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化学平衡

第三章化学平衡(教材第五章) 学习要点: 1、平衡位置:变化方向的依据,变化限度的量度。 2、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平衡位置; 3、确定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对实际反应进行指导。 §3-1化学势(教材§4,2、§43) §3-2热力学平衡常数 §3-3平衡移动的热力学原理 §3-4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 (书中P233之后的§55~§57为不要求内容) 本章习题:P245~249, 5-1、5-9、5-13、5-14、5-20、5-22、5-24、5-27
第三章 化学平衡(教材第五章) 学习要点: 1、平衡位置:变化方向的依据,变化限度的量度。 2、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平衡位置; 3、确定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对实际反应进行指导。 §3-1 化学势(教材§4.2 、§4.3 ) §3-2 热力学平衡常数 §3-3 平衡移动的热力学原理 §3-4 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 (书中P233之后的§5.5~§5.7为不要求内容) 本章习题:P245~249, 5-1、5-9、5-13、5-14、5-20、5-22、5-24、5-27

无机化学中学过: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w=0时, 有:△Gn(T)=△G(T)+ TIny≤0 其中反应商:J=1(PB1p2)y或J=1I(c/c° △Gr=0时,反应处于平衡态,有: △G(T)=-RTn/=-RTnk0 (仅是T的函数) (也仅是T的函数 K°=1I(P/p)或K°=II(cB/c)
无机化学中学过: ( ) = ( ) + 0 有 : r Gm T r Gm T RTnJ 一、化学反应等温方程: w’=0时, ΔGT,p=0时,反应处于平衡态,有: G T = −RT nJ = −RT nK eq r m ( ) (仅是T的函数) (也仅是T的函数) = B B eq B K p p ( / ) = B B eq B K c c 或 ( / ) = B B B J ( p / p ) = B B B 其中反应商: 或 J (c / c )

无机化学中学过: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 K的理论计算方法: (1)标准生成Gibb函数法: 4Gm(T)=∑v4G(T)=-RTk(⑦) (2)标准熵法: 4,Gm(T=4HM(T)-TA Sm(T)=-RTink(T)I (3)组合法对相关的多重平衡: 若反应:(3)=()+(2);K3=k(·k2
Kθ的理论计算方法: ⑴ 标准生成Gibbs函数法: G (T) G (T) RT n[K (T)] r m B f B = = − ⑵ 标准熵法: G (T) H (T) T S (T) RT n[K (T)] r m r m r m = − = − ⑶ 组合法——对相关的多重平衡: 3 1 2 若反应:(3) = (1) + (2) ; K = K K 无机化学中学过: 一、化学反应等温方程:

无机化学中学过: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 反应处于任给状态时,有: 自发 △Gn()=RTK6≤0平衡 JK时,AGn()>0逆向反应自发; J=K时,△Gn(m)=0反应处于平衡态; 以此分析浓度、压力、局外气体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 ) = 0 K J r Gm T RTn 自发 平衡 J Kθ时, ΔrGm(T) >0 逆向反应自发; J = Kθ时, ΔrGm(T) =0 反应处于平衡态; 无机化学中学过: 一、化学反应等温方程: 反应处于任给状态时,有: 以此分析浓度、压力、局外气体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无机化学中学过: 、化学反应等压方程: 由于△,G是温度的函数,所以K也是温度的 函数。T改变时,K改变。 近似处理:-RTk=△,Gr≈△Hn296-7,298 LmK6≈- A,Hm298K 4, A m,298K RT R 以此分析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本章将了解等温及等压方程的推出等深层问题
无机化学中学过: 二、化学反应等压方程: 由于ΔrGθ m是温度的函数,所以Kθ也是温度的 函数。T改变时, Kθ改变。 R S RT H lnK r m K r m K ,298 ,298 − + RT KT r Gm,T r Hm,298K T r Sm,298K 近似处理:− ln = − 以此分析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本章将了解等温及等压方程的推出等深层问题

§3-1化学势 、化学势定义 对组成恒定的封闭系(双变量系): du= Tas-pdv U=f(s,v) H=Ts+v中p H=f(s, P) dA=-ST-pdA=∫(T,V GG=-SmT+VtG=∫(T,P) 对组成可变的封闭系I(k+2)变量系 U=f(s,v 9191229 H=r(s,p,m,mn2,…n)基本 A=f(7,,n1,n2y…Pk) 方程 变为 f(, p
§3-1 化学势 ( , ) ( , ) ( , ) ( , ) dG SdT Vdp G f T p dA SdT pdV A f T V dH TdS Vdp H f S p dU TdS pdV U f S V = − + = = − − = = + = = − = 对组成恒定的封闭系(双变量系): 一、化学势定义 对组成可变的封闭系[(k+2)变量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k k k k G f T p n n n A f T V n n n H f S p n n n U f S V n n n = = = = 基本 方程 变为

