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在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16-1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 磁介质的分类 Ba: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 B':磁介质磁化而产生附加磁场 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为 B=b+B 定义1= B—B 相对磁导率 0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一 .磁介质的分类 B = B + B 0 B0 :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 B' :磁介质磁化而产生附加磁场 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为 §16-1 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 定义 B0 B r = ----相对磁导率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根据山的不同,磁介质分为三类: 顺磁质:>1,即B>B0,这是因B′与B 同向所致,如锰、铝、氧等 抗磁质:41,即BB0,这是因B与B 反向所致,如铜、氢、硫等 铁磁质:14>>1,即B>B0,这是因为B 不但与B同向,且比B大得多,如钴 铁、镍等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根据r的不同,磁介质分为三类: 顺磁质:r>1, 即B>B0,这是因 与 同向所致,如锰、铝、氧等 B B0 抗磁质:r>1, 即B>>B0,这是因为 不但与 同向,且比B0大得多,如钴 、铁、镍等 B B0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顺磁质和抗磁质:值约为1±1051 弱磁性物质 铁磁质 强磁性物质 定义xn=1-1-磁化率 顺磁质:xm>0 抗磁质 <0 铁磁质:xn很大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顺磁质和抗磁质: r值约为110-51 ----弱磁性物质 铁磁质: r>>1 ----强磁性物质 定义 = −1 m r ----磁化率 顺磁质:m >0 抗磁质:m <0 铁磁质:m很大

匚十六章有介质存在时的场 §16-2原子的磁矩 原子磁矩的经典模型: 原子内,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同时还有自旋核也有自旋运动, 形成磁矩 m=Ise I表示电流S表示园面积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16-2 原子的磁矩 一、原子磁矩的经典模型: 原子内,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同时还有自旋核也有自旋运动, 形成磁矩 m ISe = I表示电流,S表示园面积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设电子的质量为m,运动半径为r, 运动速率为v ev (2) 原子运动的磁是/2aT m=is=72 evr 27r 原子的角动 L=m。r(4) 原子磁矩为 e m L(5) 2m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设电子的质量为me ,运动半径为r, 运动速率为v (2) 2 r ev 2 r / v e I = = (3) 2 evr r 2 r ev m IS 2 = = = L m vr (4) = e 原子运动的磁矩 原 子 的 角 动 量 原子磁矩为 L (5) 2m e m e =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二、原子磁矩的量子模型 1、原子磁矩同样为 e 2me 2、量子力学总轨道角动量 L=mma=0,1,2, 九=1.05×10-34J.s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二、原子磁矩的量子模型: 2、量子力学总轨道角动量 1.05 10 J s L m m 0,1,2,... 3 4 = = = − L (5) 2m e m e = 1、原子磁矩同样为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例:求氧原子的总轨道角动量 L=1的轨道的总磁矩 根据轨道总磁 e 矩公式 m L\(5) L=mn m 方=1.05×10-34J.s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例:求氧原子的总轨道角动量 L=1的轨道的总磁矩 L (5) 2m e m e = 根据轨道总磁 矩公式 1.05 10 J s L m m 1 3 4 = = = −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m 方=9.27×1024JT(6) 电子自旋的角动量 S S=/2 B B 2me =927×104J/T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电子自旋的角动量 9.27 10 J/ T (6) 2m e m -2 4 e = = S S / 2 m e m e B = = e e B 2m e S m e m = = 9.27 10 J/T −2 4 =

第十六章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碳场 二顺磁质和抗磁质: 1分子固有磁矩p分子中所有的电子 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 2、抗磁质分子顺磁质分子的区别 无外磁场作用时,抗磁质分子的固有 磁矩为零,顺磁质分子的固有磁矩不为 零
第十六章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二.顺磁质和抗磁质: 1分子固有磁矩 :分子中所有的电子 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 m p 无外磁场作用时,抗磁质分子的固有 磁矩为零,顺磁质分子的固有磁矩不为 零 2、抗磁质分子顺磁质分子的区别: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磁场的源.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电流和磁力.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有导体和介质存在时的静电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电势.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磁学——第十一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二章 习题解答.doc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三章 习题解答.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量子力学》研究生入学题解(一).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量子力学》研究生入学题解(二).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量子力学》研究生入学题解(三).doc
-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讲义.ppt
- 《机械振动的测试》讲义电子课件.ppt
- 《光的干涉》 第二章 光的衍射.ppt
- 《光的干涉》 第一章 光的电磁理论.ppt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共三十六讲).pdf
- 山东大学空间热科学中心:《场协同理论与强化换热技术》讲义.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5节 13C核磁共振波谱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4节 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 analysis of spectrograph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第3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spin coupling and spin splitting.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振动.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机械波.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 光的干涉.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章 光的衍射.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三章 光的偏振.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耗散结构讲义.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热力学习题分析.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振动(Vibration)自学总结.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波动(wave).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振动、波动习题分析.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波动光学——第三章 光的干涉(Interference of light).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光的信息处理概述.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光的偏振(Polarization oflight).ppt
-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2)教学进度表.doc
- 《电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真空中的静电场、介质中的电场和磁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与绪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