是光的振动部分,所以,一般用电振动矢量来代 表光的振动。 ( 光在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但频率不 变,所以波长 变,波长一般指真空中的波长。 r vt nr n n n 三、光的强度 2 0 2 A c n I 为描述方便,取相对光强 2 I A

复习: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OM=A M M t=0: X=AcoS t时刻 t x= Acos(a+Q)派幅矢量Ox X 参考圆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复习: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0 x x x A M0 M1 t A OM A t =0: x0 Acos x Acos(t ) O A M

E= A, cos(@t+po 波源振动 E A, cos(ot+o r2 在P点相遇:SP=r1S2P=r2 En=A cos ol t 01 A,cos(at+a,) E2P=A2 coso( 1+92=A, cost+a2) 0-+90 + U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P S2 · S1 · r2 r1 波源振动 20 2 02 10 1 01 cos cos E A t E A t (1) 在P点相遇:S1P=r1 S2P=r2 02 2 2 2 2 2 2 01 1 1 1 1 1 1 cos cos cos cos A t r E A t A t r E A t P P 01 1 1 1 r 02 2 2 2 r (2)

1.P点总振动 Ep=E1P+E2P=A cos a t+ o (3) (3)式中A有三种求法 用旋转矢量法最简单:如图 X A为合振动的总振幅 A=A+A+2 AA coda-a)(4)(余弦定理) A sina,+ A, sin a2 q为合振动的初相位tgq= 5) A, COSa,+A, cosa,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1. P点总振动 EP=E1P+E2P=A cos t (3)式中A有三种求法 用旋转矢量法最简单:如图 A为合振动的总振幅 1 2 2 1 2 2 2 1 2 A A A 2AA cos (4) (余弦定理) 为合振动的初相位 1 1 2 2 1 1 2 2 cos cos sin sin A A A A tg (5) 0 x (3) x 1 A1 A 1 x 2 x 2 x 2 1 2 A2

2.P点的光强与相干迭加 (1)瞬时光强Ip=A2但我们关心的是在观察时间内的 平均光强,T为观察时间或称响应时间 (2)平均光强 P A2d=A12+A2+2A1A cos(a-a T Jo I,+I,+2√I,I cos a 0 (3)非相干迭加:当位相差a-a随时间变化时,在观 察时间内取遍1~+1之间的所有值,平均值为零。 cos a )dt=0 ∵·Ip=I+I2普通光源的非相干迭加。 (4)相干迭加:当位相差C2一C=恒量,不随时间变化。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1)瞬时光强Ⅰp=A2 但我们关心的是在观察时间内的 平均光强,τ 为观察时间或称响应时间 (2)平均光强 (3) 非相干迭加:当位相差 随时间变化时,在观 察时间内取遍-1~+1之间的所有值,平均值为零。 ∴Ⅰp=Ⅰ1+Ⅰ2 普通光源的非相干迭加。 (4)相干迭加:当位相差 =恒量,不随时间变化。 0 0 1 2 2 1 2 2 2 1 2 cos 1 2 1 I A dt A A A A dt P 0 1 2 1 2 2 1 cos 1 I I 2 I I dt 0 2 1 cos( ) 0 1 dt 2 1 2 1 2. P点的光强与相干迭加

2 o cost(a2-a1)d=、so 干涉项不为零,光强的大小取决于相位差 Ip =I+1+2II coS(a2-a1 △p=a2-a1 3干涉的定义:在多个波迭加的区域内,有些地方振动始 终加强,而有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与时间无关), 这一强度按空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干涉。这种不 均匀分布的图样称干涉条纹。 煤师院物理系从守民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 干涉项不为零,光强的大小取决于相位差 3.干涉的定义:在多个波迭加的区域内,有些地方振动始 终加强,而有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与时间无关), 这一强度按空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干涉。这种不 均匀分布的图样称干涉条纹。 cos( ) cos( ) 1 0 2 1 2 1 dt 2 cos( ) 1 2 1 2 2 1 I I I I I P 2 1

4相干条件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姐位差恒定 4=|(a2=m1+(q20-q0)-2n( 12/ )=常量 O1=ah2两列波的频率相等。 ③q20-q0=常量,两列波的初相位差恒定。 两列波有相互平行的电振动分量, E, sine E2 即:Cosb≠0 E cose E 当两列波的振幅相等时,干涉现象最明显
煤师院物理系 从守民 4.相干条件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两列波有相互平行的电振动分量, 即: cos 0 当两列波的振幅相等时,干涉现象最明显。 12 两列波的频率相等。 2010常量,两列波的初相位差恒定。 [( ) ( ) 2 ( )] 1 1 2 2 2 1 20 10 r r t =常量 0 E1 E2 E2 cos E2 sin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共三十六讲).pdf
- 山东大学空间热科学中心:《场协同理论与强化换热技术》讲义.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5节 13C核磁共振波谱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4节 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 analysis of spectrograph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3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spin coupling and spin splitting.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2节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hemical shift.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1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principle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第七章 电波传播理论基础.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 第六章 电磁波的辐射.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第五章 时变电磁场.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第四章 静态电磁场求解.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第三章 静态电磁场.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第二章 宏观电磁场的基本规律.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第一章 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ppt
- 《原子物理》:原子学说讲义.ppt
- 《光学设计》参考书(PDF电子版,共十四章).pdf
- 《光学分析导论》 电磁辐射的描述.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均匀磁场与矩形导体回路面法.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8)多普勒效应.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7)波的干涉.ppt
- 《光的干涉》 第二章 光的衍射.ppt
- 《机械振动的测试》讲义电子课件.ppt
-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讲义.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量子力学》研究生入学题解(三).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量子力学》研究生入学题解(二).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量子力学》研究生入学题解(一).doc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三章 习题解答.doc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二章 习题解答.doc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磁学——第十一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电势.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有导体和介质存在时的静电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电流和磁力.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磁场的源.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振动.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机械波.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 光的干涉.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章 光的衍射.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三章 光的偏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