、化学势定义 组成可变的封闭系I(k+2)变量系的基本方程: OU dU=TS-p+∑() S, V, nc(c+B)nB B dH =tdS+Vdp+2(o)s,p.nfcxBdng B=1 B 4 d4=-ST-plV+∑(x-) T,,nc(c≠B B B dG=-sdT +vdp+ (an )T .ne(er B) dng
一、化学势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k B T p n c B B B k B T V n c B B B k B S p n c B B B k B S V n c B B B dn n G dG SdT Vdp dn n A dA SdT pdV dn n H dH TdS Vdp dn n U dU TdS pdV C C C C 1 , , ( ) 1 , , ( ) 1 , , ( ) 1 , , ( ) ( ) ( ) ( ) ( ) 组成可变的封闭系[(k+2)变量系]的基本方程:

化学势定义 可以证明(自推 aU oH ∑ s V dng=∑() an S,P,nc(c≠B)B B=l on B 4 ∑(以) T,,nc(c≠B)B ∑ aG T,P,nc(C+b么 B B=I On B B=1 定义化学势g aG aL B S,J,nc(c≠B) (3-1-1) B r,p,n(c≠B)OnB OH OA 代入上页得 an S,P,Hc(C≠B) T,,c(≠B) B B
= = = = = = = k B T p n c B B B k B T V n c B B B k B S p n c B B B k B S V n c B B B dn n G dn n A dn n H dn n U C C C C 1 , , ( ) 1 , , ( ) 1 , , ( ) 1 , , ( ) ( ) ( ) ( ) ( ) 定义化学势B : (3-1-1) 一、化学势定义 可以证明(自推) : , , ( ) , , ( ) , , ( ) ( ) ( ) ( ) T V n c B B S p n c B B S V n c B B C C C n A n H n U = = = 代入上页得 , , ( ) ( ) T p n c B B B C n G

化学势定义 组成可变的封闭系I(k+2)变量系的基本方程为: dU=Ts-pd+∑lmng H=Ts+Vφ+∑lmg B=1 d=-ST-pd+∑lmnB B=1 dG=-SdT++∑lmng
一、化学势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k B B B k B B B k B B B k B B B dG SdT Vdp dn dA SdT pdV dn dH TdS Vdp dn dU TdS pdV dn 1 1 1 1 组成可变的封闭系[(k+2)变量系]的基本方程为:

化学势判据 以=-S+4+∑mp为例: dG判据:封闭系、定T定p、W=0条件下 dG= ∑ 自发 (3-1-2) B平衡 以=-S-p+∑lm为例: dA判据:封闭系、定T定V、W=0时同样可用 d4=∑uthn≤咱自发 平衡
二、化学势判据 dG判据:封闭系、定T 定p、W’=0条件下 dG = B dnB 0 自发 平衡 (3-1-2) dA判据:封闭系、定T 定V、W’=0时同样可用 dA = B dnB 0 自发 平衡 ➢以 dG = −SdT +Vdp+ B dnB 为例: ➢以 dA= −SdT − pdV + B dnB 为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绪论、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香料合成:《香料化学与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完整讲稿,共十六章).ppt
- 《高级生物化学 Advanced bio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共六章).doc
- 南开大学:《结构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第六章 碎片离子.ppt
- 南开大学:《结构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第五章 分子离子(讲授人:夏炎).ppt
- 南开大学:《结构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第四章 质量分析器及亚稳离子.ppt
- 南开大学:《结构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第三章 电离技术及离子源.ppt
- 南开大学:《结构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质谱仪.ppt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蒸馏.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蒸发.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案说明.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气体吸收.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第一章 液体流动基础.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doc
-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液——液萃取.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电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高等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配位化合物.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八章 过渡元素(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九章 过渡元素(I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I).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二十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十七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出.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化学引言 Introduction of the Chemistry of s and p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六章 配位化合物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 铜、锌分族 The Copper Subgroup and Zinc Subgroup.doc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Atomic Structure and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3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 and Chemical Kinetic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5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ppt