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第2章 化学键与 分子结构 Chapter 2 CheicalBond and olecuar
第 2 章 化学键与 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Chapter 2

本章教学要求 认识化学键的本质;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3.掌握离子的特征,离子极化概念; 4.掌握价键理论的内容;会用价键理论解释共价键的 特征,会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解释 简单的分子结构; 5.初步认识分子轨道,掌握第二周期元素的分子轨道 特点; 6.理解金属键理论,特别是能带理论,会用能带理论 解释固体分类; 7.认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本质,会解释其对物质 性质的影响。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认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本质,会解释其对物质 性质的影响。 1.认识化学键的本质;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3.掌握离子的特征,离子极化概念; 4.掌握价键理论的内容;会用价键理论解释共价键的 特征,会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解释 简单的分子结构; 5.初步认识分子轨道,掌握第二周期元素的分子轨道 特点; 6.理解金属键理论,特别是能带理论,会用能带理论 解释固体分类; 本章教学要求

21化学键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 22离子键理论 Tonic bond theory 323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Concept of the covalent bond theory and Lewis'structure 24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 理论 VSEPR for jud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valence molecular Y2.5原子轨道的重叠一价键理论 perposition of atomic orbital--valence bond theory 26分子轨道理论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27金属键理论 Metallic bond theory 28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hydrogen bond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1 化学键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 2.2 离子键理论 Ionic bond theory 2.3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Concept of the covalent bond theory and Lewis’ structure formula 2.7 金属键理论Metallic bond theory 2.8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hydrogen bond 2.4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 理论 VSEPR for jud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valence molecular 2.5 原子轨道的重叠— 价键理论 Superposition of atomic orbital —valence bond theory 2.6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21化学键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 1.什么是化学键 熔点 2Na(s)+ Cl(g)--2NaCI(s) 氯化钠 104 颜色银灰色黄绿色无色 固态 状态固体气体 晶体 600700800900 导电性极强极弱极弱,熔融导电 通电下无变化无变化熔融下反应逆转、 2x10 液态 IxIA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1 化学键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 1. 什么是化学键 2Na (s) + Cl2 (g) 2NaCl (s) 颜色 状态 导电性 通电下 银灰色 黄绿色 无色 固体 气体 晶体 极强 极弱 极弱,熔融导电 无变化 无变化 熔融下反应逆转

不同的外在性质反映了不同的内部结构 各自内部的结合力不同 Pauling在《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中提出了用得最广泛的化学键定义:如果两个原子 或原子团)之间的作用力强得足以形成足够稳定的、 可被化学家看作独立分子物种的聚集体,它们之间就 存在化学键。简单地说,化学键是指分子内部原子之 间的强相互作用力。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Pauling L在《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中提出了用得最广泛的化学键定义:如果两个原子( 或原子团)之间的作用力强得足以形成足够稳定的、 可被化学家看作独立分子物种的聚集体,它们之间就 存在化学键。简单地说,化学键是指分子内部原子之 间的强相互作用力。 不同的外在性质反映了不同的内部结构 各自内部的结合力不同

2.已明确了的化学键类型 离子配键 电价键 离子键…电价配键 离子偶极配键……配 电子对键〔极性键…共价配键「键 (单、双 双原叁键) 非极性键 化学 子共 「价键1单电子键 鍵/共 价 电子键 键|多原 子共{共轭键 金价键(多中心键 属 键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 已明确了的化学键类型 化 学 键 共 价 键 金 属 键 离子配键 离子偶极配键 离子键 电价配键 配 键 双原 子共 价键 多原 子共 价键 电子对键 (单、双、 叁键) 单电子键 三电子键 共轭 π 键 多中心键 极 性 键 共价配键 非极性键 电 价 键

2.2离子键理论 Ionic bond theory 22.1离子键及其特点 (1)离子键的形成 nNa(3s) 1=498m少Na(22p0) 静电引力 →NaCl nC3s23p3)B=348kJm0>C(33b6 tne 形成化学键 形成条件XA-XB>20 450 KJ.mol-l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2.1 离子键及其特点 2.2 离子键理论 Ionic bond theory (1)离子键的形成 Na(3s ) Na (2s 2p ) 2 6 - e 496k J mol 1 - 1 1 + n ⎯⎯= ⎯⎯ ⎯⎯− →n n I Cl(3s 3p ) Cl (3s 3p ) 2 6 e 348.7k J mol 2 5 - 1 − + n ⎯⎯=− ⎯⎯⎯ ⎯⎯− →n n E ⎯⎯ ⎯→nNaCl 静电引力 形成条件 XA – XB > 2.0 形成化学键 -450 kJ·mol-1

(2)离子键的特点 ●本质是静电引力(库仑引力fP ●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库仑引力的性质所决定) ●键的极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Nacl 器 CsCI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离子键的特点 ● 本质是静电引力(库仑引力) ● 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库仑引力的性质所决定) ● 键的极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2 R q q f + − = NaCl CsCl

路孕键中键的馑 AB离子世日分率(0 0.2 01 暴电负性的器 0.4 04 0.6 09 0.8 15 KCI e KF 1.0 22 LiCI CsF 1.2 30 39 50 HF 1.8 55 CI 2.0 63 B 0 2 2.2 70 电负性差异 2.4 76 也可用Hamy&Smth公式26 82 来计算键的离子性。 2.8 86 3.0 89 离子性-6(△x)+3.5(△x)21×100%32 92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也可用 Hannay & Smyth 公式 来计算键的离子性。 离子性=[16(△x)+3.5 (△x) 2 ]×100% xA-xB 离子性百分率(%)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01 04 09 15 22 30 39 47 55 63 70 76 82 86 89 92 离子键中键的极性 与 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3)晶格能( lattice energy) ◆定义1mol的离子晶体解离为自由气态离子时所吸收 的能量,以符号U表示。 MX(S)M(g)+X(g) ◆作用度量离子键的强度。晶格类型相同时,U与正、 负离子电荷数成正比,与离子间距离r成反比 化合物离子电荷r/pm△U/kJ- mol-l t(m.p,/℃ NaF +1.-1 231 923 993 82 786 801 NaBi 298 323 704 661 lgO 2。-2 3791 2852 Cao 2.2 240 3401 2614 SrO 2 3223 Bao 2.2 256 3054 1918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 )晶格能 (lattice energy) ◆ 定义 1mol 的离子晶体解离为自由气态离子时所吸收 的能量,以符号U 表示。 ◆ 作用 度量离子键的强度。晶格类型相同时,U与正、 负离子电荷数成正比,与离子间距离r0成反比。 MX (S) M+ (g) + X- (g) 993 801 747 661 2 852 2 614 2 430 1 918 +1,-1 +1,-1 +1,-1 +1,-1 +2,-2 +2,-2 +2,-2 +2,-2 231 282 298 323 210 240 257 256 923 786 747 704 3 791 3 401 3 223 3 054 化合物 离子电荷 ro /pm ΔU/kJ·mol-1 t (m. p.)/℃ NaF NaCl NaBr NaI MgO CaO SrO BaO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Atomic Structure and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 铜、锌分族 The Copper Subgroup and Zinc Subgroup.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六章 配位化合物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化学引言 Introduction of the Chemistry of s and p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十七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出.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二十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九章 过渡元素(I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I).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八章 过渡元素(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doc
- 《高等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配位化合物.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电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绪论、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香料合成:《香料化学与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完整讲稿,共十六章).ppt
- 《高级生物化学 Advanced bio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共六章).doc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3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 and Chemical Kinetic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5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7章 金属配位化合物 Metal Coordination Compound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8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 Precipitation -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0章 条件稳定常数和络合滴定 Conditional stability constant and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1章 条件电势和氧化还原滴定 Conditional electric potential and Oxidation-reduc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2章 s区元素 s-Block Element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3章 p区元素 p-block Elements(一).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一讲 分离机理及色谱柱.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二讲 液相色谱实用技术(一).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三讲 液相色谱的定性及定量技术.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四讲 液相色谱的方法开发.ppt
- 华东师范大学:元素化学及无机物制备实验(讲义)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二茂铁的制备及检测.pdf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二章 溶液.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五章 电离平衡.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四章 化学平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